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大民国-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1919年2月初的时候,丹毕坚赞获得蒋介石的准许,带着他的一万五千蒙古大军回远东共和国去找谢苗诺夫的麻烦了。没多久就在阿穆尔省和后贝加尔省打下一大块地盘,3月底的时候还一度带兵攻打过远东共和国的首都赤塔。不过没有得手。

而且远东共和国的领土上也不止这一个军阀,在海参崴事件之后,俄属远东的土地上就出现了失控的苗头,到了嫩江会战后,俄属远东更是出现了权力真空!包括共产党人。社会革命党人,孟什维克,还有那些布里亚特蒙古部族在内,所有叫得上名号的势力都纷纷拉武装搞割据。当然其中就有胡卷帘、池大亨他们所领导的“阿穆尔自治军”了。

他们这个阿穆尔自治军,现在能掌握的地盘其实就是以比罗比詹城为中心的一小块地盘。大约有三万多平方公里,紧邻着黑龙江。和中国也就是一江之隔。这里原来是中国领土,根据1858年的《瑷晖条约》割让给俄国的,不过这块地盘上却还有一些黄皮肤黑头发的局面,也不知道是什么民族的?此外就是一白皮肤的俄罗斯人,基本上都集中居住在比罗比詹城内,胡卷帘、池大亨他们带兵打过来的时候,他们都沿着西伯利亚铁路线向西逃跑了。接着这个“自治军”又想办法从中国境内招募了一些移民(主要是间岛的朝鲜人)来此居住,还给他们分配了土地,所以现在这个比罗比詹州(原来大概就是个县,胡卷帘他们自说自话就改成了州)现在基本上就是黄种人的天下了。

自治军的人数,现在大概就是一万人上下,编一个师都不怎么够,不过为了满足一些人的官瘾,就有了两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的名号。其中一个步兵师是以朝鲜人为主,大概有三千多人,装备是最好的,都是一水的日本造,训练也不弱,军官大多还是日本士官或是大韩士官的毕业生,池大亨是他们的师长;另一个步兵师则是以中国人为主,装备和训练都不怎么样,兵力不到四千,师长由胡卷帘兼任;而那个骑兵师的师长就是赵嬷嬷母女(一个叫师长,一个叫二师长),这个师人数最少,大概就两千六七百人,主要是原来东北境内的马匪,现在也没有什么纪律,不过战斗力却是最强的。靠着这群敢打敢冲的“悍匪”,这个自治军倒也在纷乱的远东共和国境内站稳了脚跟,眼下的日子也过得蛮滋润的。

不过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自治军三方面的头头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其中胡卷帘、蒋春林这些赤色旅和福建陆军出来的人物,其实是不怎么想留在远东的,都盼望着早点回国,或者干脆把比罗比詹划入中国的版图。对于当远东的官,实在是没有一点兴趣。

而赵家母女的小算盘则是趁着能抢多抢一点……等攒够了赵嬷嬷的养老钱就回国,那个骑兵师就给赵嬷嬷在黄埔军校念书的儿子带,赵三妹嘛,呃,想办法在常总司令府上找个位置,以后姐妹齐心什么的了。

至于池大亨他们这些朝鲜人却是最爱远东国的,他们已经当了一回亡国奴了,好不容易有了新国家,可不愿意再亡一回了。所以当他们听说高尔察克的俄国临时政府江河日下,苏俄大军很快就要打过来的时候,也是最为惶恐的。这段时间池大亨更是隔三差五就往已经成为日本领土的伯力跑,去找他的那些日本士官同学打听消息,他眼下可就盼着日本帝国主义发兵援救远东共和国呢!

第246章 黄金的代价

池大亨大步地走进了比罗比詹城内,由一座东正教堂改成的阿穆尔自治军司令部。他这个狂热的反日分子,现在居然穿了一身日本式的土黄色军装。还扛着一个日军少将的肩章,拎着一把东洋刀。如果不是年纪太轻了一些,别人还真以为他是一个日本陆军少将呢。

他的伯力之行,显然是得到什么好消息了,刚一走进自治军高层们聚集的司令部会客厅,他就兴奋地大声嚷道:“好消息,日本人决定要出兵西伯利亚了,应该是去帮助高尔察克……至少两个师团,谢苗诺夫和那个蒙古假喇嘛的军队都会出动,这下布尔什维克一定打不过来了,我们的远东国有救了。”

会客厅里面的光线有些昏暗,大白天的还点着马灯。屋里坐的几个人就在马灯的光线下面打麻将,对于日本人俄国人什么的,好像全然不在意的样子。胡卷帘仰起脸来看着满脸愁容的池大亨,淡淡地问了一声:“大亨啊,苏俄的红军现在打到哪里了?到贝加尔湖了吗?”

池大亨摇了摇头:“还没有,现在打到鄂木斯克了,那里是高尔察克的大本营。如果鄂木斯克不保,苏俄红军要不了几个月就能打过来。”

“唉,还有几个月呢!日本人现在着什么急啊?”赵三妹笑吟吟地接过了话题:“再说了他们日本人和高尔察克不是敌人吗?高尔察克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可都是因为日本人啊!难道高尔察克那么快就忘记教训了?”

池大亨哼了一声,又冷冷笑了一下。拉了把椅子坐了下来:“他当然忘不了,可现在他还有别的什么选择吗?形势所迫啊,他要是不接受日本人的帮助,就只有灭亡一条路!”他突然又叹了口气:“高尔察克现在的处境大概就和我们朝鲜人一样吧。明明对日本恨得要死,可是还得陪着笑脸去抱他们的大腿!”

他这个话说得有些心酸,忍不住就要掉下眼泪来了。他们这些“间岛朝鲜人”最近的日子的确很不好过。蒋介石可不像原来的张作霖、孟恩远那么好说话,任由他们在中日(朝鲜)边境上搞武装割据!在他击败白俄,稳定了自己在东北的统治之后,就以驱逐反日分子的名义派兵到了间岛四县,还命令那里的朝鲜人限期离开……要不然这段时间也不会有那么多朝鲜人迁移到比罗比詹来。要是这里的远东国再混不下去,他们这些朝鲜人大概也只有回去当日本人的亡国奴了。

胡卷帘也只是摇头苦笑。但是旋即又皱起了眉毛:“两个日本师团。还有几万远东国的杂牌军就能打败苏俄红军保住高尔察克了?高尔察克的几十万军队都败了,难道小日本的两个师团比人家几十万人都厉害?大亨兄,我怎么看这事儿总有点不靠谱,你的消息真的可靠吗?”

池大亨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迟疑着道:“出兵的消息是肯定的,驻伯力的日本第二师团和驻海参崴的日本第十四师团都开始动员了,他们的中下级军官也已经知道要去西伯利亚了……应该不会有错的。”

胡卷帘的眼珠子转了转,没有再追问下去,池大亨能够接触到的日军军官大多是些尉官。能够打听到的消息就更有限了。现在可以确定的大概就是日本将要出兵,目标可能是西伯利亚,也可能是远东国。或许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不过这些都不是他考虑的,他只需要将这个消息报给国民政府的军事情报局就算完成任务了。

……

当胡卷帘的报告通过电波送到中国的新首都南京时。这座扬子江边上的大城市正是华灯初上的时候。不过大街上却繁华依旧,人流涌动。车来车往。而南京市中心的主席府孙中山所居住的一处小花园洋房里,也和外面差不多的热闹。

从花园到室内。到处都有国民政府和国G两党大大小小的人物,他们都是来参加为常瑞青、蒋介石所举办的接风宴的。这二位是在今天下午同坐一列火车抵达浦口的,接着又同乘一艘渡轮渡江到了下关码头,孙中山和一票国G两党的达官显贵都在那里迎接他们,整个南京城也同样是万人空巷,给了这两个胜利者以最盛大的欢迎仪式。

在孙中山的私人会客室里,现在正坐着几个人在轻松地笑着对谈,中间一个就是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孙中山,身边错落坐着常瑞青、蒋介石、陈独秀、谢持、廖仲恺、王正廷等几个国民政府的军政要员。此外会客厅的门口还站着一个汪精卫,好像是在看门不让闲杂人等靠近,看来孙中山是有什么秘密的事情要说了。

一番寒暄谈笑之后,就听他笑道:“上个星期我的美国朋友芮恩施先生代表美国政府向我提出了一个获取巨额资金用于建设的办法,现在我想就此听取一下大家的意见。”

常瑞青一笑,所谓大家的意见,其实就是他的意见,现在的这个国民政府还不是他和孙中山合股的?只是不知道美国人借钱给中国的条件是什么?多半是和开放市场什么的有关吧?他当下就接下这个话茬,笑道:“先生,能从美国借到巨款用来建设总是好事情,只是不知道他们有什么条件?需要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