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推理小说宗师松本清张代表作砂器-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话正经点儿,别想歪了。〃
  〃哈哈,碰钉子了吧。在阿美面前还是乖点为好。总之,到了月底还要经常请你帮忙呢。〃
  〃哎呀,还是别讲这些令人讨厌的话了。〃
  这边你一言我一语地正闲扯得起劲儿。
  〃喂,算账。〃
  人们看到雅座里的两个人站起身来。
  走出托利司酒吧的两个男人,那以后究竟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对此倒不乏目击者。刚巧有两个正在走街串巷揽客的吉他手跟他们打了个照面,在离酒吧有五六米远的地方正好擦肩而过。走街串巷的吉他手经常以这一带的小酒馆或酒吧为主顾。
  为什么吉他手会注意到二位客人的行踪呢?因为他们原本是要到这家托利司酒吧来演奏赚钱的,谁知客人却走了,因而才不由自主地咂舌表示遗憾的。
  〃什么呀!那种客人是不会花钱让人演奏的。〃年长的吉他手说道,〃品位不怎么高嘛。〃
  所谓品位,乃是一句暗指穿戴打扮的行话。在他们这个行当里,最关心的就是穿戴打扮是否高雅。
  〃是吗?〃年轻的那位,因为是在摸黑的地方相遇的,所以并没有注意到,听到这句话才不由自主地扭头往后瞧了一眼。
  路很窄,再往前十米左右又分出两条岔路。往右走是一条大街,出去就是一条熙来攘往的商业街;往左走则是沿着蒲田车站外围栅栏的一条小路,还有空无一人的小房子。小路十分偏僻,行人稀少。虽然围着铁丝网,但空地里还是杂草丛生,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女人根本不敢独自一人在这里行走。况且路灯还很稀少,仿佛是一块不知会出什么事的地方。再往前走,就是电动火车的调车场了。
  两个客人就是拐进了左边那条路的。尽管对吉他手所谓的品位尚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但两个人竟然走进了那样一条偏僻的小路,由此可知,他们并不是有什么来头的顾客。
  〃那两个人看样子是显得很亲密呢,还是像吵过架的样子?〃案件发生之后,搜查本部的负责警官向两名吉他手问道。
  〃根本没有吵过架的迹象。好像彼此在谈着什么,不过具体谈什么却不清楚。反正觉得两个人很亲近。〃
  〃那两个人讲话有什么特点吗?〃
  〃哦,对!感觉上是东北地区口音的方言。〃
  〃这是指其中的哪一位呢?是年岁大的,还是年轻的呢?〃侦查员再问。
  〃哎呀,天太黑,看不清面孔,觉得是左边的那个人。那个人的个头好像不高。〃个头不高的是那位头发半白的人。
  这些都是发生在五月十一日夜里的事。
  二
  由蒲田车站发出的京滨线和东北线的第一班车是早上的四点零八分。为了准时发动电动机车,司机、售票员和机车检修员三点钟刚过就从值班室起床,前往停放电动机车的调车场。
  面积很大的调车场内停放着数不清的电动机车。五月十二日凌晨三点正是又黑又冷的时候。
  机车检修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当他把手电筒灯光照到最后面第七节车厢的车轮时,一下子就惊呆了。
  他站在那里喘不上气来,突然间挥动双手撒腿就跑,连滚带爬地跑到站在驾驶台上的司机那里。正巧,驾驶台这会儿刚刚来电。
  〃喂!轧死人了!〃他扯开嗓子尖声叫道。
  〃死人?〃司机心里咯噔一下,但很快又笑了起来。〃喂,我说,车还没开呢,怎么可能轧死人!你是还没睁开眼睛看到什么了吧,精神点!〃
  司机的话是有道理的,因为刚把上面的导电弓架放上去,刚刚传出起动的声音。
  〃不,怎么会看错呢?那里确实躺着一具尸体。〃机车检修员脸色苍白地坚持说道。司机和刚好走过来的售票员决定还是先到检修员所说的现场去看看。
  〃就是那儿!〃来到第七节车厢跟前,检修员老远就把手电筒冲着车下照去。顺着光线,确实看到像是有一具发红的人的尸体,正躺在车轮紧下方的轨道上。
  司机弯下腰一看,不由得发出一声怪叫。
  〃呀!太可怕了。〃售票员紧跟着喊道。

  第4节:第一章 地 点(4)

  三个人死死地盯着尸体,动也不敢动。
  〃赶紧通知警察。时间来不及了!〃不愧是售票员。离四点零八分的始发时间只有二十分钟了。
  〃好的,我去通知。〃司机随即向离得很远的办公室跑去。
  〃一大清早的,真不吉利。〃稍稍有些缓过神来的售票员唠叨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嘛!车子动都没动……怎么会躺着血肉模糊的尸体呢?〃
  在这个调车场里,有数不清的电动机车一排排停在那里,第一班开出的电车所在的位置离栅栏最近,与相邻机车之间的距离只有一米左右。那具尸体的两只脚在电车的一侧,电车的后尾部正冲着栅栏。
  调车场内,高高的柱子上安着电灯。男子尸体所在的地方很暗,电车遮住了灯光。这成了后来推断犯罪理由的一项依据。
  售票员和机车检修员一边原地跺着脚,一边在等待办公室来人。跺脚并不是因为天冷,而是内心太紧张了。
  天色逐渐亮了起来。
  有无数支亮光从对面移动过来…接到通知的办公室那伙人赶来了。
  在握着手电筒的那伙人里,有一位是值班副站长。副站长也瞪大了眼睛紧盯着车厢下面。行进中的电车轧死人的例子很多,而停在调车场的电车下面躺着一具尸体,这还是头一遭。
  〃马上跟警视厅联系。其他人都不许靠近尸体!现在由208号作为始发电车。〃作为负责人的副站长当机立断地指挥着。
  〃不过,事情做得够绝的!〃其他人都弯下腰去仔细观察车轮子。
  男子脸部血肉模糊,令人联想起传说故事中的赤面鬼。
  如果没有发现这具尸体,照正常情况发车的话,他的头刚好会被车轮给碾碎。尸体面部朝上,是枕在铁轨上的,而且腿就搭在另一条铁轨上。所成的姿势是,只要电车一开动,头和两腿就会被切断。
  天色终于亮了,当相关警官从警视厅火速赶来时,调车场里的灯也都熄了。
  赶到现场的是搜查一科一股的黑崎股长,同来的还包括七八名侦查员和鉴定科员,此外还跟来了五六名各媒体常驻警视厅的记者。当然,记者都被赶到了离现场较远的地方。
  电车只留下了第七节,其他六节一切正常,仍旧连在一起脱离开这节车厢,从调车场发车走了。所以,只有出事的这节车厢孤零零地留在那里。
  围着这节车厢,鉴定科科员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又是拍照,又是画现场示意图,还从办公室借来了调车场一带的地图,并在上面画上红线。
  将大体情况做完记录后,警察们立即将尸体从车厢下拉了出来。
  尸体面部已血肉模糊,难以辨认。看上去似乎是用钝器之类的东西使劲击打过,眼球都要冒出来了,鼻子被砸烂,裂开了口子,花白的头发也沾满了血迹。
  鉴定科员立即着手验尸。
  〃这人死的时间不长。〃科员弯下身说道。
  〃是,大致推断死了有三四个小时。〃搜查科的鉴定科员如此断定,解剖结果也大体证实了这一推断。
  解剖于第二天下午在R大学法医系进行。解剖所得的初步结论如下:
  年龄:五十四岁左右,略瘦。
  死于被人扼杀。
  整个面部几乎布满为钝器击打所留下的创伤,创伤进而扩展至手、足各部位,上面有伴随表皮脱落的外力击打伤痕,各部位均出现条状血痕。
  胃内残留物:有呈淡黄褐色的微微混浊的液体(含有酒精成分),混有微量尚未消化的花生米。混浊液体约200毫升。根据化检,查出含有安眠药。
  综合以上情况可以认定:被害人饮用过混有安眠药的威士忌,然后被扼死,进而又遭攻击面很钝的凶器(如石头、铁锤等)用力击打。死后时间为三到四个小时。
  解剖结论中所记载的对凶器的推断,与事实是吻合的。
  搜查小组在现场附近进行搜索时,在道路与调车场之间的一条小水沟里捡到了疑似凶器的石头。
  石头上粘满了泥巴,用水清理之后发现,上面还残留着极少量的血痕。由于是掉落在水沟里,大部分血迹已被水冲走,因为又进一步清理泥巴,使留在上面的血痕更少了。这些血痕与被害人的血型完全相同。石头的直径有十二厘米大小。

  第5节:第一章 地 点(5)

  被害人的手足有无数擦伤,其原因很快就弄明白了。调车场在面向道路的界线上用立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