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军魂-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臣也支持,李特进也曾有提议,可以在高原中练兵,以备以后征战吐蕃,没有能适应高原之地的士兵可用,可让李翼在此地练兵,同时威镇吐谷浑人,一举数得,!”柴绍也是赞同长孙无忌的观点。

“李翼确实是个极佳的人选,只是有几理由不能如此,其一,所驻之军当不在少数,并不是一处,将领必须有数名;其二,李翼虽在此战中立下军功,但其年少,军职尚低,不足以威服众将,若以后有紧急军情,附近边镇的领兵将领定不服其调遣。如此,李翼不可,得需在其他人中选几人,需有威望者才行,!”李世民断然否决了此意见,其实,李世民还有一个理由没说出来,军备改革正进行中,特卫还要夸大募集人数,如何能少了李业诩?

最后又有几位大臣提出一些人选,经过一番讨论,以凉州都督李大亮、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段志玄的部将左武卫将军李君羡、李靖的部将右武卫将军薛孤儿,各率军五千人,待出征大军班师后,分别留驻于伏俟城、库山、沙柳河、曼头山附近,筑城守卫。

诸军皆受李大亮节制。

………………………………………………………………………………………

贞观七年八月底,李世民正式下立慕容诺曷钵为吐谷浑新可汗,同时令唐军几部驻守,维护吐谷浑的稳定!!

第三卷 兵锋 第五十三章 青海道

吐谷浑境内。叛乱已经平息,白宁王、白玉王、高兰王诸部除一些反抗或者逃跑的人被诛杀外,其余的族人基本没有什么伤亡的情况,这几大部落都被完整地带回伏俟城近。

而早先派出去的李道宗、段志玄及薛万均和薛万彻部,也都已经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将那些原本准备北迁的部落都带了回来,除了一些不愿听从命令的人外,其他基本没什么人被杀。

这次吐谷浑人的反叛,除了慕容顺及白宁王、白玉王等一些头人及其亲信等几千人被杀外,死伤人数并不多,其他的族人只是受到了惊吓,并未受到什么伤害。

而让李靖异常震怒的李道彦和高甑生部,也终于有消息传来,李道彦在遭受重大损失后,退守松州,不敢再出击,李世民已经免去了李道彦的岷州都督职,另遣其人接替,李道彦被传唤回京。八月,盐泽道行军副总管刘德敏,一力请求出击。行军道总管高甑生同意之,刘德敏率部攻击反叛的羌人,斩杀三千余人,洮州近的羌人望风而逃。

但吐谷浑的战事已经结束,高甑生部已经没有必要向盐泽一带进军,接下来的任务,李靖只是让其清剿洮州附近的叛羌。

………………………………………………………………………………

伏俟城外,再次聚集着大量的人口。

出征吐谷浑的八万余唐军,还有十余万的吐谷浑族人,全都安营在伏俟城外。

唐军将士都带着胜利的喜悦,等待来自长安的皇帝诏令,等待着不久以后的班师,而这些吐谷浑族人却是另一番心境,他们正等着命运的抉择,不知唐军将他们带到伏俟城一带,要做如何的打算。

已经把这次叛乱处理完的李靖,忧心忡忡地过了近二十天,终于等到了来自长安的旨意。

同样是一份密旨和给予吐谷浑人的圣旨。

李靖看了密旨,大松了一口气,皇帝并没有责怪他没保护好慕容顺,只是吩咐了一番几处的驻军安排,及重新立吐谷浑可汗的事。

但看了密旨后,李靖又是异常的疑惑,作为李世民亲封的吐谷浑可汗慕容顺被杀,如此重大之事,皇帝在密旨中竟然丝毫没有提及,这让他隐隐地又有些不安。只是不敢和李业诩说,怕李业诩担心。

重新设立吐谷浑可汗,而不是除其国而治之,再次这样的决定,让李靖有些失望。

李靖想着朝中定是反对去吐谷浑国的文官意见占了上风,武将没几人在朝,说话自然没了份量。

而满心希望李世民会下诏让吐谷浑族人内附的李业诩,在得到李靖告知后,更是异常失望。

青海和青海湖,如此美丽的地方,还是没有纳入大唐的版图里来。

……………………………………………………………………

贞观七年九月初二,已经是秋天时节,满地的青草都已经有些稍稍的泛黄了,高原的天气已经有些凉爽了。

李靖在伏俟城的王宫内,再次向吐谷浑人宣旨,被解救的慕容顺儿子慕容诺曷钵及一些残存的部落头人们,再次聆听大唐皇帝的旨意。

“…文德怀远,列圣之宏规;兴亡继绝,至仁之通训。吐谷浑发迹东胡,窜居西域,负险自固。擅立君长。爰在前人,通使中原,或为叛臣,不常厥德。近者慕容步萨钵为主,老而不智,迷而忘返,志怀首鼠,虔刘疆埸。朕频命行人,殷勤诱谕,不纳忠信之言,惟行蜂虿之毒。及六军问罪,尚令申谕,遂无悛革,以至灭亡。其子顺,国蹙事穷,历身无所,委命下吏,舆榇辕门,故令解网释俘,继其宗祀。乃怀贰志,遵彼覆车,曾未浃旬,自贻屠戮。子燕王诺曷钵,弱不好弄,幼称通理。才纂旧业,即逢内难。故遣旌节,远申安抚,遂能率其种类,同竭诚款。尽其巢落,迎谒使者。屈膝顿颡,遵奉朝化,请颁正朔,愿入提封。丹诚内发,深可嘉尚,宜隆宠章,懋兹赏典。可封河源郡王,食邑四千户,仍授乌地也拔勒豆可汗。即遣使人,备礼册命。”

“臣河源郡王慕容诺曷钵叩谢大唐皇帝圣恩!” 慕容诺曷钵跪地领旨。

李靖稍稍的一愣后,把圣旨交给了慕容诺曷钵。

让李靖有些疑惑的是,慕容诺曷钵只是自称河源郡王,而不是乌地也拔勒豆可汗。

在仪式结束后,李靖留下与慕容诺曷钵密谈,并还有一些事儿相告。

李靖身边只有李业诩和李成、李万三人,慕容诺曷钵身边站着两位族中的长者,也是这次保护他们逃出伏俟城的几名幸存者中的两人。

李靖先是祝贺慕容诺曷钵任吐谷浑可汗,同时告知这位新任的可汗,唐军将在伏俟城、曼头城、库山、沙柳河等地驻军,并准备修建城池,以帮助维护吐谷浑境内的安定。

让李靖意外的是,这位年少的吐谷浑新任可汗对此没有任何意见。只是向他提出了一个要求,这个要求让他异常震撼。

“李大总管,作为吐谷浑新任的可汗和大唐的河源郡王,在下有一事烦请大总管转告大唐皇帝,不需要再复吐谷浑国了,吐谷浑境内所有族人都愿内附归唐,世代为大唐子民,!” 慕容诺曷钵一张略显稚嫩的脸露出与年龄不相称的老成,咬着牙用力说出这些话。

“李大总管,这是太子…可汗与我们多次讨论,又与其他族人商量过以后才做出的决定。” 慕容诺曷钵身边一位年龄稍大的族人说道。

这也是一位多年跟随慕容顺,对其忠心耿耿,曾到过长安的亲信。

“可汗这不是开玩笑吧?”李靖听了眼前这个才差不多十来岁的小孩讲出这样的话来,有些吃惊,这样的决定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李业诩也很是惊异,也对这个年少的吐谷浑新任可汗刮目相看起来,是否是这孩子经历过磨难,如此的早熟了,还是受人胁迫?

“不,大总管,这是我和我的族人们经过商议,再作一番考虑后才做出的决定,族人们也都同意这样做。这一年的战争下来,还有这次的动乱,吐谷浑族人死亡无数,我的父亲和母亲也都死于非命。如今吐谷浑国内各部落间为了各自的利益,都还在相互提防和攻击,若吐谷浑国还在,这种利益的争夺也不可避免,而且,周边的羌人也都虎视眈眈,也想趁机来占领地盘。如此下去,死伤的族人会更加多。为了族中百姓的安定,也为了吐谷浑族人不再受到战争的伤害,我代表吐谷浑全体族人,请李大总管代我向大唐皇帝请命,让我族人内附,成为大唐治下的百姓,得到大唐的庇护,!” 慕容诺曷钵有些悲戚地说道,“我父亲因为族中之乱而死,还有我母亲也是如此,还有那么多陪伴着我长大的族叔们,我不愿再看到我的亲人再有如此下场了。”

李靖听了心内大起波澜,沉思着好一会说不出话来。

慕容诺曷钵说完已经是泣不成声了,抹着眼泪唤出两个妹妹一同来见李靖。两个慕容家的小女孩才六七岁模样,与慕容诺曷钵长得挺像。和慕容家族成员一样,都长得异常美貌。

两个小姑娘看着李靖和李业诩脸上都是惊惧的神情,躲在慕容诺曷钵后面不敢出来。

慕容诺曷钵曾跟随着慕容顺在长安呆了五六年,常听慕容顺讲起长安的繁华,汉人的礼仪之道,慕容诺曷钵和慕容顺一样,向往大唐的强盛,长安的繁华,也喜欢着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