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卷-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执政”。不久,他被流放到位于大西洋南部、远离欧洲大陆的圣赫勒拿岛。 

直到1821年5月死去。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 

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 

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这位大学生马上左右 

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 

     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 

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大学生真 

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哪只给忘记了。 

     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这大学生 

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 

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 

     这个大学生就是查理·达尔文。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首先发现的这 

种甲虫,就把它命为“达尔文”。 

     18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祖父和父 

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 

堡大学学医。 

     但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 


… Page 123…

进到医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 

 “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 

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 

     达尔文对神学院的神创论等谬说十分厌烦,他仍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 

听自然科学讲座,自学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热心于收集甲虫等动植物标本, 

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待遇丰厚的牧师职业, 

依然热衷于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这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 

军舰的环球考察,达尔文经人推荐,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自费搭船,开 

始了漫长而又艰苦的环球考察活动。 

     达尔文每到一地总要进行认真的考察研究,采访当地的居民,有时请 

他们当向导,爬山涉水,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挖掘生物化石,发现了许 

多没有记载的新物种。他白天收集谷类岩石标本、动物化石,晚上又忙着记 

录收集经过。1832年1月,“贝格尔”号停泊在大西洋中佛得角群岛的 

圣地亚哥岛。水兵们都去考察海水的流向。达尔文和他的助手背起背包,拿 

着地质锤,爬到山上去收集岩石标本。 

     一路上,达尔文把各式各样的石头敲下来放进背包,有黑色的、白色 

的,还有夹着一束花纹的。一会儿,背包便放满各种各样的石头,背包带深 

深地勒进达尔文的肉里,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了。 

     “达尔文先生,这些乱七八糟的石头,到底有什么用?”看着吃力向前 

爬行的达尔文,助手不解地问。 

     “你看,石头是有层次的,每层石头里有着不同的贝壳和海生动物的遗 

骨,它能告诉我们不同年代的生物!”达尔文喘着粗气说道。 

     助手总算明白了一些,赶忙从达尔文身上接过背包,背在自己的肩上。 

     在考察过程中,达尔文根据物种的变化,整日思考着一个问题:自然 

界的奇花异树,人类万物究意是怎么产生的?他们为什么会千变万化?彼此 

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在脑海里越来越深刻,逐渐使他对神创论和物种 

不变论产生了怀疑。 

     1832年2月底,“贝格尔”号到达巴西,达尔文上岸考察,向船长 

提出要攀登南美洲的安第斯山。 

     舰长吃了一惊,急忙说道:“这山又高又长,您怎么走得过去?”“我 

就是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达尔文坚定地说道。舰长被他的精神所感动, 

答应了他的要求,为了安全起见,又派了向导和骡马一同前往。 

     当他们扑到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时,达尔文意外地在山顶上发 

现了贝壳化石。达尔文非常吃惊,他心中想到:“海底的贝壳怎么会跑到高 

山上了呢?”经过反复思索,他终于明白了地壳升降的道理。心中异常激动 

地说道:“看来,这条高大的山脉地带,在亿万年前,原来是一片大海洋啊!” 

达尔文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带领大家一直往上爬去。到了安第斯山的最高 

峰,达尔文忽觉心胸开朗了许多。他俯瞰山下,突然发现山脉的两边,植物 

的种类并不相同。再仔细一看,即使同一种类,样子也相差很远。它们为什 

么会有明显的差别呢?达尔文脑海中一阵翻腾,对自己的猜想有了更进一步 

的认识:“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不同而相应变异!”后 

来,达尔文又随船横渡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 

于1836年10月回到英国。 


… Page 124…

     在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中,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回国之后,他 

一面整理这些资料,一面又深入实践,同时,查阅大量书籍,为他的生物进 

化理论寻找根据。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 

 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而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 

于出版了。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 

物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 

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物种起源》是达 

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 

      《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它沉重地打 

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 

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 

     与此相反,以赫胥黎为代表的进步学者,积极宣传和捍卫达尔文主义。 

指出:进化论轰开了人们的思想禁锢,启发和教育人们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下 

解放出来。 

     紧接着,达尔文又开始他的第二部巨著《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 

的写作,以不可争辩的事实和严谨的科学论断,进一步阐述他的进化论观点, 

提出物种的变异和遗传、生物的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重要论点,并很快出 

版这部巨著。晚年的达尔文,尽管体弱多病,但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坚 

持进行科学研究和写作,连续出版了 《人类的由来》等很多著作。 

     1882年4月19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逝世,人们把他的遗 

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以表达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 



                            世界音乐大师贝多芬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辉,照耀大地。 

     我们怀着火一样的热情,来到你圣洁的殿堂里。 

     你的威力,能把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在你温柔的翅膀之下,世界所 

有的人都是兄弟!”这是德国大诗人席勒一首著名的诗,名叫《欢乐颂》。说 

它著名,并不仅仅因为席勒是它的作者,也不仅仅是因为这首诗写得很好,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首诗成为一首著名的交响乐《第九交 

响乐》的一部分,随着乐曲优美的旋律飞向了世界各地。 

     这首交响乐的作者,就是著名的“乐圣”贝多芬。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波恩,他的父 

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女仆。家里条件很不好,而且父亲还爱酗 

酒,给家里带来了许多的不愉快。 

     但是,他的父亲酷爱音乐,而且总想让贝多芬继承自己的事业。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