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3-本草纲目-第6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独时珍曰∶独,似猿而大,其性独,一鸣即止,能食猿猴。 
故谚曰∶独一鸣而猿散。独夫盖取诸此。或云即黄腰也,又见虎下。 
x肉及血x 
【气味】缺。 
【主治】食之,调五痔病,久坐其皮亦良(藏器)。 
x脂x 
【主治】疮、疥,涂之妙(同上)。 

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四
果然
内容:(《拾遗》) 
【释名】禺(音遇)、 (音又。或作 KT )、 ( 、垒二音。或作 )、仙猴。 
时珍曰∶郭璞云∶果然,自呼其名。罗愿云∶人捕其一,则举群啼而相赴,虽杀之不去 
也;谓之果然,以来之可必也。大者为然,为禺;小者为 ,为 
【集解】藏器曰∶案《南州异物志》云∶交州有果然兽,其名自呼。状大于猿,其体不 
过三尺,而尾长过头。鼻孔向天,雨则挂木上,以尾塞鼻孔。其毛长柔细滑,白质黑文,如 
苍鸭胁边斑毛之状,集之为裘褥,甚温暖。《尔雅》 ,仰鼻而长尾,即此也。 
时珍曰∶果然,仁兽也。出西南诸山中。居树上,状如猿,白面黑颊,多髯而毛采斑斓 
。尾长于身,其末有歧,雨则以歧塞鼻也。喜群行,老者前,少者后。食相让,居相爱,生 
相聚,死相赴。《柳子》所谓仁让孝慈者,是也。古者画 为宗彝,亦取其孝让而有智也。 
或云犹豫之犹,即 也。其性多疑,见人则登树,上下不一,甚至奔触,破头折胫。故人以 
比心疑不决者,而俗呼 愚为痴 也。 
x肉x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疟瘴寒热,同五味煮 食之,并坐其皮,取效 
【发明】时珍曰∶案钟毓《果然赋》云∶似猴象猿,黑颊青身。肉非佳品。惟皮可珍。 
而《吕氏春秋》云∶肉之美者, 猱之炙。亦性各有不同耶? 
【附录】蒙颂 时珍曰∶蒙颂一名蒙贵,乃 之又小者也。紫黑色,出交趾。畜以捕鼠, 
胜于猫、狸。 
长毛,白色,似握版之状。《蜀地志》云∶ 猢似猴而甚捷。常在树上, 然腾跃,如飞鸟 
也。 

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四
猩猩
内容:(本作 。音生。《纲目 
【释名】时珍曰∶猩猩能言而知来,犹惺惺也。 
【集解】时珍曰∶猩猩自《尔雅》《逸周书》以下数十说,今参集之云∶出哀牢夷及交 
趾封溪县山谷中。状如狗及猕猴,黄毛如猿,白耳如豕,人面人足,长发,头颜端正。声如 
儿啼,亦如犬吠。成群伏行。阮 云∶封溪俚人以酒及草屐置道侧,猩猩见即呼人祖先姓名, 
骂之而去。顷复相与尝酒着屐,因而被擒,槛而养之。将烹则推其肥者,泣而遣之。西胡取 
其血染毛 不黯,刺血必 而问其数,至一斗乃已。又按《礼记》亦云猩猩能言,而郭义恭 
《广志》云猩猩不能言,《山海经》云猩猩能知人言,三说不同。大抵猩猩略似人形,如猿 
猴类耳。纵使能言,当若鹦鹉之属,亦不必尽如阮氏所说也。又罗愿《尔雅翼》云∶古之 
说猩猩者,如豕、如狗、如猴。今之说猩猩者,与狒狒不相远。云如妇人被发袒足,无膝群 
行,遇人则手掩其形,谓之野人。据罗说则似乎后世所谓野女、野婆者也,岂即一物耶? 
【附录】野女 唐蒙《博物志》云∶日南出野女,群行不见夫。其状 且白,裸袒无衣 
襦。周密《齐东野语》云∶野婆出南丹州,黄发椎髻,裸形跣足,俨然若一媪也。群雌无牡。 
上下山谷如飞猱。自腰以下有皮盖膝。每遇男子必负去求合。尝为健夫所杀,至死以手护腰 
间。剖之得印方寸,莹若苍玉,有文类符篆也。 
时珍曰∶合此二说与前阮氏、罗氏之说观之,则野女似即猩猩矣。又雄鼠卵有文如符篆 
,治鸟腋下有镜印,则野婆之印篆非异也。亦当有功用,但人未知耳。 
x肉x 
【气味】甘、咸,温,无毒。 
【主治】食之不昧不饥,令人善走,穷年无厌,可以辟谷(时珍。出《逸书》《山海经》 
《水经》)。 
【发明】时珍曰∶《逸书》言猩猩肉食之令人不昧,其惺惺可知矣。古人以为珍味。故 
《荀子》言猩猩能言笑,二足无毛,而人啜其羹,食其肉;《吕氏春秋》云肉之美者,猩猩 
之唇,獾獾之炙,是矣。 

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四
狒狒
内容:(音费。《拾遗》) 
【释名】 (与狒同。亦作KT )、 
时珍曰∶《尔雅》作狒。《说文》作 ,从 ,从囟,从KT ,象形。许慎云∶北人呼为土 
蝼。今人呼为人熊。按郭璞谓山都即狒狒,稍似差别,抑名同物异欤? 
【集解】藏器曰∶狒狒出西南夷。《尔雅》云∶狒狒,如人被发,迅走食人。《山海经》 
云∶枭羊,人面,长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则笑,笑则上唇掩目。郭璞云∶交广及南康郡 
山中,亦有此物。大者长丈余,俗呼为山都。宋孝建中,獠人进雌雄二头。帝问土人丁銮。 
銮曰∶其面似人,红赤色,毛似猕猴,有尾。能人言,如鸟声。善知生死,力负千钧。反踵 
无膝,睡则倚物。获人则先笑而后食之。猎人因以竹筒贯臂诱之,俟其笑时,抽手以锥钉其 
唇着额,任其奔驰,候死而取之。发极长,可为头 。血堪染靴及绯,饮之使人见鬼也。帝 
乃命工图之。时珍曰∶按《方舆志》云∶狒狒,西蜀及处州山中亦有之,呼为人熊。人亦食 
其掌,剥其皮。闽中沙县幼山有之,长丈余,逢人则笑,呼为山大人,或曰野人及山魈也。 
又邓德明《南康记》云∶山都,形如昆仑人,通身生毛。见人辄闭目,开口如笑。好在深涧 
中翻石,觅蟹食之。珍按∶邓氏所说,与《北山经》之山 ,《述异记》之山都,《永嘉记》 
之山鬼,《神异经》之山 ,《玄中记》之山精,《海录碎事》之山丈,《文本指归》之旱魃, 
《搜神记》之治鸟,俱相类,乃山 
【附录】山都 时珍曰∶任 《述异记》云∶南康有神曰山都。形如人,长二尺余,黑 
色,赤目黄发。深山树中作窠,状如鸟卵,高三尺余,内甚光彩,体质轻虚,以鸟毛为褥, 
二枚相连,上雄下雌。能变化隐形,罕睹其状,若木客、山 之类也。山 时珍曰∶《北 
山经》云∶山 状如犬而人面,善投,见人则笑。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木客 又曰∶ 
《南康记》云∶生南方山中。头面语言不全异人,但手脚爪如钩利。居绝岩间,死亦殡殓。 
能与人交易,而不见其形也。今南方有鬼市,亦类此。又有木客鸟,见禽部。山 又曰∶ 
东方朔《神异经》云∶西方深山有人,长尺余,袒身,捕虾、蟹,就人火炙食之,名曰山 , 
其名自呼。人犯之则发寒热。盖鬼魅耳,所在亦有之,惟畏爆竹 爆声。刘义庆《幽明录》 
云∶东昌县山岩间有物如人,长四五尺,裸身被发,发长五六寸,能作呼啸声,不见其形。 
每从涧中发石取虾、蟹,就火炙食。《永嘉记》云∶安国县有山鬼,形如人而一脚,仅长一 
尺许。好盗伐木人盐,炙石蟹食。人不敢犯之,能令人病及焚居也。《玄中记》云∶山精如 
人,一足,长三四尺。食山蟹,夜出昼伏。千岁蟾蜍能食之。《抱朴子》云∶山精形如小儿, 
独足向后。夜喜犯人,其名曰 ,呼其名则不能犯人。《白泽图》云∶山之精,状如鼓,色 
赤,一足而行,名曰夔,呼之可使取虎豹。《海录杂事》云∶岭南有物,一足反踵,手足皆 
三指。雄曰山丈,雌曰山姑,能夜叩人门求物也。《神异经》云∶南方有魃,一名旱母。长 
二三尺,裸形,目在顶上,行走如风。见则大旱。遇者得之投溷中,则旱除。《文本指归》 
云∶旱魃,山鬼也。所居之处天不雨。女魃入人家,能窃物以出;男魃入人家,能窃物以归。 
时珍谨按∶诸说虽少有参差,大抵俱是怪类,今俗所谓独脚鬼者是也。迩来处处有之,能隐 
形入人家淫乱,致人成疾;放火窃物,大为家害。法术不能驱,医药不能治,呼为五通、七 
郎诸神而祀之,盖未知其原如此。故备载之,非但博闻而已。其曰呼其名则无害,千岁蟾蜍 
能食之者,非治法欤?引申触类,必有能制之者。又有治鸟,亦此类,见禽部。精怪之属甚 
伙,皆为人害。惟《白泽图》、《玄中记》、《抱朴子》、《酉阳杂俎》诸书载之颇悉,起居者亦 
不可不知。然正人君子,则德可胜妖,自不敢近也。 
x肉x 
【气味】无毒。 
【主治】作脯,连脂薄割炙热,贴人癣疥,能引虫出,频易取瘥(藏器)。 

兽部第五十一卷兽之四
罔两
内容:(《纲目》) 
【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