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听罗大伦博士讲古代中医名家医案-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张锡纯就给患者开了白虎加人参汤,这是张仲景的方子。为什么要加人参呢?是因为这个患者的正气也不足了。张锡纯用生石膏是很有技巧的,不是随便乱用,用的时候该量大就量大,但是如果正气不足,他一定会配合扶正的药物。
这个方子服用下去以后,这个少年的高烧就退了,但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症状,就是精神有些躁动。这时,张锡纯就给开了阿司匹林,因为张锡纯认为阿司匹林有透发疹子的作用。结果,这个少年服用以后,全身就开始出疹,疹子出完以后,这个病就痊愈了。
在这个医案里面,张锡纯就是把中药和西药一起来用的,这两个药物配合,一个清热,一个透疹,才把这个少年的病邪驱除掉的。

例案28、对于奎宁,这个奎宁又叫金鸡纳霜,是南美洲一种金鸡纳树的汁液提取而成,是治疗疟疾的药物,很早就被传教士带入中国了,康熙皇帝患疟疾,就是吃这个奎宁治疗好的。
但是,各位不要迷信奎宁,有很多疟疾,奎宁治疗也没有效果。而张锡纯配合中药来使用,效果非常好。
当时张锡纯有个朋友,叫陈丽生,他这年的秋天,患了疟疾。这位老陈自己懂些中医,知道自己体内有热,估计也是经常看张锡纯的书,所以对生石膏的用法比较了解,于是就自己煮了二两生石膏喝了,然后在疟疾要发作的那天,服用了奎宁。
但是,这个疟疾居然还是如期发作了,一点都没给这位老陈面子。
而且,发过疟疾之后,他开始〃口苦舌干,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这对于一个业余的中医爱好者来说,就认为是自己开的方子,没有对症,得,别自个儿琢磨了,还是把张锡纯请来吧。
张锡纯来后一诊断,诊得的脉象是双手皆弦,右手弦而且长,按之甚硬,张锡纯就
说:〃你判断得没有错误啊。〃
老陈急了:〃不对啊,我为什么服药以后,反而出现了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等症呢?而且也没觉得热被清掉啊?〃
张锡纯笑了,说:〃这个生石膏,《神农本草经》就说是微寒,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就都怕它,说它是大寒了,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力气,你用二两哪里够啊,我们这次用一斤吧。〃
啊?老陈吓得差点晕了。
张锡纯告诉他,你熬一斤,熬出两大碗,一直喝到觉得热清了,就停止,不用喝剩下的了(注意:我们自己不能自行按照此用量模仿,张锡纯是有诊断依据的)。
听了张锡纯的解释,老陈才放心地开始喝药。
等到第二天早晨,老陈又服用了奎宁。
结果,这个疟疾果然就治好了,这个时候一看,熬的生石膏都喝光了。
张锡纯后来评价说,这个病是〃蓄热之甚重者也〃,所以才用了那么大量的生石膏。
在这个医案里面,张锡纯也是把中药和西药一起使用。在他的心里,其实是把西药当做中药来用的,这是最早的中西医结合的思路。
虽然,张锡纯的中西医汇通之路没有走出多大的成绩,他一生最大的功绩还是在发扬中医上面,但是,他的宽广的胸怀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中西医的交流一定会越来越多的。中医和西医,一定都会从对方的身上获得更多有益的启发。

例案29 、原来,当时天津有个中学教师,叫宋志良。他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患了猩红热,请了很多医生治疗都没有效果。
这位宋志良也是一个中医爱好者,平时就喜欢看中医书,结果看到《医学衷中参西录》以后,大为喜欢,于是就成了张锡纯的粉丝。这次偶然听说张锡纯来天津了,这下好了,赶快就找到了张锡纯,请他给孩子治疗一下吧。
张锡纯二话不说,就去给他们家的孩子做治疗,结果,两个男孩很快就痊愈了。
但是,这个小女孩的病却特别重,浑身发出的疹子,已经连在了一起,看上去整个人似乎都是红的,很多医生来了一看,都认为是不治之症了。
这位宋老师也吓坏了,很惊恐地问张锡纯:〃我这个女儿还有救吧?〃
张锡纯说:〃放心吧,你就按照我说的去服药,一定会好的,不过药量可能会大一点,你不要害怕。〃
宋老师一想:有张锡纯这个高人在,我还怕什么啊?
于是,就让张锡纯尽管用药。
此时,张锡纯用的是张仲景的白虎汤,方子里面的生石膏,张锡纯从三两,逐渐加量到六两,没多久,小女孩这个病就痊愈了。
宋志良感慨万千,多亏了张锡纯亲自在这里给诊治啊,否则这个宝贝女儿就要危险了,其他的医生哪里敢用到六两生石膏啊!

例案30、(网友互动)问:看到在张锡纯的故事中,提到了苓桂术甘汤的神奇作用,我对茯苓这味药很感兴趣。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说茯苓泡水喝对身体好,所以我今年春天用茯苓泡水喝,喝了几次,就觉得走路发飘,头晕,持续了几个月,提前体会了老年人的痛苦。后来用菊花、天麻、绿茶泡服,才渐渐调养过来。我觉得中医中药的知识不能只看书本,需要实践经验。不知道罗兄对茯苓有研究吗?
答:朋友,苓桂术甘汤是我最常用的方剂了,有千军万马之力啊,许多重得连说话都困难的病,就这四味药,很快就有好转。
举个例子,沈阳有个工程师,搞有色金属的,少年时患过肺结核,现在人消瘦,皮肤黑,哮喘,咳嗽,因为外感病情严重而住院。外感治愈后仍然哮喘,疲乏无力。来北京找我诊治,向我说病情,说一会儿就张口抬肩,气上不来。为他做舌诊时,发现他舌苔白腻,满是泡沫。我判断为水湿上犯,就用了苓桂术甘汤,茯苓20 克、桂枝6 克、白术9 克、炙甘草6 克、冬花3 克,具体的方子有些记不太清了,总之是重用茯苓,五副药之后,他的全部症状都消失了,后来又调治了一段时间,就完全康复了。患者认为这是神方,其实就是张仲景的方子。
我认为,只要体内水湿壅盛,茯苓是一个非常好的药,但是体内没有水湿,您把它当成零食是不可以的,那么怎么判断体内水湿是否多呢?要通过脉象,通过舌诊,比如舌体胖大,舌体上唾液多、成沫,舌苔白腻等,都是指征。如果自己无法判断,就要找个中医大夫帮忙检查一下。
如果没有水湿,估计服用后就像桂枝飘香兄服用后的症状吧。所以说,凡是药都是有药性的啊。误补人参成毒药,对症砒霜是良剂啊。
还有一点我必须强调一下,中药的使用方式最好是配合着用,比如苓桂术甘汤中,茯苓与桂枝、白术、炙甘草配合,六味地黄丸中它的量也是很少,并与其他药配合使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路,通常用单味药我们叫单刀直入,那是要十分的眼力的,认证确实,保证没有偏失才用的,所以我很少给人开一味药熬着喝的。

例案31、(网友互动)问:女儿在15 岁的时候来月经,一直也不正常,原想青春期本来就紊乱,就没去调理,结果到前年10 月份左右的时候就没再来了,其间去看了中医也吃了中成药,可是还是没有来月经。前后大概有一年时间,一直到去年的7 月份就带她去看了西医,配了3 个月的药,在吃第2 个月的时候就来了,可是自从来之后就变成了半个月就来一次,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子,现在女儿睡不好就容易偏头疼,请问是什么原因,我应该怎么办呢?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调整呢?万分感谢!
答:朋友,我不知道你女儿的更多情况,但是我认为她现在还是有淤血的可能,你找当地的医生诊断一下,因为淤血也可以导致例假来的次数多。很多医生见例假每月两次,就不敢活血化淤了其实出血也正是血不归经的表现,通常需要把淤血去掉,这样也就不再异常的出血了,我的建议可供当地的医生参考一下。当然,也有虚损的可能,具体还要看患者的情况。

例案32、(网友互动)问:我今年30 岁了,自2004 年来,我一直感觉身体比较虚弱,容易累,疲倦,爱躺爱睡觉,头发落得很多,非常怕冷,不爱动,少运动。例假经常推迟,一般周期37、38天,量少,色初淡后暗。2007 年生下宝宝后,经常感觉腰酸痛,走路两三小时,即痛得直不起腰。晚上还经常夜尿,色清淡,但是喝水很少。去年11 月的时候在一个中医院看过,把脉情况有两种,一个是脉弦,一个是脉弦细。开了点药,好像腰好一些,不痛了。我还有一个特点,常年不出汗,最多也就是鼻尖出点汗(我妈妈,我姐姐也极少出汗),不过自己也热得挺难受,但总体上来说,夏天比冬天好过得多了。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