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寓言故事+作者:冯雪峰-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在远距离的比赛中,有时在前,有时落后,都是很正常的;而您呢,不 

论领先还是落后,始终心情十分紧张,您的注意力几乎全都集中在比赛的胜 

负上了,又怎么可能去调好马、驾好车呢?这就是您三次比赛、三次落后的 

根本原因啊。” 
赵襄王赛车时心不在马,终致失败的教训说明: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 

要专心致志,集中精力,掌握要领,不计功利,努力将每一件事情做好。如 

果过于患得患失,为名利所累,往往会事与愿违,把事情的结果弄糟。 

蒙鸠筑巢 

自然界的飞禽种类繁多,俗称“百鸟”,故有“百鸟朝凤”的说法。其 

实鸟类在大自然中远不止百种。每种鸟都既有鸟类的共性,又有各自的个性。 

在南方,有一种鸟叫“蒙鸠”,它的个性很古怪。古怪就古怪在它筑巢 

时根基不牢,辛苦筑窝,终归徒劳。 
蒙鸠筑窝是用发丝把羽毛编织起来,做成它的窝,又把它的巢结在芦苇 

杆顶尖上。风和日暖的天气里,很温暖。大风吹来,芦苇杆折断了,它的巢 

被大风掀掉了,窝里的雏鸟和蛋被掀掉在地上,雏鸟被摔死,蛋被打破了。 

蒙鸠之所以遭遇到这样的不幸,并不是它筑建的窝不完善、不坚固,是 

因为它所筑的巢系结在既不牢靠又经不起大风吹刮的芦苇上啊。 
这篇寓言故事的寓意在于提醒人们,要学习以正道为立身之本。做事情 

或干工作,必须要打好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工作再认真细致,付出劳动再 

多,也是不行的。 

                                  第二节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一年四季,早上天一亮就起床, 
扛着锄头往田野走;傍晚太阳快落山了,又扛着锄头回家。他实在是很辛苦。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 

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桩 

子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 

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 

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第二天,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他干一 

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就 

这样,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该锄的地也没锄完。直到天黑也没见到有 
兔子出来,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农夫来到地边,已完全无心锄地。他把农具放在一边,自己则 

坐在树桩旁边的田埂上,专门等待野兔子窜出来。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 

再得到。而农夫地里的野草却越长越高,把他的庄稼都淹没了。农夫因此成 
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 

把一次偶然的事件当作常有的现象、看成是一种必然规律的做法是缺乏 

根据和十分轻率的。一个人如果那样去看问题,就会做出像这个宋国人一样 

的蠢事来。 

宓子贱与巫马期 

原来,宓子贱做过单父的地方官。平日,大家只见他整天弹琴作乐,悠 

闲自得,根本没见他走出过公堂。然而在他的治理之下,单父这地方生活富 

足,人心安定。后来,宓子贱离开了单父,接替他的是巫马期。巫马期每天 
天没大亮,星星还没消失就出去了,一直忙到夜里繁星密布才疲惫不堪地返 

回公堂。巫马期为了工作,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大小事情无不亲自处 

理,好不容易才将单父治理好。 

巫马期听说宓子贱治理简直不费什么气力,可单父也一样富足,便特意 

到宓子期府上求教,探讨治理单父的窍门。宓子贱得知巫马期来意后,微微 
一笑,说道:“我哪里有什么治理的窍门呀。只不过我治理单父时凭借大家 

的力量。而你治理单父时,你用的方法是只用你自己的力量。光依靠自己的 

力量治理当然辛苦不堪,而我动员了大家的力量,依靠众人当然使我自己安 

逸得多了。” 

宓子贱与巫马期同在单父做官,同样将单父治理得很好。然而一个工作 

得悠闲,一个工作得辛苦,这个故事不正说明了众人力量的重要吗? 

狙公失猴 

从前,楚国有个老头以饲养猴子为生,楚国人都把他叫作狙 (ju)公。 

每天早上,狙公起床以后都在院子里给他的猴子们分配任务。他让老猴子带 

着猴子们跳出去,采摘山里果树的果实。晚上,等猴子们回来了,狙公就逼 

着猴子们交出它们所采果实的十分之一。光靠着这些猴子采来的果实,他就 
可养活自己,而且还略有盈余。有一次几个猴子觉得自己白白辛苦一场,狙 

公却坐享其成,不愿交出果实,狙公就对它们棍棒相加,一阵毒打。猴子虽 

然觉得每天采摘果实是件苦活,可又怕狙公的棍棒,不敢违背狙公的命令。 

有一天,一只不懂事的小猴子突然问这群猴子:“山里果实累累,难道 

是狙公亲手所种吗?”大伙都说:“不是呀,谁都知道这些果树并没有什么 
人去栽种,都是天生的。”小猴子又问:“既然这样,我们干吗靠给狙公做苦 

力过日子呢?”小猴子话还没说完,猴子都已经恍然大悟。 

当天晚上,猴子们趁狙公睡熟之后,悄悄地打破栅栏,弄坏笼子。然后, 

它们拿上狙公积存的果实,手牵着手跑进了树林深处,从此再也不回去了。 

狙公一觉醒来,才发觉猴子们都跑光了,他赖以生存的手段没有了,只得待 
在家中活活地饿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自食其力,如果自己不付出努力,企图依赖 

别人,或者靠剥削别人过活,最终只能落得像狙公那样活活饿死的下场。 

射箭和倒油 

宋朝有个叫陈康肃的人,十分擅长射箭。他能够在百步开外射中杨树的 

叶子,这样的射技举世无双,再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比得上,陈康肃对自己的 

本领很是自负。 

有一次,陈康肃在自家后花园的场地上练习射箭,引来很多人围观。有 
一位卖油的老头儿挑着担子经过,也停下来,放下担子,斜着眼睛看陈康肃 

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 

陈康肃的箭术果然名不虚传,射出的箭十次有八九次都射中靶心。旁边 

围观的人们大声喝彩,手心都拍红了,只有那位卖油的老头儿,仍用斜眼瞅 

着,只稍微点了下头。 
陈康肃见老头儿似乎有点看不上他射箭的技艺,又生气又不服气,就放 

下弓箭走过去问老头儿说:“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你认为我射箭的技术还 

不够精吗?” 

老头儿平静地回答说:“我觉得这也没啥了不起的,只不过你练的多了, 

手熟而已。” 

陈康肃终于发怒了,质问道:“你怎么敢如此贬低我的绝技!” 

老头儿也不急,不慌不忙地说:“我是从我多年来倒油的技巧中懂得这 

个道理的。我就演示给你看一看吧。” 
说完以后,老头儿把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取出一枚圆形方孔的铜钱盖 

在葫芦嘴上,然后他用一把油瓢从油桶里舀了一满瓢的油,再将瓢里的油向 

盖着铜钱的葫芦嘴里倒。只见那油成细细的一线流向葫芦嘴,均匀不断。等 

油倒完了,把铜钱拿下来细细验看,竟然连一点油星子都没有沾上。在人们 

一片啧啧称奇声中,卖油翁笑了笑,说道:“我这点雕虫小技也没有什么了 
不起的,不过是手熟而已。” 

陈康肃看完了表演以后笑了起来,客客气气地把卖油翁送走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再难的事,只要我们反复地不间断地练习、实践, 

 日久天长,必定会熟能生巧。 

呕心沥血谱华章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天赋极好,7岁时就能写出很精彩的诗歌、文 

章,受到当时一些有名望的人的赞赏,被认为是小神童。尽管李贺聪颖过人, 

可他依然十分努力,从无丝毫的懈怠,作文、写诗都非常严肃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