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3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急裹一、二食久,即不作脓肿也。若痈疽初发,才觉 肿,急贴之,一夜便消。(《灵苑方 
》)。 
喉痹吒腮∶用前膏贴项下及肿处,一夜便消。干即换之,常令湿为妙。 
竹木签刺∶用前膏贴之,一夜刺出在药内也。 
颠犬咬伤∶糯米一合,斑蝥七枚同炒,蝥黄去之;再入七枚,再炒黄去之;又入七枚, 
待米出烟,去蝥为末。油调敷之,小便利下佳。(《医方大成》)。 
荒年代粮∶稻米一斗淘汰,百蒸百曝,捣末。日食一飧,以水调之。服至三十日止,可 
一年不食。(《肘后》)。 
虚劳不足∶糯米,入猪肚内蒸干,捣作丸子,日日服之。 
腰痛虚寒∶糯米二升,炒熟,袋盛,拴靠痛处。内以八角茴香研酒服。(谈野翁《试验 
方》) 
x米泔x 
【气味】甘,凉,无毒。 
【主治】益气,止烦渴霍乱,解毒。食鸭肉不消者,顿饮一盏,即消(时珍)。 
【附方】旧一。 
烦渴不止∶糯米泔任意饮之,即定。研汁亦可。(《外台》) 
x糯稻花x 
【主治】阴干,入揩牙、乌须方用(时珍)。 

谷部第二十二卷谷之一
稻穣
内容:(即稻秆) 
【气味】辛、甘,热,无毒。 
【主治】黄病如金色,煮汁浸之;仍以谷芒炒黄为末,酒服(藏器)。烧灰,治坠扑伤 
损 
【发明】颂曰∶稻秆灰方,出刘禹锡《传信方》。云∶湖南李从事坠马扑伤损,用稻秆 
烧灰,以新熟酒连糟入盐和,淋取汁,淋痛处,立瘥也。 
时珍曰∶稻穣煮治作纸,嫩心取以为 ,皆大为民利。其纸不可贴疮,能烂肉。按∶《 
江湖纪闻》云∶有人壁虱入耳,头痛不可忍,百药不效。用稻秆灰煎汁灌入,即死而出也。 
【附方】旧一,新八。 
消渴饮水∶取稻穣中心烧灰。每以汤浸一合,澄清饮之。(危氏) 
喉痹肿痛∶稻草烧取墨烟,醋调吹鼻中,或灌入喉中,滚出痰,立愈。(《普济》)。 
热病余毒,攻手足疼痛欲脱∶用稻穣灰,煮汁渍之。(《肘后方》)。 
下血成痔∶稻 烧灰淋汁,热渍三、五度,瘥。(崔氏《纂要》)。 
汤火伤疮∶用稻草灰,冷水淘七遍,带湿摊上,干即易。若疮湿者,焙干油敷,二、三 
次 
恶虫入耳∶香油合稻秆灰汁,滴入之。(《圣济总录》)。 
噎食不下∶赤稻细梢,烧灰,滚汤一碗,隔绢淋汁三次,取汁,入丁香一枚,白豆蔻半 
枚,米一盏,煮粥食,神效。(《摘玄妙方》)。 
小便白浊∶糯稻草,煎浓汁,露一夜,服之。(同上)。 
解砒石毒∶稻草烧灰,淋汁,调青黛三钱服。(《医方摘要》)。 
谷颖(谷芒也。作稳,非) 
【主治】黄病,为末酒服。(藏器)又解蛊毒,煎汁饮(《日 
x糯糠x 
【主治】齿黄,烧取白灰,旦旦擦之(时珍)。 

谷部第二十二卷谷之一

内容:(音庚。《别录》中品) 
【释名】 (与粳同)。 
时珍曰∶粳乃谷稻之总名也,有早、中、晚三收。诸本草独以晚稻为粳者,非矣。粘者 
为糯,不粘者为粳。糯者懦也,粳者硬也。但入解热药,以晚粳为良尔。 
【集解】弘景曰∶粳米,即今人常食之米,但有白、赤、小、大异族四、五种,犹同一 
类也。可作廪米。 
诜曰∶淮、泗之间最多。襄、洛土粳米,亦坚实而香。南方多收火稻,最补益人。诸处 
虽多粳米,但充饥耳。 
时珍曰∶粳有水、旱二稻。南方土下涂泥,多宜水稻。北方地平,惟泽土宜旱稻。西南 
夷亦有烧山地为 田种旱稻者,谓之火米。古者惟下种成畦,故祭祀谓稻为嘉蔬,今人皆拔 
秧栽插矣。其种近百,名各不同,俱随土地所宜也。其谷之光、芒、长、短、大、细,百不 
同也。其米之赤、白、紫、乌、坚、松、香、否,不同也。其性之温、凉、寒、热,亦因土 
产形色而异也。真腊有水稻,高丈许,随水而长。南方有一岁再熟之稻。苏颂之香粳,长白 
如玉,可充御贡。皆粳之稍异者也。 
x粳米x 
【气味】甘、苦,平,无毒。 
思邈曰∶生者寒,燔者热。 
时珍曰∶北粳凉,南粳温。赤粳热,白粳凉,晚白粳寒。新粳热,陈粳凉。凡人嗜生米, 
久成米瘕,治之以鸡屎白。 
颖曰∶新米乍食,动风气。陈者下气,病患尤宜。 
诜曰∶常食干粳饭,令人热中,唇口干。不可同马肉食,发痼疾。不可和苍耳食,令人 
卒心痛,急烧仓米灰和蜜浆服之,不尔即死。 
【主治】益气,止烦止渴止泄(《别录》)。温中,和胃气,长肌肉(《蜀本》)。补中, 
壮筋骨,益肠胃(《日华》)。煮汁,主心痛,止渴,断热毒下痢(孟诜)。合芡实作粥食,益 
精强志,聪耳明目(好古)。通血脉,和五脏,好颜色(时珍。出《养生集要》)。常食干粳 
饭 
【发明】诜曰∶粳米赤者粒大而香,水渍之有味益人。大抵新熟者动气,经再年者亦 
发病。惟江南人多收火稻贮仓,烧去毛,至春舂米食之,即不发病宜人,温中益气,补下元 
也。 
宗 曰∶粳以白晚米为第一,早熟米不及也。平和五脏,补益胃气,其功莫逮。然稍生 
则复不益脾,过熟乃佳。 
颖曰∶粳有早、中、晚三收,以晚白米为第一。各处所产,种类甚多,气味不能无少异, 
而亦不大相远也。天生五谷,所以养人,得之则生,不得则死。惟此谷得天地中和之气, 
同造化生育之功,故非他物可比。入药之功在所略尔。 
好古曰∶《本草》言粳米益脾胃,而张仲景白虎汤用之入肺。以味甘为阳明之经,色白 
为西方之象,而气寒入手太阴也。少阴证桃花汤,用之以补正气。竹叶石膏汤,用之以益不 
足。 
时珍曰∶粳稻六、七月收者为早粳(止可充食),八、九月收者为迟粳,十月收者为晚 
粳。 
北方气寒,粳性多凉,八、九月收者即可入药。南方气热,粳性多温,惟十月晚稻气凉乃可 
入药。迟粳、晚粳得金气多,故色白者入肺而解热也。早粳得土气多,故赤者益脾而白者益 
胃。若滇、岭之粳则性热,惟彼土宜之耳。 
【附方】旧二,新十。 
霍乱吐泻,烦渴欲绝∶用粳米二合研粉,入水二盏研汁,和淡竹沥一合,顿服。(《普 
济》)。 
赤痢热躁∶粳米半升,水研取汁,入油瓷瓶中,蜡纸封口,沉井底一夜,平旦服之。吴 
内翰家乳母病此,服之有效。(《普济方》)。 
自汗不止∶粳米粉绢包,频频扑之。 
五种尸病∶粳米二升,水六升,煮一沸服,日三。(《肘后》)。 
卒心气痛∶粳米二升。水六升,煮六、七沸,服。(《肘后方》)。 
米症嗜米,有人好哑米,久则成症,不得米则吐出清水,得米即止,米不消化,久亦毙 
人∶用白米五合,鸡屎一升,同炒焦为末。水一升,顿服。少时吐出症,如研米汁,或白沫 
淡水,乃愈也。(《千金方》)。 
小儿初生三日,应开肠胃、助谷神者∶碎米浓作汁饮,如乳酪,频以豆许与儿饮之。二 
七日可与哺,慎不得与杂药也。(《肘后方》)。 
初生无皮色赤,但有红肉,乃受胎未足也∶用早白米粉扑之,肌肤自生。(《普济方》)。 
小儿甜疮,生于面耳∶令母频嚼白米,卧时涂之。不过三、五次,即愈。 
荒年辟谷∶粳米一斗,酒三升渍之,曝干又渍,酒尽止。取出稍食之,可辟三十日。 
足一斛三升,辟谷一年。(《肘后方》)。 
胎动腹痛,急下黄汁∶用粳米五升,黄 六两,水七升,煎二升,分四服。(《圣惠》)。 
赤根疔肿∶白粉熬黑,和蜜敷之。(《千金方》)。 
x淅二泔x 
【释名】米沈。 
时珍曰∶淅,音锡,洗米也。沈,汁也。泔,甘汁也。第二次者,清而可用,故曰淅二 
泔。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清热,止烦渴,利小便,凉血(时珍)。 
【发明】戴原礼曰∶风热赤眼,以淅二泔睡时冷调洗肝散、菊花散之类,服之。 
【附方】新四。 
吐血不止∶陈红米泔水,温服一钟,日三次。(《普济方》) 
鼻出衄血∶频饮淅二泔,仍以真麻油或萝卜汁滴入之。(《证治要诀》) 
鼻上酒 ∶以淅二泔食后冷冻饮料。外以硫黄入大菜头内,煨碾涂之。(《证治要诀》)。 
服药过剂,闷乱者∶粳米沈饮之。(《外台》)。 
x炒米汤x 
【主治】益胃除湿。不去火毒,令人作渴(时珍)。 
粳谷奴(谷穗煤黑者) 
【主治】走马喉痹,烧研,酒服方寸匕,立效(时珍。出《千金 
x禾秆x 
【主治】解砒毒,烧灰,新汲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