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瞿+秋白--从书生到领袖-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问题。3 月,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上,专门讨论了土地问题,发表了《对
农民宣言》,通过了《农民问题案》,都表示要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总之,土
地问题的解决,已成为国民革命中势在必行的大事,不能回避了。①②《对
于国际第七次扩大会中国问题决议案的解释》。

在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中

这一时期,中国工业中心地上海的工人运动猛烈发展起来。按照苏俄
城市武装起义的模式,中共中央异常重视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的发动和组织工
作,并于1926 年10 月领导上海工人阶级举行了第一次武装起义。由于当时
起义的时机尚未成熟,群众没有充分地发动起来,武器装备很差,总罢工发
动后没有迅速转入武装起义,就在帝国主义和军阀孙传芳的镇压下失败了。
瞿秋白没有参加第一次武装起义的领导工作,但他十分关心起义的情况。共
青团中央书记任弼时、中共江浙区委书记罗亦农、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


等同志,时常到法租界望志路五丰里五号瞿秋白家中商议工作。在准备第二
次武装起义的过程中,中共江浙区委召开代表大会的时候,瞿秋白主动提出
担任代表大会的报告,但被中央拒绝。1927 年2 月19 日,上海总工会发布
总同盟罢工命令。当天,杨之华参加了在上海西门勤业女子师范学校召开的
全市积极分子会议。会后散发传单时,发现军阀李宝章的大刀队正在西门十
字街头行刑杀人。她回到家中告诉正在工作中的瞿秋白。他很关心同她一起
散发传单的同志的安全,郑重地嘱咐她去寻找失散的同志,然后向中央机关
报告情况。罢工第一、二日被捕被杀的工人、学生总计在百人以上。21 日
晚,工人开始夺取军警武装,总罢工转入武装起义。22 日下午,停泊在高
昌庙的海军炮舰上的革命士兵,发炮轰击高昌庙兵工厂,于是各区工人群众
英勇地展开了夺取武器,袭击军警的战斗,闸北和南市工人并与军警进行巷
战,起义达到高潮。当天,瞿秋白来到设在拉斐德路(今复兴中路)的启迪
中学里的暴动指挥所,参与领导起义。当天,杨树浦区工人召开近万人的示
威大会,并当场抓获工贼“小滑头”,公审后,立即处死,人心大快。

瞿秋白得知后,赞扬了工人的革命行动。

由于事先准备不够,加上罢工已延续多日,部分工人已自动复工,起
义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很小。因此,23 日晚,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区委(即
江浙区委)举行联席会议,检讨这次起义失败的经验和教训。陈独秀、彭述
之、罗亦农、赵世炎、任弼时、汪寿华、瞿秋白、杨之华等参加了会议。会
议由陈独秀主持,罗亦农、赵世炎报告了起义的情况和问题,大家进行了讨
论,不少同志发言。瞿秋白对于这次起义的教训和下次起义的准备工作等,
作了系统的发言。他指出:罢工开始以后,党对组织士兵、学生、市民和小
资产阶级群众响应工人罢工的决心不够;起义缺乏准备;对组织人民政权,
只作为一般的宣传口号,没有实际组织工人和各界人民选举市民代表大会的
代表;一味依赖大资产阶级,等待上层分子去接洽李宝章部下兵变,严重地
脱离革命群众。结果,工人罢工已经三天,兵变无望,党才决定把罢工转变
为武装起义。会议经过讨论,为了保存力量,准备第三次起义,决定由上海
总工会下令复工。会议同时提出了准备第三次起义的方针:扩大武装,准备
暴动,扩大市民公会,准备建立市民政权;领导左派,严厉打击右派,等等。
决定由陈独秀、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等组成中央特别委员会(简
称特委会),作为起义的最高决策机关,同时成立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军委,
以加强对起义的领导和指挥。

为了切实地吸取第二次起义的经验和教训,使第三次起义的计划和政
策更加正确,瞿秋白于24 日写了《上海“二·二二”暴动后之政策及工作
计划意见书》。他鲜明地指出党在领导第二次起义工作中的错误:“我党将工
人群众放在街上(总同盟罢工),整整三天不去理他们,不领导他们前进。
至于暴动的进攻,甚至不但不攻,并亦不守——工人群众之夺枪杀工贼拒捕,
在二十二日下午六时之前尚大半系自动的(上总于发出罢工纪律‘不准打厂,
不准——不准——不准——不准’之后,等到李宝章开始屠杀,尚未有决然
令工人防守的通告)”。对于党领导起义的策略,意见书说:“这种策略是:
工人罢了工,等候大资产阶级之援助,撇开小资产阶级,而不加以领导鼓动,
只想得了钮铁(惕)生接洽李宝章部下兵变(军官改变态度),大商肯发命
令罢市等种种所谓‘暴动之胜利的保障’后,然后再准备暴动。这种策略,
简直客观上是卖阶级的策略。”瞿秋白列举了工人自发地惩罚工贼,进攻警


署、兵工厂,赞扬了工人阶级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而我们的领导者却远远
落后于工人的行动。他说:“22 日晚9 时半,集中于北站的某处工人代表,
向我(秋白)说:‘大家不动,你们教我们五十工人骚动,岂非叫我们白白
去牺牲’”。工人们的批评和抗议,说明了党的领导不力,“教训了我们的党”。

瞿秋白在意见书中对于第三次起义,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强调党
“亟宜集中政治领导”,掌握领导权。“上海市民应以工人阶级为领袖,武装
暴动响应北伐军,自动召集上海市民代表紧急会议,这就是集合一切革命的
行动的分子的总机关,在暴动前暴动后,指挥上海革命运动”,“所以,‘一
切政权归市民代表大会’是一个总口号”。

新政策的策略是:对于大资产阶级,“逼迫他们服从‘民意’,牵制他
们妥协政策,尽量利用他们内部之冲突,及其军事上的联络”;对于小资产
阶级,“尽可能引导一般市民群众,使他们做我们反对大资产阶级领导革命
中的友军”;对于反动派及买办阶级,“竭全力暴露其罪恶,不断的极急烈的
攻击其卖国卖民勾当并攻击帝国主义军阀之一切压迫——这亦是与民权资产
阶级在此次上海革命中争领袖权之另一方面,而且是很重要的方面。”党对
于工人阶级,应当‘竭全力(一直到公开的向他们承认党此次之错误),鼓
励其武装斗争的意志,指明其夺取其参政权之目的”,“工人应当领导小资产
阶级力求民权独裁之实现而实行群众暴动而不是自己单独的干”。瞿秋白进
一步指出:“新政策之策略必定要根本认定总同盟罢工之后(假定二月二十
八日早的一小时罢工起,假定不妨愈早愈好)之后四五小时内就能过渡于群
众的武装暴动。”因此,“在政治上,我们要从现在(一九二七年二月二十四
日下午十时)起使工人及市民群众中逐渐紧促的造成一种心理——革命情
绪”;“在军事上,尤其要造成一种武装斗争夺取武器的革命意志”。在意见
书中,瞿秋白还就组织起义的具体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在党的工作上,
他强调对各部委书记、支部活动分子及新同志等分别进行训练,分配他们工
作任务。

他要求党“指出客观上卖阶级卖革命之‘错误’的危险,而激励对于
在新政策之下誓死前进之决心与意志。”要“宣布戒严的军事状态,统一的
政治指导,不动摇的政治指导,万分的紧张工作,施行政治的纪律”。这个
意见书被提交中央特委会讨论。2 月24 日晚9 时,中央特别委员会举行会
议,讨论军事、工运和党务工作等问题。陈独秀、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
瞿秋白、彭述之、尹宽、汪寿华出席了会议。周恩来、汪寿华、罗亦农分别
作了军事、工运、党务方面的报告。瞿秋白在发言中说:在军事方面,应当
解决“怎样摇动敌军,怎样联络军队与保卫团二个问题”,“纠察队之组织,
应由工会与党一块工作,要宣传武装使群众心理安定,要有作战计划,有主
力军之训练。”中央特别委员会,每天晚间举行会议,讨论分析形势,研究
制订政策,指挥起义的准备工作。瞿秋白先后出席了2 月25 日至28 日、3
月1、2 日的会议,分别对宣传工作、市政府民选、攻击兵工厂等发表了重
要意见。起义的实践证明,上述书面和口头意见,都是正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