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5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寸匕,日三。仍以艾灸疮上,用蜜和少许,入疮中,良。 
x头x 
【主治】阴干炙研服,令人长远入山不迷(孟诜。弘景曰∶前 

介部第四十五卷介之一

内容:(《纲目》) 
【释名】 ( 
(音备戏。《杂俎》作系臂者非)。皮名龟筒。 
时珍曰∶ ,鸣声如兹夷,故名。KT 者,南人呼龟皮之音也。 者,有力貌, 
今碑趺象之。或云大 
【集解】弘景曰∶ 生广州。 
恭曰∶即秦龟也。 
藏器曰∶ 生海边。甲有文,堪为物饰。非山龟也。 
保升曰∶苏恭之说,非通论也。按∶郭璞《尔雅》注云∶ 出涪 
甲文似玳瑁,能鸣。甲亦可卜,俗呼灵龟是矣。 
颂曰∶ 别是一种山龟之大者,非秦龟也。《岭表录异》云∶ 
上,可负而行。乡人取壳,以生得全者为贵。初用木换出其肉。龟被 
山谷。古人谓生龟脱筒,指此。工人以其甲通明黄色者,煮拍陷玳瑁为器,谓之龟筒。入药 
亦以生脱为主。 
《日华》曰∶ 即 也。皮可宝装饰物。 
时珍曰∶ 诸说不一。按∶《山海经》云∶ 
似玳瑁而薄。应劭注《汉书》云∶ 
古典。质以众论,则 即 之大者,当以藏 
玳瑁之属。非若山龟不能入水也。故功用专于 
记》云∶ 似玳瑁,大如笠, 
不任作器,惟堪贴饰。今人谓 
广七、八寸,长二三尺。彼人以乱玳瑁。肉味如鼋可食。 
《酉阳杂俎》云∶系臂状如龟,生南海。捕者必先祭后 
x肉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去风热,利肠胃(时珍)。 
x血x 
【气味】咸,平,微毒。 
【主治】疗俚人毒箭伤(弘景)。中刀箭闷绝者,刺饮便安(《日华》。藏器曰∶南人用 
铜及蛇汁毒,亦多养此用)。 
x龟筒x 
【释名】 皮。 
【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血疾,及中刀箭毒,煎汁饮(大明)。解药毒、蛊毒(时珍)。 
【附录】 (音迷麻)、 (音朝)。时珍曰∶按∶《临海水土记》云∶ ,状似 
,而甲薄,形大如龟,味极美,一枚有膏三斛。又有 ,亦如 ,腹 
边沙中。 

介部第四十五卷介之一
玳瑁
内容:(宋《开宝》) 
【释名】玳瑁(音代昧,又音毒目)。 
时珍曰∶其功解毒,毒物之所 嫉者,故名。 
【集解】藏器曰∶玳瑁生岭南海畔山水间。大如扇,似龟,甲中有纹。士良曰∶其身似 
龟,首、嘴如鹦鹉。 
颂曰∶今广南皆有,龟类也。大者如盘,其腹、背甲皆有红点斑纹。入药须用生者乃灵。 
凡遇饮食有毒,则必自摇动,死者则不能,神矣。今人多用杂龟筒作器皿,皆杀取之,又经 
煮拍,故生者殊难得。 
时珍曰∶按范成大《虞衡志》云∶玳瑁生海洋深处。状如龟鼋,而壳稍长,背有甲十 
三片,黑白斑文,相错而成。其裙边有花,缺如锯齿。无足而有四鬣,前长后短,皆有鳞, 
斑纹如甲。海人养以盐水, 
。但老者甲浓而色明,小者甲薄而色暗。世言鞭血成斑,谬矣。取时必倒悬其身,用滚醋泼 
之,则甲逐片应手落下。《南方异物志》云∶大者如 ,背上有鳞 
煮柔作器,治以鲛鱼皮,莹以枯木叶,即光辉矣。陆佃云∶玳瑁不再交,望卵影抱,谓之护 
卵。 
x甲x 
【气味】甘,寒,无毒。宗 曰∶入药用生者,性味全也。既 
熟犀义同。 
【主治】解岭南百药毒(藏器)。破症结,消痈毒,止惊痫(《日华》)。疗心风,解烦热, 
行气血,利大小肠,功与肉同(士良)。磨汁服,解蛊毒,生佩之, 
镇心神,急惊客忤,伤寒热结狂言(时珍)。 
【发明】时珍曰∶玳瑁解毒清热之功,同于犀角。古方不用,至宋时至宝丹始用之也。 
又见鳖甲。 
【附方】旧一,新三。 
解蛊毒∶生玳瑁磨浓汁,水服一盏即消。(杨氏《产乳》) 
预解痘毒∶遇行时服此,未发内消,已发稀少。用生玳瑁、生犀角各磨汁一合,和 
温服半合,日三服,最良。(《灵苑方》) 
痘疮黑陷∶乃心热血凝也。用生玳瑁、生犀角同磨汁一合,入猪心血少许,紫草汤五匙 
,和匀,温服。(闻人规《痘疹论》) 
迎风目泪∶乃心肾虚热也。用生玳瑁、羚羊角各一两,石燕子一双,为末。每服一钱, 
薄荷汤下,日一服。(《鸿飞集》) 
x肉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诸风毒,逐邪热,去胸膈风痰,行气血,镇心神,利大小肠,通妇人经脉(士 
良)。 
x血x 
【主治】解诸药毒,刺血饮之(《开宝》)。 
【附录】撒八儿 时珍曰∶按∶刘郁《西使记》云∶出西海中。乃玳瑁 
吐出,年深结成者,其价如金。伪作者,乃犀牛粪也。窃谓此物贵重如此, 
知果是玳瑁遗精否?亦无所询证。姑附于此,以俟博识。 

介部第四十五卷介之一
绿毛龟
内容:(《蒙筌》) 
【释名】绿衣使者(《纲目》)。 
【集解】时珍曰∶绿毛龟出南阳之内乡及唐县,今惟蕲州以充方物 
畜水缸中,饲以鱼虾,冬则除水。久久生毛,长四五寸。毛中有金线,脊骨有三棱,底甲如 
象牙色,其大如五铢钱者,为真。他龟久养亦生毛,但大而无金线,底色黄黑为异尔。《南 
齐 
金色可爱。云置碗中,能辟蛇虺之毒。此亦龟之异也。 
【修治】时珍曰∶此龟古方无用者。近世滋补方往往用之,大抵与龟甲同功。刘氏先天 
丸用之,其法用龟九枚,以活鲤二尾安釜中,入水,覆以米筛,安龟在筛上蒸熟,取肉晒干。 
其甲仍以酥炙黄,入药用。又有连甲、肉、头、颈俱用者。 
【气味】甘,酸,平,无毒。 
【主治】通任脉,助阳道,补阴血,益精气,治痿弱(时珍)。 
收 
藏书笥,可辟蠹虫(嘉谟)。 

介部第四十五卷介之一
疟龟
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生高山石下。身偏头大。 
【气味】无毒。 
【主治】老疟发作无时,名 疟,俚人呼为 
弥佳。或发时煮汤坐于中,或悬于病患卧处(藏器)。 

介部第四十五卷介之一
鹗龟
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生南海。状如龟,长二三尺,两目在侧如鹗。亦 
【气味】无毒。 
【主治】妇人难产,临月佩之,临时烧末酒服(藏器)。 
【附录】旋龟 时珍曰∶按∶《山海经》云∶ 阳之山,怪水 
尾,声如破木,佩之已聋。亦此类也。 

介部第四十五卷介之一
摄龟
内容:(《蜀本草》) 
【释名】呷蛇龟(《日华》作夹蛇)、陵龟 
恭曰∶鸯龟腹折,见蛇则呷而食之,故楚人呼呷蛇龟。江东呼陵龟,居丘陵也。 
时珍曰∶既以呷蛇得名,则摄亦蛇音之转,而 亦鸯音之转也。 
【集解】弘景曰∶鸯,小龟也,处处有之。狭小而长尾。用卜吉凶 
保升曰∶摄龟腹小,中心横折,能自开阖,好食蛇也。 
x肉x 
【气味】甘、寒,有毒。 
诜曰∶此物啖蛇,肉不可食,壳亦不堪用。 
【主治】生研,涂扑损筋脉伤(士良)。生捣, 蛇伤,以其食蛇也(陶弘景)。 
x尾x 
【主治】佩之辟蛇。蛇咬,则刮末敷之,便愈(《抱朴子》)。 
x甲x 
【主治】人咬疮溃烂,烧灰敷之(时珍。出《摘玄》)。 

介部第四十五卷介之一
贲龟
内容:(音奔。《纲目》) 
【释名】三足龟(《尔雅》)。 
【集解】时珍曰∶按∶《山海经》云∶狂水西南注伊芳水,中多三足龟。 
以已肿。《唐书》云∶江州献六眼龟。《大明会典》云∶暹逻国献六足龟。《宋史》云∶赵霆 
献两头 
x肉x 
【气味】 
【主治】食之,辟时疾,消肿(《山海经》)。 

介部第四十五卷介之一

内容:(《本经》中品) 
【释名】团鱼(俗名)、神守。(时珍曰∶鳖行蹩 ,故谓之鳖。《淮南子》曰∶鳖无耳 
而 
守神。神守之名以此。陆佃云∶鱼满三千六百,则蛟龙引之而飞,纳鳖守之则免。故鳖名神 
守。)河伯从事(《古今注》)。 
【集解】时珍曰∶鳖,甲虫也。水居陆生,穹脊连胁,与龟同类。四缘有肉裙,故曰龟, 
甲里肉。鳖,肉里甲。无耳,以目为听。纯雌无雄,以蛇及鼋为匹。故《万毕术》云∶烧鼋 
脂可以致鳖也。夏日孚乳,其抱以影。《埤雅》云∶卵生思抱。其状随日影而转。在水中, 
上必有 
云∶涸水之精 
制也。又畏蚊。生鳖遇蚊叮则死,死鳖得蚊煮则烂,而熏蚊者复用鳖甲。物相报复如此,异 
哉!《淮南子》曰∶膏之杀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