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寓言故事+作者:冯雪峰-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也是爱学兵法之术;两家的儿子还曾经在一道讨论学问,研究兵法。孟家 

为贫穷所困扰,生活很艰难。孟家看到施家这两年很快富裕起来,门口的马 

呀、车呀经常有来的,来的人员中有当兵的,也有当官的,真够荣耀,很有 

点羡慕施家。由于这两家一直都很友好,孟家就向施家请教如何让儿子取得 

官职的方法。施家的两个儿子就把自己怎样去齐国,怎样向齐王游说及如何 

到楚国,又如何对楚王游说和当官的经过如实地告诉了他们。 

孟家两个儿子听到后,觉得这是个门路,于是大儿子准备到秦国去,二 

儿子准备到卫国去。 
孟家大儿子到秦国去后用儒家学说游说秦王。他向秦王讲得头头是道, 

真是口若悬河,口才不错。秦王说:“当前啦,各国诸侯都要靠实力进行斗 

争,要使国家富强的,无非是兵力、粮食。如果光靠仁义治理国家,就只有 

死路一条。”秦王心想:这个人固然有才能,他要我用仁义之术治国就是想 

要我国不练兵打仗,不积粮食不富裕,这能行吗?于是,命令军士对他施行 
了最残酷的宫刑,然后又将他赶出了秦国。孟家的二儿子到了卫国以后,用 

主张发展军事的学说游说卫王。他为了能让卫王采纳他的意见,能在卫国授 

爵当官,向卫王进言时有条不紊他讲述自己用兵的道理。卫王听后说:“我 

们卫国是弱小国家,又夹在大国之问。对于比我们强的大国,我们的政策是 

要恭敬地侍奉他;对于同我们一样或比我们还要弱的小国,我们的方针是要 
好好地安抚他们,只有这样才是我们求得安全的好方法。你提的军事治国固 

然不错,但如果我依靠兵力和权谋,周围的大国就会联手攻打我国,我们的 

国家很快就要灭亡。假若我好生生地放你回去,你必定会到别国去宣传你的 

主张,别的国家发展了军事力量再对外扩张起来,会对我国造成很大的威 

胁。”卫王感到这个人既放不得,又留不得,于是派人砍断了他的双脚,然 
后把他押送问鲁国。 

孟家的两个儿子回到家里,已是残废人了,全家人感到又悲又恨,他家 

父子三人找到姓施的人家里,悲痛地拍着胸脯责备施家。施家的人回答说: 

 “不论办什么事,凡是适应时势的就会成功、昌盛,违背时势的就会失败、 

灭亡。你们学的东西与我们相同,但是取得的效果却完全不同,为什么呢? 
这是由于你们选择的对象不同,同时又违背了时势啊。我们的做法和行为又 

有什么错误呢?” 

这篇故事告诉人们:不论办任何事情,都必须考虑条件是否适合,对象 

选择得是否正确,要适应形势。对别人的经验不能死搬硬套,不然的话,必 

定会把事情办糟。 

能力与命运 

能力对命运说:“你的功绩哪里比得上我啊?”命运说:“你有什么功绩 

要和我比试?”能力说:“寿与夭、穷与达、贵与贱、贫与富,都是我能做 
到的。”命运说:“可是,彭祖的智慧不在尧舜之上,却享有800岁高寿。 

颜渊的才能不在众人之下,却早夭。孔子的道德不在诸侯之下,却倍受困窘。 

殷纣王的德行不在箕子、微子、比干等贤臣之上,却位居王位。季札在吴国 

得不到爵位,田恒却占有了齐国。有气节的伯夷和叔齐饿死在首阳山,而无 

耻的季孙氏比坐怀不乱的柳下惠要富足得多。还有许多例子就不举了。假如 

这些都是你所能操纵的,那么为什么让此人长寿而让彼人短命,使圣人穷却 

让逆子发达,让贤人贱却让愚人显贵,使善人贫却让恶人暴富呢?”能力回 

答说:“假如像你刚才所说,我本来对众人是无功的,所以众人才会这样; 
那么难道这些都是你所控制得了的吗?”命运接着说:“既然说是命运,那 

么还需要谁来控制呢?我不过是顺其自然,直的就往前推,率的就听任它。 

实际上,人们都是自寿自夭、自穷自达、自贵自贱、自富自贫,我哪里能够 

知道那么多呢?我怎么能管得了那么多呢?” 

能力和命运的这段对话说明:力是进取之力,命是自然之命;力与命紧 
密相联,命与力因果相关;有什么样的能力,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而“命” 

的最终取向,除了自身努力外,还必须借助自然的力量。 

弥子瑕失宠 

弥子瑕是卫国的一名美男子。他在卫灵公身边为臣,很讨君王的喜欢。 

有两件事最能说明卫灵公宠爱弥子瑕的程度。其一是弥子瑕私驾卫王马 

车的事。有一次,弥子瑕的母亲生了重病。捎信的人摸黑抄小路赶在当天晚 

上把消息告诉了他,一瞬间,弥子瑕心如火燎,他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到 

母亲身边。可是京城离家甚远,怎么能心想事成呢?卫国的法令明文规定, 
私驾君王马车的人要判断足之刑。为了尽快赶回家去替母亲求医治病,弥子 

瑕不顾个人安危,假传君令让车夫驾着卫灵公的座车送他回家。后来卫灵公 

知道了这件事,不但没有责罚弥子瑕,反而称赞道:“你真是一个孝子呵! 

为了替母亲求医治病,竟然连断足之刑也无所畏惧了。” 

卫王接受弥子瑕没吃完的半个桃子,是卫灵公宠爱弥子瑕的第二件典型 
事例。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天,弥子瑕陪卫灵公到果园游览。当时正 

值蜜桃成熟的季节,满园的桃树结满了白里透红的硕果。轻风徐徐送来蜜桃 

醉人的芳香,让人垂涎欲滴。弥子瑕伸手摘了一个又大又熟透的蜜桃,不洗 

不擦就大口咬着吃了起来。这种摘下便吃所感受的新鲜爽口滋味是他未曾体 

验的。当他吃到一半的时候,想起了身边的卫王。弥子瑕把吃剩的一半递给 
卫王,让他同享。卫灵公毫不在意这是弥子瑕吃剩的桃子。他自作多情地说: 

 “你忍着馋劲把可口的蜜桃让给我吃,这真是爱我啊!” 

弥子瑕年纪大了以后,脸上现出了衰老的容颜。卫灵公因此丧失了对他 

的热情。这时假如弥子瑕有得罪卫王的地方,卫灵公不仅再不像过去那样去 

迁就他,而且还要历数弥子瑕的不是:“这家伙过去曾假传君令,擅自动用 
我的车子;目无君威地把没吃完的桃子给我吃。至今他仍不改旧习,还在做 

冒犯我的事!” 

弥子瑕从年轻到年老,始终把卫灵公当成自己的一个朋友看待,在卫王 

面前无拘无束。可是卫王则不一样。他以年龄和相貌作为宠人、厌人的根据, 

从而对弥子瑕所做的同样的事情表现了前后截然相反的态度。因此不顾事情 

的本质,只按表面现象决定好恶的作法是十分错误的。 

和氏璧 

楚国人和氏有一次在楚山中发现一块叫做璞的玉石。他把这块璞玉拿去 

奉献厉王。厉工不懂璞中含有宝玉,所以把玉匠召来进行鉴定。那匠人看了 

璞后对厉王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听了这话勃然大怒,他大声喝 

道:“好一个胆大包天的贱民,你竟敢以乱石充玉欺骗我!”紧接着他命令刀 
斧手砍掉了和氏的左脚。和氏忍痛含冤离去。 

厉王死了以后,武王继位。和氏带着那块璞进宫去献武王。武王也找了 

玉匠鉴定那块璞。玉匠仍然说它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和氏因此又惨遭与第一 

次献璞相同的灾祸,被武王命人砍掉了右脚。 

武王死了以后,文王继位。和氏来到楚山脚下,抱着那块璞痛哭起来。 
一连三天三夜,和氏把泪水哭干了,又从眼里哭出血来。附近的村民和过路 

的行人见此情景都感到悲怆。这件事很快被文王知道了。他派人到楚山察看 

情况。那差官见了和氏以后问道:“天下受砍脚之刑的人很多,为什么唯独 

你长期悲痛不已呢?”和氏回答说:“我并不是因为脚被砍断才这样悲痛, 

我痛心的是一块宝玉被人说成是普通的石头;一个忠心耿耿的人被说成是骗 
子。” 

文王听了差官的汇报以后,觉得有验证和氏的“璞中有玉”之说的必要, 

所以令玉匠用凿子把璞的表层敲掉。果然像和氏所说的那样,里面露出了宝 

玉。文王又命玉匠把玉石雕琢成璧,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和氏璧”,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