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这是必定的。

    苏:相反,关于那些能看到每一事物本身,甚至永恒事物的人们,我们该说什么呢?

    我们不应该说他们具有知识而不是具有意见吗?

    格:必定说他们具有知识。

    苏:我们不想说,他们专心致志于知识的对象,而另一种人只注意于意见的对象吗?

    你还记得吗,我曾说过,后一种人专注意于声色之美以及其它种种,他们绝对想不到世上会有美本身,并且是实在的?

    格:是的,我们还记得。

    苏:因此,如果我们称他们为爱意见者,而不称他们为爱智者,我们不会有什么冒犯他们吧?

    如果我们这样说,他们会对我们生气吗?

    格:他们如果相信我的劝告,是不会生气的。

    因为对真理

 241

    432理  想  国

    生气是不对的。

    苏:那些专心致志于每样东西的存在本身的人,我们是不是必须称他们为爱智者而不称他们为爱意见者呢?

    格:是的,当然是的。

 242

    第 六 卷

    苏:那么,格劳孔,经过这么漫长而累人的讨论,我们终于搞清楚了,什么样的人才是真哲学家,什么样的人不是真哲学家了。

    格:要知道,欲速则不达呀。

    苏:我觉得不是这样。

    我还是认为,如果我们仅仅讨论这一个问题,如果不是还有许多其他的问题需要我们同时加以讨论的话(这些问题是一个希望弄清楚正义者的生活和不正义者的生活有何区别的人所必须研究的)

    ,我们或许把这个问题已经弄得更清楚了呢。

    格:且说,下面我们该讨论什么问题呢?

    苏:是的,我们应当考虑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

    既然哲学家是能把握永恒不变事物的人,而那些做不到这一点,被千差万别事物的多样性搞得迷失了方向的人就不是哲学家,那么,两种人我们应该让哪一种当城邦的领袖呢?

    格:你说我们怎么回答才对呢?

    苏:我认为谁看来最能守卫城邦的法律和习惯,就确定让谁做城邦的护卫者。

    格:对。

    苏:再说,一个不管是看守什么事物的人,应当用一个盲者呢还是用一个视力敏锐的人去担当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

 243

    632理  想  国

    该是一明二白的吧?

    格:当然是明明白白的。

    苏:你认为下述这种人与盲者有什么不同吗:他们不知道每一事物的实在,他们的心灵里没有任何清晰的原型,因而不能象画家看着自己要画的东西那样地注视着绝对真实,不断地从事复原工作,并且,在必要时尽可能真切地注视着原样,也在我们这里制订出关于美、正义和善的法律,并守护着它们?

    格:真的,这种人与盲者没有多大区别。

    苏:另外还有一种人,他们知道每一事物的实在,而且在经验方面也不少似上述那种人,在任何一种美德方面也不差似上述那种人,那么,我们还不任命这种人当护卫者反而去任命上述那种类似盲者的人当护卫者吗?

    格:的确,不挑选这种人当护卫者是荒唐的,如果他们在经验和别的美德方面都不差的话,因为他们这种懂得事物实在的知识或许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美德呢。

    苏:现在我们不是应该来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了吗:同一的人怎能真的具有这两个方面优点的?

    格:当然应该。

    苏:那么,正如这一讨论之初我们曾经说过的,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哲学家的天性;我还认为,如果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足够一致的意见,我们就也会在下列问题上取得一致的认识:同一的人们同时具有两种品质是可能的;以及,应当正是让这种人而不是让别种人当城邦的统治者。

    格:是吗?

 244

    第  六  卷732

    苏:让我们一致认为这一点是哲学家天性方面的东西吧:即永远酷爱那种能让他们看到永恒的不受产生与灭亡过程影响的实体的知识。

    格:就把这一点作为我们一致的看法吧。

    苏:再让我们一致认为:他们爱关于实体的知识是爱其全部,不会情愿拒绝它的一个无论大点的还是小点的,荣誉大点的还是荣誉小点的部分的。

    这全象我们前面在谈到爱者和爱荣誉者时所说过的那样。

    ①

    格:你说得对。

    苏:那么请接下来研究一个问题:如果他们一定是我们所说过的那种人,那么在他们的天性里此外就一定不再有别种品质也是必具的了?

    格:哪种品质?

    苏:一个“真”字。

    他们永远不愿苟同一个“假”字,他们憎恶假,他们爱真。

    格:可能是的。

    苏:我的朋友呀,不是仅仅“可能”如此,是“完全必定”如此:一个人天性爱什么,他就会珍惜一切与之相近的东西。

    格:对。

    苏:你还能找到什么比真实与智慧关系更相近的吗?

    格:不能了。

    苏:那么,同一天性能够既爱智慧又爱假吗?

    ①474C以下。

 245

    832理  想  国

    格: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的。

    苏:因此,真正的爱知者应该从小时起就一直是追求全部真理的。

    格:无疑是的。

    苏:再说,凭经验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欲望在一个方面强时,在其他方面就会弱,这完全象水被引导流向了一个地方一样。

    格:是的。

    苏:当一个人的欲望被引导流向知识及一切这类事情上去时,我认为,他就会参与自身心灵的快乐,不去注意肉体的快乐,如果他不是一个冒牌的而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的话。

    格:这是完全必然的。

    苏:这种人肯定是有节制的,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贪财的;因为,别的人热心追求财富和巨大花费所要达到的那种目的①,是不会被他们当作一件重要事情对待的。

    格:是这样。

    苏:在判别哲学家的天性和非哲学家的天性上还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

    格:哪一点?

    苏:你可别疏忽了任何一点胸襟偏窄的毛病。

    因为哲学家在无论神还是人的事情上总是追求完整和完全的,没有什么比器量窄小和哲学家的这种心灵品质更其相反的了。

    格:绝对正确。

    ①指物质享受,肉体的快乐。

 246

    第  六  卷932

    苏:一个人眼界广阔,观察研究所有时代的一切实在,你想,他能把自己的一条性命看得很重大吗?

    格:不可能的。

    苏:因此,这种人也不会把死看作一件可怕的事情吧?

    格:绝对不会的。

    苏:那么,胆怯和狭隘看来不会属于真正哲学家的天性。

    格:我看不会。

    苏:一个性格和谐的人,既不贪财又不偏窄,既不自夸又不胆怯,这种人会待人刻薄处事不正吗?

    格:不会的。

    苏:因此,这也是你在识别哲学家或非哲学家灵魂时所要观察的一点:这人从小就是公正温良的呢还是粗暴凶残的呢?

    ①

    格:的确。

    苏:我想你也不会疏忽这一点的。

    格:哪一点?

    苏:学习起来聪敏还是迟钝呀。

    一个人做一件事如果做得不愉快,费了好大的劲然而成效甚微,你想他能真正热爱这项工作吗?

    格:不会的。

    苏:还有,一个人如果健忘,学了什么也记不得,他还能不是一个头脑空空的人吗?

    格:怎能不是呢?

    ①比读375B—C。

 247

    042理  想  国

    苏:因此,一个人如果劳而无功,他最后一定深恨自己和他所从事的那项工作。

    格:怎能不呢?

    苏:因此一个健忘的灵魂不能算作真正哲学家的天性,我们坚持哲学家要有良好的记性。

    格:完全对。

    苏:我们还应该坚持认为,天性不和谐、不适当只能导致没分寸,不能导致别的什么。

    格:一定是的。

    苏:你认为真理与有分寸相近呢还是与没分寸相近呢?

    格:和有分寸相近。

    苏:因此,除了别的品质而外,我们还得寻求天然有分寸而温雅的心灵,它本能地就很容易导向每一事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