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爷传奇-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先生们很忙。这些先生是过年后不久贾迩冶亲自到建康去抢来的,对此吴公公至今还恨的咬牙切齿。

刚过完年的时候,贾迩冶和古丽带着警卫一团一营回了一趟江南,对此郑芙十分理解和体谅。秦文、习荏和郑蓉需要安抚,古丽需要看望自己生的孩子,这是郑芙的理解。可是此行并非仅仅是探亲那么简单。

贾迩冶回北平的时候将吴公公为筹建科技大学而成立的一个个教学研究小组都抽调一半人马带到北平,有些人少的小组连锅端了。在建康城的七天时间,贾迩冶两次到吴公公官邸串门,但是压根就没有提挖墙角的事情,而是大谈特谈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探讨如何建立竞争机制,至于建立竞争机制的必要性是两人的共识。另一个问题是搞工业包括军工工业究竟是搞国有还是搞私有。两人讨论来讨论去也拿不定主意,但是有一点明确了,古代的手工业军工都是国有的,至少是历朝历代都是竭力垄断的。最后两人都认为现在就这么糊里糊涂的干着,否则想搞的工业会胎死于没有原始积累。但是竞争机制也必须建立,否则会固步自封,失去创新的动力。

后来吴公公在《华夏半月刊》上见到北平成立长城工业和燕京大学的报道,三人领导小组开了一个会,随后建康城出现了“长江工业”和“金陵大学”两块招牌。实际上贾迩冶已经对秦文说过这事,如果吴公公提出搞这些东东,一定要全力支持。贾迩冶希望形成南北竞争机制,互相促进发展。将来还要在西北、西南、东南建立产学研集团。一个国家政治上必须大一统,但是产学研必须竞争,思想界必须百家争鸣,否则还会走进封建王朝从兴盛到衰落的循环。

留梦炎对大学和大学生这些名词很有意见,“呃,贾都督,为什么叫大学生?以前在国子监做学问都是叫太学生啊。”

“呃,留大人,差别不大嘛,就差一点嘛。”

“呃,贾都督,不能差一点,为什么要妄自菲薄,比别人差一点呢?应当比别人高一点,至少要一样,不可比别人低啊。难道我朝比别的朝代低吗?”

“呃,留大人,大学生不比太学生低啊。大者,一人也。太字的那一点在下面,是一个人下面的那一点啊。学生者,斯文人也。既然是斯文人,为什么要暴露那一点呢?在下面晃来晃去的多不文雅。也不能将那一点挪到上面去,否则就是犬学生了。”

“啊?呜呜,呜呜·;·;·;”,留梦炎痛哭流涕,眼泪鼻涕大把大把地掉在地上。从此太学生下面少了一点,变成了大学生。实际上那一点是藏起来了,不敢再暴露在外面,否则有失斯文,更不敢扛在肩膀上而变成犬类。后来大学生并非都是男生,老知识分子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贾都督早有预见啊。以后再也没有人坚持认为应当恢复太学生这个名称,于是太学生绝迹,大学生延续后世。

工学院虽然还没有招到学生,但是贾迩冶给那些预备当先生的工匠们布置了几项任务,让他们联合攻关。这些项目的核心是炼钢、水泥和平板玻璃,这些技术必须突破现在小规模生产技术,否则不能成为经济的有效增长点。比如说钢铁业吧,用坩埚冶铁炼钢是传统技术,但绝对满足不了将来的需求。

宣化铁矿的矿石用船运输到扬州和江南,结果是别的地方采铁矿为生的人们被迫向北方转移。宣化铁矿是沉积型肾状赤铁矿,矿层厚,规模大,易开采,品位高,不用选矿,因而成本低,当时只要有这么一个矿山小规模的开采,就能满足各地的需求。同样,开滦煤矿开采出来的原煤也满足了所有的需求。贾迩冶稍微提示了一下,蜂窝煤就搞出来了,特别适合小户人家的消费水平。

仅仅是两个矿山的开发,就明显地加强了北方和南方的经济交流,开采、运输和下游产业红火起来。江南有实力的商号都盯上了这个产业链,这时候贾迩冶做出了绝大多数官员都反对的举措。文天祥对贾迩冶的决策也不能理解。

“呃,小贾啊,为什么将政府的铁矿石和原煤的运输让民间商号来承担?军队不是有个内河运输团吗?用军船运输不是可以节省开支吗?”

“文大人,军船只能用于军事运输任务,不可从商,否则必定迅速腐败。铁和煤是民间用量多于军队用量的寻常物资,运输和销售工作量巨大。如果这些都由政府来做,那不是要增加政府人员的规模吗?也是政商不分,也是政府变得腐败的一个因素,经济效益会消耗在多吃多占和贪污之中。现在矿产品在矿山就卖掉了,政府和军队就少了许多事情,也避免了许多产生腐败的环节。文大人你看现在商号的运输船队将矿石和煤运往南方,将江南的大米、茶叶、布匹、丝绸等物资运往北方,甚至江南的鱼蟹虾鳖都运过来了,效率多高啊。这么多种类繁多的商业活动,牵涉到无数从事各种营生的老百姓,如果都是政府和军队来做,那老百姓干什么呢?我们现在让利于民,让民间商号发展壮大,将来才能增加税收来源。让利于民,不与民争利,对国也有利啊。”

“呃,小贾,历朝历代的尚书省都有工部,漕运盐铁纺织这些行业都在管辖之内,以后政府不要这些部门了吗?”

“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还是要的,但是职能要改变。政府的职能是保护民间商业活动的合法权益,也要对商号进行监管不允许商号的违法活动。这两方面还需要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制定相关法律,不断完善。现在这些事情只能劳文大人领导的文官多费心了。我建议大人抽空到江南去一趟,就这方面的问题与政府首脑吴夏冕大人和在临安主政的李庭芝大人多多沟通,先拿出一个临时方案出来。将来要成立专门机构不断研究完善这方面的律法。”

“呃,小贾,江南那边来文通报,江南有些商号大量囤积宣化所产的铁矿石,致使南方铁矿石价格明显提高,危及冶铁小户的生存。你看要不要惩办?有个叫盛达的商号搞的最凶,惩之可以杀一儆百。”

“嘿嘿,不用,不用。文大人,逐利而行是商业活动的基本原则,像囤积居奇,抬高物价这样的活动,只要不破坏基本的民生,对社会的稳定性造成伤害,不必动用国家权利干涉。但是政府必须对这些事情有充分的了解,监视发展的程度,寻找对策。另外文大人你想过没有,你看到的通报是情报部门发到政府部门的,但是这种事情应当是政府的事情,是政府的职能之一,这方面政府必须承担起责任。”

“呃,小贾啊,那些奸商的行为继续下去必定导致许多冶铁小户破产啊。”

“嘿嘿,文大人,如果在源头上扩大铁矿石的产量,结果会怎样?必要时可以动用运输部队往南方大量输送矿石,以平抑物价。”

“啊,那结果必定是奸商赔钱,好啊。不过,矿石的产量能够按照需要随意扩大吗?”

“嘿嘿,文大人,这个你放心吧,我们的矿山是用炸药爆破开采的,不是用铁镐一点一点的刨矿石,生产能力的余量还很大。”

“噢,那我就放心了。”

“文大人,你不觉得那些奸商的行为可以帮助政府多搞一些钱吗?”

“啊?难道你早已想到这些事情?”

“文大人,工商行业都是需要要保护的,但是政府必须注意它们为了逐利而起到的破坏作用。如果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不要动不动就动用暴力手段。能用温和的手段将事情平息下来,还能搞些钱,那不是更好吗?”

“对,只要将经济的源头控制起来就不怕奸商捣乱了。”

“文大人,以后宣化铁矿和开滦煤矿的开采权也会卖给商人的,现在硝石原矿的开采和煎制已经在着手分批卖给商人了。以后军队的后勤部门只要采购煎制提纯好的硝石用于军工生产就可以了。”

“啊?源头都由民间控制了,这不会削弱政府的能力吗?”

“硝石这个行业本来民间就有,而且矿点分散,不利集中管理。把这个行业再让给民间,效率比政府和军队要高。出让开采权就能得到转让费,还可增加税收来源,将来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增收资源补偿税和环境保护税。再说硝石也是民间用于爆竹生产的原料,政府和军队没有必要对其垄断。铁和煤更没有必要进行垄断,只是现在还没有哪家商号能出得起这种大矿山的转让费,现在不便出让开采权。现在的商号还需要培养壮大。将来会出现民比国富的现象,国家发行国债向老百姓借钱过日子,发展教育和开发新的产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