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卷-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跑到哥萨克人这儿来了呢?这我可有点不相信。”“你还不知道?彼得三世已 

经率大军进攻来了,他就在伏尔加河畔的大草原上。”“要真是这样那就太好 

了!彼得三世倒是个不错的皇帝,可比现在这个好多了!自从这个女人当了 

皇上,我们的日子比以前更难熬了。”“我们去投他怎么样?”“这个主意好, 

走,现在就去,反正这日子也过不下去了。”叶卡杰琳娜统治时期,采取了 

许多维护大贵族和大地主利益的政策,残酷剥削和压榨广大人民。那时候, 

地位最卑下,遭遇最悲惨的是农奴,他们是地主的私有财产,没有人身自由。 

地主可以任意侮辱打骂农奴,也可以把他们当牲口一样任意买卖。稍不如意, 

就把农奴流放西伯利亚或者罚做苦役。人们忍无可忍都想起来反抗沙皇,只 

是没人领头。这个领头人终于出现了,他叫叶梅连·普加乔夫。其实,人们 

传说中的彼得三世就是普加乔夫,真的彼得三世早在1762年就被杀了。 

普加乔夫冒称彼得三世只是便于发动农民起义而已。 

     普加乔夫生于顿河沿岸齐莫维斯克镇的一个贫穷的哥萨克家庭。18 

岁时被征兵到波兰打仗;又参加过对土耳其的战争,由于作战勇敢,被提升 

为少尉。后来因为生病,退伍回乡。 

     1773年9月17日,普加乔夫率领由80多名哥萨克组成的小队 

伍去攻打雅伊克城堡,揭开了揭义的序幕。他们首战告捷,接着便向奥伦堡 

进军。奥伦堡是当时俄国在东南地区的一个军事重镇。奥伦堡城池坚固,有 

重兵把守,还有70门大炮,易守难攻。10月7日,普加乔夫率起义军进 

攻奥伦堡,因兵力悬殊,没有成功。于是他决定采用围城打援的战略,长期 

围困奥伦堡。在此期间,普加乔夫成立了军事委员会,加强部队建设。 

     同时,普加乔夫展开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工作,到处传布檄文,声称要 

给哥萨克“河川、土地、草原、薪饷、武器和粮食;”给巴什基尔人、哈萨 

克人、卡尔梅克人和鞑靼人“土地、水源、草场、森林、自由和粮食”。号 

召各族人民起义推翻叶卡杰琳娜二世。哥萨克的农民、工人和各族人民纷纷 

投奔起义队伍。起义军很快发展到3万多人,叶卡杰琳娜二世惊惶失措,急 

忙调动三路大军,增援奥伦堡。 


… Page 130…

     第一路大军的主力有2万多人,由卡尔将军率领。他根本没把普加乔 

夫放在眼里,认为起义军不过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自己一定马到成功。 

     卡尔带着队伍漫不经心地向奥伦堡开来,心里想,这次打了胜仗一定 

会得到皇上重赏。 

     他正在做美梦呢,突然一阵炮响,几颗炮弹正落在他的队伍中间,他 

自己猛然一惊,险些从马背上跌了下来,原来他中了普加乔夫的埋伏。卡尔 

刚下令还击,起义军的骑兵已经发起猛攻,挥舞着雪亮的马刀,像一阵旋风 

刮了过来。官兵仓惶应战,哪还招架得住,不会儿就四散溃逃,卡尔早就扔 

下队伍自己先跑了。 

     第二路援军紧随而来。普加乔夫带兵埋伏在一个山头上,山下是一条 

河。官兵在本尔内舍夫上校率领下来到河边,这正是11月份,河上结着薄 

冰,寒风刺骨。本尔内舍夫向四处观察了一会儿,只见周围静悄悄的,心中 

祈祷千万别遇上普加乔夫的埋伏。他下令队伍立即过河。官兵刚到河中间, 

突然一阵炮响,起义军从河边的山头上冲了下来,呐喊声惊天动地,陷入包 

围的官兵还没来得及抵抗就当了俘虏。本尔内舍夫见势不妙,急忙化装成马 

车夫想逃走,结果被起义军抓住,当场处死。 

     第三路援军听见两路人马溃败的消息,不敢大意,绕路冲到奥伦堡城 

下,被守城的官兵接了进去。 

     1774年春天,叶卡杰琳娜二世再次派大军增援奥伦塞,3月22 

日,双方在谢季塔瓦展开激战,起义军遭到失败。4月1日,起义军在萨马 

拉激战中再次受挫,只好从奥伦堡撤退,向巴什基尔地区转移。 

     在撤向巴什基尔地区的路途中,许多工人,农民和巴什基尔人加入了 

起义队伍。7月12日,普加乔夫把起义分成四个纵队,向俄国南方另一军 

事重镇喀山发动猛攻。经过激烈战斗,起义军攻破喀山城,政府军仓惶逃走。 

两天后,官兵立即反掉过来,起义军只得弃城而走。在喀山战斗中,起义军 

阵亡和被俘约8000人,使新补充的队伍几乎全部丧失了。普加乔夫从喀 

山撤退,西渡伏尔加河,向顿河挺进,打算发动顿河地区的哥萨克,去攻打 

察里津,然后进攻莫斯科。在西进途中,沿途又有无数群众参加起义,起义 

很快席卷了诺夫哥罗德省和沃龙涅什省。这些西方的几千名贵族仓惶逃往莫 

斯科。叶卡杰琳娜二世惊恐万状,急忙从土耳其战场上调回苏沃洛夫的部队 

去追击普加乔夫。当普加乔夫的起义军刚刚逼近察里津,刚准备攻城,苏沃 

洛夫的部队就尾随而来。8月25日凌晨,双方在萨尔尼科夫展开决战,起 

义军被击溃。普加乔夫带领200多名残部,东渡伏尔加河,逃往草原深处。 

队伍不断缩小,最后剩下不到50人了。 

     1774年9月4日,起义军军事委员会成员特沃洛戈夫,炮兵长官 

丘马科夫等叛徒,把普加乔夫捆绑起来,交给了雅伊克镇的沙皇政府当局。 

     1775年1月10日,普加乔夫在莫斯科被沙皇杀害。俄国历史是 

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被镇压下去了。但普加乔夫却永远受到俄罗斯人民的尊 

敬。 



                      俄国革命的先驱——12月党人 


… Page 131…

     1818年9月的一天,在彼得堡皇家近卫军营地,几名年轻的军官 

在上尉雷列耶夫的房间里正低声而热烈地议论着什么。这时,从外面走进一 

个高大而英俊的青年人,房间里的人一见他进来,马上一起欢呼:“你终于 

回来,我们正谈论着呢!”看来,他们彼此都很熟。 

     进来的人姓恰达耶夫,也是一名近卫军军官,他刚从法国旅行回来。 

     “你们谈论些什么?”恰达耶夫问。 

     “那还有什么?当然是你和你的法国之行。怎么样?你带回些什么?” 

年轻的军官们迫不及待地问。 

     “我带回了你们最需要的东西,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著作,凡是 

我能弄到的都带回来了,他们的著作在法国是禁书。贵族们每天都在担心哪 

一天会再来一次革命,所以他们禁止出版这些人的书。”“伏尔泰在《老实人》 

中不是说过吗,要紧的是耕种自己的园地。这话说得真精彩,我们要做的, 

不就是耕种俄国这块土地吗?俄国需要的是象法国那样的革命!”雷列耶夫 

激动地说。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宣传,俄国到处都是黑暗、愚昧、落后,我们要象 

法国人那样搞思想启蒙。所以,在俄国出版伏尔泰等人的著作是非常必要 

的。”雷列耶夫说。 

     “我认为,在俄国,我们要先推翻沙皇,消灭野蛮的农奴制。你们还记 

得普希金的《自由颂》吗?”一名军官说。“我憎恨你和你的皇座,专制的 

暴君和魔王,我带着残忍的高兴看着你的覆灭,你子孙的死亡。”有诗人气 

质的雷列耶夫和几名军官一齐大声背诵普希金《自由颂》的最后一节。普希 

金和这些人是亲密的朋友,对于普希金的诗,他们都非常喜欢,也非常熟悉。 

     “说到普希金,他的勇气我们都比不上,虽然还不到20岁,诗写得却 

非常有力量。有自由思想的青年人都会喜欢他的诗。我去法国之前,他为我 

送行,还送我一首诗,你们看吧,看最后一节,写得多么好!”恰达耶夫一 

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拿出一个本子递给雷列耶夫。 

     雷列耶夫一看,诗的题目是《致恰达耶夫》最后一节写道:“朋友,相 

信吧,迷人的幸福的晨辰就要上升,射出光芒,俄罗斯要从睡梦中苏醒,在 

专制暴政的废墟上将会写上我们姓名的字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