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由也。王冰注云∶入肝为温,入心为热,入肺为清,入肾为寒,入脾为至阴而兼四气,皆 
为增其味而益其气,各从本脏之气。故久服黄连、苦参而反热者,此其类也。气增不已,则 
脏气有偏胜,偏胜则脏有偏绝,故有暴夭。是以药不具五味,不备四气,而久服之,虽且获 
胜,久必暴夭。但人疏忽,不能精候尔。张从正亦云∶凡药皆毒也。虽甘草、苦参,不可不 
谓之毒。久服则五味各归其脏,必有偏胜气增之患。诸药皆然,学人当触类而长之可也。至 
于饮食亦然。又按∶《史记》云∶太仓公淳于意医齐大夫病龋齿,灸左手阳明脉,以苦参汤 
日漱三升,出入五六日,其风愈。此亦取其去风气湿热、杀虫之义。 
【附方】旧十,新一十八。热病狂邪,不避水火,欲杀人。苦参末,蜜丸梧子大。每服 
十丸,薄荷汤下。亦可为末,二钱,水煎服。(《千金方》)伤寒结胸∶天行病四、五日,结 
胸满痛壮热。苦参一两,以醋三升,煮取一升二合,饮之取吐,即愈。天行毒病,非苦参、 
醋药不解,及温覆取汗良。(《外台秘要》) 
谷疸食劳∶食毕头旋,心怫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苦参三两,龙 
胆 
小儿身热∶苦参,煎汤,浴之良。(《外台秘要》)毒热足肿作痛欲脱者。苦参,煮酒渍 
之。(姚僧坦《集验方》) 
梦遗食减∶白色苦参三两,白术五两,牡蛎粉四两。为末。用雄猪肚一具,冼净,砂罐 
煮烂,石臼捣和药,干则入汁,丸小豆大。每服四十丸,米汤下,日三服。久服身肥食进, 
而梦遗立止。(刘松石《保寿堂方》)小腹热痛,青黑或赤色,不能喘者。苦参一两,醋一升 
半,煎八合,分二服。(张杰《子 
中恶心痛∶苦参三两。苦酒一升半,煮取八合,分二服。(《肘后方》)饮食中毒,鱼肉 
菜等毒。上方煎服,取吐即愈。(《梅师方》) 
血痢不止∶苦参炒焦为末,水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米饮下。(孙氏《仁存堂方》) 
大肠脱肛∶苦参、五倍子、陈壁土等分。煎汤洗之,以木贼末敷之。(《医方摘要》) 
妊娠尿难∶方见贝母下。产后露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头不痛者,用苦 
参二两,黄芩一两,生地黄 
齿缝出血∶苦参一两,枯矾一钱。为末,日三揩之,立验。(《普济方》) 
龋齿风痛∶方见发明下。鼻疮脓臭,有虫也。苦参、枯矾一两,生地黄汁三合。水二盏, 
煎三合,少少滴之。(《普济方》)肺热生疮,遍身皆是。用苦参末,粟米饮,丸梧子大。每 
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御 
遍身风疹∶痒痛不可忍,胸颈脐腹及近隐皆然者,亦多涎痰,夜不得睡。用苦参末一两, 
皂角二两。水一升,揉滤取汁。银石器熬成膏,和末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温水服, 
次日便愈。(寇宗 《衍义》) 
大风癞疾∶颂曰∶用苦参五两(切)。以好酒三斗渍三十日。每饮一合,日三服,常服 
不绝。若觉痹,即瘥。张子和《儒门事亲》∶用苦参末二两,以猪肚盛之,缝合煮熟,取出 
去药。先饿一日,次早先饮新水一盏,将猪肚食之,如吐再食。待一、二时,以肉汤调无忧 
散五、七钱服,取出大、小虫一、二万为效。后以不蛀皂角一斤,去皮子,煮汁,入苦参末 
调糊。下何首乌末二两,防风末一两半,当归末一两,芍药末五钱,人参末三钱,丸梧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温酒或茶下,日三服。仍用麻黄、苦参、荆芥煎水洗之。《圣济总录》苦 
参丸∶治大风癞及热毒风疮疥癣。苦参(九月末掘取,去皮曝干,取粉)一斤,枳壳(麸炒) 
六两。为末,蜜丸。每温酒下三十丸,日二夜一服。一方∶去枳壳。肾脏风毒及心肺积热, 
皮肤生疥癞,瘙痒时出黄水,及大风手足坏烂,一切风疾。苦参三十二两,荆芥穗一十六两。 
为末,水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茶下。(《和剂局方》)上下诸 ,或在项,或在下部。 
用苦参五升。苦酒一斗,渍三、四日服之,以知为度。(《肘后方》)鼠 恶疮∶苦参二斤, 
露蜂房二两,曲二斤。水三斗,渍二宿,去滓,入黍米二升,酿熟,稍饮,日三次。(《肘 
后方》) 
下部漏疮∶苦参煎汤,日日洗之。(《直指方》)瘰 结核∶苦参四两捣末。牛膝汁丸绿 
豆大。每暖水下二十丸。(张文仲《备急方》) 
汤火伤灼∶苦参末,油调敷之。(《卫生宝鉴》) 
赤白带下∶苦参二两,牡蛎粉一两五钱。为末。以雄猪肚一个,水三碗煮烂,捣泥和丸 
梧子大。每服百丸,温酒下。(陆氏《积德堂方》)实(十月收采) 
【气味】同根。 
【主治】久服轻身不老,明目。饵如槐子法,有验(苏恭)。 

草部第十三卷草之二
白藓
内容:(音仙。《本经》中品) 
【释名】白膻(弘景)、白羊藓(弘景)、地羊藓(《图经》)、金雀儿椒(《日华》)。 
弘景曰∶俗呼为白羊藓。气息正似羊膻,故又名白膻。 
时珍曰∶藓者,羊之气也。此草根白色,作羊膻气,共子累累如椒,故有诸名。 
【集解】《别录》曰∶白藓皮,生上谷川谷及冤句。四月、五月采根,阴干。 
弘景曰∶近道处处有,以蜀中者为良。 
恭曰∶其叶似茱萸,苗高尺余,根皮白而心实,花紫白色。根宜二月采,若四月、五月 
采,便虚恶矣。 
颂曰∶今河中、江宁府、滁州、润州皆有之。苗高尺余,茎青,叶稍白,如槐亦似茱萸 
。四月开花淡紫色,似小蜀葵花。根似小蔓菁,皮黄白而心实。山人采嫩苗为菜茹。 
x根皮x 
【气味】苦,寒,无毒。《别录》曰∶咸。之才曰∶恶螵蛸、桔梗、茯苓、萆 
【主治】头风黄胆,咳逆淋沥,女子阴中肿痛,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本经 
》)。疗四肢不安,时行腹中大热饮水,欲走大呼,小儿惊痫,妇人产后余痛(《别录》 
)。治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脆,皮肌急,壮热恶寒,解热黄、酒黄、 
急黄、谷黄、劳黄(甄权)。通关节,利九窍及血脉,通小肠水气,天行时疾,头痛、眼 
疼。其花同功(大明)。治肺嗽(苏颂)。 
【发明】时珍曰∶白藓皮气寒善行,味苦性燥,足太阴、阳明经去湿热药也,兼入手太 
阴、阳明,为诸黄风痹要药。世医只施之疮科,浅矣。 
【附方】旧一,新一。 
鼠 已破,出脓血者。白藓皮煮汁,服一升,当吐若鼠子也。(《肘后方》)产后中风, 
人虚不可服他药者。一物白藓皮汤,用新汲水三升,煮取一升,温服。(陈延之《短剧方》) 

草部第十三卷草之二
延胡索
内容:(宋《开宝》) 
【释名】玄胡索。好古曰∶本名玄胡索,避宋真宗讳,改玄为延也。 
【集解】藏器曰∶延胡索生于奚,从安东道来,根如半夏,色黄。时珍曰∶奚乃东北夷 
也。今二茅山西上龙洞种之。每年寒露后栽,立春后生苗,叶如竹叶样,三月长三寸高,根 
丛生如芋卵样,立夏掘起。 
x根x 
【气味】辛,温,无毒。 曰∶苦,甘。杲曰∶甘、辛,温,可升可降,阴中阳也。 
好古曰∶苦、辛,温,纯阳,浮也,入手、足太阴经。 
【主治】破血,妇人月经不调,腹中结块,崩中淋露,产后诸血病,血运,暴血冲上, 
因损下血。煮酒或酒磨服(《开宝》)。除风治气,暖腰膝,止暴腰痛,破症癖,扑损瘀血, 
落胎(大明)。治心气小腹痛,有神(好古)。散气,治肾气,通经络(李 )。活血利气, 
止痛,通小便(时珍)。 
【发明】 曰∶主肾气,及破产后恶露或儿枕。与三棱、鳖甲、大黄为散,甚良,虫蛀 
成末者,尤良。 
时珍曰∶玄胡索,味苦微辛,气温,入手、足太阴、厥阴四经,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 
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荆穆王妃胡氏,因食荞麦面着怒,遂病胃 
脘当心痛,不可忍。医用吐下行气化滞诸药,皆入口即吐,不能奏功。大便三日不通。因思 
《雷公炮炙论》云∶心痛欲死,速觅延胡。乃以玄胡索末三钱,温酒调下,即纳入,少顷大 
便行而痛遂止。又华老年五十余,病下痢腹痛垂死,已备棺木。予用此药三钱,米饮服之, 
痛即减十之五,调理而安。按∶《方勺泊宅编》云∶一人病遍体作痛,殆不可忍。都下医或 
云中风,或去中湿,或云香港脚,药悉不效。周离亨言∶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