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瞿+秋白--从书生到领袖-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永远也忘不了在莫斯科儿童院时的一件事。我们的儿童院设在莫斯
科郊外沙皇时代的一座地主庄园里,四周是茂密的丛林,风景很优美。那一


天,爸爸和妈妈来看我,带我到儿童院旁边河里去撑木筏玩,爸爸卷起裤管,
露出了细瘦的小腿,站在木筏上,拿着长杆用力地撑,我和母亲坐在木筏上。
木筏顺流而下,微风轻轻地吹动着我们的衣服,忽然父亲引吭高歌起来,接
着,我和母亲也应和着唱,快乐的歌声,在河上飞翔,我们就在歌声中尽情
地享受着天伦之乐。②①杨之华《忆秋白》。《红旗飘飘》第8 期。

②瞿独伊《怀念父亲》。《新文学史料》,1980 年第2 期。
瞿秋白的两次爱情生活,都没有给他带来亲生子女。然而,他不是那
种只有狭隘的亲子血缘之爱的人;共产党人博大的襟怀,使他充满了对一切
孩子的热爱。对于他所爱之至深的人的女儿,他视同己出,也爱之至深,远
远超过了血缘之爱。他在杨之华和独伊或其他人面前,从不使人感到独伊不
是他亲生女儿;独伊也从来没有感到爸爸不是自己的亲爸爸,她从未失去父
爱。

在列宁疗养院,瞿秋白虽在病中,却更加关怀独伊,常常写信给她。
独伊:
我画一个你,你在笑。为什么笑呢?
因为你想着:
你是好爸爸和姆妈两人生出来的。
(画独伊牵着一只兔子)
小独伊:
你会写信了——我非常之高兴。你不病,我欢喜了。
我很念着你。我的病快要好;过三个星期我要回莫斯科,那时要来看


你,一定来看你。我的小独伊。再见,再见。
好爸爸
二月十四日
喜悦与关怀交织成的这封短信,饱含着多少温暖亲切的父女之情呵!
1929 年3 月15 日,瞿秋白仍在列宁疗养院。俄罗斯的春天姗姗来迟,

但是春意已在林梢花枝间,已在人们的心田里。瞿秋白想到了小独伊:她和

与她同龄的孩子们,不就是充满了生命力和无限希望的蓓蕾吗?
小小的蓓蕾,
含孕着几多生命,
陈旧的死灰,
几乎不掩没光明。
看那沙场的血花灿烂,
经过风暴之后的再生。
谁道是无意中的赤化?
都是赤爱的新的结晶。
这一首小诗,内涵深蕴,表现了革命者对于千千万万孩子们的美好的

希望和浓厚的爱恋,那思想境界是高洁的。

独伊所在的森林学校是苏联政府为病弱儿童办的儿童学校。校中讲究
卫生,规定无论男孩女孩一律要剃光头。独伊的头发自然也剃光了。女孩子
剃光头,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瞿秋白知道后,立即给独伊写了一封很有
风趣的信,安慰女儿。

独伊:
我的好独伊。你的头发都剪了,都剃了吗?



哈哈,独伊成了小和尚了。

好爸爸的头发长长了,却不是大和尚了。

你会不会写俄文信呢?

你要听先生的话,要听妈妈的话,要和同学要好,我喜欢你,乖乖的
小独伊,小和尚。

好爸爸

不久,瞿秋白又给女儿寄去了一封短信,信下附了他滑雪的画。

独伊:

你为什么要哭?你看好爸爸滑雪了!

好爸爸

父亲很了解女儿的心理,信中充满了慈父的热爱和关怀。收到这些来
信,独伊从那里感到了无限的温暖,更加安心的学习了。

郭质生,是瞿秋白1921 年来俄时结交的好朋友,现在他已是有名望的
汉学家、语言学教授。他来到柳克斯公寓看望老友,带来了十年前瞿秋白离
俄返国时寄存在他那里的两个抄本,是当年瞿秋白研究拉丁字母的笔记。那
时,他受到苏俄扫除文盲运动的启迪,深感中国文盲之多,文化之落伍,与
中国文字之弊病密切相关,非作改革不可。这两本笔记,重新引起瞿秋白对
于汉字改革的兴趣。1929 年3 月19 日,他在列宁疗养院写信告诉杨之华说:

我最近又常常想起注音字母,常常想起罗马字母的发明是很重要的。
我想同你一起研究,你可以帮我做许多工作,这是很有趣味的事,将来许多
人会跟着我们的发端,逐渐的改良,以致于可以适用于实际工作上去,使中
国工农群众不要受汉字的苦,这或许要五十年、一百年,但发端是不能怕难
的。我们每人必须找着一件有趣的要把大部分力量和生活放进去的事,生活
就更好更有趣了。①①杨之华:《忆秋白》。《红旗飘飘》第8 期。

在中国文化领域里,瞿秋白富于远见卓识,他看到了中国文字改革不
是轻而易举的事,要期以半个世纪到一个世纪,或者更多的时间,用更多的
人才,通过多少个阶梯,才能达到成功的顶点。万事难在开其端,谁能甘愿
作这样的阶梯,供人攀登呢?他要和杨之华一起投身到这个能够使中国工农
群众摆脱汉字之苦的开创性的事业中去,把他们的爱情、生活、工作,与中
国亿万个工农大众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无论从理智上,还是在感情上,这一
段文字都感人肺腑,足以使无数的人受到莫大的教育。

在苏联的两年中,瞿秋白经常与林伯渠、吴玉章、郭质生,当然还有
杨之华,一起来研究中国文字改革问题。1929 年10 月,瞿秋白写成了一本
《中国拉丁化字母》的小册子,并在旅莫斯科的华侨和华人中试行。1931
年9 月,中国工人在海参崴召开中国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会,根据瞿秋白的
这本书作出了中国新文字方案。

哀思和义愤

1929 年2 月20 日,刚刚由苏联回到上海不久的苏兆征病逝了。1 月间,
苏兆征离苏前,突然得阑尾炎,瞿秋白劝他动手术把阑尾切除,休息一段时
间再走。苏兆征在六大后任政治局委员、中央工委书记,急于回国开展工作,
执意要走。瞿秋白只好同意。想不到,回到上海后病情恶化,救治无效,终
于逝世,年仅四十三岁。从1927 年武汉时期起,瞿秋白就同苏兆征经常在
一起商量工作。他工作非常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越是在斗争的紧要关头,
环境最恶劣时,他越是充满信心,与同志合作的越好,得到许多同志的爱戴。


他的死,使瞿秋白悲痛不已。他给杨之华的信中说:

昨天接到你三封信,只草草的写了几个字,一是因为邮差正要走了,
二是因为兆征死的消息震骇的不堪,钱寄到的时候,我都不知道。

一九二二年香港罢工(海员)的领袖,他是党里工人领袖中最直爽、
最勇敢的,为何我党又有如此之大的损失呢?前月我们和斯大林谈话时,他
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的切合于群众斗争的需要;他所教训我——尤其是
“八·七”之后是如何的深切。

……我党的老同志,凋谢的如此之早呵,仿佛觉得我还没有来得及做
些丝毫呢!!①。。 ①杨之华:《忆秋白》。红旗飘飘第8 期。

是的,大革命失败后,李大钊、汪寿华、肖楚女、陈延年、赵世炎、
张太雷、罗亦农、向警予,相继殉难。留下来的老同志,越来越少,弥足珍
贵。苏兆征未死于敌人屠场,却死于小病阑尾炎,这是多么令人惋惜和悔恨
呵!这件事,成为瞿秋白的一块心病。

此后,他常常自责地说:我没有坚持说服他留在莫斯科,是一个不能
挽回的错误!

只有用加紧工作来弥补已经无法弥补的损失于万一了。瞿秋白的工作
量更加增多。

下面是他手拟的一个星期的工作日程安排:

上午下午晚间

星期一中国委员会代表团会议

星期二东方部政治会议列宁学院— 

(十时)(三时至五时)

星期三中国党史党校(四时)— 

(十时至一时)

星期四近东会议(十时)材料(十二时)—

星期五远东会议(十时)政治秘书处会— 

(十二时)

星期六东方部组织会议党校— 

(十二时至三时)

会议占去了他的大部分时间,他的写作就只能在八小时乃至十小时之
外去安排了。

他的身体更坏了,神经衰弱很严重。有时,睡到半夜,突然会从床上
跳到窗前,口水不住的从口中流出来。他感觉到“我只有丝毫的精力支持着
自己的躯壳”①。1929 年8 月,又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彭湃、杨殷等同
志被捕。这是国民党上海市公安局根据叛徒白鑫(时为中央军委秘书)提供
的情报,破坏了中央军委机关,彭、杨等都在那里开会时逮捕的。彭湃是中
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创始者,杨殷是工人运动领袖,当时都是中央政治
局的成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