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媚图-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音指、无且手,虽然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但从这构词上看,多半是一门秘法或是武学,而且跟手法有关。为什么能联系到琼花么?琼花跟洞天又有什么关系?

钱逸群的手指在这张阁主的字上反复走了两遍,直走得指肚发烫,突然抬头问道:“监院老爷,洞天是什么?”

身为一个道士,问出“洞天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多半是要被师父请吃一顿“竹笋拷肉”的!好在钱逸群这一个月里不与别的道士闲话,遇人谦卑,整rì抄经,在众道眼中是个年轻的道德高士,非凡人等,所以他这么问,倒让人以为是别有深意。

“洞天者,地上仙山也。厚道长缘何有此一问?”陈监院满脸迷茫问道。

“是啊,地上仙山。大凡跟洞天有关的诗句,无不是用‘入’、‘上’字,张老爷为何要说‘下’洞天呢?”钱逸群手指死死按在那个“下”字上,“琼花观,或者说扬州,可有朝下延伸的古洞名胜?”

“非也非也,”都管道人闻言一笑,“厚道长这断句有误啊。”

“哦?愿请教。”钱逸群倒是虚心。

“一朵琼花下洞天,”都管道人读了一遍,道,“这句说的是,琼花自洞天而下人间,便如‘疑是银河落九天’之‘落’字。”

钱逸群微微皱眉道:“此解倒是正理,怕是我想差了。”

“哪里,厚道长专注经典,于诗词小道却无从分心罢了。”都管倒是替钱逸群全了面子。

钱逸群心道:我于诗词一道还算是下过几天功夫的。虽然你解的通,不过我却还是觉得这“下洞天”别有所指。

“厚道长这么一说,却让我想起一桩幼年往事来。”陈监院缓步走了过来,道,“那时我刚入琼花观,是监院胡大师的侍者。有一次胡师与人闲谈,就说观里典故,除了琼花台、无双亭、后土祠……还说起一处。”

在场只有一两个老道人见过那位胡大师,却不曾听说过这则典故,侧耳倾听。

“玉钩井。”陈监院顿了顿,补充道,“便是院里那口古井。”

众道这才哦了一声,表示知道那口古井。

钱逸群略一回忆,也想起的确有那么一口不起眼的井,原来还有“玉钩”这么个名字。

“相传宣德年间,有个道人赤着双脚从天而降,先在街上卖药,后来手拿一轴画卷去见扬州府,还说:‘此画是贵地一处佳景图,今rì献给老爷’。说完转身就走了。

“府尊打开画卷一看,只见画上画着楼台亭阁,题名‘玉钩洞天’不知是哪里的景物,觉得此事蹊跷,便派人尾随道人,想看个究竟。谁知那道人进了琼花观,跳入井中不见了。”

——怎么听着很像后世导游的信口胡诌?那道人都从天而降了,还街上卖药……这不是装逼么?要献图,直接降落在知府衙门不就行了?最后跳入井中不见……你让我们以后怎么喝那个井水?

想到那口井里的水是现在琼花观泡茶专用水,钱逸群心中难免忍不住吐槽两句。

“后来,府尊派人下井,谁知井里竟然没水,倒是有个大洞。”陈监院继续道,“洞门上方有‘三十六洞天’五个大字。走进洞天,只见里面楼台亭阁,金碧辉煌。大殿的檐下,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玉钩洞天’四个大字。洞内复有奇花异草,树木葱茏。但是没有见到道人的身影。

“探子从井中上来后,将所见景色回报府尊。府尊听了不信,再派人下去看时,只见井水漫漫,哪里还有什么大洞。”

——这就更扯了,三十六洞天明明是金华洞元天,在婺州金华县,怎么会跑来扬州?

钱逸群微微皱眉,有暗道:若是这里真有个玉钩洞天,又正好在井下,那便能和琼花联系起来了!如此看来,琼花却是那洞天的钥匙。

而如今,正好有一朵琼花在风中摇曳,天意耶?巧合耶?

第十八章无且手

第十八章无且手

钱逸群与陈监院告了假,借郑元勋的名头出了琼花观,直往钱卫包租的客栈去了。。。他倒不是去见钱卫,而是去见狐狸。

陈监院刚才那故事虽然真假难辨,却说明了一个道理:活得久一些,总能听说许多故事。

在这个世上,恐怕也只有狐狸活得最久——虽然不知道换了多少肉身。

狐狸许久没有见钱逸群了,整rì里宅在客栈里,偶尔晚上出去散散步,留下些狐妖出没的明间怪谈。它见钱逸群过来,十分意外,问道:“你是出来过年的?”

“是有事请教。”钱逸群开门见山,在桌边坐了,问道,“观音指、无且手,一朵琼花下洞天。何解?”

“听着就是假道士的词。”狐狸嘟囔一句,“‘一朵琼花下洞天’说不通,哪有下洞天的?太不敬祖师了!”

洞天福地都是祖师立门开户,或者清修潜学之所,无论是不是在山上,都该用“上”这样的敬辞。狐狸到底是老古董,切入点与钱逸群完全不同,却一针见血地找出了那个“下”字。

“有玉钩洞天在井下。”钱逸群解释一句,道,“这句且不管它,观音指和无且手是什么?”

“观音指就是无且手。”狐狸果然见识得够多,“其实是先有无且手,后有观音指。你知道夏无且么?”

钱逸群脑子里一搜,道:“很耳熟,记不得了。”

狐狸吧唧吧唧嘴,钱逸群自觉地让钱卫去买条烤羊腿回来。

狐狸这才悠悠讲述起夏无且的故事。只听了个开头,钱逸群就想起这人是谁了。

他是一个著名故事里的非著名龙套!

说起来,那个故事离今rì倒是不远,诸位看官回去问问家里老人,或许也都知道。

在战国末年时候,燕国太子丹请刺客荆轲以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督、亢之地的地图为信,拜见秦王——rì后的始皇帝陛下。荆轲此行的目的本是行刺,但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临时改变主意想生擒秦始皇。

结果两人绕着柱子跑了半天,眼看就要抓到秦始皇的时候,秦国医官夏无且,以随身的药囊掷荆轲,打落了荆轲的宝剑,救了秦始皇一命。

重温这个故事,钱逸群却是想到天下大势的交关。若是有个穿越众在场,只需伸手拉夏无且一把,那个药囊就砸不中荆轲,秦始皇恐怕就得殒命当场。中国历史也就彻底改道了,说不定直到两千年后的天下仍旧是诸侯分立。

“夏无且是扁鹊传人,他从扁鹊《十三鬼穴刺》中领悟了一套针砭术,能够逼游魂离体。后来孙思邈将这针砭术作成歌诀,为《鬼门十三针》。无且手就是行此针法的手法。”狐狸细细解说道。

“那观音指……”

“有医家弟子出家为僧,便带入了佛门。换了个名字叫‘大悲廿二针’,以‘观音指’施之。”狐狸道。

“多的这几针怎么来的?”钱逸群好奇道。

“因为单穴孤针,双穴复针。比如劳宫穴,那是两边对称的,便是一穴两针。”狐狸道,“秃驴嘛,你懂的,总要胜过人家才算自己本事。”

钱逸群喔了一声,问道:“那么这无且手跟琼花有什么关系?”

“没听说过有关系。”狐狸道,“你想干嘛?”

“好奇。”钱逸群老实道,“你看,张阁主莫名其妙不见了,又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个贼,我就想看看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故事。”

“好奇心是葬命毒药!”狐狸道,“以咱看,你还是回去洗洗睡吧,别惹事,过完年便该北上了。”

“不能呀!”钱逸群道,“rì后要帮你重塑灵体,我得先积累一些江湖经验啊!比如这玉钩洞天,为何会在琼花观呢?咦,对了,扬州人为什么这么喜欢玉钩呢?郑元勋家也有个玉勾草堂。多不吉利?”

“玉钩喻新月,有什么不吉利的。”狐狸不屑道,“你真要去也没关系,有金刚珠保命,再带上翠峦山,实在打不过人家,便耗死人家。”

钱逸群心中赞道:老叫兽果然有水准!我若是带着翠峦山,打累了就进去休息两天,出来继续打。只要不被人秒杀,就绝对能耗死别人!

钱逸群扫视屋内,见自己的竹箧就在墙角放着,走过去打开门,见里面翠峦山、白莲花安然无恙,便将白莲花放在了金鳞篓里,就当普通的竹篓用。

翠峦山大不盈尺,重不过半斤,钱逸群找个青布褡裢便装了进去,肩上一背,就如云游道士、走方郎中一样。

“对了,我去问问中行悦,看他知不知道。”钱逸群正要回观里,突然想起了百媚图里的那个大汉奸。这厮能用匈奴人给大汉造成那么大的麻烦,想必也不是泛泛之辈。

狐狸不置可否,反正它觉得中行悦靠不住。百媚图之所以从法器沦为邪术之器,天知道中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