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201-1400集-第8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古人常常把月光比喻作清凉,不像阳光,阳光炎热,在日光下面不舒服,可是月光下面清凉自在,这是说明我们对於日月光明的感受。
  所以月有清净、平等的意思,清净就平等,平等就清净。尤其是我们在水边看月亮,水一定要平,没有波浪,月亮才显得非常的清楚,显它的美。如果这个地方的水有波浪、混浊,月亮影子就不能现在水里头。从这个意思来看月光普照,清净平等的意思才能够显示得出来。世间人古今中外,爱月是人之常情,尤其是满月的时候。满月的日子并不多,一个月顶多三天,我们算农历讲十四、十五、十六。十三,月看不到圆的相,十四接近圆,十五是满月,十六的月亮跟十四差不多,可是十七它就明显的欠缺了,所以顶多一个月只有三天。於是人们对於满月就特别的珍惜,一个月才遇到一次。不像太阳,太阳是天天看到都是圆满、都没有欠缺的,除非是阴天下雨。不像满月出现的时间少,少就显得它可贵,显得它特别可爱。
  表法的意思,清凉大师在末后这一句里给我们显示出来。「佛上诸迹」,这就是前面所讲的种种比喻,都有深远、广泛表法的义趣。「虽随机现」,确实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楞严经》上说的。底下一句是「要且无私」,日光、月光普照大地没有私心,没有说这个我喜欢,我照你,那个我不喜欢,我不照你,没有这个现象,普照。普照没有差别、没有私心,与性德就相应,与本善就相应。那我们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自己,诸佛菩萨大慈大悲,什么叫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就是此地讲的光明普照。
  日,特别是讲的智慧,从体上说,月光比喻是完全从作用上说,智慧之体能断愚痴。愚痴也有许许多多种类不同,智慧能断一切痴。在佛法术语里面称之为无明烦恼,见思、尘沙定功可以伏,不能转。智慧开了,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为涅盘,那个转就是此地灭除的意思。烦恼没有了,永远没有了,无量的烦恼变成无量的智慧,这是日喻的主要意思。月光普照比喻智慧的起用(起作用),也是恒顺众生,也是随心应量。这里头就怕我们初学的人误会佛菩萨有私心,为什么对那个人说大乘法,给这个人说小乘法,给那个人说实教,跟这个人说权教;或者用显教度,或者用密教度,那佛说法浅深广狭完全不同。佛有分别吗?佛没有分别。何以没有分别?
  佛法里头很多比喻,比喻击鼓,佛用这个比喻用得很多。由此可知,在古时候这钟鼓就用了,我们击鼓击得重,那鼓响的声音就大,响的时间就长;我们轻轻敲它,它响的声音小,时间也短。是不是鼓有分别?鼓没有,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鼓有没有心?没有心,没有心就是没有私,平等的。诸佛如来心平等、心清净,什么样的人来向佛请教,佛怎么样给他开导,这应机说法,所以随机不同。大乘根性的人来向佛请教,佛一定给他说大乘法;小根性的人来,佛一定给他讲小乘法;人天根性的人来,一定给他讲人天法;密教根性的人来,一定给他说密法。凡是跟佛接触的人,无不皆大欢喜。《法华经》里面,佛用下雨来做比喻,雨水落下来是平等的,没有厚薄,大树吸收的水分多,小草吸收的水分少,各皆满足它们的需要。佛光普照,说法利生随顺根性,佛哪有法好说!这是我们从迹象上说。
  如果从理上讲意思更深,佛代表什么?佛代表自性,一点都不假。我们净宗常讲「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我们见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我们自性变现的,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是唯心所现,是心现。我们跟心性相应才能往生,跟心性不相应,净土虽然在面前,你不认识,你不得利益,这是理。它有很深的理在里头,我们不能不明了。
  我们今天学这一首偈,怎么学法?我们的心在日常生活当中,特别是在处事待人接物之时,常常想到月光,我们的心要像月亮那样清凉、无私、普照。人生在这个世间,修行证果要靠什么?这不能不知道,不是因。因,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佛性是什么?佛性是我们成佛的亲因缘。四缘生法,亲因缘,亲因缘一切众生各个具足,所以不是靠亲因,靠什么?靠缘。缘里头最重要的增上缘,虽然讲修行证果,所缘缘跟无间缘重要。所缘缘跟无间缘怎么来的?你遇到好的老师,好的善友,好的修学环境,你的所缘缘、无间缘起来了,起作用了。所以这两种缘是增上缘给你带起来的。
  增上缘最重要是人事环境。换句话说,说来说去,最后还是归到人缘要好,人要跟人结善缘,不可以跟人结恶缘。自己纵然再有福报,福报再大,你没有人缘,你想做一点好事,处处有障碍、行不通,没人帮助你,你的生活就很辛苦。那个人缘好的人,他没有福报,他不受罪,为什么?帮助的人很多,每个人都想拉他一把,每个人都想帮助他,人缘多重要!
  我们早年追随李老师学经教,李老师常常叮咛嘱咐我们这一班学生要知道结法缘。实在讲,我们这一批学生里面,环境好的不多,顶多一半。我们只有二十几个同学,有十几个环境不好,用现在的话说,低收入,自己三餐都很勉强,哪有钱去布施结缘?我们向老师请教,我们很想跟人结缘,我们用什么结缘?老师说:结缘不一定要钱,笑面迎人,谦卑处世就结了缘。这才明了才想到什么?这寺庙一进门口,天王殿当中供的布袋和尚,弥勒菩萨。我们就想起来那就是佛法跟一切众生结欢喜缘,满面笑容,诚诚恳恳没有一丝毫虚伪。懂得尊重别人,自己谦虚卑下,人就欢喜,结缘不要花钱。我们这才恍然大悟,一切时一切处,记住跟人结欢喜缘。
  功夫,是要常常检点自己的过失。怎么个检点法?没有人说你过失,这是真的,谁都不愿意得罪人,没有人说过失。古时候说过失的两个人,一个是你的父母,一个是你的老师,这两个人有责任,看到你过失一定会教导你。还有半个人,半个人是什么人?是你最好的朋友,看到你的过失有义务来劝导你。但是劝导事不过三,劝你一次你还没有改,劝你第二次你还没有改,劝你第三次不改,以后再不劝了,再劝什么?再劝就变成冤家,事不过三。所以改过自新只有一个方法,自己靠自己,那依什么?依经教,天天读经。经典里面,佛教我们要做的,我们做到了没有,这就能反省到。佛教我们做的,我们没有做到,这是我们的过失,我们从明天起要认真努力去做;佛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在这做这也是过失。
  佛教我们不能做的,一定是不善;佛教我们一定做的,那一定是善法。教育没有别的,断恶修善而已,这佛家的。儒家也不例外,中国古圣先贤,你看《礼记》里面所讲的,《学记》里所说的教育,什么是教育?「长善救失」,失是过失,过失要救它,就是要改正它,善要增长。不就是佛法讲的断恶修善吗?一个意思!可见得世出世间的圣贤教人就是教断恶修善。断恶修善的标准,一定要用圣人的教诲,有些语言文字没有说到的,但不是善法,你要知道,要改过;是善法,那我们认真要去做。律仪戒是说到的,有规定的;摄善法戒你要通其义,没有这个文字,不能不知道。
  有很多人抽烟,学佛的人,甚至於出家的法师:这个戒条里头没有,佛戒酒没有说戒烟。那我们要问,烟对於身体有没有好处?抽烟这个威仪好不好?抽烟会不会让别人起厌烦?有这些事实存在,你就晓得,抽烟对身体不好,对别人影响也不好。要不要戒?佛虽然没有说,要戒,不能说佛没说的,你就可以做。佛没说的太多了,你要懂得佛的意思,不一定等佛说。摄律仪戒,摄善法戒,这都要我们自己明白义理,知道哪些是善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善不能做,不必要等佛说。
  说到这桩事情,我们常常在道场里面看到化小缘,这个事情虽然古时候也有,古人用心跟我们现在人不一样。佛陀在世没有化缘的,佛接受一切众生的供养,但是,佛绝对没有开口向众生要求什么,没有。当然佛陀当年在世没有建道场,他们的道场是山林树下,找一棵大树很荫凉,佛坐在那个地方,大家围绕著,这就讲经说法。大家在一起修行,并没有房屋、房舍的建筑,没有。以后这些国王、大臣、居士、长者,这是富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