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寻找成为富人的理由:穷人到底缺什么-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时自己的得意作品只得了99分。充满自信的他很不服气,质问评委们为什么要扣掉1分,自己明明可以打100分的。当时,作为评委之一的老工人对他说:“扣掉你一分,你还有前进的余地。要是给你100分,你就走到头了,你还有发展吗?”

  第3节:穷人最缺什么(2)

  一句话说得李博生恍然大悟。从此,他不再满足于自己,也不限于前辈大师们的条条框框,而是执著地走自己更艰辛的探索创作之路。30岁的时候,他已经进入了顶级玉雕大师的行列。“永远给自己打99分”,是李博生的成功秘诀。
  是啊,一个永远装不满的筐,摘到的果实就会越来越多。一个空心的杯子,才可以继续往里倒水。无论你多么有才华,都不要满足于现状,安于现状是前进的绊脚石。不管你现在银行账户的数字是多少位,都不要沾沾自喜,自我满足会使你陶醉于过去的收获,从而错过现在的机遇。
  安于现状是成为富人的大敌。“只要安稳地过一辈子就好,只要过得去就行了,不必赚太多的钱”。假如,你的脑子被这种念头占据,你就一辈子赚不了大钱。不满现状,奋发向上是赚钱发财的前提。引导你赚钱的最佳动机,应该是不愿过“单调无意义的生活”,想过“更充实更华丽的生活”这种念头才对。一个能赚大钱的人,经常会想:就是下暴雨,刮狂风,也要游到对岸去。正是不安于现状的想法,使许多人功成名就,换句话来说,这种想法也是成为富人的关键所在。
  假如你是个公司职员,每日固定的时间上下班,而且收入在100元以上,如果扣除衣食住行的生活成本,所余金钱无几。如果你并不安于现有的生活水平,那么你就会想办法使你的收入成倍增长。假如你已经如愿以偿,达到每个月的收入300元的目标,然而,这又如何呢?除了日子比以前好过一点之外,仍无法让妻子过得更舒适,身为一家之主的你怎么能不感到悲哀呢?此时,如果你猛然的觉醒,产生了再赚更多的钱,你就要把收入定在2万元了。如果这样无休止地追求下去,你又何尝不能赚到十万、百万乃至千万呢?相反的,如果你越想安于现状,往往越不能保持现状。
  正如汽车大王福特所说,“一个人若自以为有很多的成就,而止步不前的话,那么他的失败就在眼前。”许多穷人开始时挣扎奋斗,但在他们牺牲了无数的血汗,使前途稍露曙光的时候便自鸣得意,开始怠情、松懈,于是失败立刻跟踪而至。赚钱就是如此,使自己更上一层楼的观念会使你赚到更多的钱。谋财的“道行”,说起来也没有什么神秘的,它只不过是一种强烈的赚钱意识和行为的有机体。
  穷人眼高手低,富人手比头高
  世界上的穷人有很多种,但有这样一种最可怜,他们是“幻想的俘虏”。如果你仔细一点,就会发现还不是少数。他们成天指望着哪个有钱的亲戚死了,然后留给他们一大笔财富;或者有一天走在路上,不小心踢到一只箱子,打开一看,里面放着成千万、上亿元的人民币。或者哪天抓奖券中了头等,钞票一下子从天而降……
  这种人的贫穷,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赚钱的能力,而是他们不去使用它而已。“幻想的俘虏”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如果他们低头看看自己的袖口,只要多动动自己的那双手,你就会发现许多幻想没有变成现实的原因之所在。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说过:“我们只用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一部分资源,有待开发的地方还很多。” 你内在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除非你真的去做,否则连你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曾看到过一个故事,说在美国的一个促销会上,某公司的一名经理请与会者站起来,说:“诸位,请看看自己的座位下有什么东西。”结果,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椅下发现了钱。有的人捡到了5分硬币,有的人拾到了100美元。“这些钱到谁手就是谁的了。但是,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所有人都在摇头。最后,这位资深经理一语道出自己的意图:“我只不过想告诉大家一个最容易被忽视甚至忘掉的道理——坐着不动是永远也赚不到钱的……”
  好好看看吧,不论你是站着还是坐着,只要你举起双手,手总比头高!这意味着,无论什么时候,干总是第一重要的。不管你想得多好,说得多好,你都得要干,要动手干!夸夸其谈,只能一事无成。

  第4节:穷人最缺什么(3)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事:当看到别人在某方面获得成功时,我们会后悔万分的感叹自己若是果断地去行动,也一定会取得同样的成功,甚至比别人做得更出色。财富常与我们相隔仅有一步之遥,只要我们果断地去实行,及时地“站起来”,我们就可以抢先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功。富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能果断的“站起来”。
  好的机缘绝不会亲自去登门拜访“坐着不动的人”。这种人纵然坐在价值连城的“金山”,一辈子也发现不了。他们只能注定永远与财富擦身而过,永远徘徊于低谷垂头丧气地仰望着一个个富人展翅高飞。
  想想你自己是哪种类型的人?
  当你走在马路上,偶然低头看见一张百元大钞躺在你的脚下,你一定会欣喜若狂,弯腰捡起来。如果是一分钱呢?你也许看都不看一眼,视而不见地走过去。太小了,甚至都不值得去弯腰。在小钱面前,与穷人的“慷慨大方”不同,富人好像有点“吝啬”。这样的例子很多。
  据说,华人首富李嘉诚时常为了公益事业慷慨解囊,但对于每一分钱的去向,他都要亲自过问。有一次,李嘉诚基金会西部教育计划访问团一行到西宁访问。李先生对迎上前来的青海省省长说:“要我马上拿出一个亿,我面不改色,但谁要在地上丢一分钱,我会立刻捡起来的。”
  从李嘉诚的坦言中,我们既看到了他那实属罕见的“吝啬”,也看到了穷人身上所缺少的东西。既然富可敌国的有钱人可以为一分钱弯腰,我们还能昂首挺胸地走着,或者稳稳当当地坐着,让自己的眼睛和大脑始终高于双手吗?创造财富不仅是一次智力游戏,更是意义丰富的行动游戏。
  小心你的“思维定势”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你相信吗?可这令人难以置信的场景,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原来,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于是,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也是如此。
  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困住。习惯几乎可以绑住一切,只是不能绑住太多的偶然。
  《伊索寓言》中有个驴子过河的故事:
  驴子背盐渡河,在河里不小心摔了一跤,那盐在水里溶化了。当它站起来时,突然感到身体轻松了许多。驴子非常高兴,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后来又一次,它背着棉花过河。想起上次的经历,它走到河边的时候,故意跌倒在水中。可是,棉花吸收了水越来越重,可怜的驴子非但没有再站起来,而且一直向下沉,直到淹死。
  驴子的悲剧在于把过去的经验用于当前问题的解决。情况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要使用的处理方法也不能一成不变。固守着老经验,老传统,把它当成金科玉律,以为百试不爽,能一劳永逸,那就大错特错了。
  经验习惯对人的思维活动会产生“刻板效应”。这种影响可能会是消极的,它使人的思维依赖于过去经验的准备倾向,产生一种惰性。当这种心理准备与解决问题不适应时,思维便陷于困境。因此,我们不要被过去的经验和事物的某个局部所限制,否则,习惯性思维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欺骗你的大脑,蒙蔽你的视线。
  驴子过河的故事很简单,但是非常深刻。这又使我们想起另外一个有趣的生物实验。
  生物学家把鲮鱼和鲦鱼放进同一个玻璃器皿中,然后用玻璃板把它们隔开。开始时,鲮鱼兴奋地朝鲦鱼进攻,渴望能吃到自己最喜欢的美味,可每一次它都“咣”的一声撞在了玻璃板上,撞得晕头转向。
  碰了十几次壁后,鲮鱼沮丧了。当玻璃板抽去之后,鲮鱼对近在眼前的鲦鱼却视若无睹了。即使那肥美的鲦鱼一次次地擦着它的唇鳃游过,鲦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