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大民国-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子升这时却哈哈一笑:“还发动什么呀,你们的领袖陈独秀先生都在人家那里当教育厅厅长了,将来常瑞青统一了中国,没准就是国务总理了……到时候你们做官都来不及。谁还有心思去发动农民?”

听了这话,毛泽东的脸色一下就凝重起来了,口中喃喃地道:“是啊,好像是这么回事啊……”

……

毛泽东的那一番分析,至少有一点是说中了的。那就是常瑞青其实真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

否则。他就不会丢下福建那里的一大摊子事情,和福建省新任的财政厅长,也是中国银行经理张公权的二哥张君劢,还有参谋局长卢逸轩一起乘船来到中国资产阶级的聚集地上海了。

常瑞青来上海的目的有三个,一是为了公开投资中国银行,出席中国银行的董事会。第二是试图和淞沪护军使卢永祥达成一个闽、浙、沪军阀联盟了。第三是则为了借助中国银行经理张公权的巨大影响力联络上海滩上江浙财团的头面人物。包括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经理陈光甫。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经理钱新之,四明银行、宁绍轮船公司、三北公司的老板虞洽卿,申新纺织厂和茂新、福新面粉厂的老板荣德生,镇海巨商方氏家族的代表方椒伯等人。

我们的常大军阀联络这些资本家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向他们借钱来扩充自己的武力。事实上,眼下常瑞青手中掌握的财富绝对不比以上任何一个大资本家少!而且现在正是民国经济的一个黄金时期,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缘故,来自欧美国家的输入减少,进口增加,中国的工商业发展良好,所以福建省的财政收入也比较理想,在张君劢的管理下,足够维持常瑞青的军队。

实际上,常瑞青是打算以一个资本家的身份去和另外一些资本家谈一件大生意的!

在上海法租界,常瑞青新买的公馆里面,几个上海工商界的巨头,还有常瑞青、张君劢等人都坐在大厅里。十几个长相姣美的丫鬟流水价的在给他们上茶上烟送点心。

中国银行的经理张公权喝了一口茶,朝对面的常瑞青笑道:“耀如将军,这次兄弟大老远把您从福建请来上海,是有一件眼下中国最大,也是最赚钱的买卖要和您谈的。这个买卖就是把咱们中国银行变成中国实际上的中央银行,让咱们中国银行发行的钞票和银元控制中国的货币市场!”

他的这番话当然不是说给常瑞青听的,而是讲给在座的另外几位银行业和工商界巨子听的。这几个月来,张公权就在这些江浙财阀的金融家之间奔走,推销他的“大中国银行计划”。根据他的设想,中国银行的发展目标应该定位于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和发钞行!最终将身兼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双重身份,成为中国金融业的垄断寡头!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中国银行需要和上海滩上其他几家中资银行合并,并且寻找到有力的后盾,吸收更多的资本。

这样的一番画饼,当然让这些上海滩上金融巨子们怦然心动了。中国银行自“京钞挤兑”事件后就建立了一定的信誉,发行的钞票也获得了市面上的认可,如果说有哪家银行将来可以一统中国货币市场,成为中国事实上的中央银行的话。那无疑就是中国银行了!

不过画饼毕竟是画饼!在座的金融家们也都知道,想要一统眼下纷乱复杂的中国货币市场,绝对不是眼下的中国银行和上海滩的几个金融家的实力能够做到的。

这里面牵扯到了太多的利益纠葛。首先。印钞票这项买卖绝对是一本万利的!眼下只要有一小块地盘的军阀,都在自己的地盘上面成立了发钞银行,发行了许多准备不足。随时会变成废纸的钞票!他们会允许中国银行发行的钞票去抢他们的生意?

其次,列强开设在中国的银行也都在发行钞票……虽然由于欧战的因素,列强银行发行的钞票的信誉也不如以前那么好了(主要是受了俄资银行纷纷倒闭的牵连)。不过要把他们彻底逐出中国货币市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列强在中国的势力也不是闹着玩的。

最后,北京政府的态度也不能不考虑吧?虽然这个中央好像是透明的一样,可人家毕竟还是有中央的名分,国际上面也是认可的。如果中国银行在印钞票这项事业上干得风生水起,会不会引起北京政府的觊觎呢?

而这一切的背后,则指向了同一个问题,就是后台!想要把中国银行打造成一台超级造币机器,就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后台。实际上这也是在中国想要干成任何一件大事都不可或缺的条件!

不过后台的问题。张大经理也早就考虑好了!他所提出的人选有两个,一是眼下上海华界的老大,淞沪护军使卢永祥。另一个就是最近在福建蹿起来的福建军务督办常瑞青了。

现在一屋子的金融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常瑞青。而常瑞青却只是矜持的朝这些大老板们笑了笑,轻轻转动着手中的茶杯,好像在反复盘算着张公权的建议一般。其实张公权现在和他说的那些。都是他们俩事先就商量好了的,其中大半的设想还是来源于常瑞青,只是由于他的军阀身份,实在不方便在一堆金融专家面前提出,所以才安排了这么一出。

常瑞青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下屋子里的银行家们,所有人的脸上都好像有一丝掩饰不住的热切。他朝张公权微笑道:“公权先生。发行钞票这回事情,好像也是有一些风险的吧?常某来上海之前,福建省就历经了一回钞票挤兑危机,连福建银行都因此倒闭了。”

张公权哈哈一笑:“那正是兄弟想要做大中国银行的原因。如今各地方杂七杂八的银行太多了,都在争相发行纸币,可是这些银行的资本却都过于薄弱,规模又太小,根本应付不了钞票挤兑!而且那些银行的控制人往往是地方上面的军……实力派军人,根本不知道怎么经营银行,只会滥发纸币,一遇到挤兑就惊慌失措宣布停兑,结果自然是银行倒台,还会波及地方上的金融稳定,对经济是有害无益的。

不过兄弟的‘大中国银行计划’就不同了。兄弟是想以眼下中国最大的华资银行中国银行为核心,团结一大批有实力的华资银行,再向市面上的富商巨贾招募股本!争取将中国银行的资本从现在的一千万元,扩充到五千万元之巨!成为名副其实的代表我们中国的大银行!这样银行当然是绝对不会倒闭的,它发行的钞票必然会有等同于银元的信誉。

此外,兄弟的目标还不仅是中国的钞票市场,还瞄准了中国的银元发行市场……眼下市面上流通的银元也是五花八门,分量成色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兄弟打算借助督办的银元局和中国银行的发行系统,铸造发行一种相当于‘规元’(一种用于银行间结算的虚拟银元)95%成色的中华银元。这种中华银元将会作为中国银行所发行的中华钞票的基础。和中华钞票一起,占领整个中国的货币市场。

初步的计划是将中国银行库中的银元和银锭全部重铸成中华银元,估计可以有三千万之巨,然后再以此为基础发行纸币,一块中华银元的准备发行两块、三块的纸币是没有问题的,那就是六千万到九千万面值的纸币。而且,这还是根据眼下中国银行的实力所制定的发行计划。如果能够完成‘大中国银行计划’,那么发行银元和纸币的规模还将数倍的增加!就是发行数亿元的纸币,一年销售出去上亿枚银元也是有可能的!这里面有多大的利益。兄弟不说,督办也能够算出来吧?”

虽然这些数字,常瑞青早就已经知道了。不过现在再一次从张公权口中听见,还是忍不住心潮澎湃起来了。这发行钞票真的好像是在变钱一样,明明只有五千万银元的资本,如果再能吸收到上亿银元的存款,就等于有了1。5亿银元的保证金,足以发行4亿面值左右的钞票,而这些钞票兑换进来的银元又能成为发行新纸币的保证金……还真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啊!

只要中国银行的信誉足够良好,那老百姓肯安心持有中国银行的钞票,不就等于凭空多出了几亿元的资本吗?如果自己再能够为这笔巨额资本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它们投入到某些重要产业的话。那自己还有中国的前途可就是一片光明啦!

想到这里,常瑞青的脸上已经是掩饰不住的笑容了,他放下手中的茶盏,拍了拍手,笑道:“张先生果然是财神爷一样的人物。这样的生财之道也能想出来!这个买卖就算常某一个吧。”

说着他就伸出一个巴掌:“常某就投资五百万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