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批评的魅力-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 

  寻艺术的本性,而艺术作品恰恰是使艺术出场的唯一现实”。对艺术作品的 

  理解将提示我们如何去把握那使作品出场并持续存在的“本源”。 

       艺术作品是什么?一般人认为它只不过是一件物。悬挂在墙上的一幅画 

  就像一支猎枪或一顶帽子;一件雕塑可以由一个展览馆搬到另一个展馆;人 

  们用船运送艺术品就像从鲁尔区运出煤炭,从黑森林运出木材一样。但是, 

  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作为“物”,乃是不同于一般物的特殊之物,它不 

  是自然天成的,而是人工制品,但它又不同于一般人工制品供人“使用”, 

  而只是供人观赏的。因此,它又不是作为“器具”的物。 

       那么,不同于自然之物和器具的艺术作品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什么使它 

  们作为艺术作品而存在的呢?如果不是物性和器具性使作品成为“艺术品”, 

  那么,使作品成为艺术品的又是什么呢? 

       海德格尔认为,使艺术作品成为它之所是者是发生在作品之中的“真的 

  事件”——“世界”和“大地”撞击的事件:作品以自己的方式“建立”了 

  一个世界,从而展示大地,进入世界与大地的冲突,居于这一冲突的最高宁 

  静之中。 

       海德格尔所谓的世界就是他早期所说的“此在”中的“此”。他写道: 

   “世界并非摆在那儿的可数或不可数、熟悉与陌生的东西的单纯聚合,也不 



① 海德格尔 《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全集》第31 卷,第213 页。 


… Page 31…

  是一种由我们的观念附加到这种既有之物总和上的纯粹想像的框架。世界比 

  起我们自以为十分熟悉地在其中所把握到的可感可触的领域而言,它的存在 

  更完满……世界绝不是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仔细打量的对象。只要生与死、 

  祝福与诅咒将我们不断引入存在,世界就永远是我们所从属的、非对象性的 

            ① 

  所在。” “世界”不能还原为任何一物,也不等于一切物的总和,它是一个 

  非对象性的存在,是一个“无”,世界不是空无所有,而是“天地人神”的 

  四重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神”(即存在)不断给出意义之光,人借着这 

  种光得以见到万物 (获得意义)。因此,“世界”是对大地的“意义化”、 

   “澄明化”。无形而生息不止的世界是人存在于其中、所从属的“家”,它 

  是敞开澄明之域,是与“我”和“我们”生死相关的“意义域”。此外,“世 

  界”不是天然的,它是“天地人神”四重组合的作品,“我”参与了这个世 

  界,参与了“我的世界”的建构。天然的在此不是世界,而是“大地”。一 

  个世界产生了,一个世界消失了,但大地永存。 

        “大地”与那种有关土地的观念以及有关行星的纯天文学观念不同。它 

                                                                            ① 

  意味着“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回归于此,并隐蔽一切自行涌现之物。”在海德 

  格尔那里,“大地”、“自然”大体上是一个意思。大地与世界形成对照, 

  大地是无意义的、神秘而沉默的,因此是自我隐匿的,不可穿透的。而对神 

  秘无言的大地,人必须以建立“世界”的方式将大地“世界化”(意义化), 

  为万物命名并赋予它们以意义,使之从隐匿的大地进入世界的敞开。被世界 

  之光所照亮的万物得到彰显并支撑照亮它们的世界。但是,在世界之光中出 

  场的万物仅仅构成世界的图像,而不是万物本身的显示,万物本身是黑暗而 

  不可入的,无意义的,它在本性上拒斥意义,摧毁世界,不断回归于世界所 

  源出的大地。因此,海德格尔说世界与大地的关系是互相冲突:世界要求“敞 

  开”,大地要求“隐匿”,这种冲突正是“真”的历史性展开。在这一过程 

  中,存在者既澄明(作为世内之物)又隐匿(作为世界之外的大地性之物) 

  地出场,人的生存也被抛入真与非真的冲突之中。 



                      艺术作品是“存在之真”的自行设立 



       海德格尔认为,在人的生存历史中,真发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艺术 

  就是其中之一。艺术导致世界与大地的冲突,引起“真”的事件的发生,其 

  方式是在作品中经由建立一个世界而展示大地。他举了一个十分有名的例 

  子:凡·高的一幅画《农鞋》。这幅画看起来并不复杂,画面上除了一双破 

  旧的农鞋什么也没有,甚至没有起码的背景。但是: 

       在这双磨损的破旧农鞋中可以窥见农人劳苦步履的艰辛,窒息生命的沉 

  重,凝聚在那遗落于寒风猖獗、广漠无际、单调永恒的旷野和田垄上的足印 

  的滞缓。鞋上有泥土的湿润和丰厚。夜幕降临,荒野小径的孤独寂寞在这鞋 

  底下悄然流逝。这双鞋在颤栗中激荡着大地恒寂的呼唤,显示着成熟谷物的 

  无言馈赠,散发着笼罩在冬闲休耕、荒芜凄凉的田野上的默默惜别之情。它 

  浸透了农人渴求温饱、无怨无艾的惆怅和战胜困境苦难的无言的内心喜悦, 

  也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颤抖,以及死亡威胁中的恐惧。这器具归属于大地, 



① 海德格尔 《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全集》第31 卷,第237 页。 

① 海德格尔 《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全集》第31 卷,第241 页。 


… Page 32…

它在农人的世界里得到保护,正是在这种被保护的归属中,这器具本身才得 

以居于自身。 

     显然,海德格尔看到了画面上没有的东西:农鞋所归属的大地和保护它 

的世界。作为物它是大地性的,具有大地的神秘无言的特征。但同时,它作 

为一件器具又是世界性的,在农人的使用中进入农人的世界并加入了这一世 

界的建构。因此,只有在这个世界中,农鞋才作为被使用的物而存在,所以 

说它在世界中得到保护,一旦脱离这个世界,它便是纯然的物而非器具,并 

将回归和隐入大地。也就是说,当农鞋处于它所归属的大地和保护它的世界 

中时,它才同时作为大地性的物和世界性的物而显现,带出它存在的全部事 

实,而不是摆在那里使人不在意的东西。 

     如此看来,一双农鞋并不仅仅是真正意义上的农鞋,因为它的在场需要 

不在场的世界和大地的保证。而不在场的世界和大地却往往因为其不在场而 

被人忽视和遗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便是这样同事物打交道,往往见物而 

不见存在。然而,正是艺术作品的特殊存在和魅力中断了我们的日常态度, 

使我们注意到那隐于事物之后的不在场的世界和大地,从而重新审视在此之 

间的存在者的存在,而面对它的真正的丰盈。对此,海德格尔作了精彩的说 

明: 

     凡·高的一幅画,一双粗糙的农民的鞋,别的什么也没有。实际上,这 

幅画描绘了无,但就这幅画而言,却又有什么东西。当你独自一人直接面对 

它,仿佛你自己正在回家的路上,你扛着锄头,在最后一堆马铃薯篝火熄灭 

之后,夜晚迟迟地降临了。在那儿有什么?画布么?笔触么?色块么? 

     在那儿,画布消失了,笔触消失了,色彩消失了,在那儿出现了农人的 

大地和世界,它的艰辛,它的喜悦,它的忧愁,它的神秘……,正是这种描 

绘召唤不在场者“出场”,成为无形的在场者。于是,我们看到了画面外的 

那么多“无”转换成实实在在的“有”,无限的“有”,即农鞋所展示的存 

在的丰盈。在此,农鞋不再是摆在那儿的一件东西,一堆扎在一起皮麻,而 

是作为“器具”居于大地和世界之间的存在者了。在农人世界的光照中,它 

从物性的大地涌现,活生生地来到我们面前,带着泥土的芳香,生存的艰辛, 

农人的喜悦和悲伤来到我们面前,使我们心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