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大民国-第1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人每天至少会出动1000架次的飞机去麦地那空投。而且还有更多数量的轰炸机从空中发起攻击!”

布柳赫尔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了一丝忧郁的表情,显然是为美国展现出来的强大空中优势而忧虑。别尔津在旁边开口说:“虽然别洛夫同志已经表示,无论遭受多么大的伤亡,他的部队都会坚持到底,完成方面军下达的任务。但是我们还是要尽快向别洛夫集群提供援助,我建议,巴格达集群立即西进开入叙利亚沙漠,向安曼和大马士革挺进。科威特集群抽调4个集团军火速增援别洛夫集群。土耳其则抽调一个苏联红军集团军加入亚基尔集群。”

“那么,乌博列维奇集群呢?”图哈切夫斯基看了看布柳赫尔。

“继续潜伏不动。”布柳赫尔毫不犹豫地道:“如果现在动用乌博列维奇集群,打胜固然没有问题,但是很难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只有将敌人的力量全都调动起来,牢牢牵制住以后,才是动员乌博列维奇集群的最佳时机!”

第728章 错误的战争十第一更

“……1935年4月份的中东战场和现在各种各样的调查报告、研究资料上所展现的中东会战战场是不一样的。因为那时我们不知道印度红军的部署,关于敌人的一切都好像笼罩在迷雾之中,仅能窥见隐约的轮廓,而无法了解全部细节。这就是真实的战场,不存在料事如神,也没有办法看到对手的底牌,有时候甚至无法了解你的盟友,包括英国人……

所以在那个时候,我们都不知道布柳赫尔在汉志山脉北麓还潜伏了一支重兵。我们只能根据当时战场上的情况来做出判断,而这个判断就是我们很可能赢得胜利!因为在敌人包围麦地那的同时,他们的主力其实也被我们所牵制。只要我们能守住麦地那,韦维尔中将指挥的装甲集群就会将他们撕碎,最后的胜利将是我们的。在那一刻,整个中东战区的英美军队都在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我们差一点就成功了。”以上摘自史迪威中将的回忆录《错误的战争》。

就在史迪威中将和他麾下的8个师的官兵在为最后的胜利而奋斗的时候,韦维尔中将则在同汉志王国境内糟糕的公路状况较劲儿。这条从安曼通往麦地那的公路还是奥斯曼帝国比较辉煌的时代修建的,是给奥斯曼帝国苏丹去麦地那和麦加拜神时使用的,也不知道有几百年历史了,可能在奥斯曼帝国垮台后就没有进行过维护,路况自然不大理想。不过也没有糟糕到无法通行的地步。反正巴顿少将指挥的一个美国装甲集群一路畅通无阻,已经接连突破了几道印度红军的防线了。可是跟在巴顿后面的英军,却爬得比乌龟还慢。

“威廉!现在距离泰布克还有多远?什么时候可以赶到?”韦维尔中将坐在一辆美国生产的军用吉普车上。一边小声询问坐在自己身边的参谋长斯利姆。一边拿着一杯奶香扑鼻的奶茶在小口小口喝着。同中美德三国的装甲部队不一样,英国装甲部队现在使用的坦克比较娇贵,所以没有办法靠自己的履带长途跋涉,只能用平板卡车拖着行军。如果在道路情况良好的西欧,这么做倒也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到了中东,特别是到了在中东也算贫困山区的汉志王国境内,那么平板卡车的越野性能就很受考验了。时不时就有卡车陷进坑坑洼洼的路面里难以动弹或是汽车发动机因为吸进了太多的沙尘发生故障之类的事情发生。于是道路堵塞。全军只好停下来悠闲地喝一杯下午茶同时耐心等待前面派出故障。

“中将先生,”在看了看地图之后,坐在旁边的斯利姆少将立刻开口说道:“我们的先头部队。巴顿少将指挥的美国第2装甲师和第4装甲师距离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泰布克还有不到10公里,正在同防守泰布克外围的印军激战。估计明天凌晨之前可以突破到泰布克城下。”

“嗯,巴顿查明对方的兵力和部署没有?有多少人?武器装备怎么样?”韦维尔轻轻转动手中的奶茶杯,斟酌着问道。

“根据巴顿将军的汇报。在那里的印军可能是印度红军第10集团军的部队。估计大约有15000人左右,装备不怎么样,不过打得很顽强,隶属于别洛夫集群。”

“别洛夫?”听到这个名字,韦维尔的眉头一皱:“是伊万。潘菲洛维奇。别洛夫么?”

斯利姆看了看手中的报告回答道:“就是这个别洛夫,他是苏联红军一级集团军级指挥员,曾经在印度打败过……”

“曾经打败过我!”韦维尔一口喝干了自己杯中的奶茶。“他是布柳赫尔麾下的头号悍将,在印度打过仗的所有英国将军都被他打败过!告诉巴顿。这个别洛夫特别善于打夜战,天很快就要黑了。让千万他小心,如果没有把握就不要在夜里发动进攻,可以先守一守。”

接到韦维尔电报的时候,巴顿正在一座靠近印军防御阵地的山头上观察敌情。展现在他面前的印军防线非常单薄,没有反坦克壕沟、没有反坦克据点、甚至没有铁丝网和鹿砦,可能也没有埋设地雷。只有几道匆匆挖掘的堑壕和交通壕,大概还有几千个印度炮灰抱着反坦克榴弹发射器、莫辛。纳甘步枪、马克西姆机关枪、手榴弹和托洛茨基鸡尾酒瓶(燃烧弹)守在那里。另外顶多有12门76。2mm的野炮在为他们提供火力支援。这样的防线巴顿在这两天中至少突破了四道,自然知道是阻挡不了美国装甲部队的履带。所以他也没有理睬韦维尔的警告,果断下达了在晚上8点整发起突击的命令。

而他今晚的对手,印度红军第10集团军司令员赫鲁廖夫也同样知道守不住。在过去两天的战斗中,他的集团军在美国人的飞机大炮坦克的联合绞杀下已经损失超过两万人了,不过他的上司别洛夫司令员还是严令他继续沿着安曼通往麦地那的公路层层设防,不惜一切代价迟滞消耗英美机械化部队。

当然,付出这个不惜一切代价的肯定是印度阿三!

“德塞同志。”赫鲁廖夫将第10集团军政治委员拉尔。德塞叫到自己身边,印度红军的体制秉承苏联红军,理论上说政治委员才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是在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那位。不过在苏联派来的国际主义战士面前,德塞同志却表现得像一个小学生一样听话。

“司令员同志,您有什么事情要吩咐?”德塞刚刚从第一线回到泰布克城内的集团军司令部,他是去给前线的第110师做政治动员的。

“同志们的情绪怎么样?”赫鲁廖夫问。

“很好,同志们的士气很高。都表示愿意为保卫苏联保卫中东抛头颅洒热血了!”德塞接着又道:“司令员同志,由政工人员和保卫干部组成的督战队也已经到位了,请您放心。第110师的伤亡率不到7成是不会退下来的!”

赫鲁廖夫微微笑了笑,他对这个保证非常满意:“德塞同志,请您吩咐下去,第110师打完这仗后很快就会得到补充,新兵已经从印度出发了,一个月内就能到我们这里。而且,110师以下所有的建制。只要还剩下一个人就会被保留下来!如果一个连打剩下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连长!如果一个营打剩下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营长!以此类推。哪怕110师打剩下最后一人,这个人就是师长!”

“好,我知道了,我这就去给同志们传达。”德塞点了点头转身就去给部队下命令了。实际上赫鲁廖夫说得那套一直都是印度红军内执行。同中美英德苏日这些国家的军队不同。印度红军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成系统的军官教育体系。所有的干部都从士兵中论功提拔。这样做的优点是比较容易激烈斗志,无论什么人,只要敢打敢拼运气够好,都有可能升官,所以印度红军的士气一直比较容易维持,哪怕是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也不容易崩溃。至于缺点嘛,就是这支军队的军官素质普遍较差,不大容易掌握最新的作战技能。还比较喜欢蛮干。印军的这两个特点很快就被巴顿给察觉到了,他在当晚的进攻发起前对自己手下的三个团长说道:“记住。我们的对手都是最顽强的军人,他们非常勇敢,虽然比不上美国人,但绝对比我们的英国盟友要强!不过我们不要去同他们比勇敢,这正是他们想要的,他们就是要用不值钱的印度人命换我们美国人的命。我们不要用人命去换人命而是要用弹药换人命!你们不要急于突破他们的阵地,那样只会给他们的敢死队创造出击的机会。你们应该同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用压倒性的火力同他们对射!如果印度人决心用10条人命换我们的1条人命,那么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