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治】治劳,下气开胃,止盗汗及邪气鬼毒(大明)。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白蒿
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蘩(《尔雅》)、由胡(《尔雅》)、蒌蒿(《食疗》)、 (音商)。 
时珍曰∶白蒿有水陆二种,《尔雅》通谓之蘩,以其易蘩衍也。曰∶蘩,皤蒿。即今陆 
生艾蒿也,辛熏不美。曰∶蘩,由胡。即今水生蒌蒿也,辛香而美。曰∶蘩之丑,秋为蒿。 
则通指水陆二种而言,谓其春时各有种名,至秋老则皆呼为蒿矣。曰赖,曰萧,曰 ,皆老 
蒿之通名,象秋气肃赖之气。 
【集解】《别录》曰∶白蒿生中山川泽,二月采。 
弘景曰∶蒿类甚多,而俗中不闻呼白蒿者。方药家既不用,皆无复识之。 
恭曰∶《尔雅》∶蘩,皤蒿,即白蒿也,所在有之。叶颇似细艾,上有白毛错涩,粗于青 
蒿 
禹锡曰∶蓬蒿可以为菹。故《诗笺》云∶以豆荐蘩菹也。陆玑《诗疏》云∶凡艾白色为 
皤蒿。今白蒿先诸草发生,香美可食,生蒸皆宜。 
颂曰∶此草古人以为菹。今人但食蒌蒿,不复食此。或疑白蒿即蒌蒿,而孟诜《食疗》 
又别着蒌蒿条,所说不同,明是二物,乃知古今食品之异也。又今阶州以白蒿为茵陈,其苗 
叶亦相似,然以入药,恐不可用也。 
时珍曰∶白蒿处处有之,有水、陆二种。本草所用,盖取水生者,故曰生中山川泽,不 
曰山谷平地也。二种形状相似,但陆生辛熏,不及水生者香美尔。《诗》云∶呦呦鹿鸣,食 
野之苹。苹,即陆生皤蒿,俗呼艾蒿是矣。鹿食九种解毒之草,白蒿其一也。《诗》云∶于 
以采蘩,于沼于 。《左传》云∶苹蘩蕴藻之菜,可以荐于鬼神,羞于王公。并指水生白 
蒿而言,则本草白蒿之为蒌蒿无疑矣。郑樵《通志》谓苹为蒌蒿,非矣。鹿乃山兽,蒌乃水 
蒿。陆玑《诗疏》谓苹为牛尾蒿,亦非矣。牛尾蒿色青不白,细叶直上,状如牛尾也。蒌蒿 
生陂泽中,二月发苗,叶似嫩艾而歧细,面青背白。其茎或赤或白,其根白脆。采其根茎, 
生熟菹曝皆可食,盖嘉蔬也。《景差大招》云∶吴酸蒿蒌不沾薄。谓吴人善调酸,瀹蒌蒿为 
齑,不沾不薄而甘美,此正指水生者也。 
x苗根x 
【气味】甘,平,无毒。思邈曰∶辛、平。 
时珍曰∶发疮疥。 
【主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久服轻身 
,耳目聪明不老(《本经》)。生 ,醋淹为菹食,甚益人;捣汁服,去热黄及心痛;曝为末 
,米饮空心服一匙,治夏月暴水痢;烧灰淋汁煎,治淋沥疾(孟诜)。利膈开胃,杀河豚鱼 
毒 
【发明】弘景曰∶服食家七禽散云∶白兔食白蒿仙,与庵 同法耳。 
时珍曰∶《本经》列白蒿于上品,有功无毒,而古今方家不知用,岂不得服之之诀欤? 
【附方】旧一。 
恶疮癞疾,但是恶疾遍体,面目有疮者,皆可服之∶用白艾蒿十束如升大,煮取汁,以 
曲及 
米一如酿酒法,候熟稍服之。(《深师方》) 
x子x 
【气味】缺 
【主治】鬼气。为末,酒服之,良(孟诜)。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角蒿
内容:(《唐本草》) 
【集解】恭曰∶角蒿叶似白蒿,花如瞿麦,红赤可爱,子似王不留行,黑色作角。七月、 
八月采。 
保升曰∶叶似蛇床、青蒿,子角似蔓荆,实黑而细,秋熟。所在皆有之。 
宗 曰∶茎叶如青蒿,开淡红紫花,大约径三、四分。花罢结角,长二寸许,微弯。 
曰∶凡使,勿用红蒿并邪蒿,二味真似角蒿,只是此香而角短尔。采得,于槐砧上细 
锉用之。 
【气味】辛、苦,平,有小毒。 
【主治】干湿 ,诸恶疮有虫者(《唐本》)。治口齿疮,绝胜(宗 )。 
【附方】旧二,新一。 
齿龈宣露,多是疳也。角蒿烧灰,夜涂上。切忌油腻、沙糖、干枣。(《外台秘要》) 
口疮不瘥,入胸中并生者。不拘大人、小儿,以角蒿灰涂之,有汁吐去,一宿效。(《千金 
方》)月蚀耳疮用蒿灰掺之,良。(《集简方》)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KT蒿
内容:(《拾遗》) 
【释名】莪蒿(《尔雅》)、萝蒿(同上)、抱娘蒿。 
时珍曰∶陆农师云∶KT 之为言高也。莪,亦峨也,莪科高也。可以覆蚕,故谓之萝。 
抱根丛生,故曰抱娘。 
【集解】时珍曰∶KT 蒿生高岗,似小蓟,宿根先于百草。《尔雅》云∶莪,萝是也。 
《诗·小雅》云∶菁菁者,莪。陆玑注云∶即莪蒿也。生泽国渐洳处。叶似斜蒿而细科, 
三 
月生。茎、叶可生食,又可蒸食,香美颇似蒌蒿。但味带麻,不似蒌蒿甘香。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破血下气,煮食之(藏器)。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马先蒿
内容:(《本经》中品) 
【释名】马新蒿(《唐本》)、马矢蒿(《本经》)、练石草(《别录》)、烂石草(同上)、 
虎麻。 
时珍曰∶蒿气如马矢,故名。马先,乃马矢字讹也。马新,又马先之讹也。 
弘景曰∶练石草,一名烂石草,即马矢蒿。今方药不复用之。 
【集解】《别录》曰∶马先蒿、练石草,并生南阳川泽。 
恭曰∶叶大如茺蔚,花红白色。二月、八月采茎叶,阴干用。八月、九月实熟,俗谓之 
虎麻是也。一名马新蒿,所在有之。茺蔚苗短小,其子夏中熟。二物初生,极相似也。 
禹锡曰∶按《尔雅》云∶蔚,牡 。注云,即蒿之无子者。《诗》云∶匪莪伊芳蔚。陆玑 
云∶牡蒿也。三月始生,七月开花,似胡麻花而紫赤。八月生角,似小豆角,锐而长。一名 
马新蒿,是也。 
颂曰∶郭璞以牡 为无子,而陆玑云有子,二说小异。今当用有子者为正。 
时珍曰∶《别录》牡蒿、马先蒿,原是二条。陆玑所谓有子者,乃马先蒿,而复引无子 
之牡蒿释之,误矣。牡蒿详见本条。 
【气味】苦,平,无毒。《别录》曰∶练石草∶寒。 
【主治】寒热鬼疰,中风湿痹,女子带下病,无子(《本经》)。练石草∶治五癃,破石 
淋,膀胱中结气,利水道小便(《别录》)。恶疮(弘景)。 
【附方】旧一。 
大疯癞疾,骨肉疽败,眉须堕落,身体痒痛∶以马先蒿(一名马矢蒿,一名烂石草), 
炒捣末。每服方寸匕,食前温酒下,一日三服,一年都瘥。(《肘后方》)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阴地厥
内容:(宋《图经》) 
【集解】颂曰∶生邓州顺阳县内乡山谷。叶似青蒿,茎青紫色,花作小穗,微黄,根似 
细辛。七月采根苗用。 
时珍曰∶江浙亦有之。外家采制丹砂、硫黄。 
x根苗x 
【气味】甘、苦,微寒,无毒。 
【主治】肿毒风热(苏颂)。 
【附方】新一。 
男妇吐血后,胸膈虚热∶阴地厥、紫河车、贯众、甘草各半两。每服三钱,水煎服。(《圣 
济总录》)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牡蒿
内容:(《别录》下品) 
【释名】齐头蒿。 
时珍曰∶《尔雅》∶蔚,牡 ,蒿之无子者。则牡之名以此也。诸蒿叶皆尖,此蒿叶独 
而秃,故有齐头之名。 
【集解】《别录》曰∶牡蒿,生田野。五月、八月采。 
弘景曰∶方药不复用。 
恭曰∶齐头蒿也,所在有之。叶似防风,细薄而无光泽。 
生苗,其叶扁而本狭,末 有秃歧。嫩时可茹。鹿食九草, 
其一也。秋开细黄花,结实大如车前实,而内子微细不可见,故人以为无子也。 
x苗x 
【气味】苦、微甘,温,无毒。 
【主治】充肌肤,益气,令人暴肥。不可久服,血脉满盛(《别录》)。擂汁服,治阴肿 
(时珍)。 
【附方】新一。 
疟疾寒热∶齐头蒿根、滴滴金根各一把。擂生酒一钟,未发前服。以滓敷寸口,男左女 
右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九牛草
内容:(宋《图经》) 
【集解】颂曰∶生筠州山冈上。二月生苗,独茎,高一尺。叶似艾叶,圆而长,背有白 
毛,面青。五月采苗用。 
时珍曰∶陈嘉谟《本草蒙筌》以此为蕲艾,谬矣。 
x苗x 
【气味】微苦,有小毒。 
【主治】解风劳,治身体痛。与甘草同煎服,不入众药用(苏颂)。 

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
茺蔚
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益母(《本经》)、益明(《本经》)、贞蔚(《别录》)、 (《尔雅》。音推)、 
野天麻(《会编》)、猪麻(《纲目》)、火 (《本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