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集解】《别录》曰∶铅丹生于铅,出蜀郡平泽。 
弘景曰∶即今熬铅所作黄丹也。俗方稀用,惟仙经涂丹釜所须。云化成九光者,当谓九 
光丹以为釜尔,无别法也。 
宗 曰∶铅丹化铅而成,《别录》言生于铅,则苏恭炒锡作成之说误矣。不为难辨,锡 
则色黯,铅则明白,以此为异。 
时珍曰∶按独孤滔《丹房镜源》云∶炒铅丹法∶用铅一斤,土硫黄十两,硝石一两。熔 
铅成汁,下醋点之,滚沸时下硫一块,少顷下硝少许,沸定再点醋,依前下少许硝、黄,待 
为末,则成丹矣。今人以作铅粉不尽者,用硝石、矾石炒成丹。若转丹为铅,只用连须葱白 
汁拌丹慢煎, 成金汁倾出,即还铅矣。货者多以盐硝砂石杂之。凡用以水漂去硝盐,飞去 
砂石,澄干,微火炒紫色,地上去火毒,入药。《会典》云∶黑铅一斤,烧丹一斤五钱三分 
也。 
【气味】辛,微寒,无毒。 
大明曰∶微咸,凉,无毒。伏砒,制 、硫。 
震亨曰∶一妇因多子,月内服铅丹二两,四肢冰冷,食不入口。时正仲冬,急服理中汤 
加附子数十帖乃安。谓之凉无毒可乎? 
时珍曰∶铅丹本无甚毒,此妇产后冬月服之过剂,其病宜矣。 
【主治】吐逆胃反,惊痫癫疾,除热下气,炼化还成九光,久服通神明 
(《本经》)。止小便,除毒热脐挛,金疮血溢(《别录》)。 
惊悸狂走,消渴。煎膏用,止痛生肌(甄权)。镇心安神,止吐血及嗽,敷疮长肉,及 
汤火疮,染须(大明)。治疟及久积(宗 )。 
坠痰杀虫,去怯除忤恶,止痢明目(时珍)。 
【发明】成无己曰∶仲景龙骨牡蛎汤中用铅丹,乃收敛神气以镇惊也。 
好古曰∶涩可去脱而固气。 
时珍曰∶铅丹体重而性沉,味兼盐、矾,走血分,能坠痰去怯,故治惊痫癫狂、吐逆反 
胃有奇功。能消积杀虫,故治疳疾下痢疟疾有实绩。能解热拔毒,长肉去瘀,故治恶疮肿毒 
,及入膏药,为外科必用之物也。 
【附方】旧八,新二十五。 
消渴烦乱∶黄丹,新汲水服一钱,以荞麦粥压之。(《圣惠方》) 
吐逆不止∶碧霞丹∶用北黄丹四两,米醋半升,煎干,炭火三秤,就铫内 红,冷定为 
末,粟米饭丸梧子大。每服七丸,醋汤下。(《集验方》)伏暑霍乱∶水浸丹,见木部巴豆下。 
小儿吐逆不止,宜此清镇。烧针丸∶用黄丹研末,小枣肉和丸芡子大。每以一丸,针签于灯 
上烧过,研细,乳汁调下。一加朱砂、枯矾等分。(谢氏《小儿方》) 
反胃气逆∶胃虚。铅丹二两,白矾二两,生石亭脂半两。以丹、矾研匀,入坩锅内,以 
炭半秤 赤,更养一夜,出毒两日,入亭脂同研,粟米饭和丸绿豆大。每日米饮下十五丸。 
(《圣济录》) 
泄泻下痢赤白。用枣肉捣烂,入黄丹、白矾各皂子大,粳米饭一团,和丸弹子大,铁线 
穿,于灯上烧过,为末。米饮服之。(《摘玄方》) 
赤白痢下∶黄丹(炒紫)、黄连(炒)等分。为末,以糊丸麻子大。每服五十丸,生姜、 
甘草汤下。(《普济方》) 
妊娠下痢疼痛∶用乌鸡卵一个,开孔去白留黄,入铅丹五钱搅匀,泥裹煨干研末。每服 
二钱,米饮下。一服愈,是男;二服愈,是女。(《三因方》)吐血咯血咳血∶黄丹,新汲水 
服一钱。(《经验方》) 
寒热疟疾,体虚汗多者。黄丹、百草霜等分,为末。发日,空心米饮服三钱,不过二服 
愈。或糊丸,或蒜丸,皆效。《肘后方》∶用飞炒黄丹一两,恒山末三两,蜜丸梧子大。每服 
五十丸,温酒下。平旦及未发、将发时,各一服,无不效。《普济方》∶端午日,用黄丹(炒) 
二两,独蒜一百个,捣丸梧子大。每服九丸,空心长流水面东下。二、三发后乃用,神效。 
亦治痢疾。 
《三因方》∶用黄丹(炒)、建茶等分。为末。温酒服二钱。又黄丹飞焙,面糊丸芡子大。 
每枣子一枚,去核,包一丸,纸裹煨熟食之。 
温疟不止∶黄丹(炒)半两,青蒿(童尿浸)二两,为末。每服二钱,寒多酒服,热多 
茶服。 
(《仁存堂方》) 
小儿瘅疟,壮热不寒。黄丹二钱,蜜水和服,冷者酒服,名鬼哭丹。(《刘涓子鬼遗方》) 
风痫发止∶驱风散∶用铅丹二两,白矾二两,为末。用三角砖相斗,以七层纸铺砖上 
,铺丹于纸上,矾铺丹上,以十斤柳木柴烧过为度,取研。每服二钱,温酒下。(王氏《博 
济方》) 
客忤中恶,道间门外得之,令人心腹刺痛,气冲心胸胀满,不治害人。 
真丹方寸匕,蜜三合,和灌之。(《肘后方》) 
一切目疾∶昏障,治;只障,不治。蜂蜜半斤,铜锅熬起紫色块,入飞过真黄丹二两, 
水一碗,再炼,至水气尽,以细生绢铺薄纸一层,滤净,瓶封埋地内三七。每日点眼七次, 
药粘则洗之。一方∶入诃子肉四个。(《保寿堂方》) 
赤眼痛∶黄丹,蜂蜜调贴太阳穴,立效。(《明目经验方》) 
赤目及翳∶铅丹、白矾等分,为末点之。又方∶铅丹、乌贼骨等分,合研, 
白蜜蒸点之。(《千金方》) 
眼生珠管∶铅丹半两,鲤鱼胆汁和如膏。日点三、五次。(《圣惠方》) 
痘疹生翳∶黄丹、轻粉等分,为末。吹少许入耳内,左患吹右,右患吹左。(《疹痘方》) 
小儿重舌∶黄丹一豆大,安舌下。(《子母秘录》) 
小儿口疮糜烂∶黄丹一钱,生蜜一两,相和蒸黑。每以鸡毛蘸搽,甚效。(《普济方》) 
腋下胡臭∶黄丹入轻粉,唾调,频掺之。(《普济方》) 
妇人逆产∶真丹涂儿足下。(《集验方》) 
蚰蜓入耳∶黄丹、酥、蜜、杏仁等分,熬膏。绵裹包塞之,闻香即出,抽取。(《圣惠 
方》) 
蝎虿螫人∶醋调黄丹涂之。(《肘后方》) 
金疮出血∶不可以药速合,则内溃伤肉。只以黄丹、滑石等分,为末敷之。(《集玄方》) 
外痔肿痛∶黄丹、滑石等分,为末。新汲水调,日五上之。(《婴童百问》) 
血风 疮∶黄丹一两,黄蜡一两,香油五钱,熬膏。先以葱、椒汤洗,贴之,(陆氏《积 
德堂方》) 
远近 疮∶黄丹(飞炒)、黄柏(酒浸七日,焙)各一两,轻粉半两。研细。以苦茶洗 
净,轻粉填满,次用黄丹护之,外以柏末摊膏贴之,勿揭动,一七见效。(孙氏《集效方》) 

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
密陀僧
内容:(《唐本草》) 
【释名】没多僧(《唐本》)、炉底。恭曰∶密陀、没多,并胡言也。 
【集解】恭曰∶出波斯国,形似黄龙齿而坚重,亦有白色者,作理石纹。 
颂曰∶今岭南、闽中银铜冶处亦有之,是银铅脚。其初采矿时,银铜相杂,先以铅同煎 
炼,银随铅出。又采山木叶烧灰,开地作炉,填灰其中,谓之灰池。置银铅于灰上,更加火 
,铅渗灰下,银住灰上,罢火候冷,出银。其灰池感铅银气,积久成此物,未必自胡中来 
也。承曰∶今市中所货,是小瓶实铅丹锻成者,大块尚有瓶形。银冶所出最良,而罕有货 
者。外国者,未尝见之。 
时珍曰∶密陀僧原取银冶者,今既难得,乃取煎销银铺炉底用之。造黄丹者,以脚 
滓炼成密陀僧,其似瓶形者是也。 
【修治】 曰∶凡使捣细,安瓷锅中,重纸袋盛柳蛀末焙之,次下东流水浸满,火煮一 
伏时,去柳末、纸袋,取用。 
【气味】咸、辛,平,有小毒。大明曰∶甘,平,无毒。 
时珍曰∶制野狼毒。 
【主治】久痢,五痔,金疮,面上瘢 ,面膏药用之(《唐本》。 
保升曰∶五痔,谓牡、酒、肠、血、气也。)镇心,补五脏,治惊痫咳嗽,呕逆吐痰(大 
明)。疗反胃消渴,疟疾下痢。止血,杀虫,消积。治诸疮, 
消肿毒,除狐臭,染髭发(时珍)。 
【发明】时珍曰∶密陀僧感铅银之气,其性重坠下沉,直走下焦,故能坠痰、止吐、消 
积,定惊痫,治疟痢,止消渴,疗疮肿。洪迈《夷坚志》云∶惊气入心络,喑不能言语者, 
用密陀僧末一匕,茶调服,即愈。昔有人伐薪,为野狼所逐,而得是疾,或授此方而愈。又一 
军校采藤逢恶蛇病此,亦用之而愈。此乃惊则气乱,密陀僧之重以去怯而平肝也。其功力与 
铅丹同,故膏药中用代铅丹云。 
【附方】旧三,新一十五。痰结胸中不散∶密陀僧一两。醋、水各一盏,煎干为末。每 
服二钱,以酒、水各一小盏,煎一盏,温服,少顷当吐出痰涎为妙。(《圣惠方》) 
消渴饮水∶神效丸∶用密陀僧二两。研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