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来越“土”,什么“篱笆墙”、“牛铃摇春光”、“向你借半块橡皮”,歌曲创作向童年、乡村延伸。

    2.依恋过去的友人。现在有人十分热衷搞同乡会、同学联谊会。有一位老作家,天天在家打电话,说是与校友联系。这包括幼儿园园友、小学校友、中学校友、大学校友……如今他是七个校友会的会员。有的男士女士,过去曾有过一段恋情,因故未成连理,如今已届中年,旧情萌发,开始“第二次握手”。

    3.依恋过去的经历。“好汉不提当年勇”,可是有的人很看重过去所取得的功绩,把所获得的奖状、勋章、奖品保存得完美无缺,时常追忆当年那辉煌的经历。相比之下,现在这荣誉的光环正逐渐在消失,心理时常有失落感,一些幼年受溺爱或早年生活丰厚的人也有同样感觉。在怀旧中寻找童稚与宁静本无可厚非,但因怀旧而导致今不如昔的感受就有危害了。病态的怀旧行为阻碍个体适应环境,对社会变革产生阻力,在人际交往中能做到“不忘老朋友”,但难以做到“结识新朋友”,个人的交际圈也大大缩小。有病态怀旧行为的人很难与时代同步,这有碍于他们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应进行适当的调节。

    (四)病态怀旧心理的自我调适

    1.要积极参与现实生活。如认真地读书、看报,了解并接受新生事物,积极参与改革的实践活动,要学会从历史的高度看问题,顺应时代潮流,不能老是站在原地思考问题。

    2.要学会在过去与现实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如果对新事物立刻接受有困难,可以在新旧事物之间找一个突破口。例如思考如何再立新功再造辉煌,不忘老朋友发展新朋友,继承传统厉行改革等。从新旧结合做起。

    3.充分发挥正常怀旧心理的积极功能。正常的怀旧有一种寻找宁静、维持心灵平和、返朴归真的积极功能。这方面的功能多一些,病态的、消极的心态就会减少。因此,也不应对怀旧行为一概反对,正常的怀旧还是要提倡的。

第十一章 病态社会心理的自我调节 第二节 异常心理及其自我调适(8)

    八、迷信心理

    迷信是当今社会仍有市场的病态社会心理,它是反科学的愚昧心态与行为,必须加以制止。

    (一)迷信的涵义与特点

    迷信,《辞海》解释为:“指相信星占、卜筮、风水、命相和鬼神等;也指盲目地信仰和崇拜,如迷信书本迷信鬼神。”一般是指前者,即信神信邪。从心理学上讲,它是指人们对内心中认为生命个体(或生命群体)有支配力量的神灵的畏惧和遵循状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不可认知之物而无所适从,或遇到难以克服的挫折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对鬼神天命等的认同,祈求以改善自己命运的一种信仰和行为。例如有人遇到困难时,常去求神问卦、算命、抽签、测字、相面、降仙以求解脱。

    迷信有以下特点:

    1.这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为,即相信有鬼神并有烧香拜佛、算命占卜的行为。这种观念与行为过程可以促使形成观念上的宿命论和在行为上对迷信约定俗成的规范的遵循。迷信,通过社会心理的暗示、感染、模仿等形式,然后在社会上逐渐传播开来。

    2.迷信是一种偏见与无知,是对科学的反对,是对客观世界的错误认识或虚幻的认识。如“人有来世”,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而“世上有鬼神”则是一种虚幻的认识。迷信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主观唯心主义。

    3.每一种迷信都伴以假想威慑力的存在。如“不敬重神灵,就会被五雷劈顶”,这种假想的威慑力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十分强大的暗示、制约力量,它不让人们去进行理性的思考,只要求人们无条件地承认、服从。

    4.迷信与宗教有明显地区别。迷信和宗教在表面上似乎很相似,都包含着对超自然的认同与遵循,但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从结构上看,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宗教有严格的组织、教规、教义与制度。基督教崇拜耶和华(上帝),有《圣经》,有教皇系统。伊斯兰教崇拜安拉(真主),有古兰经。佛教崇拜如来佛,有繁琐的教规和大量的经书。宗教靠神职人员的专门传播而发展,有神学体系。宗教有着合法的地位。而迷信与宗教则相反,迷信不是通过正规的神学承认的组织来传播的,迷信与人们日常的生活密切交织在一起,在传统和习俗中自下而上,在代与代的潜移默化中被继承,如画符念咒、驱鬼治病、以卜筮预测吉凶等,从功能上看,宗教是一种信仰,迷信则是一种经验,上帝启示的教义对其信徒来说有绝对的感召力,教徒对教义的虔诚是不容怀疑的。而迷信则停留在感情的经验上,因而是片断的、零散的、易变的,迷信者对迷信指令抱有怀疑态度,认为迷信指令“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5.迷信的主体分为操纵者与遵循者。前者是巫婆、神汉、算命先生与迷信职业者,他们以迷信为生,用迷信指令迷惑、愚弄人。后者是迷信的真正受害者,他们愚昧而又容易被欺骗,但是他们又可能加入操纵者的行列。

    迷信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在存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随时代变化而变化,当代迷信有以下特征:

    1.人为的操纵性。传说的迷信常常与原始宗教混杂在一起。那时人们在观念上都认为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灵魂、死者。迷信的主持者与信奉者对神十分虔诚,迷信者时刻刻都有遵循迷信指令、检查自己的行为。当代的迷信者则不然,众多的迷信者不是虔诚的鬼神信徒,只是在偶然的机会,遇到外界或身体内部某种干扰变得无可奈何绝望时,在他(迷信操纵者)的迷惑下,才会想起鬼神,产生所谓预防性的恐惧,行施有意识的遵循。例如身患痼疾、生意亏本、高考落榜、失恋、无生育等都可能归因于神灵不佑,而加入迷信者的行列。一些社会闲散人员利用国民素质不高,渴求解难之机,信口雌黄煽风点火,制造一起起迷信风波。例如长沙市郊区农民甘某宣称甘山塘“六合大神”显灵,使得长沙城乡成千上万的人到山塘前祈祷求仙,烧香点烛。人们上当受骗,甘某等人则在出售迷信用品中大发横财。那些测字先生、巫婆、神汉,也是师生一脉,为谋取钱财瞄准时机,成为“神”的代言人,在社会上招摇撞骗。

    2.过程上的突发性。当代迷信来势大、蔓延快,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死灰复燃。如今,迷信活动像一股股污水蔓延开来,算命的、看相的在城乡公开扬帜,迷信书籍公开出版,迷信用品公开销售,迷信帮派公开活动。从乡村到城市,从北方到南方,从车站到码头,从内地到沿海,从生活区到旅游点,到处都有迷信人员的踪迹,迷信活动已成为一种公开的职业。现代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交通工具,又为迷信活劝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

    3.迷信内容的复杂性。当代迷信复杂多样,传统的求神问卦、驱鬼治病、焚香还供、营造阴宅、算命相面、占星术、易经新解等手法,又新增电脑算命、“科学”看相之类的新花样。

    众多的迷信业游民出口皆鬼神,并假借现代社会的新发现、新见解,任意诳谝,使得当代迷信在形式上、内容上越来越庞杂,手法也不断翻新。其形式有三个特点:

    (1)迷信融合了现代科学技术。迷信职业者运用催眠术、暗示术、物理化学术、电脑术,以假乱真,诱导不知内情的人上当受骗。

    (2)迷信的娱乐性。这是迷信迅速在青少年中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有些地方频繁举行“鬼节”,把“鬼都”、“神庙”列为旅游景点,到处举办“阎罗殿”、“地狱图”、“凌霄宫”的展览,父母官们以此作为搞活经济的手段。殊不知迷信观念已悄悄侵蚀了孩子们的心灵。

    (3)迷信挂起宗教的牌子。把迷信作为宗教来进行活动,迷惑性相当大,很多人难以明察而上当受骗。

    4.迷信的反社会性。迷信的泛滥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首先,迷信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我国每年用于迷信的资金很多,有些地方,农民宁愿去修庙也不愿建学校。其次,迷信造成大规模的械斗与仇杀。每年清明节前后,总有些地区的村民因争夺神坟风水地而大打出手,伤亡多人。第三,迷信造成社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