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韩松_李自良] 科幻成真--陆良闹鬼事件调查-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自丰说,的确是真真切切的马铃声。这是否就是传说中的阴兵过路呢?

    她有些害怕,却又很庆幸,因为自己也听到了这种声音。

    当天下午,他们还到了陆良县三岔河去看万顷荷花的壮美景观,但那声音似乎一直萦绕在大家耳畔,大家整天就谈着这种声音。

    她又说,不久后,又一次传出了另一拨武警也听到怪声的新闻。这次是四川省一位武警领导前来,由曲靖市武警的同志陪同。同样也是雨天,大战马坡发出了马嘶鸣声。

    当晚在喝酒时,那位武警领导说:“我算是长了见识了,你们陆良沙林的石头确实能发出声音,我今天有幸听到了。”

    不是说体虚的人最易听见怪声吗?武警却是阳刚之气颇足的人,但他们也听到了。

        五、他们亲眼看见了“鬼”

    有几位村民的证词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因为他们说,不但听见了怪声,还看见了鬼影。这进一步印证了李国强的说法。

    下面是部分谈话记录:

    孙绍雷,65岁,仕官村人

    天一变化,就有马叫,有多少马叫?我也说不清楚。我听到过无数回。还有马跑的声音。我的确亲自听过。晚上就出声音。太阳落的时候,打雷的时候,就出声。盘蛇谷那里,天气变化时,起点云彩,有时还能在云彩中望见古代的人,拿着弓箭,打仗的样子。解放后几年还看到过,最近几年没有见着了。

    徐堂,78岁,汤官箐村人

    我十二三岁时就开始遇上那种事情,是上山挑柴时遇到的。记得有天早上,太阳还没升起,人影也望不着,就听见了像是有人在叫唤。走过去看又没有人。小时候,那条沟真是不敢走。晚上6点多钟后,就不敢来了。有一次,我们两个人赶着牛往前走,牛不走,打也不走,牛跳了起来。就听见“当当当当”、“叩托叩托”、“哐啷哐啷”的声响。有时,山雨还没下,刮着风,在大战马坡,会看见有人穿着盔甲,金晃晃的,戴着帽子。也认不得是什么。我看了一二十年山,下午三四点钟,一声雷响,狂风暴雨前,就会出现。这两年还见到过。晚上,太阳落山前,会响。牛不见了,去找牛,三四个人,到了那里,要吓得快跑。要叩头,要出一身汗。牛到了那里,要吹鼻子,翻白眼,棍子打也不跑。那条巷子,拉不上去的,要从一边拐过去。惊马石前,打它也不过去。那是日本人投降那年的事。那个东西邪是有点邪,认不得是什么事情,牛马都赶不过去。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晚上12点,赶了牛车从那里过,忽然牛头往两边摆,直翻鼻子。我们一共四个人,听见了锣鼓响,看见有许多小矮人,半人多高,黑黑的一片,从前面走过来。就在惊马石上面一点,三四百米远的地方。我们不敢看,挑着柴低头往前走。过了才说,遇上阴兵过路了。

    孙经昆,34岁,仕官村人

    这声音我听见过。那是去年6月份,我和姜永林两个人挑柴过那梁子。晚上7点半左右,忽然气候一下不好了。乌云起来了。走到惊马石,电闪雷鸣,下起雨来。不行了,走不成了,我们便在惊马石旁的沟里躲雨。躲了一会儿,这时扯了一个闪,从一侧石壁上闪出两个人影,他们像是打斗的样子。紧接着有各种声音传出,是打仗的声音。马的嘶叫声,锣鼓声,车子碾过的声音。我只看了一眼,但这肯定不是我俩的影子。姜永林当场就被吓昏了,话也说不出来。我的胆子比他大,我喊他,他没有答应我,看着我,说不出话来。那两个人影子个子不高,与我的个子差不多,帽子衣服看不十分清楚,跟电视剧《三国演义》里的差不多。只露了一秒钟左右。声音响的时间就长一些。我赶紧喊姜永林走,其实我也吓坏了。我拉着他,赶快拖着他出了沟,柴也不敢要了。

    周权,沙林管理处职工,36岁

    我负责在沙林看料。去年初二那天,夜里3点钟左右,我出去解手,看到一队人马从房子边飞到了战马坡上。都穿着金盔金甲,有六七个人的样子。山上有红白色的云彩。我怕得没有办法,出了一身汗。整个过程有两分钟的样子。空中还有牲口叫和马铃声。

        六、笔者半夜爬上了闹鬼的山头

    为了实地考察闹鬼现象,我们计划半夜亲自爬上大战马坡,试一试能否听到怪声,看见鬼影。

    沙林管理处处长殷明陪同我们前去。李自良因为有事,先期回了昆明。

    殷明称两人上去也会害怕的,行前又叫上了伏兴红(40岁,汤官箐村人)与郭自红(25岁,郭家村人)作伴,两人均为沙林职工。

    晚上11点50分出发时,殷明打开了手电,不久便关掉了。月光,实在是太明亮了。

    来到惊马槽前,月光下,能看清“惊马石”三字。在沟前稍停片刻,观察四周,皆无动静。我们便排成纵队进了沟。

    此时,夜空一下狭窄了下来,两旁升起了黑煞煞的石壁和矮树。殷明急急地打开了手电。

    到沟中央,停了下来。殷明关掉手电。大家均凝神倾听。笔者回想着那些目击者诉说的情形:鬼魂、阴兵从沟中一群群冒了出来。

    岩壁近在咫尺,却看不清楚。它纹丝不动,耳畔仅有一阵猛过一阵的风声和林涛声。星星显得有些古怪,星光因为沙林的漫反射而有一种血红色。这种景观,被称作“沙林红星”,此刻却无一分浪漫。

    伏兴红忽然说话了:“小时候,白天过这里,脸也吓得蜡黄。以前这里没有左边那条路,这条沟是惟一的路。那条路是开发后修的。人们到这里,胆小的,便快走。实在不敢走的,便绕着山坡下来。还要叩头。”

    殷明低声说:“出去吧。”

    从西口出去,心情稍安一些。笔者提议在亭子上稍坐。沟口便在一侧,黑黝黝的像一张嘴巴。笔者不时瞟上一眼,它有时模糊,有时又稍显清晰。

    伏兴红说:“未开发前,这一带猫头鹰极多。晚上忽啦忽啦一片飞起来,怕人得很。现在人多了,猫头鹰也不见了。但据说五峰山那边还有豹子。那里山高林密,没有人烟。”

    风声响亮,没有虫鸣。没有任何夜间动物活动的迹象。怪声始终没有出现。笔者朝下面的深谷看看,以为会看到磷火,但是一星也没有。

    殷明提议离开。这时,是零时20分。4人自上而下,复从惊马槽中走过。回程中再无言语。

        七、是科幻成真吗?

    这时,笔者忽然想起了看过的科幻故事。

    科幻故事,不是早预言了这种奇异的存在吗?

    正是科幻小说,描述了与陆良极其相似的情形。

    科幻小说家,最早对怪声怪影作出了科学上的解释。

    《古刹怪影》便是这第一篇。它刊于1980年10月31日《浙江日报》。作者是施鹤群、朱玉琪。

    小说讲的是,有一个考察小组,来到浙江天台山考察一座千年古刹中传说中的九龙夺珠壁。忽然雷雨来临,一名叫田枫的考察队员,一人来到了离一块奇怪青石板不远的小亭子里躲雨。就在这一刹那,她看到了一个披头散发的鬼影,便吓得昏了过去。

    后来分析,田枫看到的,是由于古代的一场雷电,把当时的全息像刻录在了青石板上。遇到相似的天气,便重新“播放”出来。

    根据历史资料,推测田枫看到的一幕很可能是咸丰年间皇族内部斗争的场面。那个鬼影极有可能是人装扮的,以便趁醇亲王进香之机,装鬼进行恐吓谋害他,以便夺取军机大臣的大权。

    后来,人们又设计了一架能记录潜像的新型全息录像机,同时又制造了一台高压高频放电机,以模拟自然界的大雷雨,使青石板带电,从而使历史上的“鬼影”得以重现。

    乔清昶1980年发表在《太原文艺》上的《方教授的鬼魂》,也叙述了类似的情形。

    方教授是一位物理学家,8年前死在一个窑洞里。奇怪的是,人们在此后8年间却常看到他的影像在洞口出现,于是纷纷传说是闹鬼了。

    “我”前去探询,发现方教授的身影,竟是全息摄影的投像。方教授以这种方式,指引“我”去继续他未竟的事业。这是什么事业呢?

    “我”找到了方教授留下的一个笔记本,上面记载着一段奇事:某月某日下午3时20分,天空暴雨交加,在离这孔窑洞西面50公里的金沙滩,看到身着古人服装的千军万马血战的场面。

    方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