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5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尾x 
【主治】烧焦,治肠风泻血,崩中带下,及产后痢(《日华》)。 
【发明】藏器曰∶骨及尾烧灰,米饮服,大主产后痢。但须先服生地黄、蜜煎等讫,然 
后服此,无不断。 
x胆x 
【主治】大风癞疾,杀虫(时珍)。 
【附方】新一。 
鲎胆散∶治大风癞疾。用鲎鱼胆、生白矾、生绿矾、腻粉、水银、麝香各半两,研不见 
星。每服一钱,井华水下。取下五色涎为妙。(《圣济总录》) 
x壳x 
【主治】积年呷嗽(时珍)。 
【附方】新一。 
积年咳嗽,呀呷作声∶用鲎鱼壳半两,贝母(煨)一两,桔梗一分,牙皂一分(去皮酥 
炙),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含一丸,咽汁。服三丸,即吐出恶涎而瘥。(《圣惠》) 

介部第四十六卷
介之二
内容:(蛤蚌类二十九种) 

介部第四十六卷介之二
牡蛎
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牡蛤(《别录》)、蛎蛤(《本经》)、 
弘景曰∶道家方以左顾是雄,故名牡蛎,右顾则牝蛎也。或以尖头为左顾,未详孰是。 
藏器曰∶天生万物皆有牡牝。惟蛎是咸水结成,块然不动,阴阳之道,何从而生?《经》 
言牡者,应 
宗 曰∶《本经》不言左顾,止从陶说。而段成式亦云∶牡蛎言牡,非谓雄也。且如 
丹,岂有牝丹乎?此物无目,更何顾 ? 
时珍曰∶蛤蚌之属,皆有胎生、卵生。独此化生,纯雄无雌,故得牡名。曰蛎曰 ,言 
其粗大也。 
【集解】《别录》曰∶牡蛎生东海池泽。采无时。 
弘景曰∶今出东海、永嘉、晋安。云是百岁雕所化。十一月采,以大者为好。其生着石, 
皆以口在上。举以腹向南视之,口斜向东,则是左顾。出广州南海者亦同,但多右顾,不堪 
用也。丹方及煮盐者,皆以泥釜,云耐水火,不破漏。皆除其甲口,止取 
颂曰∶今海旁皆有之,而通、泰及南海、闽中尤多。皆附石而生, 
蛎房。晋安人呼为 
每一房内有肉一块,大房如马蹄,小者如人指面。每潮来, 
充腹。海人取者,皆凿房以烈火逼之,挑取其肉当食品,其味美好,更有益也。海族为最贵。 
时珍曰∶南海人以其蛎房砌墙,烧灰粉壁,食其肉谓之蛎黄。 
保升曰∶又有 蛎,形短,不入药用。 
曰∶有石牡蛎,头边皆大,小夹沙石, 
夫服之,令人无髭也。其真牡蛎,用火 过,以 试之,随手走起者是也。 乃千年琥珀。 
【修治】宗 曰∶凡用,须泥固烧为粉。亦有生用者。 
曰∶凡用牡蛎,先用二十个,以东流水入盐一两,煮一伏时,再入火中 
时珍曰∶按∶温隐居云∶牡蛎将童尿浸四十九日(五日一换),取出,以硫黄末和米醋 
涂 
上,黄泥固济, 过用。 
【气味】咸,平,微寒,无毒。 
之才曰∶贝母为之使。得甘草、牛膝、远志、蛇床子良。恶麻黄、辛夷、吴茱萸。伏 
砂。 
【主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 ,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 
杀邪鬼,延年(《本经》)。除留热在关节营卫,虚热去来不定,烦满心痛气结,止汗止渴, 
除老血,疗泄精,涩大小肠,止大小便,治喉痹咳嗽,心胁下痞热(《别录》)。 
人、小儿盗汗。同麻黄根、蛇床子、干姜为粉,去阴汗(藏器)。治女子崩中,止 
热温疟,鬼交精出(甄权)。男子虚劳,补肾安神,去烦热,小儿惊痫(李 
瘰,一切疮肿(好古 
瘿疾结核(时珍)。 
【发明】权曰∶病虚而多热者,宜同地黄、小草用之。 
好古曰∶牡蛎入足少阴,为软坚之剂。以柴胡引之,能去胁下硬。以茶引之,能消项上 
结核。以大黄引之,能消股间肿。以地黄为使,能益精收涩,止小便,本肾经血分之药也。 
成无己曰∶牡蛎之咸,以消胸膈之满,以泄水气,使痞者消,硬者软也。 
元素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则渴饮不思。故蛤蛎之类,能止渴也。 
【附方】旧七,新十四。 
心脾气痛,气实有痰者∶牡蛎 粉,酒服二钱。(《丹溪心法》) 
疟疾寒热∶牡蛎粉、杜仲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下。(《普济方 
气虚盗汗∶上方为末。每酒服方寸匕。(《千金方》) 
虚劳盗汗∶牡蛎粉、麻黄根、黄 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日 
一。(《本事方》) 
产后盗汗∶牡蛎粉、麦 
消渴饮水∶腊日或端午日,用黄泥固济牡蛎, 赤研末。每服一钱,用活鲫鱼煎汤调下。 
只二三服愈。(《经验方》) 
百合变渴∶伤寒传成百合病,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欲卧不卧,欲行不行,欲食不食, 
口苦,小便赤色,得药则吐利,变成渴疾,久不瘥者。用牡蛎(熬)二两,栝蒌根二两,为 
细末。每服方寸匕,用米饮调下,日三服取效。(张仲景《 
病后常衄,小劳即作∶牡蛎十分,石膏五分,为末。酒服方寸匕(亦可蜜丸),日三服。 
(《肘后方》) 
小便淋 ,服血药不效者∶用牡蛎粉、黄柏(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小茴香汤下, 
取效。(《医学集成》) 
小便数多∶牡蛎五两。烧灰,小便三升,煎二升,分三服。神效。(《乾坤生意》) 
梦遗便溏∶牡蛎粉,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日二服。(丹溪方) 
水病囊肿∶牡蛎( )粉二两,干姜(炮)一两。研末,冷水调糊扫上。须臾囊热如火, 
干则再上。小便利即愈。一方,用葱汁、白面同调。小儿不用干姜。(初虞世《古今录验方》) 
月水不止∶牡蛎 研,米醋搜成团,再 研末。以米醋调艾叶末熬膏,丸梧子大。每醋 
艾汤下四五十丸。(《普济方》) 
金疮出血∶牡蛎粉敷之。(《肘后》) 
破伤湿气,口噤强直∶用牡蛎粉,酒服二钱,仍外敷之,取效。(《三因方》) 
发背初起∶古贲粉灰,以鸡子白和,涂四围,频上取效。(《千金方》) 
痈肿未成,用此拔毒∶水调牡蛎粉末涂之。干更上。(姚僧坦《 
男女瘰 ∶《经验》∶用牡蛎( ,研)末四两,玄参末三两,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 
丸,酒下,日三服。服尽除根。初虞世云∶瘰 不拘已破未破。用牡蛎四两,甘草一两,为 
末。每食后,用腊茶汤调服一钱。其效如神。 
甲疽溃痛∶ 肉裹趾甲,脓血不瘥者。用牡蛎头浓处,生研为末。每服二钱,红花煎酒 
调下,日三服。仍用敷之,取效。(《胜金方》) 
面色黧黑∶牡蛎粉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日一服。并炙其肉食之。 
(《 
x肉x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煮食,治虚损,调中,解丹毒,妇人血气。以姜、醋生食,治丹毒,酒后烦热, 
止渴(藏器)。炙食甚美,令人细肌 

介部第四十六卷介之二

内容:(宋《嘉 》) 
【释名】时珍曰∶蚌与蛤同类而异形。长者通曰蚌,圆者通曰蛤。故蚌从丰,蛤从合, 
皆象形也。后世混称蛤蚌者,非也。 
【集解】弘景曰∶雉入大水为蜃。蜃即蚌也。 
藏器曰∶生江汉渠渎间,老蚌含珠,壳堪为粉。非大蛤也。 
时珍曰∶蚌类甚繁,今处处江湖中有之,惟洞庭、汉沔独多。大者长七寸,状如牡蛎辈; 
小者长三、四寸,状如石决明辈。其肉可食,其壳可为粉。湖沔人皆印成锭市之,谓之蚌粉, 
亦曰蛤粉。古人谓之蜃灰,以饰墙壁, 墓圹,如今用锻石也。 
x肉x 
【气味】甘、咸,冷,无毒。 
宗 曰∶性微冷。多食,发风动冷气。 
震亨曰∶马刀、蚌、蛤、蛳、蚬,大同小异。寇氏止言冷,而不言湿。湿生热,热久则 
气上升而生痰生风,何冷之有? 
【主治】止渴除热,解酒毒,去眼赤(孟诜)。明目除湿,主妇人劳损下血 
烦,解热毒,血崩带下,痔 ,压丹石药毒。以黄连末纳入取汁,点赤眼、眼暗(《日华》)。 
x蚌粉x 
【气味】咸,寒,无毒 
《日华》曰∶能制石亭脂。 
《镜源》曰∶能制硫黄。 
【主治】诸疳,止痢并呕逆。醋调,涂痈肿(《日华》)。烂壳粉∶治反胃,心胸痰饮, 
用 
疮 
痱痒(时珍)。 
【发明】时珍曰∶蚌粉与海蛤粉同功,皆水产也。治病之要,只在清热行湿而已。《日 
华》言其治疳。近有 
【附方】新六。 
反胃吐食∶用真正蚌粉,每服称过二钱,捣生姜汁一盏,再入米醋同调送下。(《急救 
良方》) 
痰饮咳嗽∶用真蚌粉新瓦炒红,入青黛少许,用淡齑水滴麻油数点,调服二钱。《类编》 
云∶徽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