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寓言故事+作者:冯雪峰-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半数;那些镇守边关的将士中,经我培养的同样超过半数。可是没想到, 
就是由我亲手培养出来的人,他们在朝廷做大臣的,离间我和君王的关系; 

做地方官吏的,无中生有地在百姓中败坏我的名声;更有甚者,那些领兵守 

境的,竟亲自带兵来追捕我。想起来真让人寒心哪!” 

赵简子听了,深有感触。他对阳虎说:“只有品德好的人,才会知恩图 

报;那些品质差的人,他们是不会这么做的。你当初在培养他们的时候,没 

有注意挑选品德好的加以培养,才落得今天这个结果。比方说,如果栽培的 

是桃李,那么,除了夏天你可以在它的树荫下乘凉休息外,秋天还可以收获 

那鲜美的果实;如果你种下的是蒺藜呢,不仅夏天乘不了凉,到秋天你也只 
能收到扎手的刺。在我看来,你所栽种的,都是些蒺藜呀!所以你应记住这 

个教训,在培养人才之前就要对他们进行选择,否则等到培养完了再去选择, 

就已经晚了。” 

阳虎听了赵简子一番话,点头称是。 

人的品德应该比才能更重要,因此应有选择地培养人才,不可良莠不分, 
这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 

仁智的孙叔敖 

小时候的孙叔敖就是一个好孩子,他勤奋好学,尊敬长辈,孝敬母亲, 
很受邻里的喜爱。 

有一次,孙叔敖外出玩耍,忽然看到路上爬着一条双头蛇。他以前听别 

人说,谁要是看见两头蛇,谁就会死去。孙叔敖乍一见这条蛇,心中不免一 

惊。他决定马上把这条双头蛇打死,不能再让别人看见。于是他拾起路边的 

大石块,打死了双头蛇,并把它深深地埋起来。 
回到家里,孙叔敖闷闷不乐,饭也不吃,一个人坐在油灯前看书发呆。 

他母亲看到这孩子的情绪有些不对头,便问他道:“孩子,你今天是怎么啦?” 

孙叔敖抬头看了看母亲,摇摇头说:“没什么。”然后低下头去,依然无 

精打采。 

母亲伸出手,摸了摸他的额头说:“莫不是生病了?” 
孙叔敖再也憋不住了,一下扯住母亲的衣袖伤心地哭起来。妈妈感到十 

分诧异,问道:“孩子,你到底出了什么事啊,哭得这么伤心?” 

孙叔敖边哭边说:“今天我在外面看到了一条双头蛇。听人说,看见这 

种蛇的人会死去的,要是我死了,我就再也见不到您了……” 

母亲边安慰他边问道:“那条蛇现在在哪里呢?” 
孙叔敖边擦眼泪边回答说:“我怕再有人看见它也会死去,就把它打死 

后,埋起来了。” 

听了孙叔敖的话,母亲很感动,她高兴地摸着孙叔敖的头说:“好孩子, 

你做得对。你的心眼这么好,你一定不会死的。好人总是有好报的。” 

孙叔敖半信半疑地看着母亲,点了点头。 
后来,孙叔敖长大成人,由于他的学识品德好,做了楚国的令尹。他还 

没正式上任,老百姓就已经很信赖他了。 

孙叔敖在面对死亡的时刻,还能为别人着想,所以老百姓信赖他。这说 

明:能为群众着想的人,群众也会拥护和信任他。 

毁瓜与护瓜 

魏国的大夫宋就被派到一个小县去担任县令,这个县正好位于魏国与楚 

国的交界处,这地方盛产西瓜。虽然同处一地,可是两国村民种西瓜的方式 
和态度却大不一样。 

魏国这边的村民种瓜十分勤快,他们经常担水浇瓜,所以西瓜长得快, 

而且又甜又香。楚国这边的村民种瓜十分懒惰,又很少给西瓜浇水,所以他 

们的瓜长得又慢又不好。楚国这边的县令看到魏国的西瓜长得那么好,便责 

怪自己的村民没有把瓜种好。而楚国的那些村民却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只是一味怨恨魏国的村民,嫉妒他们为什么要把瓜种得那么大那么香甜。于 

是,楚国这边的村民就想方设法去破坏魏国村民的劳动成果。每天晚上,楚 

国村民轮流着摸到魏国的瓜田,踩他们的瓜,扯他们的藤,这样,魏国村民 

种的瓜每天都有一些枯死掉了。 

魏国村民发现这个情况后,十分气愤,他们也打算夜间派人偷偷过去破 
坏楚国的瓜田。一位年纪大的村民劝阻住了大家,说:“我们还是把这件事 

报告给县令,向他请示该怎么办吧?” 

大家来到宋就的县衙。宋就耐心地劝导本国的村民说:“为什么要这么 

心胸狭窄呢?如果你来我往没完没了地这般闹下去,只会结怨越来越深,最 

后把事态闹大,引起祸患。我看最好的办法是,你们不计较他们的无理行为, 
每天都派人去替他们的西瓜浇水,最好是在夜间悄悄进行,不声不响地,不 

要让他们知道。” 

魏国村民依照宋就的话去做了。于是,从这以后,西边楚国的瓜一天天 

长好起来。楚国村民发现,自己的瓜田像是每天都有人浇过水,感到很是奇 

怪,互相一问,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他们开始暗中观察,终于发现 
为他们的西瓜浇水的正是魏国的村民,楚国的村民大受感动。 

很快,这件事情被楚国县令知道了,他既感激、高兴,又自愧不如魏国 

县令。他把这些情况写下来报告给了楚王,楚王也同样很受感动,同时也深 

感惭愧和不安。 

后来,楚王备了重金派人送给魏王,希望与魏国和好,魏王欣然同意了。 
从此后,楚、魏两国开始友好起来。边境的两国村民也亲如一家。两边种的 

西瓜都同样又大又甜。 

所以说,有时候不要采取“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态度去激化矛盾, 

而是宽宏大量,以德报怨,这样反而会促使矛盾缓解,使坏事变成好事。 

防患于未然 

有一家人家做了新房子,但厨房没有安排好,烧火的土灶烟囱砌得太直, 

土灶旁边堆着一大堆柴草。 

一天,这家主人请客。有位客人看到主人家厨房的这些情况,就对主人 

说:“你家的厨房应该整顿一下。” 

主人问道:“为什么呢?” 

客人说:“你家烟囱砌得太直,柴草放得离火太近。你应将烟囱改砌得 
弯曲一些,柴草也要搬远一些,不然的话,容易发生火灾。” 

主人听了,笑了笑,不以为然,没放在心上,不久也就把这事忘到脑后 

去了。 

后来,这家人家果然失了火,左邻右舍立即赶来,有的浇水,有的撤土, 

有的搬东西,大家一起奋力扑救,大火终于被扑灭,除了将厨房里的东西烧 
了一小半外,总算没酿成大祸。 

为了酬谢大家的全力救助,主人杀牛备酒,办了酒席。席间,主人热情 

地请被烧伤的人坐在上席,其余的人也按功劳大小依次入座,惟独没有请那 

个建议改修烟囱、搬走柴草的人。 

大家高高兴兴地吃着喝着。忽然有人提醒主人说:“要是当初您听了那 
位客人的劝告,改建烟囱,搬走柴草,就不会造成今天的损失,也用不着杀 

牛买酒来酬谢大家了。现在,您论功请客,怎么可以忘了那位事先提醒、劝 

告您的客人呢?难道提出防火的没有功,只有参加救火的人才算有功吗?我 

看哪,您应该把那位劝您的客人请来,并请他上坐才对呀!” 

主人听了,这才恍然大悟,赶忙把那位客人请来,不但说了许多感激的 
话,还真的请他坐了上席,众人也都拍手称好。 

事后,主人新建厨房时,就按那位客人的建议做了,把烟囱砌成弯曲的, 

柴草也放到安全的地方去了,因为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什么事情都要有个预见性,如果自己没意识到,听听别人的建议也是好 

的,防患于未然总比出了险情再去补救更为重要。 

借火治狗 

有一户人家住着婆媳两人,儿子经常外出,很长时间才能回家一次。 

这个婆婆在家专横跋扈,经常对媳妇横挑鼻子竖挑眼,媳妇不能申辩, 
更不敢反抗,总是偷偷地伤心。幸亏隔壁有位好心的大妈,十分同情这位媳 

妇,常常安慰这位媳妇并暗中帮助她。 

一次,婆婆外出走亲戚,下午回到家里,忽然发现家里的肉少了。婆婆 

心里顿时来了气,她怎么想也觉得是媳妇偷吃了。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