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尧山堂外记-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浅。”后与谢安相善。或问林公:“司州何如二谢?”林公曰:“故当攀安提万。”。〕
  王胡之常遗世务,以高尚为情,谢傅常称之曰:“司州可与林泽游。”在谢公坐,咏《离骚,九歌》辞曰:“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语人云:“当尔时,觉一坐无人。”
  【习凿齿】 〔汉习郁之后。永和中,为桓温西曹主簿,温曰:“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符坚与诸镇书:“昔晋平吴,利在二陆,今克襄阳,仅得一人半。”谓习与释道安也。习跛一足,故戏之。按:尧时,契窳、封、凿齿,皆为人害。凿齿,齿长五尺,似凿,习以为名,故字彦威。〕
  习凿齿、孙绰未相识,同在桓公坐。桓语孙可与习参军共语,孙云:“蠢尔蛮荆,敢与大邦为仇。”习云“薄伐猃狁,至于太原。”习,襄阳人,孙,太原人。故因诗以相戏。
  习凿齿尝与孙绰共行,时绰在前,顾凿齿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后。”凿齿曰:“簸之,之,糠秕在前。”
  释道安,俊辨有高才,自北来荆州,与习凿齿相见。道安因自通曰:“弥天释道安。”习答曰:“四海习凿齿。”当时以为名对。(梁惠皎《高僧传》载凿与安书云:“夫不终朝而雨合者,弥天之云也;弘渊源而润八极者,四海之流也。”故二人摘其语以为戏。)
  习凿齿《咏灯诗》云:“煌煌见夜灯,修修树间亮。灯随风炜烨,风与灯升降。”
  【孙绰】 〔字兴公。与许询、支遁辈皆以文义冠世。王右军并与之游,日营山水弋钓之娱,歉曰:“我卒当以乐死。”〕
  孙兴公绝重张衡、左思赋,云:“《三都》、《二京》,《六经》鼓吹。”因自作《天台山赋》,初成,以示友人范荣期启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范云“恐此金石,非中宫商。”然读至,“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而界道。”辄云:“应是我辈语。”。
  孙兴公作《列仙商丘子赞》,曰:“商丘卓荦,执策吹竽。渴饮寒泉,饥食菖蒲。所牧何物?殆非真猪。傥逢风云,为我龙摅。”时人多以为能。王蓝田(述)语人云:“近见孙家儿作文,道‘何物’‘真猪’也。”
  孙兴公作庾公诔文,曰:“咨予与公,风流同归。拟量托情,视公犹师。君子之交。相与无私。虚中纳是,吐诚诲非。虽实不敏,敬佩弦韦。永戢话言,日诵心悲。”既成,示庾道恩。庾见,慨然送还之,曰:“先君与君,自不至于此。”
  会稽孔沉、魏ダ、虞球、虞存、谢奉,并是四族之隽,于时之桀。孙兴公目之曰:“沉为孔家金,ダ为魏家玉,虞为长琳宗,谢为弘道伏。”(长、琳,即存及球字。弘道,谢奉字也。)
  殷洪远(融)《答孙兴公诗》云:“聊复放一曲。”刘真长(忄炎)笑其语拙,问曰:“君欲云那放?”殷曰:“翕腊亦放,何必其枪铃邪?”
  【郝隆】 〔字佐治。尝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郝隆为桓公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隆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И隅跃清池。”桓问:“‘И隅’是何物?”答曰:“蛮名鱼为И隅。”桓公曰:“作诗何以作蛮语。”隆曰:“千里投公,始得蛮府参军,那得不作蛮语。”
  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公取以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谢未即答,时郝隆在坐,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谢甚有愧色。
  【袁乔】 〔字彦升,小字羊,江夏相。从桓温平蜀,封湘西伯、益州刺史,简文问孙绰:“袁羊何如?”曰:“洮洮清便。”。〕
  袁羊尝诣刘恢,恢在内,眠未起,袁因作诗调之曰:“角枕灿文茵,锦衾烂长筵。”《唐》诗:晋献公好攻战,国人多丧,其诗曰:“角枕灿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袁故嘲之。恢尚庐陵长公主,主见诗不平,曰:“袁羊,古之遗狂。”
  【袁宏】 〔字彦伯,小字虎。为桓温记室参军。桓唤袁倚马前,令作露布,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王极叹其才。〕
  袁虎少贫,以运租为业。谢尚时镇牛渚,乘秋佳风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虎在运船中讽咏,声既清会,辞文藻拔,非尚所曾闻,遂住听之,乃遣问讯,答曰:“是袁临汝郎诵诗。”即其咏史之作也。其诗曰:“周昌梗概臣,辞达不为讷。汲黯社稷器,栋梁天表骨。陆贾厌解纷,时与酒杌。婉转将相门,一言和平勃。趋舍各有之,俱令道不没。”“无名困蝼蚁,有名世所疑。中庸难为体,狂狷不及时。杨恽非忌贵,知及有余辞。躬耕南山下,无秽不遑治。赵瑟奏哀音,秦声歌新诗。吐音非凡唱,负此欲何之!”尚佳其率有胜致,即遣要迎,谈话申旦。自此名誉日茂。
  袁宏始作《东征赋》,悉称过江名望。时桓温在南州,宏语众云:“我决不及桓宣城。时伏滔在温府,与宏善,苦谏之。宏笑而不答。滔密以启温,温甚忿,以宏一时文宗,又闻此赋有声,不欲令人显问之。后游青山饮酌,既归,公命宏同载。行数里,问宏曰:“闻君作《东征赋》,多称先贤,何故不及家君?”宏答曰:“尊公称谓,自非下官所敢专,故未呈启,不敢显之耳。”温乃云:“君欲为何辞?”宏即答云:“风鉴散朗,或搜或引;身虽可亡,道不可陨。”温泫然而止。
  袁宏《东征赋》都不道陶长沙(侃),陶胡奴(范)诱之狭室中,临以白刃,曰:“先公勋业如是,君作《东征赋》,云何相忽略?”宏窘蹙无计,便答:“我大道公,何以云无?”因诵曰:“精金百炼,在割能断;功则治人,职思靖乱。长沙之勋,为史所赞。”(宏机捷辨速,自吏部郎出为东阳郡,谢安祖之于冶亭,时贤皆集,安欲卒迫试之,执手将别,顾左右,取一扇赠之,宏应声曰:“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合坐叹其要捷。)
  桓宣武太和四年上疏,自征鲜卑,袁虎时从宣武,命作《北征赋》。时王、伏滔在坐,桓令滔读其赋云:“闻所闻于相传,云获麟于此野。诞灵物以瑞德,奚授体于虞者?悲尼父之恸泣,似实恸而非假。岂一物之足伤,实致伤于天下。”至此便改韵。云:“此韵所咏,慨深千载。今于‘天下’之后,便移韵于写送之致,如为未尽。”滔乃云:“得‘写’字一句足韵,或当小胜。”袁即于坐揽笔益云:“感不绝于余心,溯流风而独写。”讽味久之,谓滔曰:“当今文章之美,当共推此生。”(袁虎、伏滔同在桓公府,桓公每游燕辄命袁、伏。桓公尝请参佐入宿,袁、伏相次而至,莅名府中,复有袁参军,彦伯疑焉,令传教更质,传教曰:“参军是袁、伏之袁,复何所疑。”然袁每以为耻。桓叹曰:“公之厚意未足以荣国士,与伏滔比肩,亦何辱如之。”)
  【顾恺之】 〔字长康,晋陵无锡人,悦之子,小字虎头。后拜虎头将军。桓温尝言:“长康体中,痴黠各半。”世云有三绝:文绝、书绝、痴绝。〕
  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松柏之质,经霜弥茂;蒲柳之姿,望秋先零。受命之异也。”王称善久之。
  顾长康初为桓温参军,甚被亲昵,桓治江陵城甚丽。尝从江口会宾僚曰:“能目此城者赏。”时长康应声曰:“遥望层城,丹楼如霞。”桓即赠以二婢。后拜桓墓,作诗云:“山崩溟海竭,鱼鸟将何依?”人问之曰:“卿凭重桓乃尔,哭之状其可见乎?”顾曰:“鼻如广莫长风,眼如悬河决溜。”(或曰:“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顾长康作殷荆州(仲堪)佐,请假还东。尔时例不给布帆。顾苦求之,乃得。发至破冢,遭风大败。作笺与殷云:“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稳,布帆无恙。”
  桓南郡(玄)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顾恺之曰:“火烧平原无遗燎。”桓曰:“白布缠棺竖旒。殷曰:“投鱼深渊放飞鸟。”次复作‘危’语。桓曰:“矛头浙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长康好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