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扁鹊曰∶多服,病患眼。 
之才曰∶畏海蛤、文蛤。 
【主治】风寒湿痹,乳难,养五脏,益气力,肥健,消水。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 
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本经》)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 
逐膀胱三焦停水(《别录》)。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宣通水道(甄权)。主头旋 
耳虚鸣,筋骨挛缩,通小肠,止尿血,主难产,补女人血海,令人有子(大明)。入肾经, 
去 
旧水,养新水,利小便,消肿胀,渗泄止渴(元素)。去脬中留垢,心下水痞(李杲)。渗湿 
热, 
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香港脚(时珍)。 
【发明】颂曰∶《素问》治酒风身热汗出,用泽泻、术;《深师方》治支饮,亦用泽泻、 
术,但煮法小别尔。张仲景治杂病,心下有支饮苦冒,有泽泻汤,治伤寒有大小泽泻汤、五 
苓散辈,皆用泽泻,行利停水,为最要药。元素曰∶泽泻乃除湿之圣药,入肾经,治小便淋 
沥,去阴间汗。无此疾服之,令人目 
宗 曰∶泽泻之功,长于行水。张仲景治水蓄渴烦,小便不利,或吐或泻,五苓散主之, 
方用泽泻,故知其长于行水。本草引扁鹊云∶多服病患眼。诚为行去其水也。凡服泽泻散 
人,未有不小便多者。小便既多,肾气焉得复实?今人止泄精,多不敢用之。仲景八味丸用 
之者,亦不过引接桂、附等,归就肾经,别无他意。 
好古曰∶《本经》云久服明目,扁鹊云多服昏目,何也?易老云∶去脬中留垢,以其味 
咸能泻伏水故也。泻伏水,去留垢,故明目;小便利,肾气虚,故昏目。 
王履曰∶寇宗 之说,王好古韪之。窃谓八味丸以地黄为君,余药佐之,非止补血,兼 
补气也,所谓阳旺则能生阴血也。地黄、山茱萸、茯苓、牡丹皮皆肾经之药,附子、官桂乃 
右肾命门之药,皆不待泽泻之接引而后至也。则八味丸之用此,盖取其泻肾邪,养五脏,益 
气力,起阴气,补虚损五劳之功而已。虽能泻肾,从于诸补药群众之中,则亦不能泻矣。 
时珍曰∶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气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脾胃有湿热, 
则头重而目昏耳鸣。泽泻渗去其湿,则热亦随去,而土气得令,清气上行,天气明爽,故泽 
泻有养五脏、益气力、治头旋、聪明耳目之功。若久服,则降令太过,清气不升,真阴潜耗 
,安得不目昏耶?仲景地黄丸用茯苓、泽泻者,乃取其泻膀胱之邪气,非引接也。古人用补 
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一辟一阖,此乃玄妙。后世不知此理,专一于补,所以久服 
必致偏胜之害也! 
【正误】弘景曰∶《仙经》服食断谷皆用之。亦云身轻,能步行水上。 
颂曰∶仙方亦单服泽泻一物,捣筛取末,水调,日分服六两,百日体轻而健行。 
时珍曰∶神农书列泽泻于上品,复云久服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典术》云∶泽泻 
久服,令人身轻,日行五百里,走水上。一名泽芝。陶、苏皆以为信然。愚窃疑之。泽泻行 
水泻肾,久服且不可,又安有此神功耶?其谬可知。 
【附方】旧三,新四。 
酒风汗出∶方见麋衔下。 
水湿肿胀∶白术、泽泻各一两,为末,或为丸。每服三钱,茯苓汤下。(《保命集》) 
冒暑霍乱,小便不利,头运引饮。三白散∶用泽泻、白术、白茯苓各三钱,水一盏,姜五片, 
灯心十茎,煎八分,温服。(《局方》) 
支饮苦冒∶仲景泽泻汤∶用泽泻五两,白术二两,水二升,煮一升,分二服。《深师方》∶ 
先以水二升煮二物,取一升,又以水一升,煮泽泻取五合,合此二汁分再服。病甚欲眩者, 
服之必瘥。 
肾脏风疮∶泽泻,皂荚(水煮烂),焙研,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温酒下十五丸至二十 
丸。 
(《经验方》)疟后怪症,口鼻中气出,盘旋不散,凝如黑盖色,过十日渐至肩胸,与肉相连, 
坚胜金石 
x叶x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大风,乳汁不出,产难,强阴气。久服轻身(《别录》)。壮水脏,通血脉(大 
明)。 
x实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风痹消渴,益肾气,强阴,补不足,除邪湿。久服面生光,令人无子(《别录 
【发明】时珍曰∶《别录》言泽泻叶及实,强阴气,久服令人无子;而《日华子》言泽 
泻催生,补女人血海,令人有子,似有不同。既云强阴,何以令人无子?既能催生,何以令 
人有子?盖泽泻同补药,能逐下焦湿热邪垢,邪气既去,阴强海净,谓之有子可也;若久服 
则肾气大泄,血海反寒,谓之无子可也。所以读书不可执一。 
【附录】酸恶 《别录》有名未用曰∶主恶疮,去白虫。生水旁,状如泽泻。 

草部第十九卷草之八(水草类二十三种)

内容:(《唐本草》) 
【释名】 菜(恭)、 荣。 
【集解】恭曰∶ 菜所在有之,生水旁。叶圆,似泽泻而小。花青白色。亦堪蒸啖,江 
南人用蒸鱼食甚美。五、六月采茎叶,曝干用。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暴热喘息,小儿丹肿(恭)。 

草部第十九卷草之八(水草类二十三种)
羊蹄
内容:(《本经》下品) 
【释名】蓄(《别录》)、秃菜(弘景)、败毒菜(《纲目》)、牛舌菜(同)、羊蹄大黄(《 
庚辛玉册》)、鬼目(《本经》)、东方宿(同)、连虫陆(同)、水黄芹(俗),子名金荞麦。 
弘景曰∶今人呼为秃菜,即蓄字音讹也。 
时珍曰∶羊蹄以根名,牛舌以叶形,名秃菜以治秃疮名也。《诗·小雅》云∶言采其 。 
陆玑注云∶ ,即蓄字,今之羊蹄也。幽州人谓之 。根似长芦菔而茎赤。亦可瀹为茹, 
滑美。郑樵《通志》指 为《尔雅》之菲及蒉者,误矣。金荞麦以相似名。 
【集解】《别录》曰∶羊蹄生陈留川泽。 
保升曰∶所在有之,生下湿地。春生苗,高者三、四尺。叶狭长,颇似莴苣而色深。茎 
节间紫赤。开青白花成穗,结子三棱,夏中即枯。根似牛蒡而坚实。 
宗 曰∶叶如菜中波棱,但无歧而色差青白,叶浓,花与子亦相似。叶可洁擦 石。子 
名金荞麦,烧炼家用以制铅、汞。 
时珍曰∶近水及湿地极多。叶长尺余,似牛舌之形,不似波棱。入夏起苔,开花结子, 
花叶一色。夏至即枯,秋深即生,凌冬不死。根长近尺,赤黄色,如大黄胡萝卜形。 
x根x 
【气味】苦,寒,无毒。恭曰∶辛、苦,有小毒。 
时珍曰∶能制三黄、砒石、丹砂、水银。 
【主治】头秃疥瘙,除热,女子阴蚀(《本经》)。浸淫疽痔,杀虫(《别录》)。疗蛊毒 
(恭)。治癣,杀一切虫。醋磨,贴肿毒(大明)。捣汁二、三匙,入水半盏煎之,空腹温服, 
治产后风秘,殊验(宗 )。 
【发明】震亨曰∶羊蹄根属水,走血分。 
颂曰∶新采者,磨醋涂癣速效。亦煎作丸服。采根不限多少,捣绞汁一大升,白蜜半升, 
同熬如稠饧,更用防风末六两,搜和令可丸,丸如梧子大。用栝蒌、甘草煎酒下三、二十丸, 
日二、三服。 
【附方】旧六,新七。 
大便卒结∶羊蹄根一两,水一大盏,煎六分,温服。(《圣惠方》) 
肠风下血∶败毒菜根(洗切),用连皮老姜各半盏,同炒赤,以无灰酒淬之,碗盖少顷, 
去滓,任意饮。(《永类方》)。 
喉痹不语∶羊蹄独根者,勿见风日及妇人、鸡、犬,以三年醋研如泥,生布拭喉外令赤, 
涂之。(《千金方》)。面上紫块如钱大,或满面俱有。野大黄四两(取汁),穿山甲十片(烧 
存性),川椒末五钱,生姜四两取汁和研,生绢包擦。如干,入醋润湿。数次如初,累效。(《陆 
氏积德堂 
疡风驳∶羊蹄草根,于生铁上磨好醋,旋旋刮涂。入硫黄少许,更妙。日日用之。(《 
圣惠》) 
汗斑癜风∶羊蹄根二两,独科扫帚头一两,枯矾五钱,轻粉一钱,生姜半两,同杵如泥。 
以汤澡浴,用手抓患处起粗皮。以布包药,着力擦之。暖卧取汗,即愈也。乃盐山刘氏方, 
比用硫黄者更妙。(《蔺氏经验方》) 
头风白屑∶羊蹄草根曝干杵末,同羊胆汁涂之,永除。(《圣惠方》) 
头上白秃∶独根羊蹄,勿见妇女、鸡、犬、风日,以陈醋研如泥,生布擦赤敷之,日一 
次。(《肘后》)。 
癣久不瘥∶《简要济众方》∶用羊蹄根杵绞汁,入轻粉少许,和如膏,涂之。三、五次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