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第7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灿摇头说道:“不用了,我和你一起去。”

赵云苦劝无果,只能答应下来。

当下,王灿去重新换了一身普通衣服,又带着典韦和赵云以及十余个侍卫出了王宫。等离开王宫后,一行人直奔城外童渊和邓展居住的地方。虽然赵云说童渊居住在山林,道路崎岖难行,但城外的道路已经修缮得宽阔平坦,容易赶路。

这些道路,是蛮人修建了一年多的成果。

一行人策马奔驰,上午出发,中午时分抵达了童渊居住的地方。

童渊和邓展住在半山腰,居住的地方地势开阔,空气清新,环境优雅,非常的舒服。两人结庐而居,穿的都是粗布袍,平常朴素,却也怡然自得。

童渊的岁数较大,已经是五十多岁的老人。虽然童渊头发花白,但童渊常年养气修身,精神矍铄,丝毫不显老态。邓展稍微年轻些,但也是四十多接近五十岁的人。两人都认识王灿,看见赵云带着王灿赶来,急忙拜道:“童渊(邓展)拜见蜀王。”

王灿摆手道:“两位不必多礼。”

童渊看了眼赵云,眼中露出疑惑的神色。

那神色,分明是询问王灿来拜访有什么事情?但赵云是临时被王灿叫到王宫里面,也不知道王灿到底有什么事情,所以只能摇了摇头。

童渊见赵云也不知道,心中更加疑惑。

他和邓展将王灿迎进草屋中,又给王灿斟茶倒水,旋即问道:“蜀王光临寒舍,不知道有什么事情?”

屋子中,只有童渊、邓展和王灿。

赵云和典韦并没有进入屋子,而是在屋子外留下几个侍卫保护王灿,然后两人一起逛山打猎去了。

此处并无危险,所以两人也不担忧。

王灿双手放在膝盖上,正襟危坐,开门见山的说道:“益州蓬勃发展,但所缺的还很多。故此,我准备在成都创建武院,为益州培养人才。我希望两位老先生能出任武术教习,教导武院的学生习武,恳请两位老先生答应。”

顿了顿,王灿又说道:“如今史阿已经全面接管了英雄楼的事情,王越现在也没有事情做,到时候王越也会进入武院教导学生习武,我希望两位老先生也能参与,为我益州培育英才。到有三位教导学生习武,益州才会有更多文武兼备的将领。”

邓展眉头一挑,说道:“王老儿竟然不做官了,实在是喜事!”

随着王越岁数的增长,精力难免不济,所以他把许多的事情都交给了史阿,但王越又闲不下来,入武院便是最好的选择。

王灿又问道:“不知邓老和童老意下如何?”

童渊沉吟一阵,说道:“蜀王,我等都是勇夫,恐怕误人子弟啊。”

王灿笑说道:“童老不用担忧,你们只需要教导学生的武艺就行。至于其他的行军布阵、兵法谋略我自会安排其他人教导。”

童渊和邓展听了后,相视一望,然后点点头。

两个老头隐居山林也是没有事情做,能找点有趣的事情做,倒也是一件乐事。

童渊沉声说道:“好,我们两人答应了,愿为蜀王驱策。”

王灿大喜,抚掌笑道:“有童老、邓老,再加上王越,足以支撑起武院。到时候,我再让军中将领授课,如此一来,武院的学生一定能成为益州的栋梁之才。”王灿达成目的后,又在山中逗留了一天,第二天才动身返回。

回到成都后,王灿没有直接返回王宫,而是转道去拜访蔡邕。

武院的事情敲定了,就该敲定文院的事情了。

距离左慈的两年之约已经过了一年半,再有几个月左慈就会返回成都,所以王灿先得和蔡邕说好文院的事情。

建立文院和武院的事情在王灿和左慈商议道家传教的时候,就有了心思。而且,文院、武院、医学院、道观的地址王灿都已经选定,早在一年前也已经让人开工修建。时隔一年多,这些学院的屋舍都已经修建好,就等人员进驻。

王灿去拜访了蔡邕,很容易就得到蔡邕的同意。

一方面,王灿是蔡邕的弟子,蔡邕自然要大力支持王灿;另一方面,文院的创建对益州的学子也有好处,能让更多的人明理修身,所以蔡邕想都不想就答应了。王灿有蔡邕的支持,再等左慈带回庞德公和司马徽,就能完成文院的创建。

王灿在蔡邕的住宅歇息了小半天,然后才带着典韦返回王宫。

此次出行,王灿完成了文院和武院的事情,足矣!

Ps:四更之三;

第802章 又是一年

…………………………………………………………………………………………………………………………………………

兴平四年,十月。

华佗返回成都,同时也把张仲景带到了成都。

时隔一年多,华佗再次来到了成都。华佗和张仲景抵达成都后,肯定要留下的,按照华佗和王灿的约定,两人都将留在成都。

王灿得到两人抵达成都的消息,亲自迎接两人,并且在王宫宴请两人。

席间,华佗将医学院的条例呈递给了王灿,请王灿批阅。

王灿看完后,当即答应了下来。

华佗和张仲景作为医学院未来的主管,王灿也给了华佗和张仲景相当于尚书的官阶。至于两人带来的医者,王灿让两人决定应该给予什么位置。对于这两位医者仁心的大国手,王灿放一万个心,相信两人不会以权谋私。

十月初四,华佗和张仲景进入早已修建完成的医学院,并且将带来的医者、学徒也安排在医学院中。

处理完医学院的杂事后,华佗和张仲景开始招募人员,准备教授医学。

一开始的时候,自愿去登记参加的人很少。

毕竟,在这个封建时代的主流并不是学医,而是学得文武艺,卖货帝王家。

去医学院的登记学医的人多是家境较差的人,或者是多是普通百姓。张仲景和华佗见此情况,将带来的医者召集在一起,商议对策。

一番讨论后,华佗决定将王灿批复的学医后可以获得官身公布了出去。

如此一来,百姓都知道学医可以做官,会有丰厚待遇,才踊跃参加。

因为可以做官,源源不断的有人前去医学院登记报名,想要趁此机会进入博一个功名。然而,华佗和张仲景却非常的严格,招募的都是品行端正的人,而且还需要读书识字,故此招募的人并不多,但足以让医学院运转起来。

……

十月初六,童渊、王越和邓展进入修建好的武院。

三个老家伙负责武院的运转,又把军中的武将找到武院显摆一番,立刻就吸引了无数的百姓,有无数的人想进入武院学习。

但是,相比于医学院,武院的规矩更加严格。

年龄必须在十四岁以下,而且还要能读书识字,使得无数人被拒之门外。

有童渊、王越、邓展教授武艺,还有军中的武将在武院任职,而且三人又从军队中招募了一些老兵进入武院,逐渐的将武院运转了起来。

随着武院的运转,只要再隔两三年,便会有一批一批的青年士兵加入军中。只要这些人学成后,就是军中基层的骨干,王灿军中的实力也会越来越强。越到后面,武院的效果就越强,而王灿军队的实力也是如此。

……

十月初八,墨言从工部致仕,不再担任官职。

墨言看见武院、医学院的兴起,心中也是欣羡不已。

他将马均和蒲元找来,三人仔细的商议一番后,墨言主动去拜访王灿,提出要创建工学院。王灿听了墨言的话,同意了墨言的想法。

但是,工学院改成了科学院,主要是发明和创造。

王灿和墨言商议一番后,也给予了科学院一定的待遇。

只要发明出新的武器、农具等等,而且能更加符合实际的使用,可以给予一定得待遇和官身,如此一来,也鼓励了工匠发明和创造。

墨言带着王灿给予的条件风风火火的修建起科学院,创办了科学院。但人有力穷的时候,墨言一个人,再加上从工部带出来的一部分工匠,力量还是太小了,规模相比于医学院、武院差了许多,还需要慢慢发展,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行。

……

十一月十五,左慈返回成都。

老道士返回成都的时候,阵容非常强大,足有数百位道士跟随。

其实,这就是宗教的力量,不可小觑。

天下间信奉道教的人数不胜数,而且学识渊博。只是这些人都不慕名利,都选择在山中隐修。但左慈带着王灿给出的条件,将隐居在山中的道士都给挖了出来。不仅如此,左慈还将于吉也拉拢过来,两个人带着各自的寻找的道士进入成都。

王灿看见左慈回来的阵容后,吓了一大跳。

他知道具体的情况后,又询问了关于南华老仙的事情。

左慈摇头表示不知,没有关于南华老仙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