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不要看起来初信,初信就证位不退,绝对不会退转作凡夫,等於说他已经上了学,他已经念一年级。十信是小学,他真正上小学一年级,他只会往上升,你念二年级,后念三年级,他慢慢上升。十信满了就是十住,十住就好比是中学。十行,用我们现在学校的来说就好比是高中,十回向是大学,十地是研究所,他只往前进,他不会往后退。那个进步确实有快慢,看他自己用功的勤惰,这菩萨也有,勤快的、勇猛精进的,他的进度就快;懈怠懒散一点的,他的进度就慢,但是他不会退转。这是在此地特别为同学说明。我们自己现在是什么位次?想想初信位,第一个位初信我们有没有?初信位等於小乘的须陀洹。须陀洹也是破见惑,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初信菩萨也是的。但是初信菩萨的智慧比须陀洹高太多太多了,那须陀洹简直不能跟他相比,这就是大小乘不一样。我们现在一般讲法心量不相同,大乘心量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小乘人这种坚固的执著很不容易突破。再看下面经文:
  【尔时一切处文殊师利菩萨。】
  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的,就是『一切处』,一切处都有文殊师利菩萨。
  【各於佛所同时发声。说此颂言。】
  这一段是第五段光照十千世界,也有十首颂。这十首颂,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讲的是「明等菩提因行」。注意那个「等」字,如果要没有这个等,那他就是初住菩萨。初住菩萨菩提心发出来了,十信菩萨等於菩提心,菩提心没有发出来,相似的,他的心是等於菩提心,真正菩提心现前那是圆教初住以上。等流、等同是这个意思。我们现在看这个偈颂:
  【发起大悲心。救护诸众生。永出人天众。如是业应作。】
  大乘佛法是建立在大菩提心的基础上,我们的菩提心为什么发不出来?有障碍。这个障碍是什么?就是见思烦恼、尘沙烦恼。你这个东西不断,你菩提心不能现前。菩提心是真心,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来的,我们迷失了自性,所以真心不见了,用的是妄心。现在佛教我们要学,虽然是妄心,学菩萨的真心,希望学得很像,菩萨的真心。菩提心是什么?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五条我们统统都没有,所以你自己要常常反省,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对人对事对物,虚假不真实。怎么叫虚假?你就从佛经上常讲真妄的标准你去观察,你就发现真心永恒不变,妄心是常常在变。我一会儿喜欢你,一会儿讨厌你,一会儿对你很好,一会儿对你不满意,妄心。如果是用真心,你的爱心、善意永恒不变。你对人,这个人恶意对我,我还是诚心诚意对他。这个人骗我,这个人侮辱我,这个人要杀害我,我对他还是一片真诚,那你就是菩提心。你如果随著外面境界变化,你是妄心,妄心不是真心,妄心千变万化,真心永恒不变,金色,用金做代表。我们能做到吗?
  众生愚昧无知,常常作恶,他没有回头。菩萨是在正觉,众生怎么样的恶劣态度对菩萨,菩萨如如不动,还是笑咪咪的。就像什么?从前章嘉大师跟我讲的比喻,佛像什么?八十老翁有智慧、有道德;众生是什么?三岁小孩,他不懂事,他不知道你是什么道德、学问、智慧,他不知道。这小朋友骂你几句,小拳头打你几下,八十岁老头还跟三岁小孩打一架吗?还跟他吵嘴吗?没有这个道理。章嘉大师这个比喻给我印象很深。所以他老人家讲,凡是吵,能够互相吵,互相打起来,一般高。如果是有一个高有一个低,决定闹不起来,为什么?高的他会让,他不跟你争。只有两个都迷惑,两个都颠倒,一般程度,好,那他会打起来。
  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去观察,拿这个标准观察的时候,你才晓得,心地真正修菩提心,你的心我们不敢说一天比一天;一天比一天清净,你这一生当中决定成佛,那是什么?那是善财童子,真正是上上根人,我们没有法子。我们希望是一年比一年清净,一月比一月清净,你求生净土有把握。一年比一年清净也有把握,但是把握并不是很大,还要看临终的时候的缘分。如果是一个月比一个月清净,你是决定有把握,为什么?心净则佛土净。
  所以诸位同修要晓得,我们怎样才能成就自己的清净心?没有别的,放下世缘。放下世缘,不是说这个世间事不做了,世间事有缘,对众生有利益的还是要做,做怎么样?不放在心上。做是什么?做是慈悲,你看看这个,『救护诸众生,如是业应作』。你不做,不做,你就没有慈悲心了。大乘佛法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你要不要做?做了怎么?做了人家还冤枉你,做了人家还骂你,做了人家还侮辱你,还要不要做?还是要做。他骂归骂,侮辱归侮辱,甚至於陷害归陷害,他无知,他有灾难。三岁小朋友无知,有灾难,他对你很不高兴,态度很恶劣,但是他现在非常危险,你要不要救他?你不能说,你对我不好,反正你掉在坑里淹死了,你活该,我不会拉你一把,这不是菩萨。看他掉火坑,马上把他拉起来,拉起来,骂我也没有关系;总而言之,我救了你一条命,这是菩萨行。
  清凉大师这里有注解,我们把它注解念一下,然后我们再细细的来研究这一首偈,我们怎样学习,这个才重要。「文有十行」,这个十行就是十首偈,经文有十首偈。「皆三句辨相」,这一首偈里头有四句,前面三句是讲相,后面「一句劝修」,如是业应作,你看劝修。「虽皆作业,而展转深细」。十信有十个位次,初信、二信、三信、四信到十信,所以虽然都修这个法门,我们现在讲都修学这个科目,内容不一样。初信菩萨修这个,二信菩萨也修这个,十信菩萨还是修这个,展转深细不相同,心境都不一样。
  下面说「略分为五」,这个五就是十首偈分五段。第一段「大悲下救业,不求自利,云永出人天」。这一首就是五段里面的第一段,第一段就是一首,内容大悲下救,菩萨觉悟了,不觉不肯放下。这个放下,就经教上来讲,放下见惑,放下身见,放下边见。放下身见,不执著这个肉身是我,不执著一切附属於我,就我所有的不执著,我、我所不执著,这是第一个放下了。第二个放下就是我刚才讲,内心里面的矛盾,对一切人事物的对立放下了,身心和谐。真正放下,和谐了之后,这身心和谐血气畅通,这人不生病。我们的病根是什么?贪瞋痴三毒,里面有三毒,外面有诱惑,内外有交感,哪有不生病的道理!所以学佛对於身心健康,那是大有帮助。
  那么放下成见,成见是什么?我以为怎样怎样,这就是成见,我们常讲某人成见很深,就是很执著,成见就是执著。放下成见,那个现象就是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成见很深的人是很不容易接受别人意见;换句话说,我是对的,你们都不如我,乃至於你们都是错误的,你们都是有缺陷的,我这个才是完美的,成见很深。见取见是对於果的成见,戒取见是对於因上的成见,一切事总不外乎因果。最后就是所有一切不是正见、正知正见的,我们都叫做邪见。这统统都放下了,所以圆初信的菩萨是正知正见,这一些错误的见解统统都没有了。初信位的菩萨,你才入初信,我们用这个标准来自己反省检点,我有没有入初信位?入初信位,恭喜你,你真的上了佛教学校,一年级,佛教小学一年级。真正了不起,你是诸佛如来的学生。你必然得到诸佛护念,龙天善神的尊敬,为什么?龙天善神看到你,自叹不如,你能放下,他们还没有放下,所以天龙善神他是凡夫。
  你看看不要说三恶道,欲界天,他为什么生欲界?欲没有断掉,比不上初信位的菩萨。初信位的菩萨能把这个执著放下,那个欲就去掉一大半,所以他决定不堕三恶道,人间天上生生世世他不迷惑,他都修行,他不会享人天富贵,不会受人天的诱惑,人家有这个本事,所以他只是节节上升,他不会退转、不会堕落,这称之为圣人。你看他们的行业,行业就是日常生活当中他干些什么,在这个地方我们看到,最重要的摆在第一条,他有大悲心。这个大悲心,我们现在世间人讲同情心、怜悯心,看到人家有苦有难自自然然去帮助他,不要等人家劝,不要等人家求你,主动去帮助他。为的是什么?「救护诸众生」。清凉在注解里头,不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