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4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附方】旧五,新二十七。 
服胡桃法∶诜曰∶凡服胡桃不得并食,须渐渐食之。初日服一颗,每五日加一颗,至二 
十 
青娥丸∶方见草部补骨脂。 
胡桃丸∶益血补髓,强筋壮骨,延年明目,悦心润肌,能除百病。用胡桃仁四两,捣膏, 
入破故纸、杜仲、萆 末各四两。杵匀,丸梧桐子大。每空心温酒、盐汤任下五十丸。(《 
御药院方》) 
消肾溢精∶胡桃丸∶治消肾病,因房欲无节及服丹石,或失志伤肾,遂致水弱火强,口 
舌 
附子一枚(去皮,切片)。姜汁、蛤粉同焙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 
普济方》) 
小便频数∶胡桃煨熟,卧时嚼之,温酒下。 
石淋痛楚,便中有石子者∶胡桃肉一升,细米煮浆粥一升,相和顿服,即瘥。(崔元亮 
《 
风寒无汗,发热头痛∶核桃肉、葱白、细茶、生姜等分。捣烂,水一钟,煎七分,热服。 
覆衣取汗。(谈野翁方) 
痰喘咳嗽∶方见发明。 
老人喘嗽气促,睡卧不得,服此立定∶胡桃肉(去皮)、杏仁(去皮尖)、生姜各一两。 
研 
产后气喘∶胡桃肉、人参各二钱。水一盏,煎七分,顿服。 
久嗽不止∶核桃仁五十个(煮熟,去皮),人参五两,杏仁三百五十个(麸炒,汤浸, 
去皮) 
食物醋心∶胡桃烂嚼,以生姜汤下,立止。(《传信适用方》) 
食酸齿 ∶细嚼胡桃即解。(《日华子本草》) 
误吞铜钱∶多食胡桃,自化出也。胡桃与铜钱共食,即成粉,可证矣。(李楼方) 
揩齿乌须∶胡桃仁(烧过)、贝母各等分。为散,日用之。(《圣惠》) 
眼目暗昏∶四月内取风落小胡桃,每日午时食饱,以无根水吞下,偃卧,觉鼻孔中有泥 
腥 
赤痢不止∶胡桃仁、枳壳各七个,皂角(不蛀者)一挺。新瓦上烧存性,研为细末,分 
作八 
血崩不止∶胡桃肉十五枚。灯上烧存性,研作一服,空心温酒调下,神效。 
急心气痛∶核桃一个,枣子一枚。去核夹桃,纸裹煨熟,以生姜汤一钟,细嚼送下。永 
久 
小肠气痛∶胡桃一枚,烧炭研末,热酒服之。(《奇效良方》) 
便毒初起∶子和《儒门事亲》∶用胡桃七个。烧研酒服,不过三服,见效。杨氏《经验》 
∶用胡桃三枚,夹铜钱一个,食之即愈。 
鱼口毒疮∶端午日午时,取树上青胡桃,筐内阴干,临时全烧为末,黄酒服。少行一、 
二 
一切痈肿,背痈、附骨疽,未成脓者∶胡桃十个(煨熟去壳),槐花一两。研末,杵匀, 
热 
疔疮恶肿∶胡桃一个。平破,取仁嚼烂,安壳内,合在疮上,频换,甚效。(《普济》) 
痘疮倒陷∶胡桃肉一枚(烧存性),干胭脂半钱。研匀,胡荽煎,酒调服。(《儒门事亲》) 
小儿头疮久不愈∶胡桃和皮,灯上烧存性,碗盖出火毒,入轻粉少许,生油调涂,一、 
二次愈。(《保幼大全》) 
酒 鼻赤∶方见橘核。 
耳出汁∶胡桃仁烧研,狗胆汁和作挺子,绵裹塞之。(《普济方》) 
伤耳成疮∶出汁者。用胡桃杵取油纳入。(同上) 
火烧成疮∶胡桃仁烧黑,研敷。(《梅师方》) 
压扑伤损∶胡桃仁捣,和温酒顿服,便瘥。(《图经本草》) 
疥疮瘙痒∶油核桃一个,雄黄一钱,艾叶(杵熟)一钱。捣匀绵包,夜卧裹阴囊,立效。 
勿 
x胡桃青皮x 
【气味】苦,涩,无毒。 
【主治】染髭及帛,皆黑。 
志曰∶仙方取青皮压油,和詹糖香,涂毛发,色如漆也。 
【附方】新五。 
乌髭发∶胡桃皮、蝌蚪等分。捣泥涂之,一染即黑。《总录》∶用青胡桃三枚,和皮捣细 
,入乳汁三盏,于银石器内调匀,搽须发三、五次,每日用胡桃油润之,良。 
疡风∶青胡桃皮捣泥,入酱清少许、 砂少许合匀。先以泔洗,后敷之。(《外台》) 
白癜风∶青胡桃皮一个,硫黄一皂子大,研匀。日日掺之,取效。 
嵌甲∶胡桃皮,烧灰贴。 
x树皮x 
【主治】止水痢。春月斫皮汁,沐头至黑。煎水,可染褐(《开宝》)。 
【附方】新一。 
染须发∶胡桃根皮一秤,莲子草十斤。切,以瓮盛之,入水五斗,浸一月去滓,熬至五 
升,入芸苔子油一斗,慢火煎取五升收之。凡用,先以炭灰汁洗,用油涂之,外以牛蒡叶包 
住 
x壳x 
【主治】烧存性,入下血、崩中药(时珍)。 

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

内容:(宋《开宝》) 
【释名】KT (古榛字)。 
时珍曰∶案∶罗氏《尔雅翼》云∶《礼记》郑玄注云∶关中甚多此果。关中,秦地也。 
榛之从秦,盖取此意。《左传》云∶女贽不过榛、栗、枣、 ,以告虔也。则榛有臻至之义 
,以其名告己之虔也。古作KT ,从辛,从木。俗作莘,误矣。莘,音诜。 
【集解】志曰∶榛生辽东山谷。树高丈许。子如小栗,军行食之当粮。中土亦有。郑玄 
云∶关中 、坊甚多。 
颂曰∶桂阳有KT 而丛生,实大如杏子中仁,皮子形色与栗无异,但小耳。 
大明曰∶新罗榛子肥白,最良。 
时珍曰∶榛树低小如荆,丛生。冬末开花如栎花,成条下垂,长二、三寸。二月生叶如 
初生樱桃,叶多皱纹而有细齿及尖。其实作苞,三、五相粘,一苞一实。实如栎实,下壮上 
锐,生青熟褐,其壳浓而坚,其仁白而圆,大如杏仁,亦有皮尖,然多空者,故谚云十榛九 
空。按∶陆机《诗疏》云∶榛有两种∶一种大小、枝叶、皮树皆如栗,而子小,形如橡子, 
味亦如栗,枝茎可以为烛,《诗》所谓树之榛栗者也;一种高丈余,枝叶如木蓼,子作胡桃 
味,辽、代、上党甚多 
x仁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益气力,实肠胃,令人不饥、健行(《开宝》)。止饥,调中开胃,甚验(大明) 

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
阿月浑子
内容:(《拾遗》)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并入《海药》无名木皮。 
【释名】胡榛子(《拾遗》)、无名子(《海药》)。 
【集解】藏器曰∶阿月浑子生西国诸番,与胡榛子同树,一岁胡榛子,二岁阿月浑子也 
曰∶按∶徐表《南州记》云∶无名木生岭南山谷,其实状若榛子,号无名子,波斯家 
呼为阿月浑子也。 
x仁x 
【气味】辛,温,涩,无毒。 
【主治】诸痢,去冷气,令人肥健(藏器)。治腰冷,阴肾虚弱,房中术多用之,得木 
香、山茱萸良(李 )。 
x无名木皮x(《海药》) 
【气味】辛,大温,无毒。 
【主治】阴肾萎弱,囊下湿痒,并煎汁小浴,极妙( )。 

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
槠子
内容:(《拾遗》) 
【校正】原附钩栗,今析出。 
【集解】藏器曰∶槠子生江南。皮、树如栗,冬月不凋,子小于橡子。 
颖曰∶槠子有苦、甜二种,治作粉食、糕食,褐色甚佳。 
时珍曰∶槠子,处处山谷有之。其木大者数抱,高二、三丈。叶长大如栗,叶稍尖而浓 
坚光泽,锯齿峭利,凌冬不凋。三、四月开白花成穗,如栗花。结实大如槲子,外有小苞, 
霜后苞裂子坠。子圆褐而有尖,大如菩提子。内仁如杏仁,生食苦涩,煮、炒乃带甘,亦可 
磨粉。甜槠子粒小,木纹细白,俗名面槠。苦槠子粒大,木纹粗赤,俗名血槠。其色黑者名 
铁槠。按∶《山海经》云∶前山有木,其名曰槠。郭璞注曰∶槠子似柞子,可食,冬月采之。 
木作屋柱、棺材,难腐也。 
x仁x 
【气味】苦、涩,平,无毒。 
时珍曰∶案∶《正要》云∶酸、甘,微寒。不可多食。 
【主治】食之不饥,令人健行,止泄痢,破恶血,止渴(藏器)。 
x皮、叶x 
【主治】煮汁饮,止产妇血(藏器)。嫩叶∶贴 疮,一日三换,良(吴瑞)。 

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
钩栗
内容:(《拾遗》) 
【释名】巢钩子(《拾遗》)、甜槠子。 
瑞曰∶钩栗即甜槠子。 
时珍曰∶钩、槠二字,方音相近。其状如栎,当作钩栎。 
【集解】藏器曰∶钩栗生江南山谷。木大数围,冬月不凋,其子似栗而圆小。又有雀子 
,相似而圆黑,久食不饥。详槠子下。 
x仁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食之不饥,浓肠胃,令人肥健(藏器)。 

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
橡实
内容:(音象。《唐本草》) 
【校正】自木部移入。 
【释名】橡斗(《说文》)、皂斗(同)、栎 (音历求)、柞子(音作)、 (杼同。序、 
暑 
禹锡曰∶案∶《尔雅》云∶栩,杼也。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