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5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鳔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竹木入肉,经久不出者。取白敷疮上四边,肉烂即出(藏器)。止折伤血出不 
止(时珍)。 
【附方】新一。 
折伤出血但不透膜者∶以海味中咸白鳔,大片色白有红丝者,成片铺在伤处,以帛缚之, 
即止。(《普济方》) 
x鳔胶x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烧存性,治妇人产难,产后风搐,破伤风痉,止呕血,散瘀血,消肿毒。伏 
砂(时珍)。 
【附方】新十一。 
产难∶鱼胶五寸,烧存性为末。温酒服。(《皆效方》) 
产后搐搦强直者∶不可便作风中,乃风入子脏,与破伤风同。用鳔胶一两,以螺粉炒焦 
,去粉为末。分三服,煎蝉蜕汤下。(《产宝》) 
产后血晕∶鳔胶烧存性,酒和童子小便调服三、五钱良。(《事林广记》) 
经血逆行∶鱼胶切炒,新绵烧灰。每服二钱,米饮调下,即愈。(《多能鄙事》) 
破伤风搐口噤强直者∶危氏香胶散∶用鱼胶(烧存性)一两,麝香少许,为末。每服二 
钱, 
苏木煎酒调下。仍煮一钱封疮口。《保命集》∶治破伤风,有表证未解者。用江鳔半两(炒焦), 
蜈蚣一对(炙研),为 
呕血不止∶鳔胶长八寸,广二寸,炙黄,刮二钱,以甘蔗节三十五个,取汁调下。(《经 
验》) 
便毒肿痛 
露(即羊核)。用石首胶一两,烧存 
八般头风∶鱼鳔烧存性为末。临卧以葱酒服二钱。 
赤白崩中∶鱼 胶三尺,焙黄研末,同鸡子煎饼,好酒食之。 

鳞部第四十四卷鳞之四

内容:(音桧。《拾遗》) 
【释名】鱼生。 
时珍曰∶刽切而成,故谓之 。凡诸鱼之鲜活者, 
味食之。 
【气味】甘,温,无毒。 
藏器曰∶近夜勿食,不消成积。勿饮冷水 
令人霍乱。不可同瓜食。 
时珍曰∶按《食治 
犹害人。况鱼 肉生,损人尤甚,为症瘕,为痼疾,为奇病,不可不知。昔有食鱼生而生病 
者,用药下出,已变虫形, 缕尚存。有食鳖肉而成积者,用药下出,已成动物而能行,皆 
可验也。 
【主治】温补,去冷气湿痹,除膀胱水,腹内伏梁气块,冷 结癖疝气,喉中气结,心 
下酸水,开胃口,利大小肠,补腰脚,起阳道(藏器)。宜 
鲫∶主久痢肠 
【发明】汪颖曰∶鱼 辛辣,有劫病之功。予在苍梧见一妇人病吞酸,诸药不效。偶食 
鱼,其疾遂愈。盖此意也。 

鳞部第四十四卷鳞之四

内容:(《拾遗》) 
【释名】时珍曰∶按∶刘熙《释名》云∶ ,酝也。以盐糁酝酿而成 
大者,曰 。小者,曰 。一云∶南 
【气味】甘、咸,平,无毒。 
藏器曰∶凡 皆发疮疥。 内有发,害人。 
瑞曰∶ 不熟者,损人脾胃,反致疾也。 
时珍曰∶诸 皆不可合生胡荽、葵、菜、 
凡诸无鳞鱼 ,食之尤不益人。 
【主治】癣疮,和柳叶捣碎炙热敷之。取酸臭者,连糁和屋上尘,敷虫疮及马 疮(藏 
器)。治 耳痔 , 
诸疮有虫,疗白驳、代指病,主下痢脓血(时珍)。 
【附方】新二。 
白驳风∶以荷叶裹 令臭,拭 
代指痛∶先刺去脓血,炙 皮裹之。《千金方》。 

鳞部第四十四卷鳞之四
鱼脂
内容:(《拾遗》) 
【释名】鱼油。 
时珍曰∶脂,旨也。其味甘旨也。 
【气味】甘,温,有小毒。 
时珍曰;鱼脂点灯,盲人目。 
【主治】症疾,用和锻石泥船鱼脂(腥臭者)二斤,安铜器内,燃火炷令暖 
上,昼夜勿息火。又涂牛狗疥,立愈(藏器。时珍曰∶南番用鱼油 

鳞部第四十四卷鳞之四

内容:(枕。《纲目》) 
【释名】时珍曰∶诸鱼脑骨曰 ,曰丁。鱼尾曰 
鱼骨曰鲠,曰刺。鱼脬, 
【主治】能消毒(藏器)。解蛊毒。作器盛饮食,遇蛊辄 

鳞部第四十四卷鳞之四
鱼鳞
内容:(《纲目》) 
【释名】时珍曰∶鳞者,粼也。鱼产于水,故鳞似粼。鸟产于林,故羽似叶。兽产于山, 
故毛似草。鱼行上水,鸟飞上风,恐乱鳞、羽也。 
【主治】食鱼中毒,烦乱或成症积,烧灰水服二钱 
录》)。 

鳞部第四十四卷鳞之四
鱼子
内容:(《纲目》) 
【释名】 (音米)、 
【集解】孟诜曰∶凡鱼生子,皆粘在草上及土中。冬月寒水过后,亦不腐坏。到五月三 
伏日,雨中,便化为鱼。 
时珍曰∶凡鱼皆冬月孕子,至春末夏初则于湍水草际生子。有牡鱼随之,洒白盖其子。 
数日即化出,谓之鱼苗,最易长大。孟氏之说,盖出谬传也。 
【气味】缺。 
【主治】目中障翳(时珍)。 
【发明】时珍曰∶鱼子古方未见用。惟《圣济总录》治目决明散中用 
之子。大抵当取青鱼、鲤、鲫之属尔。 
【附方】新一。 
决明散∶治一切远年障翳, 生 肉,赤肿疼痛。用鱼子(活水中生下者)半两(以硫 
黄 
水温温洗净),石决明、草决明、青葙子、谷精草、枸杞子、黄连、炙甘草、枳实(麸炒)、 
牡蛎粉、蛇蜕(烧灰)、白芷、龙骨、黄柏各一两,白附子(炮)、白蒺藜(炒)、蝉蜕、黄 
芩(炒)、 
羌活各半两,虎睛一只(切作七片 
五 
更时茶服,午、夜再服。赤白翳膜 
鱼、酒、面、辛辣、色欲。凡遇恼 
不必医也。(《总录》) 

鳞部第四十四卷鳞之四
诸鱼有毒
内容:(《拾遗》) 
鱼目有睫,杀人。目得开合,杀人。逆腮,杀人。脑中白连珠,杀人。无鳃,杀人。二 
目不同,杀人。连鳞者,杀人。白 ,杀人。腹中丹字,杀人。鱼师大者有毒,食之杀人。 


介部第四十五卷
内容:李时珍曰∶介虫三百六十,而龟为之长。龟盖介虫之灵长者也。周官·鳖人取互物以时 
(昌角切),春献鳖蜃,秋献龟鱼。祭祀供 
亦圣世供馔之所不废者,而况又可充药品乎? 
唐宋本草皆混入虫鱼,今析为介部。凡四十六种,分为二类∶曰龟鳖,曰蚌蛤。 
《神农本草经》八种(梁陶弘景注) 《名医别录》五种(梁陶弘景注) 《唐本草》 
二种(唐苏恭) 《本草拾遗》一十种 
本草》一种(蜀韩保升) 《开宝本草》二种(宋马志) 《嘉 本草》八种 
经本草》一种(宋苏颂) 《本草蒙筌》一种(明陈嘉谟)《本草纲目》六种(明李明珍) 
附注∶魏《吴 
普本草》 李当之《药录》 宋雷 《炮炙论》 齐徐之才《药对》 唐甄权《药性》 孙 
思邈《千金》 唐孟诜、张鼎《食疗》 杨损之《删繁》 萧炳《四声》 南唐陈士良《食 
性》 
《汤液》 吴瑞《日用》 朱震亨《补遗》 明汪颖《食物》 明宁源《食鉴》 明汪机《会 
编》 

介部第四十五卷
介之一
内容:(龟鳖类一十七种) 

介部第四十五卷介之一
水龟
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玄衣督邮。 
时珍曰∶按∶许慎《说文》云∶龟头与蛇头同。故字上从它,其下象甲、足、尾之形。 
它即古蛇字也。又《尔雅》龟有十种,郭璞随文傅会,殊欠分明。盖山、泽、水 
乃因常龟所生之地而名也。其大至一尺以上者,在水曰宝龟,亦曰蔡龟。在山曰灵龟,皆国 
之守宝而未能变化者也。年至百千,则具五色,而或大或小,变化无常。在水,曰神龟。在 
山,曰筮龟,皆龟之圣者也。火龟则生炎地,如火鼠也。摄龟则呷蛇龟也。文龟则 
瑁也。后世不分山、泽、水、火之异,通以小者为神龟,年 
甲止言水中者,而诸注始用神龟。然神龟难得,今人惟取水 
诸龟可该矣。 
【集解】时珍曰∶甲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龟形象离,其神在坎。上隆而文以法 
天,下平而理以法地。背阴向阳,蛇头龙颈。外骨内肉,肠属于首,能运任脉。广肩大腰, 
卵生思抱,其息以耳。雌雄尾交,亦与蛇匹。或云大腰无雄者,谬也。今人视其底甲,以辨 
雌雄。龟以春夏出蛰脱甲,秋冬藏穴导引,故灵而多寿。《南越志》云∶神龟,大如拳而色 
如金,上甲两边如锯齿,爪至利,能缘树食蝉。《抱朴子》云∶千岁灵龟,五色具焉,如玉 
如石。变化莫测,或大或小。或游于莲叶之上,或伏于丛蓍之下。张世南《质龟论》云∶龟 
老则神,年至八百,反大如钱。夏则游于香荷,冬则藏于藕节。其息有黑气如煤烟,在荷心, 
状甚分明。人见此气,勿辄惊动,但潜含油管 之,即不能遁形矣。 
或云∶龟闻铁声则伏,被蚊 则死。香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