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军魂-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来一些聚聚,但作为朝廷的四品大员。也得在自己的府上居住,没事也不要跑过来,也同时对郑燕说,让她打理后以后府中的一切事儿。

李业诩的府邸就在代国公府的斜对面,务本坊内,庭院并不大,原是一名前朝的官员所有,因被没了官,没法在长安再呆下去,因此使人转让,但因宅子太小。一直没有人相中,被郑燕看中,买了下来。里面都已经整修完成,相关管事的人也由王氏和郑燕挑选好了,人员都是人府中挑选,过了年,即可搬过去住了。

一番训导后,李靖又走到那些有资格进前厅一起参加家宴的仆人,说一些感慨的话。

特别是李成和李万,李靖再一次叮嘱他们要保护好少爷,并说过了年为他们办婚事。

李成当日悄悄地与李业诩说,与那日相救的四儿有些情意,而当初李业诩救四儿回府,也有想为李成搓合一桩婚事的想法。

李万相中的是王氏的另一个侍女,婵儿。婵儿和李万父亲来自同一个县,也彼此早有意思,这样王氏房中的两位侍女都被李业诩的亲卫娶了过来,而李靖答应他们,等年后亲自给他们主婚,并等年后,这些人即跟随着李业诩一道,到新置的府中居住。

李业诩所担心的,没有时间在家过年,竟然没有发生,这个年,在府里过得有滋有味,伴着家人们玩乐,说笑。

……………………………………

贞观八年,正月初八,第一个正式朝会,朝臣议事。

李靖和李业诩也被宣进了殿。

李业诩知道,此次正是要宣布此案的最终结果。

李靖和李世民没有着官袍,而是一身常服站在朝堂上。朝会开始前,众臣都只是和李靖略打招呼,只有李道宗、侯君集,作为出征吐谷浑的两位副手,走近和李靖、李业诩说话儿。

一会。在宦官尖利的喊声中,李世民从侧面进来,朝堂上安静下来,文武大臣在两边站列。

李世民先开口说话:“诸位爱卿,年前出征吐谷浑的大军班师回朝后,高甑生、唐奉义上奏告李靖与李业诩谋反事件,经过一段时间的查探,已经有了结果…”李世民说着,示意负责此事的房玄龄接着说。

站在文臣之首的左仆射房玄龄出列,从袖中拿出一叠卷宗,先向李世民行了礼,接着道:“陛下,前盐泽道行军总管、利州刺史高甑生及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告西海道行军总管、特进李靖谋反案,经臣带领属下诸人日夜详查,共问询出征的大小将领两百余人及部分相关人员,没有发现李靖有任何谋反迹象,高甑生等人在奏中所列的证人证物皆是作假。后经过多日问询高甑生及唐奉义等人,他们最后终于交待,是曾因受到李靖的处罚,而心生不满。高甑生因恨于被叛流放边疆,因此教唆一些曾参与征战吐谷浑的旧部下,串供并捏造证据,告李靖谋反…”

高甑生除了此次不尊军令,以致于延误行程,未能抵达目的地而受到李靖处罚外,还曾于前几年征战中因没有执行李靖的军令以而被处以三十军棍的责罚。

唐奉义与高甑生是挚友,唐奉义在贞观初任广州都督府长史,李靖率军平定岭南诸地时,曾受李靖节制,也因执行军令不严,而受到李靖责罚,被免去都督府长史职,过了三年后,才官复原职。此次回京叙职时,与被禁足的高甑生取得联系,两人越聊越气愤,才决定泡制这样一份诬告李靖谋反的奏折,并找到一些以前的部下,威逼利诱下,一些跟随李靖出征吐谷浑的原高甑生及唐奉义部下也一些策划。

房玄龄看了看殿下站着的众臣,停了一下,这才大声说道:“这乃诬告…”

“高甑生与唐奉义,均已经被收监,等待陛下亲自定罪,!”房玄龄最后对着李世民说道。

听房玄龄说完,李世民站起了身,面无表情地看了一遍朝上的众臣们,这才开口说道:“原利州刺史高甑生,在出征吐谷浑时,作为盐泽道行军总管,置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的军令不顾,延误军期,并造成所领军重大的损失,并串通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联络一些旧部下,捏造证物,诬告李靖和李业诩谋反,罪大之极,!” 李世民转身问站在前面的刑部尚书李道宗,“依大唐律该如何处置?”

朝堂上众人也都看着李道宗…

第三卷 兵锋 第七十三章 闭门谢客

李道宗虽然任刑部尚书多年。但对法律条文并不是很熟悉,更多时候还是出征在外作战为主,官拜这刑部尚书的职务,只不过是皇帝对其战功的一种奖赏,并不是让其负责刑事。刑部的事务,大多都是刑部侍郎等其他官员主管。

但不熟悉并不代表不知晓,大多人都知道,战场上不执行主帅的军令,还有诬告主将谋反,那罪名可是异常之重,且因李靖的案件,李道宗还特意去查询了唐律里面相关的条文。

李道宗不紧不地说道:“陛下,依大唐律,大军出征作战时,部将不听军令,不服主帅节制,可以谋反罪论处,主帅在战场上即可依军法处死,因此,罪当诛;诬告朝中大臣谋反,罪行恶劣者。轻者除官,重者流放或者诛杀!如此数罪并处,此几人罪及当诛!具体如何定罪,可交与大理寺审判!”

李道宗所说的话让整个朝堂上弥漫着一股寒气,贞观朝,并没什么当朝重臣被诛杀的。

“朕也认为如此,作战时高甑生不尊军令,朕已经对其网开一面,坐减死徙边,可如此还竟然敢诬告有功之臣,罪大恶极,实不可赦,依律斩!”李世民冷着脸说道,“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因几年前犯事,曾被免职,然朕念其诛杀隋帝有功,将其复用,如今也竟然敢诬告朝中重臣,罪不可赦!”

李世民话刚说完,殿下的长孙无忌出列奏道:“陛下,如此好年景,又正逢陛下因吐谷浑战事而赦天下,诛杀朝廷四品大员,怕是不妥。且高甑生曾为秦府旧将,多年跟随陛下征战,是员猛将,立下战功无数。当年洛阳武牢之战,尉迟恭、梁建方与高甑生三将直冲王世充的数万大军中,为彻底击败王世充立下大功,而在利州刺史任中,颇有政绩,附近羌人诸多的叛乱,也是其率部平定的,如今洮州附近羌人还有叛乱,其副将刘德敏还在率军征战中,若如此将镇边大吏斩杀,恐不太妥当!”

一旁的尉迟恭也出来求情,说此次高甑生告李靖谋反,只是因被李靖处置不满,而心生怨恨,一时糊涂之下做错的事,且一直以来,对朝廷,对皇帝都是忠心耿耿,虽然有大错,但应给其一条生路,让其悔过自新。

接着又有一些原秦府旧人出来帮高甑生说话。

李业诩心里冷笑着。依他所探知的情报,事情的原委远比这复杂多了,而被禁足的高甑生,能与唐奉义有密谋的机会,这是让人无法想象的,还有一个牵涉其中的李道彦,在房玄龄的奏报中,却连只字都未提及,其中的缘由,耐人寻味。

李业诩所派出的亲卫们,办事效率还是挺高的,几天时间大致掌握了其中的情况,有哪些人参预其中。此次被李靖下令处罚并报告李世民的岷州刺史李道彦,也是其中的唆使者,但却未被提及。

李业诩瞄了眼前侧站着没有表情的李靖,李靖没有表示什么,待众人都说完了,这才上前一步道。

“陛下,臣也认为不应将高甑生处死,高甑生虽然未听军令按令行事,然有其客观的原因,洮州羌人叛乱,高甑生其部在与羌人的叛军作战,因没作好这方面的防备,而打得很是艰苦,以至无法到达目标地,如今告臣谋反,也只是一时糊涂,因此请陛下给予其一条生路。日后还可为陛下、为朝廷效力!”

李业诩吃一惊,没想到李靖也会为高甑生求情,其他的大臣也是一副吃惊的表情。

李世民脸色稍缓下来,但还是坚定地说道:“如此大的战事中,高甑生违主帅李靖节度,又诬告其谋反,若这样的罪行都可以宽大处理,那以后的征战中,各将都可不服调令,主帅如何节度,如何作战?我朝自起晋阳起兵,功臣多的数不胜数,若高甑生获得朕的恩赐免于一死,那其他这些功臣犯法,是否都可减其罪行,如此将置大唐的律法于何处?!朕对旧日的勋臣战将,从未尝忘记也,但奖赏必须分明,为此朕不敢赦免其死罪。即由刑部大理寺审此案,以律论其罪。”

长孙无忌还想上前开口,但李世民变了脸色,只得又退下。皇帝既然如此说,都没有人再敢上去求情。

“此案已经追查清楚。李靖与李业诩被人诬告,朕宣布其无罪。并赏特进李靖绢两千匹,黄金十斤,赏李业诩绢五百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