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大民国-第9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世界革命来说,这的确是一场意义非凡的会战。因为中国和德国素来被认为是世界革命的两个最大障碍,开战以来苏联红军也一直在避免同中德两国的主力发生决战。而这一的中亚三疆大会战,则恰恰发生在苏联中亚方面军和中国西北方面军之间!如果苏联红军能够获胜,那么中国西北边防将出现巨大危机,世界革命的熊熊烈火也将燃烧到中国本土。反之,如果苏军战败,那么他们就将失去开战以来战无不胜的光环,中国西北方面军也将趁胜攻入苏联中亚地区。苏联将被迫向中亚抽调大批军队,这对兵力已经出现吃紧苗头的苏联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所以对苏联而言,中亚三疆大会战绝对属于数不起的大战之一(哪场会战是输得起的?)。

不过初期作战的顺利并没有给卡拉干达的红军中亚方面军司令部带来多少喜悦的气氛。作战室内一片电话铃声的嘈杂声音,这个建立在集中营内的司令部有非常完善的有线电话和电报网络,通过这些线路,伏龙芝足不出户就能完全掌握整个战场上的所有苏军部队。自从战役打响,伏龙芝就把行军床搬进了作战室边上的休息室内。他本人更是在作战室内坐镇了超过36个小时,听着参谋们不断汇报着前线的进展,听上去好像都是捷报,但伏龙芝紧皱的眉毛却没有松开的迹象。

方面军参谋长马利诺夫斯基也同样有2天2夜没有合眼,一脸疲惫的走到伏龙芝面前,还没有报告就是一声叹息:“天一亮,中国空军的活动就频繁起来了,6个坦克旅都报告说遭到了猛烈空袭,损失惨重!其中损失最大的是独立第1坦克旅,他们的35辆T—28坦克中有12辆被炸毁,38辆T—28里面的15辆被炸毁,如果算上因为机械故障不能开动的,这个坦克旅现在只剩下11辆T—28和18辆T—26还能开动。其余5个坦克旅的情况稍好一些,不过装备完好率也不过在50%上下。司令员同志,看来咱们一直以来都低估了来自空中的威胁……”

伏龙芝沉着脸听完马利诺夫斯基参谋长的报告,一挥手说道:“加强防空的事情和我说不着,去报告总参谋部和劳动国防人民委员部就可以了。”他站起来,走到地图台前,凝视了片刻,问道:“还没有发现中国装甲集群的影子吗?”。

马利诺夫斯基摇头道:“不知道他们的装甲集群在什么地方,不过萨雷耶西克阿特劳沙漠东南的共青团城附近有中国军队主力集结的迹象,估计他们的装甲部队也在那里。”

“共青团城?”听到这个有些亲切的名称,伏龙芝往往蹙了下眉毛。

“就是原来的塔尔迪库尔干,中共在外疆搞GC主义实验的时候改成共青团城,还号召中国内地的共青团员去那里从事开发建设,还投入巨资进行了城市建设,据说想把那里作为整个GC主义实验区的首府……”

第609章 收割生命五

1932年10月5日,共青团城。

这座曾经寄托了伟大理想的城市,现在已经处在一肃杀的临战气氛当中了。这块位于萨雷耶西克阿特劳沙漠边缘,天山山脉脚下的地区已经集中了这次中亚三疆大会战的决胜力量,中国国防军第二装甲集团军!

这个集团军的核心,就是第二装甲骑兵军,这个军包括第四、第五、第六装甲骑兵师,还有一个刚刚从河西走廊运过来的第一装甲师(不是装甲掷弹兵师,而是真正的装甲师,是新组建的部队)的一个混成支队(一个两营制坦克团,一个装甲掷弹兵营,一个自行榴弹炮营)。全军拥有750辆坦克、强击火炮,各型装甲车、装甲汽车超过1000台,卡车1500辆,大炮300余门。第二装甲骑兵军军长就是常瑞青的前任副官长郑中源中将,新建的第一装甲师的师长是中央军校一期和装甲兵一期的罗卓英少将,三个装甲骑兵师师长分别是郝梦龄少将、蒋必少将、黄伯韬少将。大多是历史风云人物,在这个时空不是保定军校就是中央军校的毕业生,还都在中央军校装甲兵分校和陆军大学念过书,又在军中带兵多年,算得上是中国国防军的精英人物。

而该集团军下属,除了加强了的第2装甲骑兵军,还有半摩托化的陆军第6骑兵军和第7骑兵军,一个独立摩托化炮兵集群,以及完全实现了摩托化的辎重、工兵、通讯、卫生等等配属部队。这个集团军。说是装甲集团军虽然有些夸大其辞,但的确已经有了极高的机动作战能力和突击能力,多少有了一些装甲集团军的雏形。也就里所应当地成为了西北方面军的杀手锏。担任这个集团军司令长官的则是历史上的桂系悍将廖磊上将,保定二期毕业的他,在这个时空自然也是常瑞青保定系的核心成员之一。

和这个注了些水,但是仍然非常强悍的装甲集团军一起出现在共青团城的,还有徐祖贻上将指挥陆军第3集团军,蔡忠笏上将指挥的陆军第4集团军。这两个集团军各配属了3个步兵军和一个独立炮兵集群,一个装甲战斗群(团级)和辎重、工兵等附属部队。光是这3个集团军就集中了西北方面军下辖的10个正规军中的9个。拥有的总兵力多达47万余人!

一队汽车正行驶在通往共青团城的公里上,一面国防军陆军元帅的旗帜就在当先一辆汽车上随风招展,显然坐在这辆汽车上的正是西北方面军总司令白崇禧元帅了。三个实力强大的集团军集结于共青团城。而在他们的北面则是5到6个苏联红军集团军,一场上百万人规模的大会战眼看就将在萨雷耶西克阿特劳沙漠中展开了。这不正是白崇禧梦寐以求的么?只要击溃了这一路苏军主力,西南两路的6个苏军集团军除了不战而退,还有别的出路么?

车窗外面。是一片丰收在即的繁盛景象。这里虽然地处西部干旱地区。但是土地肥沃,夏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很大,又有来自天山的融雪灌溉土地,因此小麦亩产量极高,是不可多得的产粮区。等到兰疆大铁路全线贯通,伊犁河两岸的沃野所产出的粮食就能源源不断运回内地了。国防军的主力也能通过铁路开到阿拉木图,到时候就能将战火烧到苏联的中亚大草原上去了!

想到这里白崇禧有些得意的靠在了汽车座位的椅背上面。微笑着对身边的刘明昭道:“这次会战看来比想象中要顺利啊,5到6个苏军集团军已经推进到了列普索干恰拉尔一线。大战已经一触即发了,这个伏龙芝看起来也是徒有虚名……伯承,你看咱们什么时候把三个集团军投入进去为好?”

身边的刘明昭看起来还是一副不动声色的样子,看来很有一个高深莫测的王牌参谋长的样子。他微微一笑道:“10个军当中的9个都集中到了共青城,健帅的手笔还真是大啊,真的不担心其它方向被苏军突破?

南线有天山之险,还叫人放心。不过西线真的不好说,还有咱们的大后方北疆,只留下一个46军是不是太少了?万一被人偷袭了迪化,断了兰疆大铁路,咱们的百万大军可就成了孤军了。”

白崇禧眼睛一转,摆摆手就笑了起来:“伯承,你说的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我研究过伏龙芝的用兵风格,他是善于用奇兵的,在克里木战役中,就强渡锡瓦什海峡破裂白军的彼列科普地峡。

而这一回,咱们的兵力又比较薄弱,需要防守的地盘也太大。如果采取防御态势,不管防线布置的如何巧妙,相信伏龙芝肯定有办法找到薄弱环节。与其那样,还不如集中兵力和苏军打对攻战抢主动……这不正是伯承你的意见么?既然要集中兵力决战,那就应该最大限度的集中,凡是不重要的地方都可以放弃,就算是必守的要点也只部署少量正规军再辅以大批民兵去守卫,把能集中的主力都集中起来,只有这样才有最大的胜利把握。

现在我们的第2、第3、第4集团军当面有约6个苏军集团军,还有几百辆坦克,总兵力估计在50万人以上,我集中47万人去决战才有必胜的把握。如果兵力少了,就不敢保证必胜了。至于西路和南路,有吴子玉在我不管,北疆有朱玉阶在我也放心。哪怕不放心我也要这么打,打垮了伏龙芝的6个集团军,再不济都能做孤军……共青团城和阿拉木图储备的弹药有两个战役分,粮食更是十年也吃不完,兵源也不缺,可以用民兵补充。当几个月甚至是一年多的孤军有什么好怕的?而且要困住我几十万人。托洛茨基至少要拿出一百几十万大军!这个孤军做得值。

所以做孤军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被伏龙芝的6个集团军打败,这样西北的大局就真的要崩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