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大民国-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那位善于揣摩孙大元帅心思的蒋某人,就在第一时间献上了这份《护法军陆军章程》和护法军陆军军校的办学计划了。

根据蒋介石的想法,广东陆军现在不过是草创,军队里面的派系还没有形成,各级军头对军队的控制能力也有限。这个时候正是建立规矩的时候,如果能按照福建陆军的模式把广东陆军严格管理起来,将来就能把广东陆军变成坚强可靠的革命武装,或者说是忠于孙中山的私家军队了!

孙大元帅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孙中山放下手中的文件,喊了一声:“进来。”就看见胡汉民和谢持两人走了进来。

“先生,您找我们有什么事情?”胡汉民和谢持各自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然后开口问道。

孙中山笑着桌子上的《护法军陆军章程》推到胡汉民面前:“展堂,我打算把粤军改编为护法军,一切规章制度都参考常瑞青的福建陆军,你觉得怎么样?”

胡汉民笑着点了点头:“先生,我完全同意,护法军政府下面如何能没有一支护法军呢?就这么办。”

现在的广东没有督军,胡汉民担任的是广东省长。主管民政。不过粤军现在理论上还属于广东省所有,因此孙中山在改变粤军为护法军之前才象征性地征求一下胡汉民的意见。

而胡汉民自然不敢反对了,如果换成是陈炯明。这会儿多半已经抬出广东省议会来抵制这件事情了……这个粤军可都是用广东省的地方税收在供养的呀!

哦,顺便提一下,在孙中山统治广东大部分地区以后。广东省的税收已经大半上缴给护法军政府财政部了。

孙中山满意地点点头,又问谢持道:“慧生,你去找陈竞存谈过没有?他同意出任重组后的国民党军人部部长了吗?”

谢持摇摇头,他现在正在负责将国民党和革命党重组为一个新国民党的工作,而孙中山也想趁此机会和陈炯明和解,想让陈炯明来担任新国民党的军人部长,只是陈炯明的想法总是和孙中山到不了一起。

他叹了口气:“先生,竞存还是醉心于他那一套联省自治的理论。他认为现在北京政府所面临的危机,正说明了原有的集权式中央已经无法维持。现在正是建立限权式中央政府,实现地方自治。组织联省议会,建立联邦制国家的最佳时机……”

孙中山摇了摇头。孙中山道:“这个陈竞存是真糊涂啊……好了,好了,我们不去管他了,还是说说这次的北京政府危机。你们觉得咱们应该怎么办?”

胡汉民和谢持对望了一眼。交换了一下眼神,同时问道:“先生的意思是要北上?”

孙中山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表情严肃地道:“不是北上,北上去干什么?难道去替段祺瑞当这个受气包总理?哼,这北京政府其实就是陈竞存口中的限权中央,地方上军阀割据。中央财力、兵力匮乏,就指着一点关余和盐税过日子,现在英国人还扣了关余不给!这个总理谁能干得下去?”

胡汉民脸色凝重地看着孙中山:“先生,您莫不是要北伐?”

孙中山摇头:“北伐的时机也不成熟,我们的护法军还没有成立,两广也没有统一。而且现在举国的舆论都在反帝,冯国璋也给湖南的北洋军下达了停战令,要和我们谈判和平统一。在这个时候我们挑起内战,恐怕会变成众矢之的啊。”他的目光变得深沉起来:“我的想法还是要反帝!这面大旗不能让共产党和赤色旅扛了去,要不然咱们就会失去对青年的号召力!”

孙中山的话还没有说完,胡汉民就扬声道:“先生!您一定要慎重啊!帝国主义是坏,可是他们的实力不是我们可以对抗的!”

孙中山摆了摆手:“反!一定要反!”他深吸口气:“不反没有出路!现在广东一省有多少收入?能养几个兵?能支撑咱们将来北伐统一中国吗?”

胡汉民和谢持一愣,心想这位孙大元帅是要反帝还是要捞钱啊?

孙中山摸了摸八字胡,笑了笑道:“广东其实还是有一笔大钱没有抓到咱们手里面,就是粤海关了!粤海关可是中国最大的三个海关之一,每年收入的关税总有一千五百万以上!如果咱们能把粤海关抢过来,最少可以养五个师!那样北伐就有希望了。而且现在英国人扣着海关关余在压迫北京政府,咱们在这个时候夺粤海关就是反帝!还可以占据舆论的制高点啊。”

听了孙中山的这一番话,胡汉民和谢持都张大了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他们眼前的这位,本来就是造反出身,是那种胆大妄为的人物,不过谁也没有想到,他居然会把发财的主意打到大英帝国控制的海关上了!这样会不会引起中英之间的战争啊?

注:历史上孙中山真的干过这事,不过是在1923年。而还引发了英国舰队封锁广东,而最后的结果却是英国让步,将粤海关关余交给了孙中山。

……

常瑞青当然没有想到由于自己的蝴蝶效应,广东的那位革命先行者也开始打起海关关税的主意了。他在上海和卢永祥、头山满这些人周旋了几日,又出席了他兄弟和卢四小姐的婚礼之后,就匆匆返回了福建。

刚一回到福州的督办公署,他就下令将陈独秀、张君劢、潘玉成、宋渊源等四个人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再加上一个和他一同南下的李大钊,五个人开起了秘密会议。

常瑞青扫了一眼屋子里的几个人,语调凝重地道:“诸位。这段时间北京、天津起了些风波,咱们中国的中央政府被帝国主义逼迫下台了!而且帝国主义还扣了原本就属于中国的关税,还要用咱们的关税来组建保卫租界的万国商团。这样的行为实在是欺人太甚,而且还有可能是要灭亡中国的前奏啊!所以这次咱们必须要奋起反抗了!”

“督办,这个事情恐怕没有那么严重?英国人扣了咱们的关余是因为赤色旅闹得太厉害了……其实英国人不是一点不讲道理的,咱们完全可以通过谈判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一味挑起冲突,只怕会使事态进一步恶化,搞不好会引起战争的!”

说话的是张君劢,他虽然是常瑞青核心圈子里的人,不过却不知道常瑞青就是左民,而且对赤色旅的恐怖袭击也是非常反感的。在他看来,《中俄新约》和中国政府和公使团的冲突完全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不应该动辄以制造暴力事件使局势走向全面对抗。

常瑞青却摆了摆手,打断了张君劢:“张先生,我明白,我明白……我们反抗归反抗,道理也是要讲的!这样。讲道理的事情就由张先生负责。你马上动身去一趟上海,联络有名的西方法律界人士还有西方大报的记者。在接下来的斗争中,我们不能让英国人掌握话语权,一定要将舆论,包括西方舆论争取到我们这一边来!对了,君劢先生。我记得在西方驻中国的新闻记者中也不少人是愿意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报道的?”

张君劢迟疑了一下,点点头道:“是有一些这样的人,比如《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里森先生,还有《每日电讯报》和《先驱报》的记者端纳先生,美联社记者摩尔先生,《芝加哥每日新闻记者》纪乐士先生等人,他们在这次北京政府危机中都秉承了公正的立场,在外国报纸上撰文批评北京公使团的蛮横。实际上这段时间,西方主流报纸都对公使团扣留中国海关关余的行为进行了批评,认为那种做法和强盗毫无区别,除了激怒中国人,让局势失控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常瑞青微微一笑:“是啊!中国人被激怒了……君劢先生,你在北京担任过总统府顾问,和这些西方记者一定很熟悉,想办法请一个到福州来,就说是请他们来报道中国农村改革的事情……这个理由能把他们请来?”

张君劢思索了一下,笑道:“好的,我试试看。也许他们对农村并不太感兴趣,不过他们对你这位新崛起的年轻军阀可有不少兴趣,如果督办可以接受他们的采访,他们中间一定有人肯来的。”

“好的,就这么办。”常瑞青笑着点点头:“接下来就是律师了,我需要几个有名的外国律师来见证我们的斗争……我想他们的证词和西方大报记者的报道会让咱们的对手陷入国际舆论的一片谴责声中?君劢先生,你安排一下,最好能请到美国律师,他们的立场应该会更加中立一些?”

“知道了。”张君劢嘴上答应的爽快,心里面却直打鼓,他知道自己这个上官一定在打什么坏主意了!这些外国记者和外国律师恐怕都是阴谋的一部分?

常瑞青稍微顿了一下,又道:“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