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说服所有人-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只要卓别林一露脸、一张口、一举手、一投足,立即就能把人们的心弦拨动,使千万人为之捧腹、为之喷饭、为之倾倒?这神秘的奥妙之一就在于: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充满了启人心智、令人愉悦的幽默。

  如果在讲话中量体裁衣地、恰当地插入笑话,则能起到很好的说服效果。

  幽默的说服力

  陈先生是北京一家公司的执行经理,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正就公司的战略和实施战略的方针争吵不休,陈先生要试图说服他们停止争论,转到务实的执行上来。为此,陈先生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幽默的故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人向美国总统建议,他有一个良策可以一举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他是这么说的:“在我看来,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完全是由于德国U型潜艇不断击沉我们的商船造成的。我提议,我们想个办法把整个大西洋烧开锅。这样,当大西洋的海水温度太高而使德国潜艇无法继续躲在海底的时候,它们就不得不浮出海面。而当它们真的冒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以逸待劳,在海上张开罗网将它们一一擒获,就像我们在打猎季节捕获猎物那样。”

  而当美国总统询问这个人有什么办法把大西洋加热到212华氏度时,这个人的回答是:“当然,这事交给技术人员去办好了。我只负责制定政策。”

  待一阵大笑平静下来之后,陈先生告诉在场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这就是所谓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之间的差异。”

  争吵不休的管理人员终于停止争吵,开始商讨具体的执行方案。在说服过程中,我们随时可能遇到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人,我们需要和他们沟通交流,要说服他们认同你的观点,要说服他们购买你的商品,要说服他们放弃某些危险的行为等,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幽默。英王乔治三世有一天到乡下打猎,中午感觉肚子有些饿,就到附近的一家饭店点了两个鸡蛋充饥。吃完鸡蛋,店主拿来账单。乔治三世看了一眼账单,愤怒地说:“两个鸡蛋要两英镑!鸡蛋在你们这里一定是非常稀有吧!”

  店主毕恭毕敬地回答:“不,陛下,鸡蛋在这里并不稀有,国王才稀有。鸡蛋的价格必须和您的身份相称才行。”

  乔治三世听完后不由得哈哈大笑,爽快地付了账。店主幽默的言辞,不但没有惹怒英王,反而获得了不小的收入。

  在说服的过程中,对方可能出于对你的不满,直截了当地指责或批评你,这时除非不得已,不应该针锋相对地反指责、反批评。因为那样,双方很可能由于面子的关系,演变成一场唇枪舌剑,从而导致关系的破裂,说服也就无从谈起。这时,你的幽默就派上了用场。一次,钢琴家波奇在美国密歇根州的福林特城演奏时发现,全场有一半座位空着,他当时很失望。但是最后他还是大步走到台前,向听众表示谢意,并对听众说:“朋友们,我看到你们福林特这个城市的人们都很有钱,你们每个人都买了两三个座位的票。”

  于是,这半屋子的听众放声大笑,使劲儿鼓掌。波奇这句无伤大雅的玩笑话使他顷刻之间赢得了听众的同情与尊重。

  人们之间存在不同的意见,这本来是很正常的。如果在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时,抱着逆反心理和对抗心理,结果必然是一谈就崩。如果说服者具有幽默感,善于使用幽默语言,就有可能消除分歧,找到共同点。美国总统里根上台后,打算选择国会议员斯托克曼担任联邦政府的管理与预算局局长。但是,斯托克曼曾多次在公开辩论中抨击里根的经济政策。里根怎样才能打破僵局呢?他给斯托克曼打了个电话:“戴维,自从你在那几次辩论中抨击我以后,我一直在设法找你算账,现在这个办法找到了,我要派你去管理与预算局工作。”一个幽默的电话,不但打破了僵局,而且起到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功效。这就是幽默的魅力所在!

  使用幽默的禁忌

  在使用幽默的说服技巧时,以下几种方法是绝对要避免的:

  (1)“让我来给大家讲个小笑话。”(没有人会说自己要讲大笑话)

  (2)“在来这儿的路上,我遇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3)“下面我说一个笑话。大家都会爱听的,因为它实在是太逗乐了。”

  (4)“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小笑话。大家以前或许曾经听说过,但我还是要再讲一遍。”

  这几种说法一定要避免。因为,如果你提前向听众担保你讲的笑话会把大家逗乐,那你就会让听众的期望值升高,这很有可能会令听众大失所望。这样介绍自己的笑话无异于自断生路。

  生活中没有哲学还可以对付过去,然而没有幽默则只有愚蠢的人才能生存。

  ——普里什文



2苏格拉底式回答法
更新时间:2009…2…4 15:27:03 字数:1909


  在说服过程中可以巧设陷阱,让对方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诱其说“是”。对手在不知不觉中坠入圈套,这时候,你便牵住了他的“牛鼻子”,迫使他不得不就范。
  诱使对方多说“是”被称为“苏格拉底式回答法”,在说服中有其特殊的功效。

  让对方有一个能够接受别人意见的心理

  有人曾向一位以擅长采访而出名的记者请教有关采访的秘诀;这位名记者的回答简单得令人意外。他说:“其实再难说话的对手,秘诀也就是只要开始问些让对方容易回答和同意的问题。”因为双方几乎都是初次见面,被采访者开始时,会下意识地怀有戒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开始就问及核心问题,对方就会更加警觉。这就需要我们不要让对方在心理上形成抵触性防线,而是让对方有一个能够接受别人意见的心理。使之产生这种心理的方法,就是一个接一个地提出能让对方用“是”回答的问题。

  在这种回答“是”的过程中,心理防线消失了,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以肯定态度接受对方建议或论点的态势。事过之后即使有后悔之意,也已经没有后悔药了。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日本有个聪明的小和尚一休。有一次,大将军足利义满把自己最喜爱的一只龙目茶碗暂时寄放在安国寺,没想到被一休不小心打碎了。就在这时,足利义满派人来取龙目茶碗。大家顿时大惊失色,不知所措。

  一休道:“不必担心,我去见大将军,让我来应付他吧!”

  一休对将军说:“有生命的东西到最后一定会死,对不对?”

  足利义满回答说:“是。”

  一休又说道:“世界上一切有形的东西,最后都会破碎消失,是不是?”

  足利义满回答:“是。”

  一休和尚听了足利义满的回答,露出一副很无辜的神情接着说:“义满大人,您最心爱的龙目茶碗破碎了,我们无法阻止,您一定会原谅我们。”

  足利义满继续回答:“是。”

  在连着回答了几个“是”字,足利义满已经知道此事不宜再严加追究了,一休和尚安然地渡过了这一难关。当你和对方的情绪对立时,要勉强已表示拒绝态度的对方同意你的看法,是十分不容易的。这时,只有使用诱导的方式,使对方其他问题答应“是”,当答“是”的次数逐渐增加时,再突然地回归到正题,使得对方在无意识中也答“是”。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惯性法则”。

  诱使对方承认你的立场

  有许多老资格的推销员和谈判高手,几乎都在有意无意地实践这种“苏格拉底式问答法”。如果将这种谈话术应用于经济贸易活动中,便可望大大提高业绩。

  一个业务员在进入真正的推销话题前,总会随便地说几句话,例如“您好啊!今天的天气真的非常好”、“好漂亮的院子喔,一定是您整理的吧!哇!好可爱的孩子!居住的环境这么好,一定不会生病”或“您先生到现在还在加班啊”、“这条狗是狼犬吧”,等等。以这种方式去询问对方,对方一定会答“是”。

  在趁着对方连续说“是”的时候,业务员就可以进入主题说:“我是某某产品的业务员,我担任这个地区的推销工作,这里有一些产品的目录,请随便看看。”对方或许会不经意地回答:“哦!是吗?”业务员在此时又会说道:“对于这一点我可稍加说明,我是否可以替你解释一下?”在这种口气之下,对方一定会答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