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4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治】风,龋齿痛(《唐本》)。积年痛风不可忍,久治无效者。 
细锉焙,不限多少,入脑、麝浸酒常服,以醉为度(《斗门方》)。 

木部第三十七卷木之四
桃寄生
内容:(《纲目》) 
【气味】苦,辛,无毒。 
【主治】小儿中蛊毒,腹内坚痛,面目青黄,淋露骨立。取二两为末,如茶点服,日四 
、五服(时珍。《圣惠方》)。 

木部第三十七卷木之四
柳寄生
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此即寄生之生柳上者。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膈气刺痛,捣汁服一杯(时珍)。 

木部第三十七卷木之四
占斯
内容:(《别录》下品) 
【释名】炭皮(《别录》)、良无极(《纲目》) 
时珍曰∶占斯,《范汪方》谓之良无极,《刘涓子鬼遗方》谓之木占斯,盛称其功,而《别 
录》一名炭皮, 
【集解】《别录》曰∶占斯生太山山谷。采无时。 
弘景曰∶李当之云∶是樟树上寄生,树大衔枝在肌肉。今人皆以胡桃皮为之,非是真 
也。按∶《桐君采药录》云∶生上洛。是木皮,状如浓朴,色似桂白,其理一纵一横。今市 
人皆削,乃似浓朴,而无正纵横理。不知此复是何物,莫测真假也。 
【气味】苦,温,无毒。 
权曰∶辛,平,无毒。茱萸为之使。 
【主治】邪气湿痹,寒热疽疮,除水坚积血症,月闭无子,小儿 不能行,诸恶疮痈肿, 
止腹痛,令女人有子(《别录》)。主脾热,洗手 
【附方】新一。 
木占斯散∶治发背肠痈疽痔,妇人乳痈,诸产症瘕,无有不疗。 
服之肿去痛止脓消,已溃者便早愈也。木占斯、甘草(炙)、浓朴(炙)、细辛、栝蒌、 
防 
风、干姜、人参、桔梗、败酱各一两。为散。酒服方寸匕,昼七、夜四,以多为善。此药入 
咽,当觉流入疮中,令化为水也。痈疽灸不发败坏者,尤可服之。内痈在上者,当吐脓血; 
在下者,当下脓血。其疮未坏及长服者,去败酱。一方加桂心。(《刘涓子鬼遗方》) 

木部第三十七卷木之四
石刺木
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石刺木乃木上寄生也。生南方林 间。其树江西人呼为靳刺,亦种为 
篱院,树似棘而大,枝上有逆钩。 
x根皮x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破血,产后余血结瘕。煮汁服,神验不可言(藏器)。 

木部第三十七卷
木之五
内容:(苞木类四种) 

木部第三十七卷木之五

内容:(《本经》中品) 
【释名】时珍曰∶竹字象形。许慎《说文》云∶“竹,冬生草也”。 
故字从倒草。戴凯之《竹谱》云∶植物之中,有名曰竹。不刚不柔,非草非木。小异实 
虚,大同节目。 
【集解】弘景曰∶竹类甚多,入药用 竹,次用淡、苦竹。 
又一种薄壳者,名甘竹,叶最胜。又有实中竹、篁竹,并以笋为佳,于药无用。颂曰∶ 
竹处处有之。其类甚多,而入药惟用 竹、淡竹、苦竹三种,人多不能尽别。按∶《竹谱》∶ 
竹坚而促节,体圆而质劲,皮白如霜,大者宜刺船,细者可为笛。苦竹有白有紫。甘竹似 
篁而茂,即淡竹也。然今之刺船者多用桂竹。竹笛自有一种,亦不名 竹。苦竹亦有二种∶ 
一出江西、闽中,本极粗大,笋味殊苦,不可啖;一出江浙,肉浓而叶长阔,笋微有苦味, 
俗呼甜苦笋是也。今南人入药烧沥,惟用淡竹一品,肉薄,节间有粉者。时珍曰∶竹,惟江 
河之南甚多,故曰九河鲜有,五岭实繁。大抵皆土中苞笋,各以时而出,旬日落箨而成竹也。 
茎有节,节有枝;枝有节,节有叶。叶必三之,枝必两之。根下之枝,一为雄,二为雌,雌 
者生笋。其根鞭喜行东南,而宜死猫,畏皂刺、油麻。以五月十三日为醉日。六十年一花, 
花结实,其竹则枯。竹枯曰 ,竹实曰筱,小曰 KT ,大曰 。其中皆虚,而有实心竹 
出滇广;其外皆圆,而有方竹出川蜀。其节或暴或无,或促或疏。暴节竹出蜀中,高节 , 
即筇竹也。无节竹出溱州,空心直上,即通竹也。 竹一尺数节,出荆南。笛竹一节尺余, 
出吴楚。 竹一节近丈,出南广。其干或长或短,或巨或细。交广由吾竹长三、四丈,其 
肉薄,可作屋柱。 竹大至数围,其肉浓,可为梁栋。永昌汉竹可为桶斛, 竹可为舟船。 
严州越王竹高只尺余。辰州龙孙竹细仅如针,高不盈尺。其叶或细或大。凤尾竹叶细三分, 
龙公竹叶若芭蕉,百叶竹一枝百叶。其性或柔或劲,或滑或涩。涩者可以错甲,谓之 。 
滑者可以为席,谓之桃枝。劲者可以为戈刀箭矢,谓之矛竹、箭竹、筋竹、石麻。柔者可为 
绳索,谓之 竹、弓竹、苦竹、把发。其色有青有黄,有白有赤,有乌有紫。有斑斑者驳纹 
点染,紫者黯色黝然,乌者黑而害母,赤者浓而直,白者薄而曲,黄者如金,青者如玉。其 
别种有棘竹,一名 竹,芒棘森然,大者围二尺,可御盗贼。棕竹一名实竹,其叶似棕,可 
为柱杖。慈竹一名义竹,丛生不散,人栽为玩。广人以筋竹丝为竹布,甚脆。 
x 竹叶x 
【气味】苦,平,无毒。 
《别录》曰∶大寒。 
【主治】咳逆上气,溢筋, 
急恶疡,杀小虫(《本经》)。除烦热风痉,喉痹呕吐 
煎汤,熨霍乱转筋(时珍)。 
x淡竹叶x 
【气味】辛,平、大寒,无毒。 
权曰∶甘,寒。 
【主治】胸中痰热, 
咳逆上气(《别录》)。吐血,热毒风,止消渴,压丹石毒 
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壮热头痛头风,止惊悸,温疫迷闷,妊妇头旋倒地, 
小儿惊痫天吊 
喉痹,鬼疰恶气,烦热,杀小虫(孟诜)。凉心经,益元气,除热缓脾(元素)。煎浓汁, 
漱齿中出血,洗脱肛不收(时珍) 
x苦竹叶x 
【气味】苦,冷,无毒。 
【主治】口疮目痛,明目利九窍(《别录》)。治不睡,止消渴,解酒毒,除烦热,发汗, 
疗中风喑哑(大明)。杀虫。烧末,和猪胆,涂小儿头疮耳疮疥癣;和鸡子白,涂一切恶疮, 
频用取效(时珍)。 
【发明】弘景曰∶甘竹叶最胜。 
诜曰∶竹叶∶ 、苦、淡、甘之外,余皆不堪入药,不宜人。淡竹为上,甘竹次之 
。宗 曰∶诸竹笋性皆微寒,故知其叶一致也。张仲景竹叶汤,惟用淡竹。元素曰∶竹叶苦 
平,阴中微阳。杲曰∶竹叶辛苦寒,可升可降,阳中阴也。其用有二∶除新久风邪之烦热, 
止喘促气胜 
【附方】新二。 
上气发热,因奔趁走马后,饮冷水所致者。竹叶三斤,橘皮三两,水一斗,煮五升,细 
服。三日一剂。(《肘后方》)。时行发黄∶竹叶五升(切),小麦七升,石膏三两,水一斗半, 
煮取七升,细服,尽剂愈。(《肘后方》) 
x 竹根x 
【主治】作汤,益气止渴,补虚下气(《本经》)。 
消毒(《别录》)。 
x淡竹根x 
【主治】除烦热,解丹石发热渴,煮汁服(藏器)。 
消痰去风热,惊悸迷闷,小儿惊痫(大明)。同叶煎汤,洗妇人子宫下脱 
x苦竹根x 
【主治】下心肺五脏热毒瓦斯。锉一斤,水五升,煮汁一升,分三服(孟诜)。 
x甘竹根x 
【主治】煮汁服,安胎,止产后烦热(时珍)。 
【附方】新一。 
产后烦热逆气∶用甘竹根(切)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去滓,入小麦二 
,复煮麦熟三、四沸,入甘草一两,麦门冬一升,再煎至二升。每服五合。(《妇人良方 
》) 
x淡竹茹x 
【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呕 ,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别录》)。 
止肺痿唾血鼻衄,治五痔(甄权)。噎膈(孟诜)。伤寒劳复,小儿热痫,妇人胎动 
(时珍)。 
x苦竹茹x 
【主治】下热壅(孟诜)。水煎服,止尿血 
x 竹茹x 
【主治】劳热(大明)。 
【附方】旧五,新五。 
伤寒劳复∶伤寒后交接劳复,卵肿腹痛。竹皮一升,水三升,煮五沸,服汁。(朱肱《南 
阳活人书》) 
妇人劳复,病初愈,有所劳动,致热气冲胸,手足搐搦拘急,如中风状∶淡竹青茹半斤, 
栝蒌二两,水二升,煎一升,分二服。(《活人书》)。 
产后烦热,内虚短气∶甘竹茹汤∶用甘竹茹一升,人参、茯苓、甘草各二两,黄芩二两。 
水六升,煎二升,分服,日三服。(《妇人良方》)。 
妇人损胎∶孕八、九月,或坠伤,牛马惊伤,心痛。用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