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军魂-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六万步骑,而且吐蕃人已经在快速行进中,侯君集这个主帅却还在途中,如何会不焦急。

正吃完热饭想好好休息一下的将士们。接到命令后也忙着把刚刚扎好的营帐收起,准备连夜的行军。

――――――――

叠州,特卫军营的主帐内,李业诩正与苏定芳和郑仁泰等人商量军情。

这些日子有持续不断的关于吐蕃的情报传回来,他们正在整理这些情报,进行综合分析。

从收集到的情报上看,吐蕃大军的行进速度并不慢,从原来苏毗部领地的牦牛河畔起营后,已经越过了诺矣江,正折向北偏东方向,准备从前面那座极高山中间几处较低的山谷间穿过,往叠州方向行进。

吐蕃人的形进方向基本探明,虽然情报有几天时间的延误,但数十万大军在高原上也不可能一下子转向,即使是久居高原吐蕃人,终年冰封的雪山也是不会去攀越的,肯定要找地势低的山谷间通过。

“将军,长安急报,!”帐外一名亲卫匆匆地跑了进来,把一份刚刚收到的情报交给迎上来的郑仁泰手中,还有一份给李业诩的密令。

郑仁泰接过军报一看。脸一下子白了,却没说什么,把手中的情报交给李业诩。

李业诩接过一看,脸色虽然没什么变化,但心里却在打着突儿。

朝廷下发的诏命里,出征的士兵只有他们这里集结在这里的约五万人,还有侯君集亲率的一万余人本部,与吐蕃三十五万大军相比,实力相差不是一般的悬殊。

“将军,我们要如何布置?”郑仁泰在一旁问道。

另外一些将校也满是疑惑地看着李业诩,看到几位主官脸色都有些异常,他们也猜着有大事儿发生。

李业诩又仔细地看了遍军报,确实没错,又拆开密令看了,待看到最后几句话,李业诩恍然明白过来。

这样的布置应该是自己祖父李靖的主意,以少数兵力,在快速运动战歼灭吐蕃人的有生力量,除了他老人家,还有谁敢有如此主意?想到这李业诩脸色恢复了轻松。

“各位,朝廷出征的诏命已经下达,战事很快就开始,马上去做准备,稍后即起营!”李业诩命令道。

“是,将军!”各将校都领命出去。

“妹夫,这也太悬了?”待其他将校都离去,只剩三人时,郑仁泰说道,“从地形上来讲吐蕃人更适应这种高地的环境。而且,面对吐蕃如此数量大军的进犯,这些地方的羌人,很有可能趁机叛乱,天时,地利,人和,都给吐蕃人占上了,我们用劣势兵力如何与之作战?”

“正是因为高原上地形险恶,朝廷才决定派少数兵力迎战吐蕃人,!”李业诩看着郑仁泰道,“吐蕃及多弥、白兰诸地多高山河谷,地势落差很大,不像平地上,能展开更多地军队出击,一些地方甚至只能一人一骑通过。而且粮草补给运输极其困难,若我方派出几十万军队出战,都挤在一块儿,如何出击?这几十万人军队所需的粮草,供应运输的人至少也要和军队数相仿才能保证。因地势险要,许多地方都要人扛手运,定是无法保证粮草的及时供应,正是此道。所以朝廷没有派更多的军队来!”

“再则,吐蕃人以为,我们还未侦知他们的形踪,无法做出及时反应,或者即使我们能侦知他们的形踪,也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集结大量兵力与他们对抗,但吐蕃人想不到的是,我们已经有数万精兵集结在边境一线,随时可以出击!出其不意,兵之上道也!”

“将军说得在理,我也如此认为。兵贵精不在多,吐蕃人我们虽然没有接触过,但我想定不会比突厥人更加有战力,我们若以快速的机动作战攻击吐蕃大军,必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此正是恩师的用兵之道!”苏定芳也表示认同。

“嗯,我明白了,!”郑仁泰点头称是,又好奇地问道,“对了,妹夫,皇上在诏令中还有何吩咐?”

“皇上以我为副大总管,在侯大总管未抵叠州时,行检校大总管职,号令其他各部,!”李业诩说道,李世民密令中吩咐的事儿挺多,只有这一点他可以透露给诸将,“想必其他几部也应该同时收到朝廷的指令,定芳,马上传我军令,令执失思力部、牛进达部、刘简部不得休整,按所探明的路线,跟随我军越过沼泽地,待过了沼泽地后再集结休整!再令叠州刺史元雯派一部联络侯大总管!”

“是,末将领命,!”苏定芳匆忙跑出去,令候在帐外的亲卫去传命令。

执失思力部,还有牛进达部、刘简部,已经行进到离叠州不到百里处,和李业诩部联络上,几路大军可以齐头并进,一道出发。

李业诩所说的沼泽地就是后世人说起都有些色变的若尔盖湿地,也就是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那个草地。

从叠州方向入诸羌领地,再往西方向行进,要经过沼泽地的东北边缘,虽然时常有汉人和羌人在此地来往,但为防止意外。不让战马和士兵陷入沼泽地中,李业诩还是做好的准备。

李业诩深知沼泽地的危险性,在叠州刺史元雯的协助下,找了诸多熟悉沼泽地地形的汉人和羌人问询,结合特战队员和情报人员几次行进的路线,制定此次通过的计划。

向导还是由一些汉人担任,羌人只是被唤来对比着问询这附近的地形情况。此地的羌人反复无常,时常在归唐与叛唐间摇摆,李业诩和诸将都不敢用羌人作向导。

部分特战队员和情报人员虽然也曾从这些地方经过,但那只是少数人员的行走,几万人的大军行进,还是要做好万无一失。

李业诩站在帐内巨大的作战地图前,沉思起来,此次指挥诸多的军队行动还是第一次,虽然说侯君集也肯定会在几天后到达,但几天的时间对于整支大军的行动来讲,有时就是取胜的关键,他不能为了等侯君集,把这几天浪费掉,何况李世民也给了他临时指挥诸军的权利。

依李业诩的计划,大军快速通过这些地方后,即可行进到离吐蕃大军数百里处,若情况允许,就可以出其不意地对吐蕃人发动攻击,若是再停留几天,就有可能错失了时机,那就追悔莫及了。何况一路的行程如何都还是个未知数,吐蕃人在高原上的行动能力还是很出乎李业诩的意外。

也幸好上一年派出大量的情报人员和特战队员侦探这一带的情报,这些人员带回来的情报足够详细,特别是过了沼泽地后,几条可以大队人马通行的平坦地带都给有详细的标注出来,若没有这些人员之功,李业诩还不敢如此布置。

如此行动也一定要报告给侯君集,侯君集也肯定很快就会抵达,后续的行动,还是要和侯君集一道商量。只是李业诩希望,侯君集到达后,能认同他的观点和所布置的诸军行动。

李业诩知道历史上唐军在贞观年间没有对吐蕃发动过主动的攻击,这一切,都因为他的到来而改变了,李业诩现在要进一步改变的,那就是对吐蕃人进行毁灭性的打击,最好能将弃宗弄赞或者禄东赞杀死或者擒获,那吐蕃定会陷入内乱,再也没有能力对大唐构成威胁。

想到这,李业诩心中有着一种左右历史的快感…

第三卷 兵锋 第一百一十六章 如何战?

通过这片让李业诩有些心悸的沼泽地。却是出奇的顺利。

从叠州出发,行至积石山北侧,原计划用二十天时间,却只用了十余天。

如此顺利还是赖那几名年轻的汉人向导,及那些特战队员和情报人员之功,没走弯路,没有人员伤亡,五万余人马从沼泽地的边缘,全部安全通过。

李业诩很是松了口气,由于历史上记载的红军过草地时候,牺牲了那么多人,让他担了不少心思,但眼前看到的沼泽地情景却与心中想象中的那死亡之地有着天壤之别。

天气已经转暖,放眼走过的那片草地,天地之间,无比湛蓝的天空下,绿草茵茵,一望无涯,间或点缀一些不知名的小花,这是一个风景异常秀美的草原,哪里是恐怖的沼泽地。更重要的是。这些都是战马极好的草料。草地中星落棋布地点缀着无数小湖泊,湖水碧蓝,小河如藤蔓把大大小小的湖泊串连起来,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在,而且游鱼很多,一些还很是肥大,沼泽地边缘生活着诸多的野生动物,必要时候这些都是可以充作军粮的,水也可以补作饮用。

整片湿地地势并不高,没有人感觉到有气喘不过来的景象, 应该是高原上地势较平缓的地带,而从沼泽地向前延伸出去数十里处,都是起伏的高山,山上都是白色的积雪,沼泽地的水,都是高山上雪化后的融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