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着《脉经》、 
《千金食治》 时珍曰∶唐孙思邈撰《千金备急方》三十卷,采摭素问、扁鹊、华佗、 
徐之才等所论补养诸说,及本草关于食用者,分米谷、果、菜、鸟兽、虫鱼为食治附之,亦 
颇明悉。思邈隐于太白山,隋、唐征拜皆不就,年百余岁卒。所着有《千金翼方》、《枕中素 
书》、《摄生真录》、《福禄论》、《三教论》、《老子庄子注》。 
《食疗本草》 禹锡曰∶唐同州刺史孟诜撰。张鼎又补其不足者八十九种,并旧为二百 
二十七条,凡三卷。时珍曰∶诜,梁人也。武后时举进士,累迁凤阁舍人,出为台州司马, 
转同州刺史。睿宗召用,固辞。卒年九十。因《周礼》食医之义,着此书,多有增益。又撰 
《必效方》十卷,《补养方》三卷。《唐史》有传。 
《本草拾遗》 禹锡曰∶唐开元中三原县尉陈藏器撰。以《神农本经》虽有陶、苏补集 
之说,然遗沉尚多,故别为序例一卷,拾遗六卷,解纷三卷,总曰《本草拾遗》。 
时珍曰∶藏器,四明人。其所着述,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 
本草》以来,一人而已。肤谫之士,不察其该详,惟诮其僻怪。宋人亦多删削。岂知天地品 
物无穷,古今隐显亦异,用舍有时,名称或变,岂可以一隅之见,而遽讥多闻哉。如辟虺雷 
、海马、胡豆之类,皆隐于昔而用于今;仰天皮、灯花、败扇之类,皆万家所用者。若非此 
书收载,何从稽考。此本草之书,所以不厌详悉也。 
《海药本草》 禹锡曰∶《南海药谱》二卷,不着撰人名氏,杂记南方药物所产郡县及 
疗疾 
之功,颇无伦次。时珍曰∶此即《海药本草》也,凡六卷,唐人李 所撰。 盖肃、代时人, 
收 
《四声本草》 禹锡曰∶唐兰陵处士萧炳撰。取本草药名上一字,以平、上、去、入四 
声相从,以便讨阅,无所发明。凡五卷,进士王收序之。 
《删繁本草》 禹锡曰∶唐润州医博士兼节度随军杨损之撰。删去本草不急及有名未用 
之类,为五卷。开元以后人也,无所发明。 
《本草音义》 时珍曰∶凡二卷,唐李含光撰。又甄立言、殷子严皆 
《本草性事类》 禹锡曰∶京兆医工杜善方撰,不详何代人。凡一卷,以本草药名随类 
解释,附以诸药制使、畏恶、相反、相宜、解毒者。 
《食性本草》 禹锡曰∶南唐陪戎副尉、剑州医学助教陈士良撰。取神农、陶隐居、苏 
恭、孟诜、陈藏器诸家药,关于饮食者类之,附以食医诸方,及五时调养脏腑之法。时珍曰∶ 
书凡十卷,总集旧说,无甚新义。古有淮南王《食经》一百二十卷,《崔浩食经》九卷,《竺 
喧食经》十卷,《膳馐养疗》二十卷,昝殷《食医心镜》三卷,娄居中《食治通说》一卷, 
陈直《奉亲养老书》二卷,并有食治诸方,皆祖食医之意也。 
《蜀本草》 时珍曰∶蜀主孟昶命翰林学士韩保升等与诸医士,取《唐本草》参校增补 
注释,别为《图经》凡二十卷,昶自为序,世谓之《蜀本草》。其图说药物形状,颇详于陶、 
苏也。 
《开宝本草》 时珍曰∶宋太祖开宝六年,命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等九人,取唐、 
蜀本草详校,仍取陈藏器《拾遗》诸书相参,刊正别名,增药一百三十三种。马志为之注解 
,翰林学士卢多逊等刊正。七年复诏志等重定,学士李 等看详。凡神农者白字,名医所传 
者墨字别之。并目录共二十一卷。序曰∶三坟之书,神农预其一;百药既辨,本草存其录。 
旧经三卷,世所流传;名医别录互为编纂。至梁贞白先生陶弘景,乃以《别录》参其《本经》, 
朱、墨杂书,时谓明白,而又考彼功用,为之注释,列为七卷,南国行焉。逮乎有唐,别加 
参校,增药余八百味,添注为二十一卷,《本经》漏功则补之,陶氏误说则证之。然而载历 
年祀,又逾四百,朱字墨字,无本得同;旧注新注,其文互缺。非圣主抚大同之运,永无疆 
之休,其何以改而正之哉。乃命尽考传误,刊为定本,类例非允,从而革焉。至于笔头灰, 
兔毫也,而在草部,今移附兔头骨之下;半天河、地浆,皆水也,亦在草部,今移附玉石类 
之间。败鼓皮移附于兽皮;胡桐泪改从于木类。紫矿亦木也,自玉石品而取焉;伏翼实禽也, 
由虫鱼部而移焉。橘柚附于果实,食盐附于光盐。生姜、干姜,同归一说。至于鸡肠、繁缕、 
陆英、蒴 ,以类相似,从而附之。仍采陈藏器拾遗、李含光音义,或讨源于别本,或传效 
于医家,参而较之,辨其臧否。至于突厥白,旧说灰类也,今是木根;天麻根,解以赤箭, 
今又全异。去非取是,特立新条。自余刊正,不可悉数。下采众议,定为印板。乃以白字为 
神农所说,墨字为名医所传。唐附、今附,各加显注,详其解释,审其形性。证谬误而辨之 
者,署为今注;考文记而述之者,又为今按。义既刊定,理亦详明。今以新旧药合九百八十 
三种,并目录二十一卷,广颁天下,传而行焉。 
《嘉 补注本草》 时珍曰∶宋仁宗嘉 二年,诏光禄卿直秘阁掌禹锡、尚书祠部郎 
中秘阁校理林亿等,同诸医官重修本草。新补八十二种,新定一十七种,通计一千八十二 
条,谓之《嘉 补注本草》,共二十卷。其书虽有校修,无大发明。其序略云∶《神农本草 
经》三卷,药止三百六十五种。至陶隐居又进《名医别录》,亦三百六十五种,因而注释, 
分为七卷。唐苏恭等又增一百一十四种,广为二十卷,谓之《唐本草》。国朝开宝中,两诏 
医工刘翰、道士马志等修,增一百三十三种,为《开宝本草》。伪蜀孟昶,亦尝命其学士韩 
保升等稍有增广,谓之《蜀本草》。嘉 二年八月,诏臣禹锡、臣亿等再加校正。臣等被命 
,遂更研核。窃谓前世医工,原诊用药,随效辄记,遂至增多。概见诸书,浩博难究;虽屡 
加删定,而去取非一。或《本经》已载,而所述粗略;或俚俗常用,而太医未闻。向非因事 
详着,则遗散多矣。乃请因其疏捂,更为补注。应诸家医书、药谱所载物品功用,并从采掇 
;惟名近迂僻,类乎怪诞,则所不取。自余经史百家,虽非方饵之急,其间或有参说药验较 
然可据者,亦兼收载,务从该洽,以副诏意。凡名本草者非一家,今以开宝重定本为正。其 
分布卷类,经注杂糅,间以朱墨,并从旧例,不复厘改。凡补注并据诸书所说,其意义与 
旧文相参者,则从删削,以避重复;其旧已着见而意有未完,后书复言,亦具存之,欲详 
而易晓。仍每条并以朱书其端云∶臣等谨按∶某书云某事。其别立条者,则解于其末,云 
见某书。凡所引书,唐、蜀二本草为先,他书则以所着先后为次第。凡书旧名本草者,今 
所引用,但着其所作人名曰某人,惟唐、蜀本,则曰唐本云、蜀本云。凡字朱墨之别∶所谓 
《神农本经》者,以朱字;名医因神农旧条而有增补者,以墨字间于朱字;余所增者,皆别 
立条,并以墨字。凡陶隐居所进者,谓之《名医别录》,并以其注附于末;凡显庆所增者, 
亦注其末,曰《唐本》先附;凡《开宝》所增者,亦注其末,曰今附;凡今所增补,旧经未 
有,于逐条后开列,云新补。凡药旧分上、中、下三品,今之新补难于详辨,但以类附见, 
如绿矾次于矾石,山姜花次于豆蔻, 次于水杨之类是也。凡药有功用,《本经》未见, 
而旧注已曾引注,今之所增,但涉相类,更不立条,并附本注之末,曰续注,如地衣附于垣 
衣,燕覆附于通草,马藻附于海藻之类是也。凡旧注出于陶氏者,曰陶隐居云;出于显庆者, 
曰《唐本》注;出于《开宝》者,曰今注。其开宝考据传记者,别曰今按、今详、又按。皆 
以朱字别书于其端。凡药名《本经》已见,而功用未备,今有所益者,亦附于本注之末。凡 
药有今世已尝用,而诸书未见,无所辨证者,如胡芦巴、海带之类,则请从太医众论参议, 
别立为条,曰新定。旧药九百八十三种,新补八十二种,附于注者不预焉。新定一十七种, 
总新旧一千八十二条,皆随类附着之。英公、陶氏、开宝三序,皆有义例,所不可去,仍载 
于首卷云。 
《图经本草》 时珍曰∶宋仁宗既命掌禹锡等编绎本草,累年成书;又诏天下郡县, 
图上所产药物,用唐永徽故事,专命太常博士苏颂撰述成此书,凡二十一卷。考证详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