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505a双凤奇缘 作者:清.雪樵主人编-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十七回 收降书准赦番王 看碑文亲祭忠臣
  诗曰:

  汉王犹念梦中情,格外开恩赦旨行。

  从此单于存一线,兵戈不犯享升平。

  话说娘娘见云雾中现出一位仙女,真却未曾与娘娘会过面,认不得是昭君,只听上面叫声:“贤妹呀,蒙你续姻为后,带兵平番,今日破城,捉住仇人,足消前恨,愚姐感谢不尽!可笑没情义的汉王,一点用处没有,只仗贤妹代他争气。”娘娘听说,方知是姐姐昭君,不由得芳心如碎,哭叫:“姐姐,快些下来,会会愚妹罢。”汉王见是昭君,免不得泪流满面,叫声:“御妻下来,与孤说几句话儿。”昭君在空中摇手道:“情缘已断,何能再落红尘。”又只见番王跪在地下,向空中苦苦哀求,叫声:“救命娘娘,想娘娘在番多年,小臣从不曾有半点得罪娘娘,就是小臣费了倾国千万金银,娘娘全节而死,小臣亦无怨恨之心,望娘娘今日略开恻隐,饶恕残生,自当结草以报。”说罢,放声大哭。昭君在空中,见番王这等形状,倒有点不忍之心,叫声:“汉王与贤妹听着:若论番邦逼奴和番,一番苦楚,本待将番奴杀尽,方称奴心,但念奴在番一十六载,蒙他以礼相待,未曾挫折些许,今日看奴面上,饶恕他罢!”汉王与娘娘撇不过昭君之情,俱一齐纷纷落泪道:“谨遵台命,只是便宜这厮了。”昭君也在空中点头道:“这便才是。”说罢,叫声:“妹妹呀,我去也!”一朵祥云,向空而去,只哭得汉王、娘娘十分伤心。番王此刻见空中昭君已去,吓得浑身冷汗直淋,哭叫:“娘娘救命呀!”语言未了,又见空中飘下一张字来,上写“留人”二字。汉王命人去取上来一看,便叫声:“梓童,这番王还是准令姐之情,饶他一命,还是作何发落?”娘娘道:“既是姐姐阴灵吩咐,妾岂敢违?”

  汉王便吩咐放了番王的绑。番王得放,忙向前谢了汉王、娘娘不斩之恩,口称:“小臣自知无理,冒犯天朝,罪该万死,蒙恩特赦,情愿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再不敢侵犯边庭了。”汉王道:“论你罪大恶极,该正典刑,今因去世娘娘再四说情,姑饶你命,若再生异心,断不宽容。”番王连称不敢。又请汉王与娘娘进城,到了长朝殿坐下,番王换了朝服参见。番王又命两班文武朝拜已毕,一面吩咐杀牛宰马,犒赏汉朝三军,一面摆了酒筵,款待汉王与娘娘。阶下一班番乐细奏侑酒,番王与他正宫娘娘,亲侍汉王、娘娘把盏。

  正当酒过三巡,菜上两道,忽见铁花夫人带领儿子李能,哭到汉王面前,汉王大吃一惊,便问:“是何事?”铁花夫人道:“臣夫死于番邦,未知骸骨葬在何处,望我主问明番王,指示坟墓,使臣妾同孩儿坟前祭奠一番,找寻遗骨带回中国,使孤魂不落于异乡,求王准奏。”汉王闻奏,由不得一阵伤心,掉下几点龙泪,叫声:“女先行,想尔夫不屈于番,为国尽忠而死,今日直抵番城,踏平巢穴,也算代尔夫报仇,尔就不提,孤岂忘之?且免悲伤,孤自有旨。”

  李氏母子谢恩退下,汉王便问番王道:“已故汉臣李陵坟墓,今在何处?”番王回奏道:“现在西郊三十里外,已立庙宇,春秋二祭,但小臣有下情,不得不奏圣主。”汉王道:“你可从直奏来。”番王奏道:“当初李将军被捉到我国之时,小臣爱他才貌双全,是个英雄,劝降不从,又将臣妹金花公主招他为附马,无奈李将军忠心耿耿,坚如铁石,臣妹见不允亲事,含忿而亡,李将军亦撞阶而死,小臣怜他二人一忠一义,生未曾合卺,死亦可共墓,小臣不揣愚拙,将他二人合葬一处,各立两道碑文,今若将李将军骸骨搬回中原,则臣妹又含悲于地下矣!伏乞皇爷格外开恩。”汉王闻奏,哈哈大笑道:“尔等争此朽骨,孤亦难于判断,一个寻夫骸骨归葬,理当如此,一个欲慰妹子贞魂于地下,亦是人情,梓童何以处之?”娘娘道:“论情论理,各成一是,自妾看来,骸骨入土已久,不可擅动,况李将军生为忠臣,死为正神,又受番国多年香烟,番人十分敬重,何等不美!不如招魂而返,也是一样。我主再加敕封,酬他忠心,更是威灵。”汉王点头称赞道:“梓童之言,甚是高见,吩咐明日驾到西郊,亲祭忠臣之墓。”一声旨下,早已伺候。汉王与娘娘,吃得尽欢而散,入了番宫。

  过宿一宵,次日起来,梳洗已毕,用了正餐,天子与皇后起驾,上了玉辇,出了宫门,一直奔西郊而来。后随着李氏母子,及一班武将护佑,番王也骑马陪来。出了番城三十里路,不多时早已到了,但见远远一座庙宇,好不十分巍峨,怎见得,有诗为证:

  冲天旗字贯青霄,古柏苍松十里遥。

  一带红墙分八字,往来不断把香烧。

  汉王同娘娘到了庙前下辇,吩咐先到墓前,然后入庙。一声旨下,早有人将祭礼摆在墓前伺候。汉王同娘娘到了墓前,先看路口两道碑文,分立左右,一边写的是:“已故汉大将军忠臣李陵墓。”一边写的是“已故番贞女金花公主坟”。汉王看毕,落泪不止。正同皇后要向前下拜,有铁花夫人启奏止住道:“君不拜臣。”汉王只得上了三炷香,道:“也算孤家祭卿一番。”娘娘也是三炷香,叫声:“李家忠良,为救愚姐和番,误被奸人捉住,不屈而死,今日到此,哀家代你报仇,藉慰忠魂于地下。”说罢,就是李氏母子拜谢天子、皇后。汉王与皇后又代金花公主上了三炷香,番王拜谢一番。然后就是李氏母子向着李陵之坟,哭拜于地下,一个哭叫:“丈夫呀,你为国尽忠而死,丢下孤儿,抚养成人,今日代你报仇了。本欲将你骸骨送回故乡,又因你在此受了香烟,不便起墓,只得招魂而返。”一个哭叫:“爹爹呀!孩儿生不能奉养,以尽孝心,死后报仇,慰父忠魂。”说罢,李氏母子放声大哭,只哭得顽铁点头,石人滴泪。汉王一见,便叫:“女先行,少要悲伤,听孤吩咐。”李氏母子止了泪痕,走到汉王面前跪下。未知有何旨意,且听下回分解。

   



第七十八回 奏凯歌苦祭昭君 还天朝大封功臣
  诗曰:

  日日龙楼生瑞彩,层层凤阁吐金辉,

  皇家富贵真无比,共颂嵩山拜紫微。

  话说汉王见李氏母子过来跪下请旨,便道:“尔夫李陵,为国尽忠,名留海外,加封为一等忠勇伯,世受此地香烟。”李氏母子谢恩退下。又叫声:“番王听旨:尔妹全节而死,令人可怜,封为贞烈仙姑。”番王谢恩而退。汉王又命李氏母子进庙祭奠一番,御笔亲赐“忠贞庙”三字匾额,拨军中帑银三千两,交与番王,留为庙内修理之用。李氏母子同番王谢恩已毕,汉王方同娘娘上辇回驾,一路进了番城,到得长朝殿下辇,番王在殿上摆宴,款待皇爷、皇后,直到更深,方回宫安寝。

  次日起来,汉王旨下,发兵回朝,番王忙将倾国宝贝,装了几百车子,并降书降表报上。汉王一一收下,吩咐番王:“从此休生异心,以安臣职。”番王领旨,只得率领满朝文武、在宫嫔妃、满城百姓,满斗焚香相送汉王。只听三声大炮,汉王上辇起驾,娘娘上马,率领大小三军,一路出了番城。到得十里长亭,汉王吩咐番王等回国,番王领旨,洒泪而别。从此年年进贡,不敢犯边不表。

  且言汉王的大兵奏凯而回,一个个归心似箭,恨不得插翅飞到家乡。在路欢声震地,穿山过岭,不觉其劳。那日到了雁门关,守关军士飞报李元帅道:“天子同娘娘奏凯还朝,请元帅速速迎接。”元帅闻报,即吩咐关中大小三军、百姓俱摆香花,跪接圣驾,一声令下,谁敢不遵?霎时开关,家家结彩,户户焚香,伺候迎驾。李元帅不用戎装,只穿朝服,大开关门,迎接汉王。汉王驾到雁门,三声大炮,进了关门。汉王在辇上见百姓香花跪接,心中好不畅快。到了行宫下辇,娘娘下马,一齐入内坐定,李广朝参已毕,汉王吩咐兵扎教场。李广领旨,一面摆宴为天子与娘姐洗尘,一面杀牛宰马,犒赏三军。娘娘在酒席筵前对汉王道:“关中军民屡遭番人兵火,受困多年,不可不加矜恤;随军士卒,吃辛苦舍死忘身,总为汉家出力,今大功已成,不可不加奖赏。”汉王道:“梓童之言是也,可将番邦贡物,分作三股,一股交与李广,派分关中军民,一股分给随征士卒,一股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