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不对者名偏精也。 
【气味】甘,平,无毒。权曰∶寒。 
时珍曰∶忌梅实,花、叶、子并同。 
【主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别录》)。 
补五劳七伤,助筋骨,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单服九蒸九曝食之,驻颜断谷(大明)。 
补诸虚,止寒热,填精髓,下三尸虫(时珍)。 
【发明】时珍曰∶黄精受戊己之淳气,故为补黄宫之胜品。土者万物之母,母得其养, 
则水火既济,木金交合,而诸邪自去,百病不生矣。《神仙芝草经》云∶黄精宽中益气,使 
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其力增倍,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 
又能先下三尸虫∶上尸名彭质,好宝货,百日下;中尸,名彭矫,好五味,六十日下;下尸 
名彭居,好五色,三十日下,皆烂出也。根为精气,花实为飞英,皆可服食。又按∶雷氏《炮 
炙论》序云∶驻色延年,精蒸神锦。注云∶以黄精自然汁拌研细神锦,于柳木甑中蒸七日, 
以木蜜丸服之。木蜜,枳 也。神锦不知是何物,或云朱砂也。 
禹锡曰∶按《抱朴子》云∶黄精服其花胜其实服其实胜其根。但花难得,得其生花十斛, 
干之,才可得五、六斗尔,非大有力者不能办也。日服三合,服之十年,乃得其益。其断谷 
不及术。术饵令人肥健,可以负重涉险;但不及黄精甘美易食,凶年可与老少代粮,谓之米 
脯也。 
慎微曰∶徐铉《稽神录》云∶临川士家一婢,逃入深山中,久之,见野草枝叶可爱,取 
根食之,久久不饥。夜息大树下,闻草中动,以为虎攫,上树避之。及晓下地,其身 然凌 
空而去,若飞鸟焉。数岁家人采薪见之,捕之不得,临绝壁下网围之,俄而腾上山顶。或云 
此婢安有仙骨,不过灵药服食尔。遂以酒饵置往来之路,果来,食讫,遂不能去,擒之,具 
述其故。指所食之草,即是黄精也。 
【附方】旧一,新四。 
服食法∶《圣惠方》∶用黄精根茎不限多少,细锉阴干捣末。每日水调末服,任多少。一 
年内变老为少,久久成地仙。 仙《神隐书》∶以黄精细切一石,用水二石五斗煮之,自旦 
至夕,候冷,以手 碎,布袋榨取汁煎之。渣焙干为末,同入釜中,煎至可丸,丸如鸡头子 
大。每服一丸,日三服。绝粮轻身,除百病。渴则饮水。 
补肝明目∶黄精二斤,蔓菁子一斤(淘),同和,九蒸九晒,为末。空心每米饮下二钱, 
日二服,延年益寿。(《圣惠方》) 
大风癞疮∶营气不清,久风入脉,因而成癞,鼻坏色败、皮肤痒溃。用黄精根(去皮, 
洗净)二斤,日中曝令软,纳粟米饭甑中,同蒸至二斗米熟,时时食之。(《圣济总录》) 
补虚精气∶黄精、枸杞子等分。捣作饼,日干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汤下五十丸。(《奇 
效良方》) 

草部第十二卷草之一
葳蕤
内容:(音威 。《本经》上品) 
【释名】女萎(《本经》)、葳蕤(《吴普》)、萎 (音威移)、委萎(《尔雅》)、萎香(《纲 
目》)、荧(《尔雅》,音行)、玉竹(《别录》)、地节(《别录》)。 
时珍曰∶按∶黄公绍《古今韵会》云∶葳蕤,草木叶垂之貌。此草根长多须,如冠缨下 
垂之 而有威仪,故以名之。凡羽盖旌旗之缨 ,皆象葳蕤,是矣。张氏《瑞应图》云∶王 
者礼备,则葳蕤生于殿前。一名萎香。则威仪之义,于此可见。《别录》作葳蕤,省文也。 
《说文》作萎 ,音相近也。《尔雅》作委萎,字相近也。其叶光莹而象竹,其根多节,故 
有荧及玉竹、地节诸名。《吴普本草》又有乌女、虫蝉之名。宋本一名马熏,即乌萎之讹者 
也。 
【正误】弘景曰∶《本经》有女萎无葳蕤,《别录》无女萎有葳蕤,而功用正同,疑女萎 
即葳蕤,惟名异尔。 
恭曰∶女萎功用及苗蔓与萎蕤全别。今《本经》朱书是女萎功效,故《别录》墨书乃葳 
蕤功效也。 
藏器曰∶本草女萎、葳蕤同传。陶云是一物,苏云二物不同,于中品别出女萎一条。然 
其主霍乱泄痢肠鸣,正与上品女萎相合,则是更非二物矣。 
颂曰∶观古方书所用,胡洽治时气洞下有女萎丸;治伤寒冷下结肠丸中用女萎;治虚劳 
下痢小黄 酒中加女萎,详此数方所用,乃似中品女萎,缘其性温主霍乱泄痢故也。又治贼 
风手足枯痹四肢拘挛茵蓣酒中用女萎;古今录验治身体 疡斑驳,有女萎膏,乃似上品《本 
经》朱书女萎,缘其主中风不能动摇及去 好色故也。又治伤寒七、八日不解续命鳖甲汤; 
及治脚弱,鳖甲汤,并用葳蕤;及《延年方》,治风热项急痛,四肢骨肉烦热,有葳蕤饮; 
又主虚风热发即头热,有葳蕤丸,乃似上品《别录》墨书葳蕤,缘其主虚热湿毒腰痛故也。 
三者既别,则非一物明矣。且葳蕤甘平,女萎辛温,安得为一物? 
时珍曰∶《本经》女萎,乃《尔雅》委萎二字,即《别录》葳蕤也,上古钞写讹为女萎 
尔。古方治伤寒风虚用女萎者,即葳蕤也,皆承本草之讹而称之。诸家不察,因中品有女萎 
名字相同,遂致费辩如此。今正其误,只依《别录》书葳蕤为纲,以便寻检。其治泄痢女萎, 
乃蔓草也,见本条。 
【集解】《别录》云∶葳蕤生泰山山谷及丘陵,立春后采,阴干。 
普曰∶叶青黄色,相值如姜叶,二月、七月采。 
弘景曰∶今处处有之。根似黄精,小异。服食家亦用之。 
颂曰∶今滁州、舒州及汉中、均州皆有之。茎干强直,似竹箭杆,有节。叶狭而长,表 
白里青,亦类黄精。根黄而多须,大如指,长一、二尺。或云可啖。三月开青花,结圆实。 
时珍曰∶处处山中有之。其根横生似黄精,差小,黄白色,性柔多须,最难燥。其叶如 
竹,两两相值。亦可采根种之,极易繁也。嫩叶及根,并可煮淘食茹。 
x根x 
【修治】 曰∶凡使勿用黄精并钩吻,二物相似。葳蕤节上有须毛,茎斑,叶尖处 
有小黄点,为不同。采得以竹刀刮去节皮,洗净,以蜜水浸一宿,蒸了焙干用。 
【气味】甘,平,无毒。普曰∶神农∶苦;桐君、雷公、扁鹊∶甘,无毒;黄帝∶辛。 
之才曰∶畏卤碱。 
【主治】女萎∶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 ,好颜色 
润泽,轻身不老(《本经》)。葳蕤∶主心腹结气,虚热湿毒腰痛,茎中寒,及目痛 烂泪出 
(《别录》)。时疾寒热,内补不足,去虚劳客热。头痛不安,加而用之,良(甄权)。补中 
益气(萧炳)。除烦闷,止消渴,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损,腰脚疼痛。天行热狂,服食无 
忌 
(大明)。服诸石人不调和者,煮汁饮之(弘景)。主风温自汗灼热,及劳疟寒热,脾胃虚乏, 
男子小便频数,失精,一切虚损(时珍)。 
【发明】杲曰∶葳蕤能升能降,阳中阴也。其用有四∶主风淫四末,两目泪烂,男子湿 
注腰痛,女子面生黑 。 
时珍曰∶葳蕤性平味甘,柔润可食。故朱肱《南阳活人书》,治风温自汗身重,语言难 
出,用葳蕤汤,以之为君药。予每用治虚劳寒热 疟,及一切不足之证,用代参、 ,不寒 
不燥,大有殊功,不只于去风热湿毒而已,此昔人所未阐者也。 
藏器曰∶陈寿《魏志·樊阿传》云∶青粘,一名黄芝,一名地节。此即葳蕤,极似偏精。 
本功外,主聪明,调血气,令人强壮。和漆叶为散服,主五脏益精,去三虫,轻身不老,变 
白,润肌肤,暖腰脚惟有热不可服。晋嵇绍有胸中寒疾,每酒后苦唾,服之得愈。草似竹, 
取根花叶阴干用。 
昔华佗入山见仙人所服,以告樊阿,服之寿百岁也。 
颂曰∶陈藏器以青粘即葳蕤。世无识者,未敢以为信然。 
时珍曰∶苏颂注黄精,疑青粘是黄精,与此说不同。今考黄精、葳蕤性味功用大抵相近, 
而葳蕤之功更胜。故青粘,一名黄芝,与黄精同名;一名地节,与葳蕤同名,则二物虽通用 
亦可。 
【附方】旧一,新六。 
服食法∶二月、九月采葳蕤根,切碎一石,以水二石煮之,从旦至夕,以手 烂,布囊 
榨取汁,熬稠。其渣晒为末,同熬至可丸,丸如鸡头子大。每服一丸,白汤下,日三服。导 
气脉,强筋骨,治中风湿毒,去面皱颜色,久服延年。( 仙《神隐书》)赤眼涩痛∶葳蕤、 
赤芍药、当归、黄连等分。煎汤,薰洗。(《卫生家宝方》)眼见黑花,赤痛昏暗∶甘露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