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是一门诊治疗的病例:求治者:男性,27岁,末婚,大学生,自幼胆小,不敢和大孩子在一起玩耍,怕他们打他,怕高,在五层楼阳台上向下看,即感到心惊肉跳。6岁入小学,功课成绩尚好,对语言课不感兴趣,上课时怕老师提问,一紧张就感觉头痛。17岁高中毕业,到农场“插队”。有的同学和农民吵架、打架,他很害怕,怕农民错打了他。20岁参加工作,在一个科研单位做化工实验员。工作中常接触有毒的化工原料,担心有一天会中毒死去。21岁时有了一个女朋友,相处挺好。女友长得美,有些男青年追求她。病人时常担心她被坏人“纠缠”而发生意外,经常提心吊胆。24岁考入业余大学。在考试前几天即心情紧张,担心考不不,常头疼,考上以后才安下心来。读二年级时,即来看病的前两年,因故耽误了课程,怕赶不上,考试不及格会丢“面子”,同时和女友之间也有些矛盾,经常睡不好,头晕。服药可暂时减轻症状,有一天早上起床后,即感到没精神、身体疲倦乏力、头脑沉重,像有什么东西扣住一样。很害怕得了重病,怕脑子里长了瘤子。便休学到医院看病,两年来,先后到过几个大城市里的许多大医院或直接访求有名的医生,做过各种检查,服过许多中、西药。开始时,各种疗法都曾使症状减轻。继续治疗,不久就无效。整日精神紧张,坐卧不宁。读书、看电视、写字、不论做什么,不到5分钟就已不能坚持。时常头昏、心慌、胸闷、睡不好、做恶梦、遗精。又担心自己会患精神病,想到自幼体弱,也许永远治不好了,很悲观。最后经朋友介绍,由外地来京求助于心理咨询医生。

    在第一次门诊检查后,诊断为神经衰弱并有疑病现象。医生告诉他,根据多次检查结果,可以完全排除脑子里长瘤子的可能性,也没有任何严重到可以致命的疾病,完全不必为“病”担忧。同时解答了病人的一些问题。因为他远离父母住在亲友家,医生在他带着症状和别人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比如帮助亲友做家务活,帮助弟、妹学习等,不要再强迫自己和病去斗争。有症状,“随它去!”,尽可能做到听其自然。过了一周,第二次会见时,病人说他的病好了一些,但仍然感到心里紧张,怕好不了,放心不下。自称他从小时候起,遇到什么事情都好“嘀咕”。医生再一次向他讲解,他的身体没有什么病,都是自己忧虑的结果,这样会使症状更加重,不要把身上一丁点儿不舒服都看成“敌人”,非要除去不可。例如有的人生来一只手有六个指头,拿东西有些不方便,不理它,习惯了,便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好。如果天天想着它,为此发愁,反而会使自己心绪不宁。任何人在心情紧张时,都会出现他那些症状,不管它,也就感觉不到了。对做不到的事不要强求。

    会见三次以后,病人的顾虑虽然少了一些,但仍然放心不下,怕晚上病加重了会死去。有一天晚上,又感到胸闷、头昏,很害怕,好像马上就要死去。想立即去医院,但又怕惊动亲戚家里的人。心里想:“这么晚了找医生也救不了命,干脆死了算啦!”于是躺在床上等死。不多久,自然睡去。一觉醒来,症状大大减轻,最害怕的那些症状几乎消失了。回忆起医生有好几次告诉他“不管症状,听其自然”真有道理。不知为什么,对病能治好产生了信心。第二天,在第四次和医生会见时,讲了前一天晚上的经历和体会,决定不再治了,要回家去。约5个月后,医生接到病人来信,信中说:“……现在思想放松,已不再有什么精神负担,每天该干什么。这样,身体却慢慢地好起来,症状都消失了,我非常高兴。我现在对病不再像过去那样注意了,愉快地开始了新生活。我现在才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顺其自然……。”

    与此同时,医生还接到病人父母的信。说病人两年来到处治病,花了不少钱,跑了不少路,都没有好。没想到这一次只和医生谈了几句话,病就好了,人也变了,像换了一个人。

    两年后随访,病人早已复学。现已结婚。性格也变得开朗了。

第五章 心理治疗法 第三节 心理治疗的方法(17)

    十七、咨客中心疗法

    咨客中心疗法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中的主要代表。人本主义心理疗法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心理疗法,其指导思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这个疗法不是由某个学派的杰出领袖所创的,而是由一些具有相同观点的人实践得来的,其中有患者中心疗法、存在主义疗法、完形疗法等。在各派人本主义疗法中,以罗杰斯开创的咨客中心疗法影响最大,是人本主义疗法中的一个主要代表。咨客中心疗法认为,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如果人的自身体验受到闭塞,或者自身体验的一致性丧失、被压抑、发生冲突,使人的成长潜力受到削弱或阻碍,就会表现为心理病态和适应困难。

    如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能够和别人正常交往、沟通,便可以发挥他的潜力,改变其适应不良行为。咨客中心疗法的倡导者和创始人卡尔•;罗杰斯,1902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早年攻读过农业、生物、物理和神学,以后又学习了心理学,接触了行为主义的理论并接受了弗洛依德学派的心理分析训练,他作为心理治疗专家曾在一个儿童行为指导中心工作了12年。早在1939年,他就提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设想:“假如我不去考虑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那么我觉得依靠来访者来完成这个治疗过程更好……,来访者了解自己的问题,了解应向什么方向努力,了解什么问题最重要,了解自己隐藏着什么体验。”他在心理治疗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的经验,于1942年出版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提出了自己新的心理治疗观,1951年,他又出版了《咨客中心治疗》一书,为患者中心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罗杰斯在数十年的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同那些有各种烦恼的人直接接触中,得到了许多知识并积累了许多经验。简言之,有以下几点:

    (1)他发现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不能长时间装假。譬如:当自己生病时,不能装成正常人。

    (2)在他承认自己不完善,接受别人的真实感情时,他才能有所改变,和别人相处也会更有效些。

    (3)对别人理解越深,自己和被理解人的关系越会有所改变。罗杰斯说,他从了解患者的各种体验中学到了改善自己的方法,使自己成为一个更有责任心的人。

    (4)用他的态度创造一种安全的关系和自由的氛围,能减少和别人之间的隔阂,才能互相公开自己的内心世界。

    (5)能接受别人的感情、态度,包括愤怒的感情和仇视的态度,才能助人成长,因为这才是他真实的、要害的部分。

    (6)他不急于叫别人照他的意愿去做。即不去塑造别人,越是如此,就越发现自己和别人都在成长变化。

    (7)应当相信自己的经验。别人评价好的对自己不一定有用,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例如:罗杰斯不是医生却在做心理治疗,批评和鼓励的人都有,可以不去管它。

    (8)经验是最高权威。罗杰斯认为,不论是圣经或预言,不论是弗洛依德学说或其他理论,不论是上帝启示或人的指教,都不能胜过自己的直接经验。

    (9)同样,应认识到事实才是真正的朋友。

    (10)经验证明:人们都有一个基本的、指向成熟的、建设性的、自我实现和社会化的潜在趋势。如果能理解别人的感情,能承认他们作为独立的人拥有自己的权力,理解越充分,他们就越能放弃以前对付生活的假面具,向前迈进。

    (11)生命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其中没有固定不变的东西(包括信仰),应当允许别人发展自己内在的自由,对他的生活经验做出自己有意义的解释。罗杰斯把这些生活经历和实践经验,都渗透到了他的咨客中心疗法的理论和实践中。罗杰斯认为,有机体都有一种天生的基本趋势,要以各种方式去发挥他的潜在能力,来推动有机体的生长、前进、成熟。比如幼儿学步,在正常情况下,小孩不论跌倒多少次,最后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