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夺下成都。

王灿笑道:“任先生牙尖嘴利,令王灿佩服。”

任安想也不想,立刻反驳道:“王太守骄狂蛮横,老夫眼界大开。”

我靠,反应好快。

王灿心中暗骂一声,老头年纪虽大,可脑子却好使得很。王灿眼珠子一转,又说道:“任先生才华出众,灿费佩服不已,似先生这般大才,留在益州实在是太屈才了,灿愿意扫榻以待,迎先生入汉中为官,先生意下如何?”

任安莫名其妙,搞不懂王灿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不过,王灿表现得礼贤下士,任安也就不穷追猛打,他中规中矩的说道:“王太守礼贤下士,老夫也是非常佩服。可惜,老夫是益州使节,代表益州牧拜见王太守,岂能入汉中为官,王太守美意,老夫心领了。”

这番话,也给足了王灿面子。

王灿叹息道:“诶,可惜啊,可惜啊!”

叹气后,王灿又说道:“益州文官武将都是酒囊饭袋,吴懿、董和、费广还没与我交战,大军就被消灭,三人以及其余将校也都被活捉;庞羲、杨怀和高沛被杀,大军被打得落花流水;严将军骁勇善战,却遇到刘焉这种不懂兵法的人,幸而投降与我,才没有明珠暗投。”

“今日,遇到先生,才知道小觑了益州之人。”

“先生大才,灿甚爱先生之才,欲邀请先生入汉中为官,常与先生讨教一二,却没想先生断然拒绝,令王灿扼腕叹息。”

“不过,先生勿忧!”

“等灿率领大军兵临成都,攻下成都后,一定会去拜会先生,请先生出仕。先生返回成都后,好生保重身体,不要被战乱波及,留待有用之躯,等候灿前来拜见。”

王灿言辞诚恳,令坐在大帐中的郭嘉和荀攸掩嘴偷笑。

胡搅蛮缠,大概就是如此。

蓦地,王灿好像是想起了什么问题,立刻出言问道:“先生如此才华,不知先生在刘焉麾下担任什么官职?”

任安听着王灿的话,脸色阴晴不定。

王灿一番话,表明了王灿对他的看重。然而,王灿也露出对益州文武众将的不屑,丝毫没有将成都的将领放在眼中。

而且,王灿后面说的话,更让任安这老头哭笑不得。他本是代表益州出使王灿,劝说王灿罢兵,可王灿却让他乖乖的回去闭门等待,等王灿的大军攻破成都后,等着王灿的征召,这让任安嘴角微微抽搐,不知道该说什么?

人家一片好心,总不能张口大骂。

任安深吸以口气,平和的回答道:“老夫一介布衣,并没有担任任何官职。”

王灿闻言,愣了愣,旋即问道:“先生竟是一介布衣?”

任安点头道:“确实如此。”

王灿眉头皱起,道:“既然先生是布衣之身,本就没有在刘焉麾下担任官职,为何替赵韪出使汉中?”

任安说道:“老夫受人之邀,不得不来。”

事实上,任安的确没有在刘焉麾下担任官职,而是由于董扶邀请,才担任益州使节,出使王灿,想要让王灿罢兵。

史书记载:“董扶,字茂安,广汉绵竹人也。少游太学,与乡人任安齐名,俱事同郡杨厚。”因为董扶和任安是同门兄弟,都师从于杨厚,任安才会放着隐居的日子不过,专门跑来做说客,否则以任安的性子,断然不会出山。

史书中,任安早年拜杨厚为师,后入京师太学深造,很快就展露出非凡的才华,得到太学师生的好评和尊敬。

太学结业后,任安返回绵竹。

期间,任安先后答应郡太守的邀请作郡功曹(太守的佐吏),受益州刺史征召作治中(州刺史的佐吏,主管文书案卷)。然而,东汉末年,官府黑暗,相互倾扎,任安受不了官府的尔虞我诈,不久就弃官还乡,隐居绵竹教徒授业。

到后来,任安曾被举荐为孝廉茂才(汉代选举官吏科目名)之选,又有当朝太尉看重任安的才华,征聘他去朝廷做官,担任博士,而且还几次派遣公车接他。然而,任安都以身患疾病不能出任为理由,一概拒绝,没有出仕为官。

汉灵帝刘宏时,刘焉担任益州牧,蜀中名士绵竹人秦宓向刘焉上书推荐任安。刘焉得知任安后,也是非常的看重,又上书皇帝刘宏,希望皇帝能够重用任安。

刘焉是皇室宗亲,说话的分量很重,刘宏采纳刘焉的谏言,准备征召任安。

然而,当时天下已乱,汉朝征召之命没能送到绵竹,任安也就没有接到朝廷的命令。

从隐居到死,任安都没有出仕。

王灿并不知道任安的过往,若是知道后,恐怕又是一副表情。他听说任安并没有在刘焉麾下任职,立刻动了心思。

想了想,王灿说道:“先生,我知你才华出众,也不愿意和先生多绕圈子,直接给你说把,刘焉曾经派遣张鲁攻打汉中,后来又派遣三路大军攻打汉中,如今刘焉身死,成都危在旦夕,如此机会,我是不可能放过的。大军攻打成都势在必行,不可阻挡,若先生知趣,就请立刻返回成都,等我破城后,定会拜谒先生。”

任安听后,微微摇头。

王灿眉头一挑,说道:“好,我就听听赵韪打算怎么做,先生说来听听。”

任安拱了拱手拜谢,然后说道:“赵将军说只要王太守罢兵,赵将军愿意向王太守俯首称臣,每岁向王太守纳贡,孝敬王太守。同时,以雒城、绵竹关、涪城为界限,往北之地,全数划归王太守,由王太守治理,不知王太守意下如何?”

王灿问道:“这是最后的底线?”

任安点点头,没有说话。

王灿哈哈大笑,脸上露出讥讽的神情,说道:“任先生,赵韪未免把王灿看得太低,就这点分量也想打发本太守。哼,既然赵韪还想做他的春秋大梦,你回去告诉他,让他打开城门,洗干净脖子等本太守挥师南下,斩他狗头。”

“王太守,……”

任安张嘴正要说话,却被王灿伸手阻止。

王灿说道:“任先生,我敬你是一个人才,才没有刀兵相向,换做是其他人,我直接剁下他一只手,才让他返回成都。你也是聪明人,回去吧,以免我动怒后,砍掉你一只手,那就不好了!”

任安闻言,叹口气,转身离开了。

他直接离开,并没有继续说话,这也是王灿看重他,让任安不想继续胡搅蛮缠。

等任安离开后,郭嘉笑说道:“主公,您这以退为进的拉拢任安,恐怕任安心中都已经犹豫了,想着是否应该归顺主公。”

荀攸点点头,道:“奉孝说的极是!”

王灿微微一笑,拉拢任安,这本就是他要的效果。

PS:三更之二,求收藏、鲜花咯。

第408章 步步紧逼

…………………………………………………………………………………………………………………………………………

刘焉突然死掉,对于王灿来说,没有多大的影响,因为王灿大军压境,只需要足够的实力,就能够拿下成都,奠定胜局。

然而,对于益州内部,却是风雨欲来,尤其是成都,影响更甚。

若不是刘焉早早放权给赵韪,大事情由赵韪处理,使得赵韪掌权,益州的官员早就内讧自立,或者是选择投降王灿。

迎接刘璋的人还没有返回成都,益州的继承人就没有下落。或许刘璋返回后,也不能起多大的作用,但益州官员的心能稳定下来,如今没有刘璋坐镇,官员的归属心凝聚不起来,没有一个目标存在。

再加上王灿领兵在外,更让益州的官员摇摆不定。

绵竹关,中军大帐营内,王灿看向郭嘉,说道:“奉孝,刘焉身死,赵韪并没有派遣大军迎击三路大军。大军屯在雒城、绵竹关和涪城等待赵韪的答复,太过于被动,我决定领兵迫近成都,你意下如何?”

郭嘉笑着拱手道:“主公,任安前来拜见主公并没有取得效果,回去复命后,赵韪肯定会再一次派遣使节前来向主公求和。这段时间内,主公率领大军迫近成都,紧逼赵韪,是非常正确的决策,嘉以为可行。”

刘焉三路大军被消灭,使得益州空虚,无兵无将,王灿率领大军根本不惧赵韪发兵,一旦两军交战,吃亏的还是赵韪。

王灿领兵逼得越紧,赵韪就越难受,底线也就放得越宽。

当然,王灿也可以领兵直接攻打成都,但是即使有贾龙在成都作为内应,也势必要损失许多士兵。王灿步步为营,逐渐瓦解赵韪等人誓死抵抗的心思,最终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不耗费一兵一卒占领成都,才是最佳办法。

王灿目光看向荀攸,又问道:“公达,你觉得如何?”

荀攸说道:“主公,大军往成都行去,是正确的做法,理应如此。然而,大军的后方还有泠苞率领万余精兵和邓正交战,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