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 
打糊丸梧子大,朱砂末二钱为衣。阳日,二丸;阴日,一丸。要秘精,新汲水下;要逆气过 
精,温酒下。并空心。(王好古《医垒元戎》) 
乌髭变白∶小雌鸡二只,只与乌油麻一件同水饲之。放卵时,收取。先放者打窍,以朱 
砂末填入糊定,同众卵抱出鸡取出,其药自然结实,研粉,蒸饼和丸绿豆大。每酒下五、七 
丸。不惟变白,亦且愈疾。(张潞方) 
小儿初生六日,解胎毒,温肠胃,壮气血。朱砂豆大,细研,蜜一枣大,调与吮之,一 
日令尽。(姚和众《至宝方》) 
预解痘毒,初发时或未出时。以朱砂末半钱,蜜水调服。多者,可少;少者,可无;重 
者,可轻也。(丹溪方) 
初生儿惊,月内惊风欲死∶朱砂磨新汲水涂五心,最验。(《斗门方》) 
小儿惊热,夜卧多啼∶朱砂半两,牛黄一分。为末。每服一字,犀角磨水调下。(《普 
济方》) 
急惊搐搦∶丹砂半两,天南星一个(一两重者。炮裂酒浸),大蝎三个。为末。每服一 
字,薄荷汤下。(《圣济录》) 
惊忤不语,打扑惊忤,血入心窍,不能言语。朱砂为末,以雄猪心血和,丸麻子大。每 
枣汤下七丸。(《直指方》) 
客忤猝死∶真丹方寸匕,蜜三合,和灌之。(《肘后方》) 
癫痫狂乱 归神丹∶治一切惊忧,思虑多忘,及一切心气不足,癫痫狂乱。 猪心二个, 
切,入大朱砂二两、灯心三两在内,麻扎,石器煮一伏时,取砂为末,以茯神末二两,酒打 
薄糊丸梧子大。每服九丸至十五丸、至二十五丸,麦门冬汤下。甚者,乳香、人参汤下。(《百 
一选方》) 
产后癫狂∶败血及邪气入心,如见祟物,癫狂。用大辰砂一、二钱,研细飞过,用饮儿 
乳汁三、四茶匙调湿,以紫项地龙一条入药滚三滚,刮净,去地龙不用,入无灰酒一盏,分 
作三、四次服。(何氏方) 
心虚遗精∶猪心一个,批片相连,以飞过朱砂末掺入,线缚,白水煮熟食之。(唐瑶《经 
验方》) 
离魂异病∶方见发明。 
夜多恶梦∶方见发明。 
男妇心痛∶朱砂、明矾(枯)等分。为末。沸汤调服。(《摘玄方》)心腹宿症及猝得症。 
朱砂研细,搜饭,以雄鸡一只,饿二日,以饭饲之,收粪曝燥为末。温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服尽更服,愈乃止。(《外台秘要》)霍乱转筋身冷,心下微温者。朱砂(研)二两,蜡三两。 
和丸,着火笼中熏之,周遭浓覆,勿令烟泄。兼床下着火,令腹微暖,良久当汗出而苏。(《外 
台秘要》) 
辟瘴正阳∶丹砂三两,水飞。每服半钱,温蜜汤下。(《圣济录》) 
伤寒发汗∶《外台秘要》∶治伤寒时气温疫,头痛壮热脉盛,始得一、二日者。取真丹一 
两,水一斗,煮一升,顿服,覆被取汗。忌生血物。《肘后》∶用真丹末,酒调,遍身涂之, 
向火坐,得汗愈。 
辟禳温疫∶上品朱砂一两,细研,蜜和丸麻子大。常以太岁日平旦,一家大小勿食诸物, 
向东各吞三七丸,勿令近齿,永无温疫。(《外台》) 
诸般吐血∶朱砂、蛤粉等分,为末。酒服二钱。又方∶丹砂半两,金箔四片,蚯蚓三条。 
同研,丸小豆大。每冷酒下二丸。(《圣济录》) 
妊妇胎动∶朱砂末一钱,和鸡子白三枚,搅匀顿服。胎死即出,未死即安。(《普济方》) 
子死腹中不出∶朱砂一两,水煮数沸,为末。酒服立出。(《十全博救方》) 
目生障翳∶生辰砂一块,日日擦之,自退。王居云病此,用之如故。(《普济方》) 
目膜息肉∶丹砂一两,五月五日研匀,铜器中以水浆一盏,腊水一盏,浸七日,曝干, 
铜刀刮下,再研瓶收。每点少许 上。(《圣济录》) 
目生弩肉及珠管∶真丹、贝母等分,为末。点注,日三、四度。(《肘后方》) 
面上 ∶鸡子一枚(去黄),朱砂末一两。入鸡子内封固,入白伏雌下,抱至雏出, 
取 
涂面即去。不过五度,面白如玉。此乃陈朝张贵妃常用方,出《西王母枕中方》。(《外台秘 
要》) 
沙蜂叮螫∶朱砂末,水涂之。(《摘玄方》) 
木蛭疮毒,南方多雨,有物曰木蛭,大类鼻涕,生于枯木之上,闻人气则闪闪而动。人 
过其下,堕人体间,即立成疮,久则遍体。惟以朱砂、麝香涂之,即愈。(张杲《医说》) 
产后舌出不收∶丹砂敷之,暗掷盆盎作堕地声惊之,即自收。(《集简方》) 

石部第九卷金石之三
水银
内容:(《本经》中品) 
【释名】汞(《别录》)、 (汞同)、灵液(《纲目》)、 女(《药性》)。 
时珍曰∶其状如水似银,故名水银。 者,流动貌。方术家以水银和牛、羊、豕三脂杵 
成膏,以通草为炷,照于有金宝处,即知金、银、铜、铁、铅、玉、龟、蛇、妖怪,故谓之 
灵液。颂曰∶《广雅》∶水银谓之 。丹灶家名汞,其字亦通用尔。 
【集解】《别录》曰∶水银生符陵平土,出于丹砂。 
弘景曰∶今水银有生熟。此云生符陵平土者,是出朱砂腹中,亦有别出沙地者,青白色, 
最胜。出于丹砂者,是今烧粗末朱砂所得,色小白浊,不及生者。甚能消化金银,使成泥, 
人以镀物是也。烧时飞着釜上灰,名汞粉,俗呼为水银灰,最能去虱。 
恭曰∶水银出于朱砂,皆因热气,未闻朱砂腹中自出之者 
。火烧飞取,人皆解法。南人蒸取之,得水银虽少,而朱砂不损,但色少变霍尔。 
颂曰∶今出秦州、商州、道州、邵武军,而秦州乃来自西羌界。《经》云出于丹砂者, 
乃是山石中采粗次朱砂,作炉置砂于中,下承以水,上覆以盆,器外加火 养,则烟飞于上, 
水银溜于下,其色小白浊。陶氏言别出沙地者青白色,今不闻有此。西羌人亦云如此烧取, 
但其山中所生极多,至于一山自拆裂,人采得砂石,皆大块如升斗,碎之乃可烧 ,故西来 
水银极多于南方者。又取草汞法∶用细叶马齿苋干之,十斤得水银八两或十两。先以槐木槌 
之,向日东作架晒之,三、二日即干。如经年久,烧存性,盛入瓦瓮内,封口,埋土坑中四 
十九日,取出自成矣。 
时珍曰∶汞出于砂为真汞。雷 言有草汞。陶弘景言有沙地汞。《淮南子》言弱土之气 
生白 石, 石生白 。苏颂言陶说者不闻有之。按《陈霆墨谈》云。拂林国当日没之处 
,地有水银海,周遭四五十里。国人取之,近海十里许掘坑井数十,乃使健夫骏马,皆贴金 
箔,行近海边。日照金光晃耀,则水银滚沸如潮而来,其势若粘裹。其人即回马疾驰,水 
银随赶。若行缓,则人马俱扑灭也。人马行速,则水银势远力微,遇坑堑而溜积于中。然 
后取之,用香草同煎,则成花银,此与中国所产不同。按∶此说似与陶氏沙地所出相合;又 
与陈藏器言人服水银病拘挛,但炙金物熨之,则水银必出蚀金之说相符。盖外番多丹砂,其 
液自流为水银,不独炼砂取出,信矣。胡演《丹药秘诀》云∶取砂汞法∶用瓷瓶盛朱砂,不 
拘多少,以纸封口,香汤煮一伏时,取入水火鼎内,炭塞口,铁盘盖定。凿地一孔,放碗一 
个盛水,连盘覆鼎于碗上,盐泥固缝,周遭加火 之,待冷取出,汞自流入碗矣。邕州溪峒 
烧取极易,以百两为一铫,铫之制似猪脬,外糊浓纸数重,贮之即不走漏。若撒失在地,但 
以川椒末或茶末收之,或以真金及 石引之即上。 
嘉谟曰∶取去汞之砂壳,名天流,可点化。 
【修治】 曰∶凡使勿用草汞并旧朱漆中者,经别药制过者,在尸中过者,半生半死者。 
其朱砂中水银色微红,收得后用葫芦贮之,免遗失。若先以紫背天葵并夜交藤自然汁二味同 
煮一伏时,其毒自退。若修十两,二汁各七镒。 
【气味】辛,寒,有毒。权曰∶有大毒。大明曰∶无毒。 
之才曰∶畏磁石、砒霜。 
宗 曰∶水银得铅则凝,得硫则结,并枣肉研则散,别法 为腻粉、粉霜,唾研之死虱, 
铜得之则明,灌尸中则后腐,以金银铜铁置其上则浮,得紫河车则伏,得川椒则收。可以勾 
金,可为涌泉匮,盖借死水银之气也。 
土宿真君曰∶荷叶、松叶、松脂、谷精草、萱草、金星草、瓦松、夏枯草、忍冬、莨菪 
子、雁来红、马蹄香、独脚莲、水慈菇,皆能制汞。 
【主治】疥 痂疡白秃,杀皮肤中虱,堕胎除热,杀金银铜锡毒。熔化还复为丹,久服 
神仙不死(《本经》)。以敷男子阴,阴消无气(《别录》)。 
利水道,去热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