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人患,女人着药入口中;女人患,男人着药入口中。《本事方》∶用人言一钱,绿豆末 
一两,为末,无根井水丸绿豆大,黄丹为衣,阴干。发日五更冷水下五、七丸。《卫生宝鉴》 
一剪金∶用人言(醋煮)、硫黄、绿豆等分。为末。每一豆许,用红绢包之,采丝扎定。每 
剪 
下一粒,新汲水空心吞下,治疟圣药也。《医垒元戎》九转灵砂丹∶用砒霜、黄丹、紫河车 
各一钱。为末,雄黑豆一百粒,水浸一夜,研泥,和丸梧子、绿豆、黍米三样大,量虚实老 
幼大小服之。每服一、二丸或三丸,不发日五更向东无根水下。紫河车、绿豆、黑豆,皆解 
砒毒也。《本草权度》不二散∶用砒一钱,面二两,和匀,香油一斤煎黄色,以草纸压去油, 
入茶三两,为末。每服一钱,发日早冷茶下。 
一切积痢∶砒霜、黄丹等分。蜡和收,旋丸绿豆大。每米饮下三丸。(《普济方》) 
休息下痢,经一、二年不瘥,羸瘦衰弱。砒霜(成块者为末)、黄蜡各半两。化蜡入砒, 
以柳条搅,焦则换,至七条,取起收之。每旋丸梧子大,冷水送下。小儿,黍米大。(《和 
剂局方》) 
脾疼腰痛∶即上方,用冷水下。 
妇人血气心痛∶方见发明下。 
走马牙疳恶疮∶砒石、铜绿等分。为末。摊纸上贴之,其效如神。又方∶砒霜半两。醋 
调如糊,碗内盛,待干刮下。用粟米大,绵裹安齿缝,来日取出,有虫自死。久患者,不过 
三日即愈。(《普济方》) 
项上瘰 ∶信州砒黄研末,浓墨汁丸梧子大,铫内炒干,竹筒盛之。每用针破,将药半 
丸贴之,自落,蚀尽为度。(《灵苑方》)痰喘 ∶方见谷部,豉下。 
一切漏疮有孔∶用信石,新瓦火 ,研末。以津调少许于纸捻上,插入,蚀去恶管,漏 
多,勿齐上。最妙。(《急救良方》)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土黄
内容:(《纲目》) 
【修治】时珍曰∶用砒石二两,木鳖子仁、巴豆仁各半两, 砂二钱。为末,用木鳖子 
油、石脑油和成一块,油裹,埋土坑内,四十九日取出,劈作小块,瓷器收用。 
【气味】辛、酸,热,有毒。独孤滔曰∶土黄制雄黄。 
【主治】枯瘤赘痔乳,食 并诸疮恶肉(时珍)。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金星石
内容:(宋《嘉 》。附银星石) 
【集解】颂曰∶金星石、银星石,并出濠州、并州,采无时。二石主疗大体相似。 
宗曰∶二石治大风疾,别有法,须烧用之。金星石生于苍石内,外有金色麸片,银星石有 
银色麸片。又一种深青色坚润,中有金色如麸片者,不入药用,工人碾为器,或妇人首饰用。 
时珍曰∶金星有数种。苏颂所说二石,武当山亦有之。或云金星出胶东,银星出雁门, 
盖亦礞石之类也。寇宗 所说二石治大风者,今考《圣惠方》大风门,皆作金星 、银星 
石,则似是 石之类。《丹房镜源》 石篇中,亦载二石名,似与苏说者不同。且金星、银 
星无毒,主热涎血病; 石则有毒,主风癞疾。观此,则金星、银星入药,各有二种矣。又 
歙州砚石,亦有金星、银星者。琼州亦出金星石,皆可作砚。翡翠石能屑金,亦名金星名。 
此皆名同物异也。刘河间《宣明方》点眼药方中用金精石、银精石,不知即此金星、银星否 
也?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脾肺壅毒,及肺损吐血嗽血,下热涎,解众毒(嘉 )。水磨少许服,镇心神 
不宁,亦治骨哽(时珍)。 
【附方】新二。吐血嗽血肺损者∶金星石、银星石、玄精石、不灰木、阳起石、云母石 
等分。用坩锅一个,铺冬月水牛粪一、二寸,铺药一层,铺灰二寸,又药一层,重重如此, 
以灰盖之,盐泥固济。用炭一秤,火 一日夜,埋土中一夜,取出药块,去灰为末。每一两, 
入龙脑、麝香各半钱,阿胶二钱半(炒)。每服一钱,糯米汤下,日三服。(《圣惠方》) 
大风虫疮,有五色虫取下∶诸石丸∶用金星 石、银星 石、云母石、禹余粮石、滑石、阳 
起石、磁石、凝水石、蜜陀僧、自然铜、龙涎石等分。捣碎瓶盛,盐泥固济之。炭火十斤, 
过为末,醋糊丸小豆大。每服十五丸,白花蛇酒下,一日三服,以愈为度。(《太平圣惠 
方》) 
【附录】金石(《拾遗》) 藏器曰∶味甘,温,无毒。主久羸瘦,不能食,无颜色,补 
腰脚冷,令人健壮,益阳,有暴热脱发,飞炼服之。生五台山清凉寺石中,金屑作赤褐色也。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婆娑石
内容:(宋《开宝》) 
【释名】摩挲石。 
时珍曰∶姚宽《西溪丛话》云∶舶船过产石山下,爱其石,以手扪之,故曰摩挲。不知 
然否? 
【集解】志曰∶婆娑石生南海,胡人采得之。其石绿色,无斑点,有金星,磨成乳汁者 
为上。又有豆斑石,虽亦解毒,而功力不及。复有鄂绿,有纹理,磨铁成铜色,人多以此为 
之,非真也。验法∶以水磨点鸡冠热血,当化成水是也。 
宗 曰∶石如淡色石绿,间微有金星者佳。又有豆斑石,亦如此石,但有黑斑点,无金 
星。 
颂曰∶胡人尤珍贵之,以金装饰作指驱带之。 
每欲食及食罢,辄含吮数次以防毒。今人有得指面许块,则价直百金也。 
时珍曰∶《庚辛玉册》云∶摩挲石,阳石也。出三佛齐。海南有山,五色耸峙,其石有 
光焰。其水下滚如箭,船过其下,人以刀斧击取。烧之作硫黄气。以形如黄龙齿而坚重者为 
佳。匮五金,伏三黄,制铅汞。 
【气味】甘、淡,寒,无毒。 
【主治】解一切药毒,瘴疫热闷头痛(《开宝》)。 

石部第十卷金石之四
礞石
内容:(宋《嘉 》) 
【释名】青礞石时珍曰∶其色 然,故名。 
【集解】时珍曰∶礞石,江北诸山往往有之,以 山出者为佳。有青、白二种,以青者 
为佳。坚细而青黑,打开中有白星点, 后则星黄如麸金。其无星点者,不入药用。通城县 
一山产之,工人以为器物。 
【修治】时珍曰∶用大坩锅一个,以礞石四两打碎,入硝石四两拌匀。炭火十五斤簇定, 
至硝尽,其石色如金为度。取出研末,水飞去消毒,晒干用。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食积不消,留滞脏腑,宿食症块久不瘥。小儿食积羸瘦,妇人积年食症,攻刺 
心腹。得巴豆、 砂、大黄、荆三棱作丸服,良(《嘉 》)。治积痰惊痫,咳嗽喘急(时珍)。 
【发明】时珍曰∶青礞石气平味咸,其性下行,阴也沉也,乃厥阴之药。肝经风木太过, 
来制脾土,气不运化,积滞生痰,壅塞上中二焦,变生风热诸病,故宜此药重坠。制以硝石, 
其性疏快,使木平气下,而痰积通利,诸证自除。汤衡《婴孩宝书》,言礞石乃治惊利痰之 
圣药。吐痰在水上,以石末糁之,痰即随水而下,则其沉坠之性可知。然止可用之救急,气 
弱脾虚者,不宜久服。杨士瀛谓其功能利痰,而性非胃家所好。如慢惊之类,皆宜佐以木香。 
而王隐君则谓痰为百病,不论虚实寒热,概用滚痰丸通治百病,岂理也哉?朱丹溪言∶一老 
人忽病目盲,乃大虚证,一医与礞石药服之,至夜而死。吁!此乃盲医虚虚之过,礞石岂杀 
人者乎?况目盲之病,与礞石并不相干。 
【附方】新四。 
滚痰丸∶通治痰为百病,惟水泻双娠者不可服。礞石、焰硝各二两( 过研飞晒干, 
一两),大黄(酒蒸)八两,黄芩(酒洗)八两,沉香五钱。为末,水丸梧子大。常服一、 
二十丸,欲利大便则服一、二百丸,温水下。(王隐君《养生主论》) 
一切积病∶金宝神丹∶治一切虚冷久积,滑泄久痢,癖块,血刺心腹,下痢,及妇人 
崩中漏下。青礞石半斤(为末),硝石(末)二两。坩锅内铺头盖底,按实。炭火二十斤, 
过 
取出,入赤石脂末二两,滴水丸芡子大;候干,入坩锅内,小火 红,收之。每服一丸至二、 
三丸,空心温水下,以少食压之。久病泻痢,加至五、七丸。(《杨氏家藏方》) 
急慢惊风∶夺命散∶治急慢惊风,痰涎壅塞咽喉,命在须臾,服此坠下风痰,乃治惊利 
痰之圣药也。真礞石一两,焰硝一两。同 过为末。每服半钱或一钱。急惊痰热者,薄荷自 
然汁入生蜜调下;慢惊脾虚者,木香汤入熟蜜调下。亦或雪糕丸绿豆大,每服二、三丸。(汤 
氏《婴孩宝书》) 
小儿急惊∶青礞石,磨水服。(《卫生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