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木皮x 
【主治】下血。晒焙研末,米饮服二钱,两服可止(颂)。汤火疮,烧灰,油调敷 
(时珍)。 
x根x 
【主治】血崩,血痢,下血(时珍)。 

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

内容:(音卑士。宋《开宝》) 
【释名】漆柿(《日华》)、绿柿(《日用》)、青 (《广志》)、乌 (《开宝》)、花 
(《日用》)、赤棠 。 
时珍曰∶ 乃柿之小而卑者,故谓之 。他柿至熟则黄赤,惟此虽熟亦青黑色。捣碎浸 
汁谓之柿漆,可以染罾、扇诸物,故有漆柿之名。 
【集解】志曰∶ 柿生江淮以南,似柿而青黑。潘岳《闲居赋》所谓“梁侯乌 之柿” 
是也。 
颂曰∶ 柿出宣歙、荆襄、闽广诸州。柿大如杏,惟堪生啖,不可为干也。 
【气味】甘,寒,涩,无毒。 
弘景曰∶ 生啖性冷,服石家宜之,不入药用。不可与蟹同食。 
【主治】压丹石药发热,利水,解酒毒,去胃中热。久食,令人寒中(《开宝》)。止烦 
渴,润心肺,除腹脏冷热(《日华》)。 

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
君迁子
内容:(《拾遗》) 
【释名】KT 枣(《千金》作软枣)、 枣(《广志》。音逞)、牛奶柿(《名苑》)、丁香 
柿 
时珍曰∶君迁之名,始见于左思《吴都赋》,而着其状于刘欣期《交州记》,名义莫详 
。KT 枣,其形似枣而软也。司马光《名苑》云∶君迁子似马奶,即今牛奶柿也,以形得 
名。崔豹《古今注》云∶牛奶柿即KT 枣,叶如柿,子亦如柿而小。唐宋诸家,不知君迁、 
KT枣 
【集解】藏器曰∶君迁子生海南,树高丈余,子中有汁,如乳汁甜美。《吴都赋》 
平仲君迁是也。 
时珍曰∶君迁即KT 枣,其木类柿而叶长。但结实小而长,状如牛奶,干熟则紫黑色。 
一种小圆如指顶大者,名丁香柿,味尤美。《救荒本草》以为羊矢枣,误矣。其树接大柿最 
佳。《广志》云∶KT 枣,小柿也。肌细而浓,少核,可以供御。即此。 
【气味】甘、涩,平,无毒。 
【主治】止消渴,去烦热,令人润泽(《藏器》)。镇心。久服,悦人颜色,令人轻健( 
)。 

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
安石榴
内容:(《别录》下品) 
【释名】若榴(《广雅》)、丹若(《古今注》)、金罂。 
时珍曰∶榴者,瘤也,丹实垂垂如赘瘤也。《博物志》云∶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 
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又按∶《齐民要术》云∶凡植榴者须安僵石枯骨于根下,即花 
实繁茂。则安石之名义或取此也。若木乃扶桑之名,榴花丹 似之,故亦有丹若之称。傅玄 
《榴赋》所谓“灼若旭日栖扶桑”者是矣。《笔衡》云∶五代吴越王钱 改榴为金罂。《酉阳 
杂 
俎》言∶榴甜者名天浆。道家书谓榴为三尸酒,言三尸虫得此果则醉也。故范成大诗云∶玉 
池咽清肥,三彭迹如扫。 
【集解】弘景曰∶石榴花赤可爱,故人多植之,尤为外国所重。有甜、酢二种,医家惟 
用酢者之根、壳。榴子乃服食者所忌。 
颂曰∶安石榴,本生西域,今处处有之。木不甚高硕,枝柯附干,自地便生作丛。种极 
易息,折其条盘土中便生也。花有黄、赤二色。实有甘、酢二种,甘者可食,酢者入药。又 
一种山石榴,形颇相类而绝小,不作房生,青、齐间甚多,不入药,但蜜渍以当果甚美。 
宗曰∶石榴有酸、淡二种。旋开单叶花,旋结实,实中子红,孙枝甚多,秋后经霜则自 
坼裂。一种子白,莹澈如水晶者,味亦甘,谓之水晶石榴。惟酸石榴入药,须老木所结,收 
留陈久者乃佳。 
时珍曰∶榴五月开花,有红、黄、白三色。单叶者结实。千叶者不结实,或结亦无子也 
。实有甜、酸、苦三种。《抱朴子》言∶苦者出积石山。或云即山石榴也。《酉阳杂俎》言 
∶南诏石榴皮薄如纸。《琐碎录》言∶河阴石榴名三十八者,其中只有三十八子也。又南中 
有四季榴,四时开花,秋月结实,实方绽,随复开花。有火石榴赤色如火。海石榴高一、二 
尺即结实。皆异种也。案∶《事类合璧》云∶榴大如杯,赤色有黑斑点,皮中如蜂窠,有黄 
膜隔之,子形如人齿,淡红色,亦有洁白如雪者。潘岳赋云∶榴者,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 
果。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御饥疗渴,解酲止醉。 
x甘石榴x 
【气味】甘、酸,温,涩,无毒。多食损人肺(《别录》)。 
诜曰∶多食损齿令黑。凡服食药物人忌食之。 
震亨曰∶榴者,留也。其汁酸性滞,粘膈成痰。 
【主治】咽喉燥渴(《别录》)。能理乳石毒(段成式)。制三尸虫(时珍)。 
x酸石榴x 
【气味】酸,温,涩,无毒。 
【主治】赤白痢腹痛,连子捣汁,顿服一枚(孟诜)。止泻痢崩中带下(时珍)。 
【发明】时珍曰∶榴受少阳之气,而荣于四月,盛于五月,实于盛夏,熟于深秋。丹花 
赤实,其味甘酸,其气温涩,具木火之象。故多食损肺、齿而生痰涎。酸者则兼收敛之气, 
故入断下、崩中之药。或云∶白榴皮治白痢,红榴皮治红痢,亦通。 
【附方】新五。 
肠滑久痢∶黑神散∶用酸石榴一个。 烟尽,出火毒一夜,研末。仍以酸榴一块,煎汤 
服 
久泻不止∶方同上。(并《普济方》) 
痢血五色或脓或水,冷热不调∶酸石榴五枚(连子)。捣汁二升,每服五合,神妙。(《 
圣济》) 
小便不禁∶酸石榴烧存性(无则用枝烧灰代之)。每服二钱,用柏白皮(切,焙)四钱, 
煎汤 
捻须令黑∶酸石榴结成时,就东南枝上拣大者一个,顶上开一孔,内水银半两于中,原 
皮 
(《普济》) 
x酸榴皮x 
【修治】 曰∶凡使榴皮、叶、根,勿犯铁,并不计干湿,皆以浆水浸一夜,取出用, 
其水如墨汁也。 
【气味】同实。 
【主治】止下痢漏精(《别录》)。治筋骨风,腰脚不遂,行步挛急疼痛,涩肠。取汁点 
目,止泪下(权)。煎服,下蛔虫(《藏器》)。止泻痢,下血脱肛,崩中带下(时珍)。 
【附方】旧六,新四。 
赤白痢下腹痛,食不消化者∶《食疗本草》∶用醋榴皮,炙黄为末,枣肉或粟米饭和丸 
梧桐子大。每空腹米饮服三十丸,日三服,以知为度。如寒滑,加附子、赤石脂各一倍。《 
肘后方》∶用皮烧存性,为末。每米饮服方寸匕,日三服,效乃止。 
粪前有血,令人面黄∶用酢石榴皮(炙),研末。每服二钱,用茄子枝煎汤服。(孙真人 
方) 
肠滑久痢,神妙无比方也∶用石榴一个劈破,炭火簇烧存性,出火毒,为末。每服一钱, 
别以酸石榴一瓣,水一盏,煎汤调服。(《经验方》) 
久痢久泻∶陈石榴皮酢者,焙研细末。每服二钱,米饮下。患二、三年或二、三月,百 
方 
小儿风痫∶大生石榴一枚,割去顶,剜空,入全蝎五枚,黄泥固济, 存性,为末。每 
服 
猝病耳聋∶八、九月间,取石榴一个,上作孔如球子大,内米醋令满,以原皮盖之,水 
和面裹煨熟,取起去盖,入少黑李子、仙沼子末,取水滴耳中,勿动。脑中若痛,勿惊。如 
此三夜,再作必通。案∶唐慎微《本草》收采此方,云出孙真人。而黑李子不知为何物也, 
其仙沼子即预知子。 
食榴损齿∶石榴黑皮,炙黄,研末,枣肉和丸梧桐子大。每日空腹三丸,白汤下,日二 
服 
疔肿恶毒∶以针刺四畔,用榴皮着疮上,以面围四畔,灸之,以痛为度。仍纳榴末敷上 
急 
脚肚生疮初起如粟,搔之渐开,黄水浸淫,痒痛溃烂,遂致绕胫而成痼疾∶用酸榴皮煎 
汤,冷定,日日扫之,取愈乃止。(《医学正宗》) 
x酸榴东行根x 
【气味】同皮。 
【主治】蛔虫、寸白(《别录》)。青者,入染须用(权)。治口齿病(颂)。止涩泻痢、 
带 
【附方】旧三,新二。 
金蚕蛊毒,吮白矾味甘,嚼黑豆不腥者,即是中蛊也∶石榴根皮,煎浓汁服,即吐出活 
蛊 
寸白蛔虫∶酢石榴东引根一握。洗锉,用水三升,煎取半碗,五更温服尽,至明取下虫 
一 
女子经闭不通∶用酢榴根(东生者)一握(炙干)。水二大盏,浓煎一盏,空心服之。 
未通 
再服。(《斗门》) 
赤白下痢∶方同上。 
x榴花x 
【主治】阴干为末,和铁丹服,一年变白发如漆(藏器。铁丹,飞铁为丹也,亦 
铁粉之属)。千叶者,治心热吐血。又研末吹鼻,止衄血,立效。亦敷金疮出血(苏颂)。 
【附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