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尧山堂外记-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山高彦敬尚书(克恭)善山水,一日与客游杭西湖,见素屏洁雅,乘兴画奇石古松。数日后,赵子昂为补丛竹,后为户部杨侍郎所得。虞伯生题其上云:“不见湖州三百年,高公尚书生古燕。西湖醉归写古木,吴兴为补幽篁妍。国朝名笔谁第一?尚书醉后妙无敌。老蛟欲起风雨来,星堕天河化为石。赵公自是真天人,独与尚书情最亲。高怀古谊两相得,惨淡酬酢皆天真。侍郎得此自京国,使我观之三叹息。今人何必非古人,沦落文章付陈迹。”此图遂成三绝。
  虞文靖在宜黄时,尝倚楼吟诗,有“五更鼓角吹残雪”之句,忽隔溪一童揖而言曰:“角可吹,鼓不可吹。”亟命召之,已失所在。盖诗鬼也。
  虞文靖公赋《壶洲》诗曰:“传闻海上有玄洲,曾是安期旧所游。千顷白云都种玉,一杯弱水不胜舟。鱼龙夜护黄金鼎,鸾鹄晨朝紫绮裘。波浪不惊星斗近,步虚声里度清秋。”
  虞文靖公《赠无尘道人》诗曰:“云雾为衣月作裳,天坛独自礼虚皇。龙收古剑沉秋水,鹤识神丹起夜光。金井有声惟坠露,玉阶无色乍凝霜。无端下界松风动,又欲飘然上凤凰。”
  朱万初善制墨,纯用松烟,盖取三百年摧朽之余精英不可泯者用之,非常松也。天历乙巳,开奎章阁,拣儒臣亲侍翰墨,荣公存初、康里公子山皆侍阁下,以万初所制墨进,大称旨,得禄食艺文馆。虞伯生赠之诗曰:“霜雪摧残涧壑非,深根千岁斧斤违。寸心不遂飞烟化,还作玄云绕紫微。”
  天台柯敬仲(九思)际遇文宗,起家为奎章阁鉴书博士,得出入内廷。后失宠,退居吴下。虞伯生赋《风入松》长短句寄之,云:“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宜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御沟冰泮水接蓝,飞燕语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冯谁寄、银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词翰兼美,一时争相传诵,机坊以此织成帕云。(柯尝画黄鹂、《白头》,题诗二绝。白头云:“春浓不放小禽栖,白发冲冠向晓啼。帘幕半开人未起,楼台风暖日犹低。”《黄鹂》云:“春风娇软绿阴肥,上苑莺花紫翠围。却向后宫深院里,一枝闲自理金衣。”弘正间,嘉兴周伯器尝题二图云:“奎章阁下老词臣,吟遍莺花上苑春。回首金衣闲自理,绿阴多处少风尘。”“重重帘幕护轻寒,听彻春禽午夜阑。无限江南归兴重,不将华发漫冲冠。”盖用其语而反其意也。柯又称参书。必当时又尝有此署衔。)
  初,文宗以顺帝为明宗子,忌之,远窜海南。诏书有曰:“明宗在北之时,自以为非其子。”虞伯生笔也。文宗宴驾,宁宗立,八月崩,国人迎顺帝立之。帝入太庙,斥去文宗神主,而命四方毁弃旧诏。伯生时在江西,诏以皮绳缚腰,马尾缝眼,夹两马间,逮捕至大都。嫉之者为十七字诗曰:“自谓非其子,如今作天子。传语老蛮子,请死。”至则以文宗亲改诏稿呈,顺帝览之,曰:“此我家事,岂由尔书生耶?”遂得释。两目由是丧明。
  【揭斯】 〔字曼硕,豫章人。〕
  揭曼硕未达时,寻游湖湘间。一日,泊舟江,夜二鼓,揽衣露坐,仰视明月如昼。忽中流一棹渐逼舟侧,中有素妆女子敛衽而起,容仪甚雅,曼硕问之,曰:“妾,商妇也。良人久不归,闻君远来,故相迓耳。”因与谈论,皆世外恍惚事。且云:“妾与君有夙缘,非同人间之淫奔者。”迨晓,恋恋不忍去。临别,谓曼硕曰:“君大富贵人也。亦宣自重。”因留诗曰:“盘塘江上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作墙茅盖屋,庭前一树紫荆花。”明日,揭舟阻风,上岸沽酒,问其地,即盘塘镇。行数步,见一水仙祠,墙垣皆黄土,中庭紫荆芬然。及登殿,所设像与夜中女子无异。后曼硕官至翰林侍讲学士,神女之言盖不诬云。
  揭曼硕尝《题雁图》云:“寒向江南暖,饥向江南饱。物物是江南,不道江南好。”时色目北人来江南者,贫可富,无可有,而犹辱骂南方不绝口,自以为右族身贵,视南方如奴隶然。故有此诮。
  文宗御奎章日,虞伯生、柯敬仲常侍从,以讨论法书、名画为事,时揭曼硕为授经郎,亦在列,比之二人宠眷则稍疏。因潜著一书,曰《奎章政要》以进,二人不知也。时有画《授经郎献书图》行于世,句曲外史张伯雨题诗曰:“侍书爱题博士画,日日退朝书满床。奎章阁上观政要,无人知有授经郎。”盖柯作画,虞必题,故云。
  揭曼硕在奎章日,《应制题明皇出游图》云:“明皇八骏争驰道,还是开元是天宝。长安花发万年枝,不识年华醉中老。奎章阁下文章静,衮衣高拱唐虞圣。莫言此画徒尔为,千载君王作金镜。”
  尝有问于虞伯生曰:“杨仲弘诗如何?”曰:“仲弘诗如百战健儿。”“范德机诗如何?”曰:“德机诗如唐临晋帖。”“揭曼硕诗如何?”曰:“曼硕诗如三日新妇。”“先生诗如何?”笑曰:“虞集乃汉廷老吏。”揭闻之不悦。尝中夜过伯生,问及兹事,一言不合,挥袂遽去。后以天历年间,秘阁开诗寄公,中有“奎章分署隔窗纱”、“学士诗成每自夸”之句。(“天历年间秘阁开,授经新拜育群材。宫门待漏常先到,讲席收书每后回。召试时蒙天语劳,分题不待侍臣催。满头白雪丹心在,太液池边只独来。”“奎章分署隔囱纱,不断香风别殿花。留守日须中赐果,宣徽月送上供茶。诸生讲罢仍番直,学士吟成每自夸。五载光阴如过客,九疑无处望重华。”)公得诗,谓门人曰:“揭公才力竭矣!”就答以诗云:“故人不肯宿山家,夜半驱车踏月华。寄语旁人休大笑,诗成端的向谁夸!”并题其后云:“今日新妇老矣。”揭召至都,果疾卒。
  【张天雨】 〔字伯雨。钱唐黄冠,号真居,九成之裔。后入华阳洞,自号句曲外史。初见虞伯生,伯生全不言儒者事,只问道家典故。虽答之,或不能详。末问能作几家符篆?曰:“不能”伯生曰:“某试书之,以质是否?”连书七十二家,伯雨汗流浃背,辄下拜曰:“真吾师也。”自是讠壬交甚契,故与伯生书,必称弟子。〕
  钱唐老儒叶景修(森)家住西湖,妇女颇不洁,所藏王右军《笼鹅帖》石刻,诚为妙品。张外史贻诗有云:“家藏逸少笼鹅字,门系龟蒙放鸭舡。”世以鸭比喻五奴,故云。
  俗传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僧家建盂兰盆会,放灯西湖及塔上河中,谓之照冥。张伯雨诗云:“共泛兰舟灯火闹,不知风露湿青冥。如今池底休铺锦,此夕槎头直挂星。烂若金莲分夜炬,空于云母隔秋屏。却怜牛渚清狂甚,苦欲燃犀走百灵。”(我朝刘邦彦亦有诗云:“金莲万朵漾中流,疑是潘妃夜出游。光射鱼龙离窟宅,影摇鸿鸟乱汀州。凌波未必通银浦,趁月偏怜近彩舟。忽忆少年清泛处,满身风露独凭楼。”)
  张伯雨尝从其师王溪月真人(寿衍)入京,时燕地未有梅花,吴闲闲宗师(全节)新从江南移植,护以穹庐,扁曰漱芳。伯雨偶造其所,恍若与西湖故人遇,徘徊既久,不觉熟寝其中。觉而日已晡矣。闲闲笑曰:“伯雨素有诗名,宜有作。”遂赋长诗,有“风沙不惮五千里,翻身跳入仙人壶”之句。闲闲大喜,送翰林集贤尝所往来者和之,由是名大起。
  酒客折荷叶盛酒,以簪刺节,令与柄通吸之,名“碧筒饮。”张伯雨诗曰:“采绿谁持作羽觞,使君亭上晚尊凉。玉茎沁露心微苦,翠盖擎云手亦香。饮水龟藏莲叶小,吸川鲸恨藕丝长。倾壶误展琳琅袖,笑绝耶溪窃窕娘。”
  张伯雨晚居茅山,罕接宾客。一日,有野僧来谒,童子拒之,僧云:“语而主,吾诗僧也。胡为拒我?”不得已,乃为入报,伯雨书老杜“花径不曾绿客扫”之句,使持以示僧,僧略不运思,足成诗云:“久闻方外有神仙,只住华阳古洞天。‘花径不曾绿客扫,’石床今许借僧眠。穿云去汲烧丹井,带雨来耕种玉田。一自茅君成道后,几人骑鹤下苍烟?”(末二句寓讽意。)伯雨得诗大惊,延入置之上坐,留连数日。
  张伯雨《戏题黄大痴小像》云:“全真家数,禅和口鼓。贫子骨头。吏员脏腑。”闻者谓语虽谐谑,足尽其为人云。(大痴老人名公望,字子久。画师董源晚稍变之。与赵松雪及梅道人吴镇仲圭、黄鹤山樵王蒙叔明为元四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