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十三单元哈佛经理弊病诊治-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计划过于空洞,使英国银行不敢信任他,最后只有无功而返。就在董事长出国期间,公司方面处于恶劣环境之下,关系企业乱开支票,向民间调度资金来维持,结果终于在1983年12月宣布破产。 

 

 

 

产品任意涨价  

现代的社会越来越现实,除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外,次要物质的需求范围日渐缩小。所以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对于产品的价格,除非不得已,不要任意调高售价。因为任意调整价格而引起消费者排斥,使业绩开始下降的例子,不胜枚举。 

 

所谓“合理的价格调整”是指成本增高(如材料费、加工费等)时,按实际情况调整售价的意思。 

 

譬如在全日本都有连锁店的牛肉饭专门店(吉野屋),一碗三百元日币的牛肉饭,在物价平稳的时期,突然莫名其妙地调高到一碗三百五十元,而使得每日销售量明显地减少,业绩在短短几个月中一落千丈,最后终于倒闭了。这就是因为没有理由的涨价,会惹起大众的反感;而寻找别家或改吃其他食物来代替。因此加价要慎重处理,让顾客心服口服,才不会把辛辛苦苦打出来的知名度,白白的破坏掉。 

 

像汽车制造业,利用每次车型改变时,在合理的情况下,做小幅度的加价。比如说,新型车在机械构造上增加新机能,或设计上的改良时,让消费者认为新型车与旧型车相比,在性有上或操作上均有改良,就是贵一点也合理,因而于采购,这才是成功的加价法。 

 

至于其他一般商品,大都是在激烈的竞争下生存,所以在物价平稳中,如没有特殊的借口,而任意调高售价,则不但让竞争同业有机可乘,来打击销售网,并且业绩一旦下降,想要再扳回来,就相当困难了。 

 

1983年8月,京都的一家著名的服装公司倒闭,从他的业绩来分析其倒闭原因:1980年,其营业额为日币45亿元,1981年为41亿元,1982年为39亿元,1983年为33亿元。由上述数字中,可以看出该公司业绩年年下降。 

 

在日本的现代社会里,穿着传统式和服的青年男女日渐减少,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所以和服界的业绩下降,也可说是必然的结果。可是另一方面,造成大众对和服敬而远之的原因,当然与和服的昂贵价格有关。首先,从制造商到消费者手中,必须经过中间商的重重剥削;也就是说,中间商的利润太高,使得和服的价格越来越高。 

 

因此,除了豪华昂贵的和服外,如果能开发出一种适合日本传统风俗,价格又大众化的衣服,也许能使和服行业东山再起,恢复往日繁荣。 

 

不论任何物品,在现代社会里,都不难找到其代用品。如果任意涨价,消费者就可能一窝蜂地涌向其他代替品去。比如,每次国营铁路一涨价,乘客们都转到民营铁路车站去搭车,这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 

 

市场应变能力差  

在现代社会中,没有竞争能力和抵抗力的企业,必然会被淘汰,或渐渐地消失。这是在 

 

自由经济政策下,企业界最伤脑筋的问题。在日本,所有的企业,不分类别,都不允许有独占的情况发生,政府时时发布新的法规,或从国外进口商品来抵制垄断,因此,各种行业均有景气好与景气坏的时候。 

 

以制造三合板著名的东京合板股份有限公司,于1940年创立于千叶县。三菱商事会社、 

 

安宅建材会社、汤浅产业、日棉建材等大公司都是他的主要客户。在高峰时期,一九八○年 

 

十一月期的营业额高达103亿日币。 

 

但在房屋滞销所引起的后遗症下,合板的需要低迷,经营出现赤字。为了减轻负担,只好在1981年将东京工厂转让出去;翌年,又将船桥工厂顶让给别人经营,以达到减产的目的。另一方面,为降低合板成本,又在木更津市,积极兴建一座以电脑系统控制的现代化合板工厂。 

 

但因新厂的生产量,无法达到原设计产量的标准,加上合板的消费市场不振,原木来源不足等原因,1983年11月期的营业额,大幅下降,只有78亿日元。营业亏损达63亿日元以上,经营更加困难。1984年初,由三菱商事、汤浅产业等八家主要客户,出面组织公司重建委员会,将14亿日币的负债先行冻结,以减轻负担,并在周转资金上,给予支援,使局面稍为稳定,后来因为小部分债权者的不合作,终于在同年九月宣布倒闭。 

 

另外,如东京的日东工营公司于1983年8月宣布破产,其负债总额高达320亿日元。该公司是由三井农林出资38。8%,三井物产出资9%,三井建设出资9%所组成的。专门经营 

 

预售房屋、营造业、不动产买卖、和建筑用钢铁材料的销售。1981年12月期的营造业绩,达265亿日元。 

 

但因过去在不动产景气时,投资在地皮上的资金破套牢而无法动用;又因自建的公寓房屋在大众购买力低迷的情况下,使得1982年12月期的营业额,降至220亿日元,并造成3亿元日元的亏损。而建筑业景气低迷仍在持续中,因此,从1983年1月开始,出现每个月1亿元日元的经常赤字。 

 

日东工营公司算来是第二家倒闭的三井关系企业了。主要原因,就是在景气变动中,缺乏足够的应变能力。 

 

 

 

过度减产伤元气  

以前在经济景气时,大部分行业的生产率、出货率、销售率都快速成长,但是这种经济 

 

状态,恐怕很难再出现了。经济学者称这种情况为“低成长”,以笔者长年经验来说,这种低成长经济,才是正常的经济体系。 

 

如果盼望过去的低成长时期,能早日再出现的话,那只是一种幻想,因为那种时代再来临,可能要再过几十年。如果经营者脑子里排除不了这种幻想,必定会做出错误判断。 

 

大阪的阿米答妮染料公司,在1980年2月,因金额高达12亿日元的订单未完成交货;而宣布破产。该公司创立于1934年,最近几年来,都以尼龙袜的染料为主要营业项目,并兼营一般颜料、助染剂、化学制品、脱臭剂等,年营业额约为18亿日元。 

 

第一次能源危机发生后,染料界也跟着不景气,营业额一个月比一个月减少。为了减轻负担,该公司将不重要的地皮和房屋卖掉,并且以经营合理化为借口,裁减员工。甚至把分公司的房屋也卖掉,改用租借方式,以求经营上的改善。但到最后,还是免不了开出去的支票遭到退票的厄运。 

 

在这个时候,该公司最大的原料供应商——长濑产业公司,仗义出面支援,合手出五千万元作为周转资金,以防止营业继续恶化。 

 

虽然采取减产经营的措施是不得已,但也必须是适度的减产。比如说,某甲的身高为一百八十公分,体重有一百公斤,按理论来说,某甲的体重应该减少二十公斤,才是最理想的体格。又某乙的身高为一百六十公分,体重只有五十公斤,如果叫他再减肥二十公斤的话,反而会影响健康。 

 

所以,中小企业在景气不振时,虽然有必要采取减产或缩小经营的相应对策,但不能超过界限,一超过了界限就影响企业健康了。 

 

在一片裁员声中,董事长往往会留下几个有才干的优秀人才,继续为公司工作。但是中小企业界,常常都留不住这些有特殊才干的人才。因为他们眼光精锐,一旦认为公司有问题时,他们就会比别人抢先一步,另谋他就。 

 

因此眼光短浅的经营者,常常会失掉优秀人才,而留下一大堆糊涂虫他身边工作。 

 

 

 

卷入竞争漩涡  

不论任何行业,如果没有竞争性的话,将是多么令人感到乐观与欣慰的事。但在日本没 

 

有竞争性的行业,除了国营的公司以外,就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如果说,被卷入竞争的漩涡就是破产的前兆的话,那么所有行业的各个公司,就都有破产的危险了。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在于企业本身的实力和市场竞争的程度。 

 

捷运货柜运输公司的主要营业项目,是从日本经过西伯利亚到欧洲各国的货柜运输业务。在最盛时期的营业额,高达100亿日元。可是在同业间发生激烈竞争之后,业绩逐月下降,承运货柜数量减到最盛期的一半;财务已陷入困境,周转资金也明显的短缺,而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